2008年11月29日 星期六

親愛的,我把利息變基金了!

記得前陣子有外商銀行業者開始推出「定存自動轉共同基金」的金融商品,宣稱只要在銀行存入至少100萬元的定存,每月的利息可自動轉投資到國內、境外基金或集合式帳戶,還可享有手續費折扣的優惠。

一般會把錢放在定存的民眾,多半是投資屬性較保守的退休族,因怕承擔投資虧損的風險而習慣把大部份資產存放於銀行;不過,面對通膨的侵襲,錢放在銀行的定存只能拿回每年約2.5%的收益,幾乎被物價上漲的費率全吃掉。因此,銀行推出這種「定存轉投資」的策略可說是正中下懷,讓退休族與定存族擁有更多元的投資選擇。舉例來說,以一筆定存新台幣100萬元為例,依目前定存年利率水準2.6%計算,每月大約可獲利息2600元,即可加入這種轉投資的理財計畫。以定期定額扣款制度來說,獲利的機率比單筆來得高,定存戶也不會傷害本金,只是拿利息來投資,賺到比定存配息還要高的收益。況且,手續費也折扣許多,這對每個定存戶來說,既能保本又能獲利。

這讓我想到,這次金融海嘯所引發的「連動債」事件,當初一些銀行所推的定存戶理財專案,也是透過定期扣款,讓大家除了獲得利息外,還能轉投資來提高資本獲益率。在這次金融危機發生後,因為投資人虧損失利,對金融機構多所責難,銀行業者也就更趨謹慎,同時金管會也出面來「干預」客戶理賠與連動債銷售規範。但是,一些換湯不換藥的金融商品還是會相繼萌生,這也不是政府所能控制的。在制度層面來看,金融業者本身目的是營利,營利的來源多是由投資人所納供的,唯有這樣,他們才有「賭本」去「滾利」,即使存戶虧錢了,還是照樣可以從可憐投資人的淨殖裡去挖錢;因此,很難完全約束理專與經理人的銷售行為。再者,金管會推出接受銀行投資方案建議時,必須先讓存戶填問卷,作一些金融心理測驗;這樣是無法有效制止亂象的。原因不難想像,今天假若股市大漲多時,投資人當然心態會普遍樂觀,在心理測驗填答上就會反應出金融投資商品的接受度高;反之,則投資人會相對保守,不敢冒險。

銀行為求生存與獲利,他們需要推陳出新,來募集資金賺取佣金。日前金融危機爆發後,我翻閱了報紙,仍看到「基金連動債」這類行銷標題,上面刊載:「可攻可守,既可賺利息,又可投資基金」。業者宣稱,投資人可自行選擇連動債連結的標的基金。然而,以我財金心理學專業角度來看「保本」與「獲利」是不能兼得的,若是有如此好的機會或商品,那些經理人或理專早應下海壟佔了,不可能還會讓你輕易知道;何況它的相關費率以及風險程度都已超越了ETF以及一般海內外基金。一旦存戶接受理專或營業員的建議,就註定了「盈虧無法掌握」的命運,在合約書上頭一定有「盈虧自負」的字眼出現,只是大家都沒看到,皆被獲利的利誘沖昏了頭,而無法理性思考其中矛盾之處。如果加上理專不斷在旁鼓進,跟你說:「這次真的不一樣!」高點時喊進加碼,低點時逢低攤平,這樣的投資績效會讓你病入膏肓,終而虧損累累!

目前來看,銀行已經針對經濟環境與政府政策作調整,但無論其推出何種金融商品,永遠對其本身有利。作為一個散戶或定存族,不熟悉的金融商品能不接觸就不要接觸。記住,投資理財致富第一步,必須瞭解到一項道理:「地上無現鈔、桌上無現金,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同時,你必須不斷學習,透過閱讀,讓你免於成為「保險呆子」或「金融詐騙的俎上肉」,心智才是財富最大的槓桿,擁有財金心理學的知識,才是真正保本與獲利之道!

2008年11月25日 星期二

《魔球投資學》摘要與心得

作者:Michael J. Mauboussin
出版社:時報

這本書的作者以哲學、心理學、社會學以及物理學的觀點來詮釋「投資」這個領域。當然,這本書如同我以前所介紹的其它書,並非學校的教科書(學校是無法傳授投資的街頭智慧!),而是一本譬喻巧妙的理論書籍。


事實上,要加深對事情運作道理的瞭解,你必須跨越不同學門思考,而不是一直偏執於你原本狹隘的知識觀裡,導致自己愈專精卻愈受其害!巴菲特的恩師兼合夥人-孟格(Charlie Munger)即是最好的範例,對他來說,心智模式是一種工具,能夠協助人們瞭解所面對問題的架構;他主張建構一種由模式組成的框架,以便有效解決實務問題。在這邏輯上,我們是以「模式」去適應「問題」,而非「扭曲事實」去適應你的模式(例如:小賠不認錯而繼續套牢)。而人的一生中,培養一些人格特質有助於你的新制模式發揚光大,這些特質是可以經過學習得到的,也是自己選擇的,例如:誠實、耐心、求知慾以及自我質疑…等

以哲學角度去思考,投資哲學的建立是一生中重要的課題。投資哲學主導你作決定的方式,而粗略的哲學必然導致差勁的長期績效。但擁有投資哲學還不夠,你還必須以「紀律」與「耐心」持續輔助它並專注在學習與思考上。優質的投資哲學通常有一些共同特徵。首先,在任何機率領域中,不論是投資、21點的判定差點還是賭博,注重決策過程往往比短期結果更有利基,但這種說法其實是違反人的心理慣性的,投資結果是客觀的,但過程總是較主觀,短期結果無法預測,人們卻容易受短期波動行情的影響。太多投資人只注意到結果,並沒有適當考慮過程。好的決定有時會帶來不好的結果,壞的決定有時也會產生好的結果,如同玩21點時,你拿到17點還要拿牌的道理一樣。再從全壘打王貝比魯斯的打擊率來看,這個例子告訴我們:正確的頻率不重要,正確的程度才重要;應用到投資方面,假設你有四檔持股,其中三檔股價略為下跌,但剩下的那一檔股票卻大幅上漲,即使你的大部分持股都不盡理想,但你的投資組合績效仍是優異的。因此,短期的結果並沒有那麼重要,對錯亦然,即使錯了就立即停損;長期整體來看,深思熟慮的投資過程要同時考量機率與報酬,以期望值來思考你的投資報酬,不要因避免虧損卻忽略掉了上漲機率可能低落但期望值很有吸引力的狀況

行為財務學之父-卡尼曼,說明了人類在投資行為上是相當不理性的,例如大眾在股市高點熱絡之際,經常競相加碼;而在股市低迷時卻不敢冒相同的風險與賭注去購買股票。談及投資心理時,一般而言,人類有三種現象,第一是:人一旦購買股票,會不斷自我強化,即使是錯誤的決策也會找理由;第二是社會認同效應,也就是由「群眾心理學」觀點論之,投機泡沫的行情或是恐慌殺盤的現象就是因大家喜歡從眾,偏好保持確定性與安全感,尤其在股市不明確之時,卻沒料到這是一種非理性的集體行動。第三則是「稀少性」的尊榮感作祟,你會容易認為自己所接觸到的資訊或金融商品是多數人不能得到或享有的,例如黃金期貨、連動債…等,會讓散戶自我信念過度偏頗而種下日後的惡果。

因此,當你應付市場時,除有自己的想法外,也要考慮群眾的想法。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人的邏輯推理不太能應付複雜的情況,此推翻了古典經濟學「人是理性的」假設;人類互動中背離理性的行為會促使我們去猜測大眾的想法,如同很多投資人未將重點放在長期的投資報酬率上,而去專注在「投機」上,也就是預測市場的心理。但問題在於,股市是由一群不理性的人所組成,你難以預測每日股市的波動與群眾的心理;但是,當所有人都一致作出同樣的操作策略或走向同一條路時,市場會暫失理性,你就可以利用多數人不理性的機會反向而行。另一方面,人們除了喜好「推論」,也容易「歸納」,對市場的行情作出見解與詮釋。事實上,人的大腦會欺騙我們,讓我們容易發生「事後諸葛」的認知謬誤,我們總是在事情發生後,都會認為自己事前對結果的掌握,比實際還清楚。要避免這種「後見之明」,可以要求自己每日寫下投資日記與操作的看法,以及當下判斷行情的理由,供日後逐一檢視。

依此而論,事實上,很多事物的發明或誕生是無法預見的,如同30年前我們也不知道30年後的奇異公司與通用公司的榮景。從過去到現在,我們可以更加肯定幾件事,第一,凡是針對未來所作的任何預測,都可能偏離事實。第二,我們值得依靠的是「創新」,它是出於不斷結合現有構想與構成因素的結果,但這些東西也會隨著時代演進而有所變化(如:30年後可能台塑石化產業可能消失一樣);可悲的是,人類不善於應付變化,投資人往往過分倚賴推斷。公司股價的表現反映投資人對未來的期望,他們假設好的公司會一直永垂不朽,壞的公司會繼續遭受冷落,但後續情況不見得如此。因此,這給我們一個啟示:很多東西、資訊不必因一時新潮或熱門而急著去追求,他們會隨著時間而消失或淘汰,例如:1998年LTCM事件,起初「資本資產定價模式」身受大家擁戴,但公司倒閉、股價崩跌後,群眾才領悟到原來當初的假定與方法是錯誤的。在企業競爭的生態中,原創公司因競爭者競相模仿或不斷創新,無法創造突破性的報酬率,且一些大型公司都會因成功的制度性常規根深蒂固,形同科層,喪失了創新優勢;何況在股價上,市場對於這些老字號的穩定企業,都會精確反映大眾期望,企業與投資人同樣面臨未來的機會與風險的考驗。
產業集中化的結果就是「藍海」不復在;因此,長期來說,股票並無績優股,派動速度加速的年代使得投資報酬延續的週期縮短,投資人保持優勢的時間亦隨之減短,在投資決策中,我們應設法延續進化的優勢,而不要輕易採信大眾皆知或瞬間反映股價的訊息,如:財報、本益比、股價盈餘比…等無益投資的事物。而延續進化優勢的方法,就是提高適應能力,它可說是創造價值的潛力;但我們並非要加強力量或智慧,而是變得更能適應環境。對企業來說,適應能力是制定與執行能夠創造價值的策略,目標是創造長期的最大報酬率;對於個人來說,必須讓期望值作用在長期報酬率上,如同老虎伍茲所說:「贏球並非是改善球技的指標」,過程中有無遵守紀律、執行策略遠比結果的輸贏重要。

股市時時充滿著風險,我們從來都無法預知未來的情況。但《魔球投資學》一書給我們的啟發在於,個人投資哲學必須先於一切技術,唯有如此,紀律才能有所依歸。此外,你必須去思考,如何讓自己擴大股市報酬率或維持投資優勢,成功之道在於堅持與學習。「堅持」自己的投資邏輯與紀律,當然也要適度地質疑自己;「學習」別人沒有的知識或智慧!

2008年11月13日 星期四

《心理醫師也想學的人生道理》

作者: Gordon Livingston
出版社:大塊


這本書是一位心理醫師所寫的人生與工作感言,抒發了他對於婚姻、愛情、職涯與心理治療的理念。作者曾於早年相繼痛失兩個兒子,也深深自責過,甚至經過數年才漸漸體會「寬恕」過去的道理。如同我們週遭,亦會不免出現長期憂鬱的人;他們共同現象是把焦點放在自己的「症狀」與「情緒」上(如睡眠失調、悲傷易怒),有時候旁人去鼓舞他們掏開憂鬱,就會遭遇頑強抵抗,致使我們的努力發揮不了太大作用。當然,悲觀憂鬱者有個好處,就是始終保持在「安全位置」上,他們早就氣餒失意,對突如其來的衝擊或不如意的狀況已習以為常;他們總認為自己很實際,凡是不抱太大希望,因此也就不會有失落感。要改變此般態度與行為,通常很困難。

心理治療是一種精神醫學的展現,透過「有目標」的談話,來達到「改變」的目的,這正是當事者希望得到的結果,他們也想改變自己的感受。從認知治療的觀點,確實如此:我們的感受主要端看自己如何詮釋發生在自己身邊與周遭的事,亦即我們的心態。重點並非發生了什麼事,而是我們看待這些事情的角度以及反應。跟自己過不去的人有個特色,就是他們已無能力,或是自認沒有能力去選擇讓他們可以「得到快樂」的行為。試想,當一個人因為焦慮過度,而無法自由自在過生活,作每個決定之前,都得衡量這個決定是否會增添自己的焦慮感。當一個人為了避免焦慮,連選擇都受到限制時,生存空間亦就愈趨縮減。發生這樣的情況,會助使焦慮更加嚴重,讓當事人畏首畏尾;它所恐懼的不再是外界事物,而是焦慮本身了。在心理學範疇裡,有著「恐慌症」的名詞,就是在形容這些人因著自己無助的行為產生焦慮的情緒,表現在行為上的有:憂閉症、害怕外出、不敢行車….等,甚至在投資理財方面亦會有「股災恐慌症」,因自己遭受金融詐騙而投資連動債失利、股市套牢,而變得厭煩焦慮。

心理醫師的使命無非是讓當事人感受到「希望」,一般而言,勸阻他們「想開一點」簡直毫無幫助,而反而要引導他去思考:過去曾經有什麼事物阻卻了他們自殺而活到現在,設法讓他幫助自我去找到維繫未來的可能。雖說如此,這種方式仍不一定能杜絕憂鬱患者自殺行為,身為一個心理師,永遠別奢望自己能控制絕望者的生命;除非患者有「自覺」到自己的意識影響他們的行為,否則上帝也無法救贖一個人。面對尋求心理治療的人,最難確定的是,他們是否準備好要「有所改變」,是否已下定決心或鼓足毅力。有些人來求醫並非為了改變生活,而是另有目的。我們活在一個把公開抱怨視為常態的社會裡,電視媒體不停灌輸,畫面充斥著諸如此類的受害者:幼時遭逢家暴、他人的錯誤釀成不幸,因此常有患者只是希望能由醫療上的診斷證明,讓自己獲得憐憫與賠償。他們求診並非有心檢討自己的生活,替自己的心情負責,決定應該如何作為才能幫助自己快樂,並能付諸實行,而是尋求一種慰藉或不斷「找藉口、理由」。

在生活週遭,難免會碰上人們「言行不一」的狀況,不論是自己或他人都有過「承諾」的經驗,例如:男人向另一半說:「我愛妳」,這句話明顯透露出強而有力令對方可以安定的訊息;然而,當話語沒有得到行為表線的持續支撐時,通常就是謊言與欺騙。最大的傷害莫過於「自欺欺人」,生活中不如意的人經常不斷抱怨,或是不停向別人訴說理由與藉口,試圖掩飾自己失信或自卑的想法。另一方面,我們活在一個習於規避風險的社會,我們往往投注大量的心力與時間去確保自己時時刻刻處在「安全無虞」的世界,卻不願去面對問題,尋求改變與突破。例如:許多師範生因聽從父母的話,或害怕職場的試煉,極力尋求穩定的公職工作,卻不斷遭受挫敗,而心生焦慮。

唯有決心面對問題,設法克服恐懼和挫折,才能有效解除無力控制生活的焦慮感;也只有自己意識到有義務改變自己的行為,我們才能發揮影響力與開闊生活的想像力。心理健康的人,都是自己意識到「人有意志的自由」,隨時感到快樂、充滿創造力;反觀消極頹廢的人,卻苦於選擇有限;但屏除天災人禍不可抗拒因素外,人其實往往過度恐慌而「自我設限」

請記得:我們並非害怕死亡,而是害怕沒有活過;沒有思考與接受冒險的生命,形同空殼。從現在起,停止找尋藉口,而要自己透過意識的重建,反思自己「為什麼過去一直…」,才能進一步思考「為什麼現在不…」,才能真正解決自己的問題。這是心理醫師無法做到的,只有當事人的意識恢復,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