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3日 星期四

《心理醫師也想學的人生道理》

作者: Gordon Livingston
出版社:大塊


這本書是一位心理醫師所寫的人生與工作感言,抒發了他對於婚姻、愛情、職涯與心理治療的理念。作者曾於早年相繼痛失兩個兒子,也深深自責過,甚至經過數年才漸漸體會「寬恕」過去的道理。如同我們週遭,亦會不免出現長期憂鬱的人;他們共同現象是把焦點放在自己的「症狀」與「情緒」上(如睡眠失調、悲傷易怒),有時候旁人去鼓舞他們掏開憂鬱,就會遭遇頑強抵抗,致使我們的努力發揮不了太大作用。當然,悲觀憂鬱者有個好處,就是始終保持在「安全位置」上,他們早就氣餒失意,對突如其來的衝擊或不如意的狀況已習以為常;他們總認為自己很實際,凡是不抱太大希望,因此也就不會有失落感。要改變此般態度與行為,通常很困難。

心理治療是一種精神醫學的展現,透過「有目標」的談話,來達到「改變」的目的,這正是當事者希望得到的結果,他們也想改變自己的感受。從認知治療的觀點,確實如此:我們的感受主要端看自己如何詮釋發生在自己身邊與周遭的事,亦即我們的心態。重點並非發生了什麼事,而是我們看待這些事情的角度以及反應。跟自己過不去的人有個特色,就是他們已無能力,或是自認沒有能力去選擇讓他們可以「得到快樂」的行為。試想,當一個人因為焦慮過度,而無法自由自在過生活,作每個決定之前,都得衡量這個決定是否會增添自己的焦慮感。當一個人為了避免焦慮,連選擇都受到限制時,生存空間亦就愈趨縮減。發生這樣的情況,會助使焦慮更加嚴重,讓當事人畏首畏尾;它所恐懼的不再是外界事物,而是焦慮本身了。在心理學範疇裡,有著「恐慌症」的名詞,就是在形容這些人因著自己無助的行為產生焦慮的情緒,表現在行為上的有:憂閉症、害怕外出、不敢行車….等,甚至在投資理財方面亦會有「股災恐慌症」,因自己遭受金融詐騙而投資連動債失利、股市套牢,而變得厭煩焦慮。

心理醫師的使命無非是讓當事人感受到「希望」,一般而言,勸阻他們「想開一點」簡直毫無幫助,而反而要引導他去思考:過去曾經有什麼事物阻卻了他們自殺而活到現在,設法讓他幫助自我去找到維繫未來的可能。雖說如此,這種方式仍不一定能杜絕憂鬱患者自殺行為,身為一個心理師,永遠別奢望自己能控制絕望者的生命;除非患者有「自覺」到自己的意識影響他們的行為,否則上帝也無法救贖一個人。面對尋求心理治療的人,最難確定的是,他們是否準備好要「有所改變」,是否已下定決心或鼓足毅力。有些人來求醫並非為了改變生活,而是另有目的。我們活在一個把公開抱怨視為常態的社會裡,電視媒體不停灌輸,畫面充斥著諸如此類的受害者:幼時遭逢家暴、他人的錯誤釀成不幸,因此常有患者只是希望能由醫療上的診斷證明,讓自己獲得憐憫與賠償。他們求診並非有心檢討自己的生活,替自己的心情負責,決定應該如何作為才能幫助自己快樂,並能付諸實行,而是尋求一種慰藉或不斷「找藉口、理由」。

在生活週遭,難免會碰上人們「言行不一」的狀況,不論是自己或他人都有過「承諾」的經驗,例如:男人向另一半說:「我愛妳」,這句話明顯透露出強而有力令對方可以安定的訊息;然而,當話語沒有得到行為表線的持續支撐時,通常就是謊言與欺騙。最大的傷害莫過於「自欺欺人」,生活中不如意的人經常不斷抱怨,或是不停向別人訴說理由與藉口,試圖掩飾自己失信或自卑的想法。另一方面,我們活在一個習於規避風險的社會,我們往往投注大量的心力與時間去確保自己時時刻刻處在「安全無虞」的世界,卻不願去面對問題,尋求改變與突破。例如:許多師範生因聽從父母的話,或害怕職場的試煉,極力尋求穩定的公職工作,卻不斷遭受挫敗,而心生焦慮。

唯有決心面對問題,設法克服恐懼和挫折,才能有效解除無力控制生活的焦慮感;也只有自己意識到有義務改變自己的行為,我們才能發揮影響力與開闊生活的想像力。心理健康的人,都是自己意識到「人有意志的自由」,隨時感到快樂、充滿創造力;反觀消極頹廢的人,卻苦於選擇有限;但屏除天災人禍不可抗拒因素外,人其實往往過度恐慌而「自我設限」

請記得:我們並非害怕死亡,而是害怕沒有活過;沒有思考與接受冒險的生命,形同空殼。從現在起,停止找尋藉口,而要自己透過意識的重建,反思自己「為什麼過去一直…」,才能進一步思考「為什麼現在不…」,才能真正解決自己的問題。這是心理醫師無法做到的,只有當事人的意識恢復,才能實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