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31日 星期日

《黑天鵝效應》書摘與心得


出版社:大塊
作者:Nassim Taleb

「黑天鵝」這名詞的出現,其來有自。據說,舊世界裡的人在發現澳洲新大陸之前,相信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這種想法無懈可擊,因為此與以往的實證現象完全符合;當他們看到第一隻黑天鵝出現時,也許是一個有趣的意外,但這個故事所要表達的意義不在於此。這個故事顯示,我們從觀察或經驗中所學到的事物有嚴重的侷限,我們的已知知識不堪一擊;一個單一觀察就能讓千萬次舉目所見的白天鵝泛化推論失效。將這種邏輯問題應用到現實世界中,會發現許多的黑天鵝事件存在;它們不同於「莫非定律」,與之相較,卻更為極端且無法預測。一般而言,黑天鵝事件具有三種特性。第一,它是個離群值,會出現在通常的期望範圍之外,過去的經驗無法讓人相信其發生的可能性。第二,它帶來極大的衝擊。第三,心理學研究發現,一旦有離群現象產生,人們習於事後諸葛、捏造解釋,讓事件看起來變得容易解釋或預測。想像一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前夕,用你當時對世界的瞭解來預測未來,是否你能掌握住一些後續的事件機率,你會預料到納粹政權的崛起嗎?蘇聯帝國的瓦解呢?抑或90年代末期科技網路的熱潮?甚至是2006年美國次貸風暴的蔓延?這種低可預測性和大型衝擊的效應,讓黑天鵝事件漫漫發生、充斥週遭;然而,人類傾向假裝極端事件不存在,更強化了這種現象。尤其,現代許多社會科學以及應用性科學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套用太多自然科學與統計學的模式,這對於現實中無從預測的事件根本毫無幫助,甚至無法防範。殊不知,我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件遠比我們所知的事情甚為重要,人生很多事情的成敗就決定在黑天鵝事件上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會因黑天鵝事件而沒有能力預測環境,加上大家既有的邏輯與心態反應都被學校制約或荼毒了,對那些「微乎其微」的事件缺乏瞭解,一些「虛有其表」的專家,例如股市分析師、風險管理師、理財專員、投顧證券研究員、財務規劃師等等,誤以為他們的統計工具可以衡量現實中的不確定性,並在此想法中運作,他們用一些複雜豐富的技術模式或工具來讓你產生光環效應,誤以為那些電視中的名嘴較為可靠(特別是當股市處於不明確漲跌狀態時,人們喜歡追求一套規則或聽取建議,才能解決不確定所帶來的焦慮感,此為完形心理學的原理);但事實上,他們的績效並不比一般人好多少。大家不妨問問你的投資顧問,他對「風險」的認知為何,很可能他會提供一份排除了黑天鵝事件出現機率的測量值;然而,這些數字在評估整體風險的預測價值上並無意義。在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莫頓(Merton)與休斯(Scholes)成立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歷史上惡名昭彰的LTCM)引發倒閉事件,其遵行的現代投資組合理論造成了滅亡,嚴重挫傷美國經濟;無奈的是,後來還有人據此發展一套「選擇權定價模式」,甚至,商學院教授與學生仍然鑽研其中,以此為樂!

由於人類的天性並無針對稀有事件作反應的基因設計,也因此加深了我們對黑天鵝事件的無知,在行為上把那些事件當作不存在,不可能去設想世界上非線性的混沌狀態發生的影響為何;反而,我們會把焦點放在預設的已知區間,並據以對未知的事件作泛化的推論,這種心理偏誤通常引發三種現象,其一是「敘事謬誤」,也就是具有凸顯感官效果的故事經驗會影響我們對機率的推估,致使我們會高估偶發事件(那些被眾人談論的黑天鵝事件,如美國911事件)再發生的機率,以及低估渺茫不合常理的黑天鵝事件。事實上,我們的意識,也許就和我們編製某種自我故事的能力息息相關,只是,人們的敘事性故事往往引發致命危機。其二,還有「沉默證據」的問題,我們所見的世界,未必代表全部。歷史把黑天鵝事件掩藏起來,讓我們對這些事件發生的機率產生誤解。例如,船難生還者聲稱他在沈船前因禱告而存活下來,由於淹死的禱告者不會把他們的經驗寫成歷史,因此,沉默證據就在那些失敗者之中,無論是人或觀念。我們的教育也呼應於此,教導我們在安全的模式中去確認可見的經驗,卻忽略了「反確認」不顯著的東西,這種安定的幻覺降低了我們對過去所遭遇危險的認知。其三,則是「戲局謬誤」,也就是說,我們經常自動且不由自主的將事件發生的機率與實驗室中柏拉圖化(也就是常態分配的標準模型,類似的名詞有:鐘型曲線、高斯模式)的戲局作結合;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你並不知道機率,你必須在尋找機率與掌握可能性之前了解到,不確定性的來源並無限定範圍,所謂「可計算」的風險在現實生活並不存在。

談到這麼多黑天鵝事件的現象與人類的心理偏誤,我們應當如何因應呢?由於人類的心理缺陷就是過度專注在所知的事情上,因此,我們應該避免在細節與事實上鑽牛角尖,學習把重點放在極端事件上。既然黑天鵝事件無法預測,我們就必須去適應這些事件的存在,而不是天真的去「預測」。反而,我們要去檢視自己是否有「知識傲慢」的偏誤,將不確定狀態之範圍知識壓縮,高估我們所知而低估不確定性,並且運用後設認知的機制,專注在我們未知而且必須重視的區域,在股市投資方面亦復如此,你必須去掌握別人所不知道的事情才能替你帶來獲利,而不是去蒐集眾所皆知的財報資訊或基本面訊息。此外,最重要的是,你除了必須防範「負面有害的」黑天鵝事件造成的衝擊外,更要讓自己暴露在「正面有利的」黑天鵝事件當中,以換取成功致富的機率。事實上,在某些領域,例如一些創業投資事業,來自未知事物的報酬經常大到不成比率,因為在典型上,你在稀有事件上的損失甚小,然而收益卻很大。真正的企業家策略,是專注於大量雞毛蒜皮的小事,並在隱微之處認出機會並把握住,把目標放在如何產生贏家通吃的利基市場,產生「累進優勢」的效應(意思是說,較早成名的人比較晚成名的人想有利益與名氣的相對優勢)。

總之,黑天鵝事件對吾人來說,亦正亦反。我們必須對大家表面確認安全實則隱藏惡意風險的黑天鵝事件戒慎恐懼(如股市一片看好時),更應針對大家意識以外的話題與世界積極摸索,迎接正面的黑天鵝效應。偉晉最後告誡你,群眾與經驗邏輯經常無法令你在黑天鵝充斥的世界中獲取有用的智慧;你必須思考,你拿什麼來定義你自己,套句本書作者的一段話:「如果你可以自主選擇標準,作出自己的決策,你就更加掌握自己的生命!」


附註:《黑天鵝效應》這本書涉及哲學、文學、投資與心理學,難度偏高,書厚到當枕頭都不為過,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研究!此書本人極度推崇!

2008年8月17日 星期日

《買對基金賺大錢》書摘與心得


出版社:商周
作者:John Bogle

「基金」或「股票」幾乎是現代人金融理財的主要工具,我們每日所接觸的電視媒體、財經雜誌或其它置入性行銷版面,都告訴大家選購XX熱門基金,或逢低買進被低估的「金雞母」股票。這些投資標的中不乏債券型基金、新興市場基金、期貨基金、不動產信託基金、避險基金、綠能基金……等等種類,不勝枚舉。然而,基金的投資人(即一般的民眾)在金融市場中往往都是投資管理公司獲取仲介佣金的犧牲品;甚至,在資訊不對稱的狀況下,多數人也無從得知其購買的投資標的價位漲跌的風險與市場的特性。

《買對基金賺大錢》一書的作者John Bogle在1974年創立先鋒公司,又於隔年創立全球第一檔指數型基金,其追蹤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即大家熟悉的S & P 500),長期觀察與比較其他市場上經理人操作的基金的結果,確立了指數型基金的獲利與實用價值。在這本書中,作者開宗明義談到:「改變思維,才能成為投資贏家!」投資成功與否,完全跟你擁有的常識有關。簡單的算術規則與歷史資料亦證實,投資的贏家策略就是以極低的成本,擁有一國所有公開上市的公司,就幾乎保證能獲得由股利與盈餘成長構成的所有報酬率;實現這種投資策略的方法其實相當容易,就是買一檔持有整個大盤投資組合的「指數型基金」,並永遠緊抱下去。指數型基金就是一個裝有很多支股票的投資組合拼盤,目的就是要模仿整個大盤或類股的整體表現。按其定義,指數型基金基本上代表整體股市,卻不以隨便幾種股票為代表;指數型基金消除了個股與類股的風險外,亦排除了選擇基金經理人的風險,剩下的風險僅是股市波動的風險(這種風險已相當大)。一般而言,基金大致分為兩類,一是被動型基金,也就是本文談到的指數型基金,不需要金融銷售員的代操與仲介成本;二是積極管理型(主動型)基金,就是指一般市場上經由理專與業者主動販售的基金商品,須由投資人負擔相當的交易成本。

股神巴菲特說:「投資人最大的敵人是『費用』和『情緒』」。在費用方面,成本是決定投資成敗的關鍵。在扣除投資成本前,投資人賺到的報酬率正好與市場報酬率完全相同,打敗大盤也是零合遊戲,我們當中每個人賺到的額外報酬率,另一個投資人相對就會少賺到同樣幅度的報酬率,投資的成本不但會降低贏家的獲利,亦會提高輸家的損失;在扣除投資成本後,也就是包含所有管理費、券商手續費、銷售手續費、基金行政管理費、所有廣告與營運成本後,整體投資人的報酬率一定不如市場報酬率,且報酬的差距恰好等於這些成本的總額,不論我們的報酬率是正抑或負,都得付錢給這些基金經理人以及金融機構。因此,考慮進去所有負擔的成本後,打敗大盤根本是遙不可及的事情。除了成本外,稅負也成為啃噬報酬率的殺手,吾人由90年代高科技股飆漲時期不難發現,大部分管理型共同基金或一般股票型基金的經理人十分重視短期績效,狂熱的交易投資組合中的熱門股票的結果就是週轉率過高,徒增了投資人的交易成本。只要股價持續上漲,積極管理型經理人(主動型基金銷售者)繼續維持現有過動的短期交易方式,在稅負上頻繁無效率的情形就會持續下去;等到股市泡沫化後,雖積極管理型基金的報酬率下降,卻仍將極為昂貴且惡劣的租稅效率強加在基金投資人身上,再加上「通貨膨脹」成了真正壓垮駱駝最後的一根稻草,致使我們實現資本利得稅負是用現行的幣值,而累積的資產卻是以實質幣值計算。把這些費用與成本加總下來,約莫吃掉了投資人股利所得的80%,基金投資人在共同基金食物鏈中永遠屈居最底層。

另外,「情緒」因素也是影響投資報酬另一個殺手。一般而言,股市報酬率分為兩部分,一是投資報酬率,即資產的預期殖利率,由期初的股利率加上後續的盈餘成長率所構成,兩者結合後所代表的是「真正價值」的基礎;二是投機報酬率,即本益比變化對股價造成的影響(本益比指的是:投資人願意付多少錢來購買每一元的盈餘,隨著投資人的信心增強或削弱,本益比會隨之起伏)。股市的漲跌起伏反映出,我們買進股票的價格經常與實際的企業價值脫節,當我們只注意當前股市短期變化而忽略長期趨勢時,殊不知股票報酬率大幅悖離長期標準時,很少是投資的經濟因素(即企業的股利率與盈餘成長率)造成的,股票年報酬率激烈波動的原因大多是投資情緒造成的,我們可以用本益比去衡量這種情緒。投資人往往在直覺上相信過去一定可以預測未來的觀念,但過去的股票報酬率因包括了高度投機性的股票報酬率,如此一來,過去推估未來的想法是不可靠的。長期而言,實際的企業價值終將主導一切,反映在投機報酬率上的投資情緒根本毫不重要,影響長期股票報酬率的主因是經濟基本面,那些在短期間作用的情緒面,長期下來會煙湮灰滅,結果仍會回到平均報酬水平之間。由此觀之,預期市場與投機息息相關,不僅在股市中人們喜歡追隨群眾共識來減少投資的不安與焦慮感,在基金投資上亦喜好追蹤評等優良的投資標的,或隨著基金經理人追逐過去績效良好的基金;然而,長期來看,要找到長期超越整體股市的共同基金猶如大海撈針,一些表現突出的基金隨著時間的拉長,存活的數目也會漸次遞減。平均而言,高達95~99%的積極管理型股票基金無法打敗大盤;基金經理人一直企圖打敗市場的操作策略簡直愚不可及!

而指數型基金有別於一般的主動管理型基金,包含了兩個好處:其一是指數化策略讓你分散投資風險,其二是你不須負擔過多的交易成本,尤其是基金管理費用以及相關手續費,不但壓低了成本,而且節省股票週轉率與租稅率。誠如《投資金律》一書作者William Bernstein所言,投資人承受市場風險已經夠慘了,只有傻瓜才會負擔額外的風險,不能正確的分散投資風險,將會蒙受更多損害,我們應該避開這個麻煩,買進並持有績效良好的指數型基金,擁有整個大盤。本文所指的指數型基金屬於古典指數型基金,而現今市場出現新型指數股票型基金(亦即我們所指的ETF),保留了跟隨大盤漲跌的特色外,還賦予傳統指數型基金買賣與交易的功能,雖然特定類股的指數股票型基金投資相當分散,但是仍僅限於自己狹隘的範疇中分散投資,甚至有些產業型指數股票基金不但要負擔仲介與交易成本,經常被人當成積極管理型基金投資組合去販售,無形中因為打敗市場報酬的想法又致使週轉率提升,種種跡象顯示,費率與成本違背了指數化策略的原意。


投資人應該了解指數化中的黑暗面,在指數股票型基金中,指數化產品愈趨專業化,投資人可能受到的傷害亦隨之增加。然而,以目前來說,ETF相較於一般的積極管理型基金,仍是理想的投資對象,因其已免除了許多不必要的交易成本與租稅;但重點在於精準的工具落在適合的人還是不適合的人手中。要獲得滿意的投資成果比大多數人想像中還容易,而獲得優異的成果比表面上看起來還難。若要長期獲利,指數化策略是你最務實、穩健的投資方法,選擇買進代表整體大盤的組合型指數基金,並且長期抱持,將為你帶來相對可觀的報酬。

2008年8月7日 星期四

《微利時代億萬富翁的賺錢秘密》書摘與心得


出版社:臉譜
作者:Brian Sher


大多數的人打從呱呱墜地後,就被父母和學校教育教導要服膺規律教條,社會教育也引導我們,想要賺錢無非是找份穩定的工作,也就是出售我們的時間換取金錢。然而,「出賣時間」的結果使我們變得「貧窮」,甚而無法致富;這種觀念透過家庭與學校中「社會制約」的力量,代代相傳,貧窮心態亦會蔓延不止。諷刺的是,我們每天仍幻想著一夕致富,富裕之後如何置產與享樂,卻沒殫精竭慮的思量致富的可能方法,終身困在自己象牙塔裡。很不幸的,這些人窮困潦倒的原因並非沒有夢想或缺乏慾望,而是缺少一項最簡單的認知,那就是-億萬富翁的賺錢心態。

通常,有錢人所謂「多賺點錢」的觀念和窮人所認知的相差千里。有錢人所說的「多賺點錢」是指「創造財富」,不代表要出賣時間來換取金錢;相反地,他們會利用金錢換取時間,以求讓時間效益極大化,效益極大化的結果會導致財富槓桿效果更大。長久以來,人們認定「辛苦耕耘,必有收穫」,對此我不曾質疑它的準確性;辛苦努力確實為人們帶來豐碩的果實,但我只是認為,辛苦與收穫並無任何關聯。有錢人了解到,投資股市或房地產並非真正的致富關鍵,而是創造成功的企業,譬如:巴菲特並非靠僅20﹪的股票報酬率致富,主要還是藉由管理波克夏公司來獲取鉅富;張忠謀、王永慶……等人亦然。這箇中道理在於,創業家樂於投入時間、精力與金錢來建立一項事業,造成財富累積的關鍵不在於「收入」,而是「資產」的成長

對於財富的追逐,幾乎所有人都不滿足於現況,總是希望多賺取一點錢;然而,大家要知道的是,生活的富足並非單純只是賺多一點錢,許多人無法參透這一點。億萬富翁邁向成功之路之前,他們謹記兩個基本原則,其一是:金錢買不到快樂;其二是:敢於冒險

「有錢」的確能滿足你的慾望,令你無後顧之憂享受生活,而「快樂」能夠讓你心滿意足;生活的圓滿在於你能夠將所有的情緒導入正確的方向,將這股能量運用在你所有從事的事物上,不論工作或玩樂。一位智者曾說過:「我不嫉妒比我有錢的人,但我嫉妒比我快樂的人。」如果你快樂,代表你的生活一定是富足的,但如果僅是腰纏萬貫,並不表示你是幸福安樂的。而「財富」與「快樂」的因果問題爭論已久,在此,偉晉得告訴各位,依我研究財金心理學的心得顯示,通常快樂的人是真正成熟自主的個體,追逐的是內在的修養與智慧的累積,包括健康的人生觀、成就感與自我價值的實現,而非靠外在的享樂或名利來滿足感官經驗;在投資方面,證實了快樂的人通常較會自主決策與獨立判斷,不隨著群眾瘋狂起舞或因為一時股市的波動而讓情緒干擾理性的行為;在利多盡出,時局熱絡時(如:國民黨520執政後兩岸三通、金融互利一片看好)會戒慎恐懼,而在股市近乎哀鴻遍野之際,不會做出恐慌殺盤的錯誤決策。

海倫.凱樂曾說:「生活是一連串的冒險,否則就沒有可取之處。」事實上,「風險」與「獲利」是一體兩面的,並非極端互斥;你如果想要變有錢,就必須適度地冒險;沒有失敗的風險,就不可能成功「恐懼」會導致你貧窮,戰勝恐懼才是智慧的開始。成功人士意識到危險並選擇接受挑戰,讓人產生一種目的感,促成源源不絕的自信與自尊,用智慧不斷定義自己。其中自信來自於對自己的信任與承諾,信任是一種微妙的傳導因子,你愈相信自己,別人也較能夠信任你;承諾是自主行動的開始,正當你決定採取行動的那一刻,就能創造能量,為任何一個計畫注入生命力與動力。有錢人都知道沒發揮執行力徹底行動是首要罪惡;反觀,窮人用盡力氣避免生活中一切不確定事物,讓恐懼主導自己的行為。成功人士會建設性的運用恐懼,他們分析並評估風險,然後預想最糟糕的情況為何,來決定前進的方式,這讓他們得以將恐懼拋諸腦後,已經事先知道可能的結果,也評估過各種選擇之利弊,不論結果為何者,都有所因應、了然於胸了。在股市投資上亦復如是,誠如《恐慌殺盤正是買點》一書提到,危機必定有轉機,只要坐下來冷靜思考,分析情況有多糟,股市會跌多少、多深,就能化險為夷。假如答案不至於太糟,就應相信自己的知識與智慧判斷,掌握這個機會成功致富。

幾乎所有億萬富翁在其一生中,都維繫「熱情」與「學習」兩種事物,並生生不息。有錢人在致富之前早已富裕,藉由發掘自己的夢想與熱忱來灌溉自己的事業藍圖;並且,有錢人不斷學習致富心理學的邏輯與法則,成功就會產生滾雪球效應,讓你的智慧與財富共生共利。人生就像一場牌局,我們手中握有的牌是隨機的,有時好,有時壞;然而,牌局中致勝關鍵並非手中牌面,而是玩家手法。你必須透過學習,不斷自我改進,追求更多自我成長。但要謹記,你是你的主人、天使,你的成就是個人的,別套用別人的成就標準來定義自己;但也別聽從一個比你情況糟糕的人的建議,更要小心偷夢賊就在你身旁

2008年8月1日 星期五

新世代的崛起---紫領階級

通貨膨脹席捲而來,失業率居高不下,衝擊到許多個人與企業的存亡;然而,卻有一群人仍靠技術建立個人品牌,成為同行中的明星,身價與產值超越他人數倍以上。這些人共同特色是:從本身「技術」選定行業,從一個人到組織一個團隊,從小角色轉化為個人品牌;他們不是生產線上的基層藍領,卻能獨立於公司之外生存,不但具備藍領的技術能力,同時還有白領階級所需的創新及管理能力。這群人傾其心力去掌握可能的機會,學習如何創造自己的特色,以提高自己的品牌價值。而我們對其下了一個稱號,叫做「紫領階級」。

「紫領階級」工作者,有三項特質:具備技術專業、積極創新與擁有個人品牌。「紫色」在政治上、商業上以及物理學上都有一種高貴不凡的象徵意義。在政治上,古羅馬帝國的君主開此一先河,身著的紫袍代表其稀有、權貴與個人的獨特地位,因其紫色的染料不僅生產成本高,在調配與製作上耗費工時,足見技術的專業精密。在商業上,美國許可式行銷教父塞斯•高汀(Seth Godin)曾用「紫牛」比喻具有獨特性的商品,因紫牛不同於一般的黑白相間的乳牛,被視同「創意性病毒」;此在職場中,相對於泛泛之眾的白領或藍領階級,常給人面目一新的感覺,反而在經濟蕭條與裁員風暴中依然屹立不搖。在物理學上,紫色光是所有可見光波中波長最短的光系,通常波長短的光,它的能量與穿透性愈強。此代表著在我們周遭都存在著這種穿透性強烈特質的人才,且每個領域皆有其人,他們用他們的方式活出一片天。

從紫領成功學來看,差別並不在於行業,而是在技術的深化。如你要選定一門技術當作你的行業與財源利器,有兩大關鍵。第一關鍵為:「從作中學」。從實務經驗中焠煉技巧,並以「專業人士」自居,而非僅是「職業人士」的程度。專業不同於一般職業技術,除了技術上的熟練,還要能融會貫通。例如:飯店的行政總廚或頂尖一哥,必須獨立於料理環節上作思考,包含成本的估算、流程的管理等等,甚至能保持危機應變與創新的提案與解決能力。而第二關鍵為:懂得替自己創造環境。他們以有限的資源,靈活運用各種管道,以期讓自己被發掘;這個能力尤其重要,在你成為紫領的過程中,一開始可能經濟較為拮据,但若能堅持熱情,不計報酬,只求與頂尖者交流與學習,或是培養創新能力,其實你即已在累積實力。

然而,現實中並非人人都可成為「紫領階級」。從事任何行業或工作之前,你必須充分認識自己,誠如已故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所言,投注資源把自己擅長的能力,從優秀變為頂尖,要比把自己不擅長的是,從不及格變為普通,要容易得多了。誠如《你必須知道的一件事》一書中所提及,找出你不喜歡的事比你想要從事的工作更為重要;因人生就像自助餐,你必須做選擇,同時也必須「捨棄」某些東西,認清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將SWOT管理分析流程運用在自己身上,才不致毫無目標、渾噩度日。在成功致富的道路上,你的熱情在哪裡,財富可能就在那裡。假若你已具備相當職場經驗,且熱愛你的領域工作,那麼你就要好好規劃你的工作職涯,為個體的崛起預作準備;但若是不適合成為紫領,就專心一致把專長磨練到頂尖程度。不論你做了什麼選擇,唯一的職場鐵律是:了解自己、適性發展,才是經營職涯首要指導原則

而「紫領」的觀念一直是我深深認同的,隨著這個名詞的出現,也預告未來極具競爭力人才就是紫領工作者,他們以自己的專長專能獨立於組織,以熱情揮灑天賦,用智慧定義自我。偉晉亦自許成為此一階級的人,同時,也期勉大家都能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成功、致富又快樂!

註:本文部分內容引自《商業週刊》10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