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31日 星期日

《黑天鵝效應》書摘與心得


出版社:大塊
作者:Nassim Taleb

「黑天鵝」這名詞的出現,其來有自。據說,舊世界裡的人在發現澳洲新大陸之前,相信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這種想法無懈可擊,因為此與以往的實證現象完全符合;當他們看到第一隻黑天鵝出現時,也許是一個有趣的意外,但這個故事所要表達的意義不在於此。這個故事顯示,我們從觀察或經驗中所學到的事物有嚴重的侷限,我們的已知知識不堪一擊;一個單一觀察就能讓千萬次舉目所見的白天鵝泛化推論失效。將這種邏輯問題應用到現實世界中,會發現許多的黑天鵝事件存在;它們不同於「莫非定律」,與之相較,卻更為極端且無法預測。一般而言,黑天鵝事件具有三種特性。第一,它是個離群值,會出現在通常的期望範圍之外,過去的經驗無法讓人相信其發生的可能性。第二,它帶來極大的衝擊。第三,心理學研究發現,一旦有離群現象產生,人們習於事後諸葛、捏造解釋,讓事件看起來變得容易解釋或預測。想像一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前夕,用你當時對世界的瞭解來預測未來,是否你能掌握住一些後續的事件機率,你會預料到納粹政權的崛起嗎?蘇聯帝國的瓦解呢?抑或90年代末期科技網路的熱潮?甚至是2006年美國次貸風暴的蔓延?這種低可預測性和大型衝擊的效應,讓黑天鵝事件漫漫發生、充斥週遭;然而,人類傾向假裝極端事件不存在,更強化了這種現象。尤其,現代許多社會科學以及應用性科學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套用太多自然科學與統計學的模式,這對於現實中無從預測的事件根本毫無幫助,甚至無法防範。殊不知,我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件遠比我們所知的事情甚為重要,人生很多事情的成敗就決定在黑天鵝事件上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會因黑天鵝事件而沒有能力預測環境,加上大家既有的邏輯與心態反應都被學校制約或荼毒了,對那些「微乎其微」的事件缺乏瞭解,一些「虛有其表」的專家,例如股市分析師、風險管理師、理財專員、投顧證券研究員、財務規劃師等等,誤以為他們的統計工具可以衡量現實中的不確定性,並在此想法中運作,他們用一些複雜豐富的技術模式或工具來讓你產生光環效應,誤以為那些電視中的名嘴較為可靠(特別是當股市處於不明確漲跌狀態時,人們喜歡追求一套規則或聽取建議,才能解決不確定所帶來的焦慮感,此為完形心理學的原理);但事實上,他們的績效並不比一般人好多少。大家不妨問問你的投資顧問,他對「風險」的認知為何,很可能他會提供一份排除了黑天鵝事件出現機率的測量值;然而,這些數字在評估整體風險的預測價值上並無意義。在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莫頓(Merton)與休斯(Scholes)成立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歷史上惡名昭彰的LTCM)引發倒閉事件,其遵行的現代投資組合理論造成了滅亡,嚴重挫傷美國經濟;無奈的是,後來還有人據此發展一套「選擇權定價模式」,甚至,商學院教授與學生仍然鑽研其中,以此為樂!

由於人類的天性並無針對稀有事件作反應的基因設計,也因此加深了我們對黑天鵝事件的無知,在行為上把那些事件當作不存在,不可能去設想世界上非線性的混沌狀態發生的影響為何;反而,我們會把焦點放在預設的已知區間,並據以對未知的事件作泛化的推論,這種心理偏誤通常引發三種現象,其一是「敘事謬誤」,也就是具有凸顯感官效果的故事經驗會影響我們對機率的推估,致使我們會高估偶發事件(那些被眾人談論的黑天鵝事件,如美國911事件)再發生的機率,以及低估渺茫不合常理的黑天鵝事件。事實上,我們的意識,也許就和我們編製某種自我故事的能力息息相關,只是,人們的敘事性故事往往引發致命危機。其二,還有「沉默證據」的問題,我們所見的世界,未必代表全部。歷史把黑天鵝事件掩藏起來,讓我們對這些事件發生的機率產生誤解。例如,船難生還者聲稱他在沈船前因禱告而存活下來,由於淹死的禱告者不會把他們的經驗寫成歷史,因此,沉默證據就在那些失敗者之中,無論是人或觀念。我們的教育也呼應於此,教導我們在安全的模式中去確認可見的經驗,卻忽略了「反確認」不顯著的東西,這種安定的幻覺降低了我們對過去所遭遇危險的認知。其三,則是「戲局謬誤」,也就是說,我們經常自動且不由自主的將事件發生的機率與實驗室中柏拉圖化(也就是常態分配的標準模型,類似的名詞有:鐘型曲線、高斯模式)的戲局作結合;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你並不知道機率,你必須在尋找機率與掌握可能性之前了解到,不確定性的來源並無限定範圍,所謂「可計算」的風險在現實生活並不存在。

談到這麼多黑天鵝事件的現象與人類的心理偏誤,我們應當如何因應呢?由於人類的心理缺陷就是過度專注在所知的事情上,因此,我們應該避免在細節與事實上鑽牛角尖,學習把重點放在極端事件上。既然黑天鵝事件無法預測,我們就必須去適應這些事件的存在,而不是天真的去「預測」。反而,我們要去檢視自己是否有「知識傲慢」的偏誤,將不確定狀態之範圍知識壓縮,高估我們所知而低估不確定性,並且運用後設認知的機制,專注在我們未知而且必須重視的區域,在股市投資方面亦復如此,你必須去掌握別人所不知道的事情才能替你帶來獲利,而不是去蒐集眾所皆知的財報資訊或基本面訊息。此外,最重要的是,你除了必須防範「負面有害的」黑天鵝事件造成的衝擊外,更要讓自己暴露在「正面有利的」黑天鵝事件當中,以換取成功致富的機率。事實上,在某些領域,例如一些創業投資事業,來自未知事物的報酬經常大到不成比率,因為在典型上,你在稀有事件上的損失甚小,然而收益卻很大。真正的企業家策略,是專注於大量雞毛蒜皮的小事,並在隱微之處認出機會並把握住,把目標放在如何產生贏家通吃的利基市場,產生「累進優勢」的效應(意思是說,較早成名的人比較晚成名的人想有利益與名氣的相對優勢)。

總之,黑天鵝事件對吾人來說,亦正亦反。我們必須對大家表面確認安全實則隱藏惡意風險的黑天鵝事件戒慎恐懼(如股市一片看好時),更應針對大家意識以外的話題與世界積極摸索,迎接正面的黑天鵝效應。偉晉最後告誡你,群眾與經驗邏輯經常無法令你在黑天鵝充斥的世界中獲取有用的智慧;你必須思考,你拿什麼來定義你自己,套句本書作者的一段話:「如果你可以自主選擇標準,作出自己的決策,你就更加掌握自己的生命!」


附註:《黑天鵝效應》這本書涉及哲學、文學、投資與心理學,難度偏高,書厚到當枕頭都不為過,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研究!此書本人極度推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