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8日 星期日

《投資專家怎麼會輸給猴子》書摘與心得

作者:藤澤數希
出版社:時報

談到「投資專家」,大家總會想,既然稱之為「專家」,那麼投資人將資金委由這些專業人士代為操作,大概就能高枕無憂了。然而,果真如此?事實上,以平均值而言,這些專業投資者的操作績效,比起猴子射飛鏢選股投資還要來得遜色許多。


究其原因,我們還是要以「效率市場理論」來看。作者認為,就股票市場本身來說,多數是由「專業人士」所構成的,市場中所有可能影響股票漲跌的因素都能即時且反映在股價上;股價的決定是發生在欲儘可能高價出售的賣方與欲盡可能低價買進的買方出價碰巧達成一致時;當買賣雙方的交易成立時,就註定有一方會成為傻瓜。在市場架構運作下,專業人士絞盡腦汁互相激戰的結果,使得股價通常會落在不偏高也不偏低的微妙區間內,交易時的股價經常維持在「正常價格」的狀態;亦即,一旦股價有所偏離就會有人買進或賣出,在一買一賣的瞬間,股價就會得到修正,這是市場「效率」的展現結果。因此,在效率市場中沒有保證賺錢的機會,天下絕對沒有白吃的午餐,在市場競爭中,過去與現在已知的各項訊息會適當的反映在股價上,欲預測未來股價的漲跌幾乎是不可能的。反觀多數投資人每日分析各種流通資訊(例如:各類財報、技術分析、預測供需與基本分析……等),不但是浪費時間的作法,而且對於投資績效毫無幫助;遑論繳交昂貴的會員費給電視的投顧分析師,更是不智之舉!原因不外乎有二,其一是你在媒體上得到的資訊,一定有人比你早先知道;其二,這些分析師若真具備縱橫市場的操作技術,亦毋須四處招攬會員而賺取會費與佣金了。

以「賽局模式」觀之,股市是一種「零和遊戲」。大部分的時間裡,市場是很有效率的,就是因為每個人都只能掌握一部分的資訊與籌碼,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在自由市場中競爭,就能使資金的流轉與分配達到最適化。效率市場的假說只有在大家都不相信時才會正確,但當大家皆相信時就會失效;在現實世界中,因多數市場參與者都不相信效率市場假說,極力分析財報與採用技術分析,積極尋找被錯估的股票,可以擊敗整個大盤表現,結果造成所有的股價均維持在合理水準。也就是說,多數市場參與者都相信自己比其他投資者還要聰明,進而導致如此的結果,從心理學角度來解釋,人類都會有強烈的「自我歸因偏差」,當事情順利達成時都會傾向認為自己的實力好,而不會以為只是運氣好選到一支「飆股」或「黃金基金」

一般而言,基金可分成「主動型」與「被動型」兩種。主動型基金是由投顧公司委由旗下的基金公司募集資金來操作的,最後由銀行的理專與證券公司的營業員公開販售各種基金與衍生性產品。而被動型基金則是一種幾乎跟隨大盤指數波動的「組合式」基金,不須假借營業員的操作管理,自己即可買進並持有穩健獲利的指數基金;如台灣由寶來證券發行的「台灣五十」,是集合台灣前五十大企業的股票,以適當的市值比例組合而成的一種股票型基金。以成本來看,假如是買進投信業者所發行的主動型基金,都會有所謂的手續費與管理費。手續費是買進基金時所繳的費用,約為基金總額的1%~2%;另外還有基金的管理費,也須負擔1%~3%的比率總額。也就是說,你拿出100萬元委請經理人幫你操作,不論賺賠每年課繳的成本費用約略就佔了至少5萬,何況如果還加上每年重覆從淨值中扣除,你損失的本金在10年內大概只剩一半了。一般散戶對於數字經常毫無概念,這種藉由金融業者管控的基金隱藏了許多看不見的成本;反觀指數型基金在同樣期望報酬率中,所負擔的成本通常只有證交稅與微薄手續費,以年化報酬率10%來算,那些投信機構所操作的基金績效就被成本削減了一大部分。當市場有效率時,指數型基金就是最好的投資選擇。而維持市場效率的成本,則是由所有投資主動型基金的投資人與分析師共同承擔。拜這些人所支付的成本之賜,市場變得更有效率,使得這些操作主動型基金的投資專家的平均績效可能與生手無異,甚至還輸給猴子;反倒是能充分利用市場效率性的指數型基金的操作績效較出色

藤澤先生在本書最後部分語重心長的說,在資本市場中,經濟經常由愚蠢的人所支撐的;因為那些財務素養較低的人們隨意浪費錢,買了不必要的金融商品(例如:投資型保單、投信基金、儲蓄險、房貸、車貸與不動產信託基金等...),金錢才能在世界上流通。也許就是多數人沒有採取合理的經濟行為,資金才能創造經濟體系的完善與效率。如果情況倒過來,所有投資人認知到當沖交易是猶如賽馬彩券遊戲般純靠運氣與愚蠢的,將資金交給與猴子無異的基金經理人操作是荒唐至極的行為,這樣市場就會失去效率而無流動性了,外資也會撤離這個市場,將導致經濟大恐慌,政府財政破產。此讓我不禁想起德國已故投機大師安德烈·柯斯托藍尼的話:「傻瓜是很有價值的!」

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裡,我們必須不斷思考未來何種東西會大行其道,甚麼知識是你亟待追求的。而且最難的莫過於去思考何者為不可或缺的必要知識,以及如何學習才能獲得這項必要知識。通常,對於國家總體經濟有利的層面並不會讓個體經濟層面受益,政府與金融財團都希望民眾能盡量消費與交易,然而事實上很多東西並非是必要的,例如長達數十年的房貸、分紅型與投資型保險,它們經常會令你失去財富自由度,如果不經學習與反思,你極可能同時失去金錢與生命品質

想要在資本市場中成功致富,先決條件就是具備「財務素養」。這東西學校經常不會教你,你需要有個正確的學習管道才能確保你學習的事物對你將來而言是個正確的投資,而且是你一生傲人的資產

2008年12月25日 星期四

《選對時機買對股》書摘與心得

作者:Larry Williams
出版社:時報

在資本市場裡,尤其是股市,絕沒有所謂「規則」或「公式」可言。縱使你將過去的股價變化情形找出來,也無法讓你據此來預測未來


這本書的作者Larry Williams是個股票技術分析師,他在書中透露一些股票操作的買進時機,過去美國股市有一些跡象可循,在19與20世紀中,每隔十年中尾數為2和3的年份最可能是絕佳買點;另外從1960年代開始到2000年以前,在道瓊工業指數的線圖上,的確找到1977、1987、1997等尾數是7的年代是股價止跌飆漲的年代,你還可以發現股市的高點歲月都集中於尾數為9或0的年份……,許多現象都可以歸納出來。由這種邏輯來看,作者認為,未來致富之道在於探討過去;我們只要細心觀察過去的變化,利用各種市場工具,以十分接近理想狀態的方式來決定最佳的買賣時機,掌握到很具體的時段來操作股票,在這幾年的第幾個禮拜可能是一個買點或賣點。然而,這些事實或規則並不能完全適用到現在,依過去的經驗來看現在其實是一種冒險的行為,即便過去十分順利,但你會發現實際情況不見得永遠符合作者所說的現象或規則。舉個例子來說,2007年全球股市(尤其歐美與台灣)就不是尾數為7的黃金年代了,當時美國發生了第一波的次級房貸,讓很多投資人跟著一頭熱進場而被套牢,台灣的股市也是從9800點(由92年SARS事件發生以來的行情)一路下挫。所以,你所知道的公式或規則對投資績效是毫無幫助的。

我之所以認為單憑這些過去的圖表就能判斷未來是很冒險的做法,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市場中大家都知道的技術或資訊,就不是可貴的事實了。若是由過去可以推測未來的買賣點,那許多投資人就可以直接跟著操作而致富了;但事實並未如此,股市中有90﹪的人都賠錢,只有10﹪的人賺錢。許多你聽到或看到的事實或資訊,或許大家比你先行知道了。因此,在此情況下,很多「技術」或「法則」就會失真而不管用了。天下絕無白吃的午餐,地上也無現成的大鈔,但人總會想依靠簡單的方法或具體的技術來買進賣出,來獲得鉅利。某種程度而言,這也算是不勞而獲的想法,如果這些技術或方法可行,投資顧問或電視名嘴應早就大發利市了。我們還可以看到,最近適逢年關,又有電視名嘴甚至學界專家又在談論「元月效應」,內容談到:假如1月的大盤漲,全年就會大紅;假如1月大盤下跌,全年就會跟著盤跌。縱使有這樣的結果,也是一開始應驗;但到了後來,許多投資大眾預期的事並不一定會發生。

大部分的投資人並未有一套正確的投資邏輯,他們認為投資只是找到一兩檔熱門股,或是選到極好的不動產,買下來之後賣出,得到驚人的利潤;誠如Larry Williams所言,投資人不瞭解投資的意義是要讓資金得到報酬率,是要讓資金在未來比現在更有價值,而不是尋找只有一次好表現或未來價值可能暴增的股票或標的物。也就是說,大家在追求投資利潤時,會注意表現驚人的股票,卻忘掉為了要達成長期目的所要採取行動的目標。事實上,在投資方面,「方法論」是一種永恆的價值,你永遠要知道自己希望達成的成就為何,以及達成這些目標所須的正確方法,此也為本人平常所說,你必須在投資的世界中找到你的投資哲學並嚴格遵守紀律。如果想要永遠持有飆股或成長股是愚不可及的,我們幾乎不可能持續一貫地找到飆股,很多「機會股」或「概念股」,基本上完全是以題材或謠言為中心,你只是買一個代價很高的「希望」,希望的基礎通常沒有實質的支撐與投資泡沫;熱門股是一種很隨機的東西,隨機性的成功經常伴隨著同樣機率的隨機性失敗,嚴格論之,此非投資的方法,反而如投機性的賭博。甚至,股市投資有一個常見的迷思,就是投資人買進績優股並長期持有;但這很容易使你報酬化為烏有,唯一可確定的事實是:再如何亮演的藍籌股或績優股,都有反轉崩跌的時刻,就如今年2008年的全球股災,使得許多明星股成為害人不淺、血本無歸的人間凶器!

投資總不容易,會考驗你的身心,也會使你持續不斷的在情感上陷入困境,在投資心理學的研究中經常會發現,人總是追高殺低,即便劵商的作手或經理人也都如此,他們喜歡創造好的績效,追蹤表現超過大盤的基金與股票。本書作者也提到:投資遊戲其實是一心一意的認真努力,辛苦的作重複的行動;然而大家不喜歡重複的行動,投資人更是如此。人性喜歡刺激的行動、重大的漲勢與行情,這一切終將結束而帶來失敗

雖然投資一定會有風險產生,但如果你不想冒險,絕對沒有希望在股市中致富。言下之意,我們必須在風險與豐厚的報酬間取得平衡,如果你人生主要目標是避免憂慮,你一定會很貧窮,平靜雖有好處,但無法帶來財富。如果要我在憂慮與貧窮中作個取捨,我會選擇「憂慮」,成功致富的人生在於學習面對憂慮,並乘風破浪找到自己的「最適快樂點」;這個道理也在投資界適用,因高風險往往帶來高報酬,雖情況也未見一定如此,但只要你透過學習,明白一些高風險的財務工程所衍生的包裝商品極可能讓你虧錢,你就會清楚抉擇並且避免麻煩。

記住!投資要成功,不必特別聰明,只要努力按照天生的智慧去做,就會讓你往成功致富的道路邁進。在企業界、甚至整個人生的充實富足,主要是靠「精明」,精明是靠後天學習來的!

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

由交易心理學看「知識傲慢症」

「交易心理學」是一門人人需要瞭解的學問,它說明了投資人與交易員的人格特質影響其投資決策與品質。對於投資人來說,保持外向與開放的特質確實有助於產生高報酬;對於交易員而言,穩定的情緒與嚴謹的性格也可讓他們免於被市場羞辱與操弄。其實,據《投資人的大腦革命》一書所提,影響決策的因素並思考、解決問題的態度與行為當中顯露出來,其中最重要的是你的認知特質。

作為一個財務決策者應如何保持情緒的平衡?應如何以健康的觀點看待交易結果?在筆者涉獵財金心理學領域後,發現「自主判斷」與「多元學習」的重要性,投資人應該從不同角度培養對市場的看法,誠如《魔球投資學》一書所說,多元化不足可能造成效率低落,如果你長期接觸同樣的訊息,跟同樣的人談話,可能讓自己困在知識的死巷中。因此,投資人應該要對於這個資本市場的運作有個基本的看法,但不要作出價值判斷,要抽離自我意識,維持高度的彈性。所謂「投資品質重於一切」,在在表示了,做對決策的頻率不重要,決策的正確程度(整體報酬)才重要。並且,投資人應該保留對市場的敬畏心,市場在多頭與空頭的時候都想伺機羞辱你,所以,你應每天重新衡量自己,跟隨市場的走勢,反覆思考過去的事件反而讓自己有害。

喬治.索羅斯是最優秀的交易家之一,他自己承認:「我最大的成功在於承認錯誤!」對大多數人而言,犯錯讓人感覺可恥,但對這類偉大的投機者而言,反而是一種驕傲。唯有承認錯誤,才能讓人知道,人類的理性永遠無法周全,只要從中檢討紀律,不斷學習並避免犯錯,才能讓你享受報償。依此而論,維持感性的沉著與理性的好奇,我們才能虛心接受知識與市場的教訓。

反觀,在股市中賠錢無法記取教訓的人皆有一個特質,就是「知識傲慢」。「知識傲慢症」需要個人自覺後,努力學習後才有可能療癒。索羅斯與多數人的差別在於,他覺得人都會犯錯,所以一開始他都假定自己的假設是錯誤的,而不像一般人一開始就認為是對的。有了犯錯思維,你在犯錯時更能沉著應對,及時停損,也降低情緒的波及程度。罹患知識傲慢症的人常以為自己的特質不凡,看法與論述都是正確的,不需接受他人的意見或學習不同的領域,舉個例子來說,1998年LTCM事件就是一群高學歷的諾貝爾經濟學得主與一些交易員採用一套「資本定價與估算模式」來操作避險基金而釀禍的,起初雖印證這套公式的實用性與投資績效,然而到了後來發生了黑天鵝事件,讓所有投資人全數慘賠,無一倖免。請記住,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那些不知道的事情往往決定了你的職涯與人生。

新興市場教父馬克.墨比爾斯又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他的偉大不是表面的投資績效,而是來自他對投資哲學的堅持。他的學歷背景本來是政治經濟領域,後來由於對資本市場有研究的興趣,於是接觸了心理學,發現了股市與眾多資本市場運作的道理,這樣的開放性人格讓他從心理學獲益不少,他的操作邏輯也是本於「群眾心理學」的認識,並且讓「反群眾」與「逆向思考」具體化投資策略。

總之,克服知識傲慢症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元學習,去親近一些你未知的領域,猶如《川普.清崎讓你賺大錢》作者所說,心智是財富最大的槓桿,你的成功致富人生往往奠基於對知識的好奇態度與謙沖自牧的包容性

2008年12月2日 星期二

股市的本質

古典經濟學家認為,人是有理性的,每個人會根據並衡量自己的利益,去謀求符合期望值的報酬。著名的「效率市場理論」也是基於此前提假設,說明了在曖昧不明的決策市場中,例如股市,每個交易者雖然不見得是專家,且掌握的資訊都十分有限,但匯集而成的判斷卻經常十分正確,市場在發現與匯集眾多不同的資訊方面深具效率,遠超越專家的智慧;通常每個利空或利多消息都會瞬間反映在股價上,而一些有「投資專家」之稱的基金經理人很難依據資訊的操作來打敗大盤的績效。

或許專家在明確規範的系統中,可以提供規則讓我們解決問題,但就一些例外情況來看,個體所形成的集體智慧經常在複雜多元的系統中勝出。早期有實驗發現,集合眾多受試者來估算一頭牛的重量或盒子裡糖果的數量,結果均顯示眾人所估算結果的平均值竟與實際的數值誤差甚小,這也印證了市場為何可以展現效率。我們從觀察蜜蜂的社會性行為,也可窺探這種「分權式智慧」的力量。工蜂彼此之間沒有實際的關係,也沒有任何中央集權式的命令控制,卻能有效的分工覓食,創造一個適應性高、複雜且強而有力的結果。但股市畢竟不是蜂窩,他不能如蜜蜂般總是保持高集體智慧的效率市場,蜜蜂並無誘因與定價的經濟行為,演化塑造了每隻蜜蜂行動時都能增加族群的福祉;然而,在人類的自由經濟體系中,市場價格除了告知投資人資訊外,還會影響投資人的決策,甚至引發集體的模仿行為。當投資人模仿彼此或依賴相同資訊行動時,市場就會失去多元性(亦即效率),多元性崩解產生的原因,就是大家對新的資訊集體過度反應或反應不足,而出現錯價情形。所以,市場不見得永遠是理性的,而投資人的優勢在於掌握這種群體的多元性崩解(例如股市當日大跌引發恐慌殺盤)而逆向操作關鍵不在於個人是否不理性(因其實大家都不理性),而在於他們是否以相同方式展現不理性。雖然瞭解個人的行為錯誤有助於改善你的決策,但瞭解集體動態才是打敗市場的關鍵。

許多標準財務理論模型以為,股價的變化是根據常態分配的模式而「正常」分佈,投資人可以用計算機率的方式,瞭解價格分配的平均數與變化,並進一步預測不同比率的價格變化。這種模型雖然完美,但卻無法推論到實際狀況,因為以平均數或標準差來概括股市的風險與報酬,會造成可怕的誤導。1987年10月19日美國道瓊工業指數暴跌的事件證明了市場的走勢一點都不符合常態分配的方式。事實上,市場走勢具有「肥尾」現象(在常態分配圖上,極端值機率的分配區域經常比你想像中大,臨界範圍也很長),暴跌的情形經常發生(如2008年雷曼倒閉事件當日美股大跌777點)。在1987年崩盤前夕,很多機構投資人聽從金融專業人士的建議採用投資組合的避險策略,做法是在股票市場中出售期貨合約,假使之後股價繼續走低,他們可以行使買權讓期貨市場的獲利抵銷投資組合的虧損。但是就在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出現一種「反饋效應」,隨著投資人紛紛出售期貨保護自己免於遭受股災波及,股市指數快速隨之走低,促使了避險策略者出售更多的期貨,造成股市崩盤情況更形嚴重。因此,依據常態分配而來的資本管理策略,包括「資本資產定價模式」或「布雷克-休斯的選擇權評價模式」,都無法讓你真正避險,反而讓你加速滅亡。

「肥尾現象」展現了股市的現實面貌,股市的波動與報酬率的分配正如自然界大多數事物,呈現「複雜適應」的本質與「自組臨界」的特性。自然界的很多系統有兩個明確的特徵,其一是較小構成因子的數目不斷增加,其二是模樣類似的因素規模大小不等。例如,一顆大樹有一枝很大的樹幹,有很多與樹幹形狀相似卻尺寸不斷縮小的樹枝,樹幹與樹枝形貌上幾無差異,這種系統稱為「碎型」;股市的漲跌走勢也是碎型分佈的範例之一。

我們稱股市是「複雜適應系統」,是因投資人的投資風格與決策規則、時間架構的不同,透過彼此交易形成了一種大規模匯集的複雜行為,也產生非線性的股價分配的「肥尾現象」,引發積極回饋的「群眾模仿」。而股市「自組臨界」的現象也是全是這種碎型系統的性質,「自組」表示系統起源於許多基本個體的互動;「臨界」則代表非線性的機率分配。簡單來說,系統中紛擾的規模(我們慣稱波動的原因)並非總是和結果成比例,「蝴蝶效應」說明了小小的波動可能導致重大的結果,更顯示了「黑天鵝事件」無法預測得到。舉個例子來說,小孩在堆沙子過程中,起初沙子從上方落到地面形成沙堆,看似相當平坦,沙子大致分佈在落點附近,等到沙堆變陡之後,增加的沙子就會不定時的引發小規模的沙崩,再繼續加上沙子,沙崩的量體就會與沙堆本身一樣大。就如同人本身,既不會永遠待在同一家公司(穩定狀態),亦不會隨機跳槽(不可預測狀態),道理即在於此。

因此,將股市視為複雜適應系統的投資人,可避免兩種認知陷阱第一是人類的天性與演化的基因所致,總不斷為結果尋找原因。堅持要了解市場波動原因的投資人,可能只由新聞或分析師口中得到錯誤的因果關係以及「事後諸葛」的行情解讀,而作出錯誤的決策。事實上,完形心理學認為,整體並不等於部分之和;我們不能藉由分析構成異質性群體的個別因素,就可充分掌握系統的整體與特徵了。第二種陷阱是只考慮個別因素,卻忽略了市場本身。例如:許多機構投資人或股市分析師花費很多時間研究便於取得的資訊(如:財報營利數據、本益比、盈餘淨值比…),而未注意實際有意義的知識。事實證明股市的波動並無人們所認定般「符合邏輯」,依據《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作者柯斯托蘭妮的說法,股市只反映兩件東西:心理與資金。心理與資金的結合造成了供需的消長,形成股價的波動。

作為一個成功的投資人,你必須理解自己的投資決定是否都依據一些偏頗的資訊或認知。試著將其找出來,以降低偏見造成的錯誤成本。此外。更重要的是,你對於群眾心理的觀察與掌握,頓悟到股市「複雜適應系統」與「碎型不可預測」的特性,將能幫助你保持理性、駕馭情緒,在股海中以智取勝。

註:本文內容部分取自《魔球投資學》第四章內容-科學與複雜理論。

2008年11月29日 星期六

親愛的,我把利息變基金了!

記得前陣子有外商銀行業者開始推出「定存自動轉共同基金」的金融商品,宣稱只要在銀行存入至少100萬元的定存,每月的利息可自動轉投資到國內、境外基金或集合式帳戶,還可享有手續費折扣的優惠。

一般會把錢放在定存的民眾,多半是投資屬性較保守的退休族,因怕承擔投資虧損的風險而習慣把大部份資產存放於銀行;不過,面對通膨的侵襲,錢放在銀行的定存只能拿回每年約2.5%的收益,幾乎被物價上漲的費率全吃掉。因此,銀行推出這種「定存轉投資」的策略可說是正中下懷,讓退休族與定存族擁有更多元的投資選擇。舉例來說,以一筆定存新台幣100萬元為例,依目前定存年利率水準2.6%計算,每月大約可獲利息2600元,即可加入這種轉投資的理財計畫。以定期定額扣款制度來說,獲利的機率比單筆來得高,定存戶也不會傷害本金,只是拿利息來投資,賺到比定存配息還要高的收益。況且,手續費也折扣許多,這對每個定存戶來說,既能保本又能獲利。

這讓我想到,這次金融海嘯所引發的「連動債」事件,當初一些銀行所推的定存戶理財專案,也是透過定期扣款,讓大家除了獲得利息外,還能轉投資來提高資本獲益率。在這次金融危機發生後,因為投資人虧損失利,對金融機構多所責難,銀行業者也就更趨謹慎,同時金管會也出面來「干預」客戶理賠與連動債銷售規範。但是,一些換湯不換藥的金融商品還是會相繼萌生,這也不是政府所能控制的。在制度層面來看,金融業者本身目的是營利,營利的來源多是由投資人所納供的,唯有這樣,他們才有「賭本」去「滾利」,即使存戶虧錢了,還是照樣可以從可憐投資人的淨殖裡去挖錢;因此,很難完全約束理專與經理人的銷售行為。再者,金管會推出接受銀行投資方案建議時,必須先讓存戶填問卷,作一些金融心理測驗;這樣是無法有效制止亂象的。原因不難想像,今天假若股市大漲多時,投資人當然心態會普遍樂觀,在心理測驗填答上就會反應出金融投資商品的接受度高;反之,則投資人會相對保守,不敢冒險。

銀行為求生存與獲利,他們需要推陳出新,來募集資金賺取佣金。日前金融危機爆發後,我翻閱了報紙,仍看到「基金連動債」這類行銷標題,上面刊載:「可攻可守,既可賺利息,又可投資基金」。業者宣稱,投資人可自行選擇連動債連結的標的基金。然而,以我財金心理學專業角度來看「保本」與「獲利」是不能兼得的,若是有如此好的機會或商品,那些經理人或理專早應下海壟佔了,不可能還會讓你輕易知道;何況它的相關費率以及風險程度都已超越了ETF以及一般海內外基金。一旦存戶接受理專或營業員的建議,就註定了「盈虧無法掌握」的命運,在合約書上頭一定有「盈虧自負」的字眼出現,只是大家都沒看到,皆被獲利的利誘沖昏了頭,而無法理性思考其中矛盾之處。如果加上理專不斷在旁鼓進,跟你說:「這次真的不一樣!」高點時喊進加碼,低點時逢低攤平,這樣的投資績效會讓你病入膏肓,終而虧損累累!

目前來看,銀行已經針對經濟環境與政府政策作調整,但無論其推出何種金融商品,永遠對其本身有利。作為一個散戶或定存族,不熟悉的金融商品能不接觸就不要接觸。記住,投資理財致富第一步,必須瞭解到一項道理:「地上無現鈔、桌上無現金,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同時,你必須不斷學習,透過閱讀,讓你免於成為「保險呆子」或「金融詐騙的俎上肉」,心智才是財富最大的槓桿,擁有財金心理學的知識,才是真正保本與獲利之道!

2008年11月25日 星期二

《魔球投資學》摘要與心得

作者:Michael J. Mauboussin
出版社:時報

這本書的作者以哲學、心理學、社會學以及物理學的觀點來詮釋「投資」這個領域。當然,這本書如同我以前所介紹的其它書,並非學校的教科書(學校是無法傳授投資的街頭智慧!),而是一本譬喻巧妙的理論書籍。


事實上,要加深對事情運作道理的瞭解,你必須跨越不同學門思考,而不是一直偏執於你原本狹隘的知識觀裡,導致自己愈專精卻愈受其害!巴菲特的恩師兼合夥人-孟格(Charlie Munger)即是最好的範例,對他來說,心智模式是一種工具,能夠協助人們瞭解所面對問題的架構;他主張建構一種由模式組成的框架,以便有效解決實務問題。在這邏輯上,我們是以「模式」去適應「問題」,而非「扭曲事實」去適應你的模式(例如:小賠不認錯而繼續套牢)。而人的一生中,培養一些人格特質有助於你的新制模式發揚光大,這些特質是可以經過學習得到的,也是自己選擇的,例如:誠實、耐心、求知慾以及自我質疑…等

以哲學角度去思考,投資哲學的建立是一生中重要的課題。投資哲學主導你作決定的方式,而粗略的哲學必然導致差勁的長期績效。但擁有投資哲學還不夠,你還必須以「紀律」與「耐心」持續輔助它並專注在學習與思考上。優質的投資哲學通常有一些共同特徵。首先,在任何機率領域中,不論是投資、21點的判定差點還是賭博,注重決策過程往往比短期結果更有利基,但這種說法其實是違反人的心理慣性的,投資結果是客觀的,但過程總是較主觀,短期結果無法預測,人們卻容易受短期波動行情的影響。太多投資人只注意到結果,並沒有適當考慮過程。好的決定有時會帶來不好的結果,壞的決定有時也會產生好的結果,如同玩21點時,你拿到17點還要拿牌的道理一樣。再從全壘打王貝比魯斯的打擊率來看,這個例子告訴我們:正確的頻率不重要,正確的程度才重要;應用到投資方面,假設你有四檔持股,其中三檔股價略為下跌,但剩下的那一檔股票卻大幅上漲,即使你的大部分持股都不盡理想,但你的投資組合績效仍是優異的。因此,短期的結果並沒有那麼重要,對錯亦然,即使錯了就立即停損;長期整體來看,深思熟慮的投資過程要同時考量機率與報酬,以期望值來思考你的投資報酬,不要因避免虧損卻忽略掉了上漲機率可能低落但期望值很有吸引力的狀況

行為財務學之父-卡尼曼,說明了人類在投資行為上是相當不理性的,例如大眾在股市高點熱絡之際,經常競相加碼;而在股市低迷時卻不敢冒相同的風險與賭注去購買股票。談及投資心理時,一般而言,人類有三種現象,第一是:人一旦購買股票,會不斷自我強化,即使是錯誤的決策也會找理由;第二是社會認同效應,也就是由「群眾心理學」觀點論之,投機泡沫的行情或是恐慌殺盤的現象就是因大家喜歡從眾,偏好保持確定性與安全感,尤其在股市不明確之時,卻沒料到這是一種非理性的集體行動。第三則是「稀少性」的尊榮感作祟,你會容易認為自己所接觸到的資訊或金融商品是多數人不能得到或享有的,例如黃金期貨、連動債…等,會讓散戶自我信念過度偏頗而種下日後的惡果。

因此,當你應付市場時,除有自己的想法外,也要考慮群眾的想法。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人的邏輯推理不太能應付複雜的情況,此推翻了古典經濟學「人是理性的」假設;人類互動中背離理性的行為會促使我們去猜測大眾的想法,如同很多投資人未將重點放在長期的投資報酬率上,而去專注在「投機」上,也就是預測市場的心理。但問題在於,股市是由一群不理性的人所組成,你難以預測每日股市的波動與群眾的心理;但是,當所有人都一致作出同樣的操作策略或走向同一條路時,市場會暫失理性,你就可以利用多數人不理性的機會反向而行。另一方面,人們除了喜好「推論」,也容易「歸納」,對市場的行情作出見解與詮釋。事實上,人的大腦會欺騙我們,讓我們容易發生「事後諸葛」的認知謬誤,我們總是在事情發生後,都會認為自己事前對結果的掌握,比實際還清楚。要避免這種「後見之明」,可以要求自己每日寫下投資日記與操作的看法,以及當下判斷行情的理由,供日後逐一檢視。

依此而論,事實上,很多事物的發明或誕生是無法預見的,如同30年前我們也不知道30年後的奇異公司與通用公司的榮景。從過去到現在,我們可以更加肯定幾件事,第一,凡是針對未來所作的任何預測,都可能偏離事實。第二,我們值得依靠的是「創新」,它是出於不斷結合現有構想與構成因素的結果,但這些東西也會隨著時代演進而有所變化(如:30年後可能台塑石化產業可能消失一樣);可悲的是,人類不善於應付變化,投資人往往過分倚賴推斷。公司股價的表現反映投資人對未來的期望,他們假設好的公司會一直永垂不朽,壞的公司會繼續遭受冷落,但後續情況不見得如此。因此,這給我們一個啟示:很多東西、資訊不必因一時新潮或熱門而急著去追求,他們會隨著時間而消失或淘汰,例如:1998年LTCM事件,起初「資本資產定價模式」身受大家擁戴,但公司倒閉、股價崩跌後,群眾才領悟到原來當初的假定與方法是錯誤的。在企業競爭的生態中,原創公司因競爭者競相模仿或不斷創新,無法創造突破性的報酬率,且一些大型公司都會因成功的制度性常規根深蒂固,形同科層,喪失了創新優勢;何況在股價上,市場對於這些老字號的穩定企業,都會精確反映大眾期望,企業與投資人同樣面臨未來的機會與風險的考驗。
產業集中化的結果就是「藍海」不復在;因此,長期來說,股票並無績優股,派動速度加速的年代使得投資報酬延續的週期縮短,投資人保持優勢的時間亦隨之減短,在投資決策中,我們應設法延續進化的優勢,而不要輕易採信大眾皆知或瞬間反映股價的訊息,如:財報、本益比、股價盈餘比…等無益投資的事物。而延續進化優勢的方法,就是提高適應能力,它可說是創造價值的潛力;但我們並非要加強力量或智慧,而是變得更能適應環境。對企業來說,適應能力是制定與執行能夠創造價值的策略,目標是創造長期的最大報酬率;對於個人來說,必須讓期望值作用在長期報酬率上,如同老虎伍茲所說:「贏球並非是改善球技的指標」,過程中有無遵守紀律、執行策略遠比結果的輸贏重要。

股市時時充滿著風險,我們從來都無法預知未來的情況。但《魔球投資學》一書給我們的啟發在於,個人投資哲學必須先於一切技術,唯有如此,紀律才能有所依歸。此外,你必須去思考,如何讓自己擴大股市報酬率或維持投資優勢,成功之道在於堅持與學習。「堅持」自己的投資邏輯與紀律,當然也要適度地質疑自己;「學習」別人沒有的知識或智慧!

2008年11月13日 星期四

《心理醫師也想學的人生道理》

作者: Gordon Livingston
出版社:大塊


這本書是一位心理醫師所寫的人生與工作感言,抒發了他對於婚姻、愛情、職涯與心理治療的理念。作者曾於早年相繼痛失兩個兒子,也深深自責過,甚至經過數年才漸漸體會「寬恕」過去的道理。如同我們週遭,亦會不免出現長期憂鬱的人;他們共同現象是把焦點放在自己的「症狀」與「情緒」上(如睡眠失調、悲傷易怒),有時候旁人去鼓舞他們掏開憂鬱,就會遭遇頑強抵抗,致使我們的努力發揮不了太大作用。當然,悲觀憂鬱者有個好處,就是始終保持在「安全位置」上,他們早就氣餒失意,對突如其來的衝擊或不如意的狀況已習以為常;他們總認為自己很實際,凡是不抱太大希望,因此也就不會有失落感。要改變此般態度與行為,通常很困難。

心理治療是一種精神醫學的展現,透過「有目標」的談話,來達到「改變」的目的,這正是當事者希望得到的結果,他們也想改變自己的感受。從認知治療的觀點,確實如此:我們的感受主要端看自己如何詮釋發生在自己身邊與周遭的事,亦即我們的心態。重點並非發生了什麼事,而是我們看待這些事情的角度以及反應。跟自己過不去的人有個特色,就是他們已無能力,或是自認沒有能力去選擇讓他們可以「得到快樂」的行為。試想,當一個人因為焦慮過度,而無法自由自在過生活,作每個決定之前,都得衡量這個決定是否會增添自己的焦慮感。當一個人為了避免焦慮,連選擇都受到限制時,生存空間亦就愈趨縮減。發生這樣的情況,會助使焦慮更加嚴重,讓當事人畏首畏尾;它所恐懼的不再是外界事物,而是焦慮本身了。在心理學範疇裡,有著「恐慌症」的名詞,就是在形容這些人因著自己無助的行為產生焦慮的情緒,表現在行為上的有:憂閉症、害怕外出、不敢行車….等,甚至在投資理財方面亦會有「股災恐慌症」,因自己遭受金融詐騙而投資連動債失利、股市套牢,而變得厭煩焦慮。

心理醫師的使命無非是讓當事人感受到「希望」,一般而言,勸阻他們「想開一點」簡直毫無幫助,而反而要引導他去思考:過去曾經有什麼事物阻卻了他們自殺而活到現在,設法讓他幫助自我去找到維繫未來的可能。雖說如此,這種方式仍不一定能杜絕憂鬱患者自殺行為,身為一個心理師,永遠別奢望自己能控制絕望者的生命;除非患者有「自覺」到自己的意識影響他們的行為,否則上帝也無法救贖一個人。面對尋求心理治療的人,最難確定的是,他們是否準備好要「有所改變」,是否已下定決心或鼓足毅力。有些人來求醫並非為了改變生活,而是另有目的。我們活在一個把公開抱怨視為常態的社會裡,電視媒體不停灌輸,畫面充斥著諸如此類的受害者:幼時遭逢家暴、他人的錯誤釀成不幸,因此常有患者只是希望能由醫療上的診斷證明,讓自己獲得憐憫與賠償。他們求診並非有心檢討自己的生活,替自己的心情負責,決定應該如何作為才能幫助自己快樂,並能付諸實行,而是尋求一種慰藉或不斷「找藉口、理由」。

在生活週遭,難免會碰上人們「言行不一」的狀況,不論是自己或他人都有過「承諾」的經驗,例如:男人向另一半說:「我愛妳」,這句話明顯透露出強而有力令對方可以安定的訊息;然而,當話語沒有得到行為表線的持續支撐時,通常就是謊言與欺騙。最大的傷害莫過於「自欺欺人」,生活中不如意的人經常不斷抱怨,或是不停向別人訴說理由與藉口,試圖掩飾自己失信或自卑的想法。另一方面,我們活在一個習於規避風險的社會,我們往往投注大量的心力與時間去確保自己時時刻刻處在「安全無虞」的世界,卻不願去面對問題,尋求改變與突破。例如:許多師範生因聽從父母的話,或害怕職場的試煉,極力尋求穩定的公職工作,卻不斷遭受挫敗,而心生焦慮。

唯有決心面對問題,設法克服恐懼和挫折,才能有效解除無力控制生活的焦慮感;也只有自己意識到有義務改變自己的行為,我們才能發揮影響力與開闊生活的想像力。心理健康的人,都是自己意識到「人有意志的自由」,隨時感到快樂、充滿創造力;反觀消極頹廢的人,卻苦於選擇有限;但屏除天災人禍不可抗拒因素外,人其實往往過度恐慌而「自我設限」

請記得:我們並非害怕死亡,而是害怕沒有活過;沒有思考與接受冒險的生命,形同空殼。從現在起,停止找尋藉口,而要自己透過意識的重建,反思自己「為什麼過去一直…」,才能進一步思考「為什麼現在不…」,才能真正解決自己的問題。這是心理醫師無法做到的,只有當事人的意識恢復,才能實現!

2008年10月31日 星期五

下一個泡沫

2008年的金融危機,重創了很多銀行體系、國家經濟與股市,也宣告了衍生性產品泡沫的瓦解。在金融危機暫告緩解之際,大家不免想問:「下一個泡沫在何處?」

「泡沫」之所以稱為「泡沫」,從輝煌至湮滅,皆由人類心理所致;舉凡荷蘭鬱金香事件、美國鐵道熱潮、2000年科技泡沫……等,都是貪婪投機心理讓股價暴漲至無以為繼的局面。激發股市需求的主力應該是二次大戰嬰兒潮的人,亦即目前四十至六十歲的一代,他們炒熱了90年代的股市,當大家一窩峰把資金投入這個供需機器時,股市就不斷飆漲;也有一些大型法人,包括金融業者、投顧公司以及基金公司亦相繼從事同樣的蠢事,跟著將股價推波助瀾,正當所有金融財經專家一致看好後市表現時,往往情況反轉,股市在一天內暴跌,產生歷史上的崩盤紀錄。縱使這次危機解決,難保下一次不會發生類似的事件。正因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場;市場存在就是迎合人性、製作泡沫;況且以金融專業人員本身的聰明才智,一定會利用財務工程推陳出新,包裝出新的衍生商品;因此,人類從歷史中得到的教訓是:人無法從歷史中得到教訓。

《贏回財富》一書指出,一個健全的資本市場攸關經濟體系的生存。假如銀行不願貸款,而中小企業與新興企業又想力圖生存,就唯有股市籌措資金一途了;另外,股票上市的大財團如想要增資或開拓新的市場機會,以增加就業機會,亦須在股市中發行新的股票;如此一來,經濟才能成長。然而,隨著人口結構的改變,勢必衝擊國家財政負擔程度,甚而影響勞退制度的運作,以及投資於股市的報酬

「人口老化」的結果造成扶養比例與供需比率的轉變。過去的一兩個世紀,許多國家的退休保險制度運作良好,且這套福利制度(由德意志帝國鐵血宰相畢斯麥所創)的基本假設符合當時情況,即人類平均壽命不過五十、六十歲。但是隨著近幾十年來醫療保健不斷進步,人類壽命不停延長,再加上少子化的現象,兩者所造成的直接影響是:國家退休保險帳戶將會入不敷出,政府保險體系可能崩潰。因此,過去所被認同的「終身保障」、「世代契約」面臨現在與未來嚴重的考驗,這亦是法定退休保險制度的一大誤解:許多人相信,他們都是暫時提撥固定金額至退休保險帳戶來供應自己未來的退休生活;但是,事實上,提撥出去的「預定金額」只是拿來支付目前退休者的退休金,說穿了,整個退保體制運作的模式形同「老鼠會」。這些一廂情願冀求未來退休保障的人應該知所警惕了,雖然以前繳納退休基金的人還是相信下一代可以保障上一代的退休金,但未來恐怕不能如此期待了!人口老化所形成的國家財務漏洞,將導致退保制度失去保障人民的作用。

此外,人口少子化以及老化的結果,亦會影響房市運作,導致人民購屋需求降低,景氣面衰落了,亦會影響年輕人財務支應的自由度。想要藉由賣屋以及租屋維生的退休族亦難以找到買主與房客了。由於需求減少,房地產價格不斷降低,都些皆是未來必須面對的投資風險,只可惜很少人有此憂患意識。

人口結構的變化更會影響股價指數。以前老一輩的人相信,從長期來看,股票是最具獲利性的投資工具,平均而言,只要長期持有股票,在十年內獲利都仍維持至少10%。當這些出生率最高的一代進入退休年齡時,他們會逐漸出脫股票以維持退休的經濟所需,於是股市的供應量就會明顯提高。但是,另一方面,出生率較低的一代卻無法買足這些市場中的股票,因需求降低,而致使股價自然下跌了。如果人口結構的難題一天不解決,到了幾年後,儲蓄與提款比率將會失衡,使股價容易下跌,賣壓亦容易產生,退休族逐漸改變資產配置觀念,紛而將股票轉至較安全的定存或債券市場。另一個問題是,人們極易聽從理專建議,將錢轉往新興市場,因新興國家年輕人較老年人多,購股意願較強,亦符合投資海外基金的期待。但是,事實上,早在去年或前年進場買新興國家基金者,最近都面臨定期定額贖回風險,甚至帳面損失平均約5成。

人口老化的問題,可能產生下一個經濟與社會的泡沫,造成國家退休保險制度的崩潰,房地產市場的衰敗,以及股市的獲利程度。如果再加上理財文盲的問題無法克服,民眾無法分辨各種財務陷阱與衍生性產品,勢必產生下一次的金融危機。如要有效解決,筆者認為必須兩方面著手。一方面政府必須考慮研擬「人口遷入政策」以紓困目前結構性問題;二方面必須靠民眾自己自省自覺,透過財金知識的瞭解(如:投資心理學、股災療育),才是有效防範金融詐騙之道

2008年10月27日 星期一

快樂企業的代表-台塑王永慶

王永慶先生的猝逝,震驚了國人與企業界。中國歷史名著《萬曆十五年》當中有一章曾以「人間已無張居正」來追悼張居正對明朝末年的遺風夙德;當乍聞王永慶辭世消息,相信不少人亦會心有感觸:「台灣已無王永慶!」王董雖非達官顯宦,但其對台灣的產業貢獻絕不下於任何一位行政院長。王永慶這個三字詞不僅代表一個實業革命者,更是台灣年輕人與創業家引以效法的楷模。

許多人對王永慶的印象都是藉由新聞媒體的回憶錄或街談巷議的傳說,大家都知道他年少時因家境貧寒而中斷中學生涯,遂而到米店當學徒,累積了兩、三年經驗而經營米店當老闆,一直到後來轉而經營木材生意,到開啟石化工業……,中間歷程在在顯示,其旺盛的企圖心、堅強的意志與不屈不撓的精神,無怪乎郭台銘先生以「堅忍卓絕」這四個字來歌誦他的精神。

在公開或私人場合,王董在言談舉止間都是真誠一致、威而不嚴、溫而不厲,在其身上感受到的,完全沒有富豪人家的傲氣與貴氣,卻有著勤勞儉樸的真實性格。不僅其個人在生活起居上節省自律,在公司經營上,不僅他個人以身作則,公司分明、勤苦幹練;甚至對於下屬亦是同樣期待與要求,每件企劃案的報告絕不能含糊,要切實追蹤,戒律與原則必須嚴守。然而,他也堅持「僕人領導」的風範紮根,以行動證明他的理念,例如:員工生病了,為其向長庚掛號。如此的真誠流露,為台塑的企業文化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在鐵血治理下又不失人本精神。

台塑企業能夠穩健屹立著,誠屬難得。正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台塑企業能夠經歷台灣經濟建設的重要十年,到達21世紀,期間也是秉持踏實奮鬥、追根究底的精神所致。早在好幾年前,美國的台塑公司曾考慮在美國上市的可能性,但後來上市計畫仍告作罷。原因何在?當然是考慮到台塑文化與企業體質的健全。王董擔心一旦美國人介入公司的股東會與財務高層,或多或少會破壞原有精神與體質;所以,毅然決然決定不上市。由此可見,其對於企業領導的樸實作風與堅持。雖然王永慶這一生有兩個遺憾,其一是礙於李登輝先生戒急用忍大陸政策,無法在大陸市場發展之初把握時間西進拓基;其二是他無法達成8年後的願望-100歲的生日禮物,亦即「越南開發計畫」究竟能否順利進行,恐怕他自己羽化成仙後也無法擔保了!

從上面一些生平歷史,除可見王老先生的風骨與作為外,本人覺得他給我們一個極其重要的教訓:「工作可以成就人」。王永慶的一生都在工作,並且時時刻刻充滿鬥志與信心;即便年事已近92,仍為自己力下一個目標,8年後要拿越南工業計畫成品給自己作為生日禮物,如此老而彌堅的工作精神,著實給我們上了一課。然而,箇中所言重點不在他有何雄心壯志,而是在他對於「工作」的看法。在他的認知裡,工作不只是工作,而是一種生活的融合藝術。這種融合藝術可用一句話詮釋:「生活即工作;工作即生活」。他隨時都能樂在工作,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即便少年貧困都能從米店工作體會「生意」的哲學:在商場上,學做生意就是學做人。或許,大家也會質疑,為何要一輩子辛勤工作,甚至連生命也終結在工作舞台上?但是,我要告訴各位,「終身工作」的時代也許正要來臨了!

「終身工作」的必要性其實因人而異。但是其原因絕不是經濟不景氣,大家都要一輩子賺取生活費;而是一種職涯發展的新觀念,他給予人們對於工作有另一番的思考。著名管理大師P.Drucker也是把生命貢獻於著作與演講上,即便臨終前還享受著思考與論述的樂趣;《最後的演講》作者蘭迪.鮑許(Randy Pausch)未曾也在癌末病逝前一刻熱情付出、享受工作?他們的共通點都是發揮活在當下的精神,熱情灌溉工作,讓自己盡其所能奉獻心智、豐富生命

「終身工作」是一種彈性的思考,不見得你要從事同一份工作到死,也不是一直屈就工作當個「工作奴」或「窮忙族」。而是把「工作」當成「學習」,並且體會個人興趣延展的可能性。舉個例子來說,很多企業創建大老,諸如施振榮、比爾蓋茲……等等,他們退休後老而不退,紛紛開啟另一個職業戰場,有人當起基金會顧問,有人負責企業管理訓練,有人更當起企業營運諮詢義工。許多的工作都是自己成就自己的,重點在於你如何定義自己?反之,我常看到許多上班族或大公司資深員工為機構犧牲了半把歲月,每天抱怨老闆、怨懟公司,把自己弄得非常不快樂,卻從未去思考自己是不適合再待下去,只是一味屈就於退休金和固定薪俸,這樣的職涯怎可能成就自己?

從王老先生的事情來詮釋「終身工作」再適合不過了。終身工作意謂著「擇善固執、份所當為」的決心與意志,做自己喜愛的事才能真正輕鬆工作、提升效率。然而,新時代的人類仍有對退休制度有不當的憧憬,甚而將自己侷限在不快樂的工作上,失去職涯探索的樂趣與自我實現的成就感,此一問題值得吾人深思!


2008年10月21日 星期二

《鯊魚投資術》書摘與心得

作者:James Deporre
出版社:理財家

繼《散戶至上》與《散戶投資正典》兩本書之後,《鯊魚投資術》亦是一本以散戶為觀點之著作。多數投資人面對股市的態度,就像面對大海的蝦兵蟹將;如能在淪為大魚美味晚餐之前,先飽餐一頓,已算是幸運。散戶投資人似乎普遍有放棄財富主導權的傾向,把錢放在優質的「藍籌股」或「黃金組合」的共同基金或股票後,就枯坐等待幸運之神的眷顧,祈禱自己能獲取不錯的報酬。散戶們買賣股票憑藉希望與運氣,而非技術或策略;他們只是一群瘋狂的賭徒,缺乏理性的投機意識。

股票市場時時刻刻都有風險,在行情震盪激烈時,應該迅速行動以保護老本的道理人盡皆知,然而,絕大多數投資人卻在行為上出現乖離的情況,不只在風險高、無法掌控的市場大環境選擇繼續被動觀望,甚至還被「誤導」要以不變應萬變,以為這是最好的方法。如此天真的作法基本上是肇因於我們對於傳統投資觀念未曾質疑。投資機構的經理人或分析師總是告訴投資人:遵循傳統模式是投資致富不二法門,很多專家讓投資人覺得「賣出」是下下之策,結果讓散戶們一直對自己不當的「自我強化」,甚至期待局勢逆轉,股價反轉直上

再者,在投資界經常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迷思,我們對一些觀念深信不疑,例如:「逢低買進,逢高賣出」的觀念其實並非完全適用在投資操作上,雖然這句話邏輯無誤,巴菲特的低買高賣原則亦會帶來獲利;然而,關鍵就在於券商或理專讓我們以為這個原則很容易實現與操作。事實上,股市並非像菜市場,對投資人來說,最料想不到的是,許多時候以高價買進的股票,反而可能是最好的價錢;呈現上揚走勢並且來到高點的股票,相較於處於跌勢並位在低點的股票,還來得安全。舉例來看,以2000年之前高科技泡沫時期,許多潛力股都曾創下將近十年的多頭行情。在投資市場,你應揚棄一些學校灌輸的傳統投資理論,如:本益比法則,同時多加質疑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探尋投資人不知道的事情。以本益比高低作為投資依據,其實風險很大,原因在於「高還有更高;低也還有更低」以2008年台股股災為例,許多投資人套牢在7000點上下,回溯當時,台股本益比幾乎是12,已到達極低位置;豈料,後勢的崩跌令投資人大感震撼、徬徨。

本書作者亦有相同見解,其認為驅動股價最為重要因素在於「企業盈餘」,而非本益比。確切來說,就是公司未來獲利成長速度與目前預期有何差異;企業盈餘獲利成長愈快速,市場預期愈低,股價的漲幅就很可觀。身為一個散戶,不同於法人機構,我們首先必須認清一個事實,模仿鯨魚行動並不能持續幫助你打敗華爾街巨鯨。一旦你掌握情勢,就可在股票市場中積極進取,隨機應變,有計畫且機動的發動攻擊,做一隻聰穎靈敏的「鯊魚」。最成功的鯊魚瞭解,「如何賣」遠比「如何買」重要,賣出持股是自己最強大的策略,並且不畏懼去使用。有別於投資失敗者的「長期持有」邏輯,每當買進理由失真或題材反應失效,有任何持股疑慮時,就勇敢認賠停損,繼續找尋下一個標的。假如你願意在情勢不佳時迅速賣出持股,就能達到停損效果。積極買股票能讓你獲利機會大增,而積極賣股票則保護你的虧損不致太大。在此,我必須說明,許多投資人之所以操盤績效不佳,純粹難以割捨過去曾讓他們賺大錢的股票,對其動了真情,因而錯失追求更新更好投資題材的機會,在熊市肆虐之際,即便明星績優企業股票,仍不免重跌(如:國泰金、兆赫、台積電……)。記住,別跟股票談戀愛!它僅是投資工具罷了!歡場中並無真愛!

鯊魚投資術在引導我們建立「快速判斷、靈活獲利」的思維。股市是偉大的羞辱者,隨機漲跌,我們無法馴服它。在白熱化股市征戰中,我們無從得知或發生什麼事,但只要在心態上做好準備,就擁有絕對優勢。亦即,股市操作成功與否,並非預測趨勢與否的問題,而是心態正確的問題。你不須浪費時間在追求精確的進出時點,預測最低點或最高點,因為你完全無機會;你要做的是,減少進出時點的風險,依據股價線圖與趨勢變化,「分批買進、分批賣出」才能減少進出場犯下的錯誤與產生的虧損。

偉大的投資人都有極高的情緒智力(EQ),他們對自己的恐懼與貪婪情緒十分敏銳,且能客觀處理這些情緒。瞭解與掌握自己的情緒強弱與傾向,是獲得高度成功的關鍵所在。我們可以說,成功投資者都是業餘的心理學家,不僅因為他們瞭解驅動股市背後群眾的情緒;當自己一股衝動急欲採取行動時,還能客觀分析自己的情緒與感覺,避免立即作出不理性的決策(如:股價崩盤時恐慌賣出),能冷靜以對,權衡風險。

在這本書中,作者提出「鯊魚投資術」的精隨在於,它是一種心態的建立,而非固定的技術或派別。股票市場並非能靠一招半式長期生存,你必須建立適合你自己的投資方式,讓你能專注發揮自己的強項;唯有透過不斷學習,你才能持續發展特有的投資或交易風格,這也是本人推廣財金心理學的最終目的與企盼。股市投資成功的關鍵,並非對行情的推斷有何過人之處,也不見得是選股能力出眾(當然選股能力也很重要),而是堅持到底的恆心與毅力,更取決於資本累積的速率。


2008年10月11日 星期六

《領導的藝術》書摘與心得

作者:Max De Pree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領導」是一種藝術,需要長時間砥礪與學習。本書作者認為領導猶如部落文化,並非藉由科學辯證與蒐集資訊而來的結果,而是需要編織「關係」,確保組織裡人人皆能發展潛能,如此的領導精隨亦是「僕人領導」所強調的「以人為本」精神層面,儘可能以最有效而符合人性的方法將人們解放,做他們自己該做的事情

有個特殊的技能是領導人在工作中必須為人表率的,即必須有能力建立並培養關係;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中的各種團體與組織都是相互依存的,這種情況在今日更甚於以往。這意謂著我們在運用本身的天份與專長時,會受到我們在生活中所共事的人們天份與技能的影響;因此,我們發揮潛力的機會,就是從人際關係開始。真誠的領導者會意識到自己有責任引導一個團體或組織,去打造成員需要的社群樣貌。

在資本主義最初運作的兩百年,它是個排他性強烈的制度,依照合約關係建立的,並且不論在過程中或依貢獻分配結果時,都會將大多數人排除在外。其中的問題不僅只是金錢的報酬,大多數人從來沒有機會有意義地參與制度的運作。在實務或理論上,資本主義運作的目標並非只是改善結果(雖然這很重要),但最重要的目標應該是體現「個人」的概念,作為一個兼容並蓄的制度,必須尊重人的多樣化與內含的真實價值,建立「包容性」的制度,是現在與未來改善資本主義弊端的唯一出路。其方法有三:
1.塑造組織內成員相互依存與「被需要」的認知,有意願冒險投資教育訓練的領
導人能賦予員工發展到極致的機會。
2.領導是一種「負債」狀態,有包容態度的領導人會覺得自己有所虧欠,至少有
下列自覺虧欠的項目。
(1)可以成就天賦的空間
(2)服事的機會
(3)迎接挑戰的天賦
(4)產生意義的天賦
3.每個人都要有「付出」的責任感,才能得到組織的親密感與歸屬感。有下列幾
項重點:
(1)表裡一致,對自己信仰的「忠誠」重於外在的成就。
(2)企業應以「人道救贖」的目的去衡量實際,畢竟發揮潛力重於達成目標。
(3)要有冒險的意願與心理準備,規避風險無法帶來成長。
(4)「歸屬感」需要「親密感」的建立,做為內部的人不能旁觀,要能融入貢獻,
讓彼此有發展潛力的機會。
(5)組織需要「一同學習」,穩定的轉變過程必須持續進行。

因此,高明的領導人都希望人際關係能跳脫出「契約關係」,接受「盟約關係」的人到氛圍。真正的包容他人,是意謂著包住他們瞭解,幫助他人有機會做到最好。透過盟約關係的建立,領導者了解到,「關係」比「組織結構」重要,有效的影響與了解來自於成員間高品質的人際關係,以參與為前提,讓每個人在不同時候都有機會貫徹「流動性領導」,以不同方式表現能力。

以往,對許多工作者而言,我們眼中作為「個人的自己」與作為「職場工作者的自己」,存在令人惱人的差距。我們需要消除差距感,恢復生命中的一致性。誠如《真相、傳言與胡扯》一書中指出,「工作」與「生活」其實並非截然劃分,在生活中你能夠時時享受工作的樂趣;好的工作是會讓你有生產力又充滿報償,有意義且令人成長,充實又滿足,既能療傷又增加喜悅的。我們能成為怎樣的人決定於我們的內在,因為我們無論做什麼,都會表現出一種特性;而我們就是公司,我們的特性就是公司的特性。企業之所以是一個存在的實體,乃因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靈魂與精神、天賦、心與尊嚴結合起來,帶給企業同樣的質感。

我們必須做個謹慎的企業僕人,在經濟不景氣樽節開支的同時,不能犧牲完善的長程規劃與品質良好的環境。領導者最主要的任務是「負責未來」而非日復一日的管理運作,成熟的參與式領導,必須相信彼此都能為承擔的任務負起責任;睿智的企業家善於給予個人與企業的空間,以及創造成就自己的空間!


2008年10月7日 星期二

職場必備的典範-自我關係心理學

「在職場中,我們習慣如何看待自己?」這個問題牽扯到心理學的一個概念:「自我概念」。所謂自我概念,是指個人從過去的生活成敗經驗、別人對他的看法、自己對自己的看法以及社會期望等因素統合而成的主觀評價。一般來說,我們談「關係」,經常把自己放在與他人的互動網路中,去觀察、去評價、去體會;但卻忘記自己是個怎樣的人,如何調適自我,然而這些往往決定了我們掌握「關係學」的程度,以及發揮職場影響力的範圍。

不論你是誰,在工作中歷練多少,是否順遂快樂,人最終還是要面對真實的自己。你必須充分認識自己,才能適應自己的特質與現狀,才能與自己和諧相處。當我們翻閱歷史典籍或是借鏡現代企業家,總發現一個亙古不變的事實:事業有成的君主或企業家,都是善於「自處」與「獨處」的人。在你心靈澄淨之刻,你才有可能理性看待自己;培養自我關係的第一步,不外乎「認識自我」,以後方能探索自我的潛能與優勢,用之於職場上。何以認識自己,如此關鍵呢?

原因是你若想適性適所在職場中發光發熱,你先得問自己適不適合作什麼樣的工作?這個問題很大,卻很重要。有時你很難立即判斷自己適合從事的領域,就必須先想:「我不適合作什麼?」或是「我不喜歡作什麼?」把這些不適合你或不為你所愛的項目屏除掉,你可經由其他領域的相關工作逐漸探索自我,縮減自己喜好範圍與獨門專精的工作。在選擇職業上,我必須套一句104人力銀行董事長楊基寬先生所言:「人要想清楚自己的天賦與喜好是什麼,把所有資源集中在上面,才能事半功倍。」過去的社會價值觀已經不適用於現在的環境與經濟情況了,例如我們都只看到「機會」在哪裡就往何處鑽,哪種新興行業或證照考試為人宣傳,很多人就一頭熱參與進去,耗費很多時間與金錢換取一張時效性短與汰換率高的「紙張」,或是對於父母與長輩言聽計從(一輩子學周董「聽媽媽的話」),對於自己未曾試煉,也未真正認清自己,一畢業就進補習班專攻公務人員考試。以現在來說,國家考試是錄取率低、一翻兩瞪眼的東西,即使考上了,假若你只是為了穩定的月薪,也會工作不快樂的;而一位在專業領域內不快樂的人,是很難顧客與同事感覺親切與優質服務的。

所以,聰明的你,應當反其道而行,先明白自己的優勢在何處,由內往外,找到興趣與趨勢的交集,可能就是你成功致富的決勝點提昇職場「就業力」,就要永續實現自我,實現自我的前提在於「敢夢想」,勇敢面對自己,走少有人走的路。自我關係心理學所強調的是,你如何自處,如何整合你自己,決定了職場的專注力與貢獻程度。此外,你也必須堤防自己過度專研在本行的專業上,許多白領階級工作憑空消失,突遭遣散,尤其是航運業、金融業,這些從業人員可以說「愈專業、愈危險」,若沒有從事本業外的跨領域學習,就很容易淪為企業裁員的開刀對象。

作為一個未來等待的人才,你必須不斷認識自我,並且實現自我,培養自我僱用與創新思考的精神,時時擁有快樂健康的自我,才是亂世求生根本之道!

2008年9月30日 星期二

致命777駭到你了嗎?

「Black Monday」又出現了!昨晚美股開盤雖收黑,但隨著美國眾議院第一輪表決「7000億金援案」宣告失敗,美股從跌幅300多點短短逾6分鐘內狂殺到剩下10300點,堪稱為「致命黑天鵝」。這項決議案就連美國執政黨代表議員也不贊同,敲了自家人共和黨一記重槌,也宣告全球股市的浩劫降臨。對於這種結果各國只能接受,美國總統與英國首相亦相繼發表:「這是一個失望的結局」,美國經濟首席顧問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更說了:「通過金援案比什麼都沒做還要好!」但,另一方面,全美166位經濟學家卻持反對意見,認為政府不須決議通過這項金援案,應該讓華爾街的機構自生自滅、知所警惕。

隨著第一輪表決結束,也逐漸加深恐慌的蔓延氣氛;當然,表決通過與否留待三日後第二輪才能見真章,照目前情況看來,亦有通過可能性,但不通過的可能性亦維持相當比率。許多投資人不免想到,不通過的後果將大到金融體系的瓦解與重組,之前就已經歷過貝爾斯登的破滅,再到雷曼兄弟,後來英國B&B銀行也宣告被政府接管,美國花旗銀行收納美聯公司;現在則很有可能造成包括AIG公司為首等數十家金融公司倒閉或清盤;假若如此,後果將是不可預見的。

然而,正當每位投資人都如此猜想時,其實大家也都心照不宣看空目前股市;所以,股市的恐慌情緒其實在昨晚(9/29)那關鍵6分鐘表露無遺了,最糟的情況大家都經歷到也都有心理準備了;不論7000億金援案是否通過,大家設想到的事情以及接下來幾天後果的演變,在瞬間反映在大盤股價上了,這就是「效率市場理論」的偉大之處,任何賭徒或玩家不佔有相對的優勢。也就是說,三天後若果真金援案二輪不通過,其股市暴跌的發生機會就不可能太大;這表示我們仍可由這市場中冷靜獲利,正當群眾一片恐慌,融資大減、斷頭賠殺、基金贖回爆大量……等所有情形紛至沓來之時,離真正的指數「底部」其實就不遠了。誠如《恐慌殺盤正是買點》一書指出,當空頭大肆降臨時,你可以冷靜思考最糟的情況會是如何,假若後續不至於太嚴重,就可以作出決定,掌握這個買點。雖然之後漲跌情形無法預測,但你經過理智的判斷所作出的決策,絕對能讓你強化投資專業與信心。此不啻為偉晉研究投資心理學要旨與實用的精義所在

走筆至此,美股今晚開盤後果然又陸續上漲,由歷史經驗又再次證實,股市最大漲幅不是來自於空頭,亦非來自於多頭,而是大空頭後反漲的瞬間。如果你一路慘賠到底恐慌殺出,你將得不到任何結果,更浪費了時間與精神,這也就是沒有經過學習、思考的人,只憑電視名嘴、雜誌垃圾雜訊或親戚眾友的建議而直接投入股市所付出的慘痛代價。今天新聞又有播送一群竹科工程師因為所買股票慘遭「腰斬」而精神焦慮、疲乏,趕赴精神科門診就醫;然而,這種精神諮商不見得收到效果,原因如下:第一,諮商醫師本身通常不會有高明的投資智慧;縱使有,他也沒有財金心理學專業背景,無法提供後續具體的幫助。第二,諮商的目的只能讓你改變心境,對於投資哲學的建構以及投資行為與紀律的養成,很難觸及的到。

以正向心理學觀點來看,我們並不是漫無目的操縱人們必須樂觀看待一切;但是,以「正向」、「積極」與「自我負責」的心態取代原本負向、消極與狹隘定型的心態,絕對是「股災療育」服務所樂見的。這其中過程的轉變,需要長時間與股友個別溝通,讓他們培養長期學習的上進心,在療育師的輔助下,確立自己的投資邏輯,此乃方為投資上「非理性行為」的治根之道。

2008年9月26日 星期五

透視金融危機

從2007年到2008年引發了三波金融海嘯,先是貝爾斯登(Bear Stearns)破產後被迫併售給摩根大通公司,再到房地美與房利美兩間官控公司的「二房危機」,最後隨著雷曼公司(Lehman Brothers)收購案告吹,甚至AIG與美林證券公司都遭受財務摧殘與收併命運,全球的經濟恐慌指數達到最高點,股市、房市與債市連番重挫。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Greenspan)更說了:「美國正陷入百年一見的金融危機,將導致更多金融機構倒閉,在房價回穩之前,將持續侵蝕金融市場……」。

這一切禍根乃由去年美國的次貸風暴而起。美國幅員地大,想擁有房屋者都需貸款。信用良好的客戶皆由美國的銀行承接貸款業務;但信用不良者則被排除於外,於是,就有一種房貸機構是專門借錢給這類客戶,這些機構所從事的業務即稱為「次級房貸」。次級房貸促成了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大行其利,增加了市場矇蔽的風險。華爾街機構業者將等同於債權的貸款打包,組合成一種新的商品販售給債券市場的投資人,以債券產品作為本行的雷曼公司旗下就有承作次貸的機構體系。本來,買不起房子的人現在獲得借錢的管道,而次級房貸機構,把商品包裝後賣出也賺了一筆差價,債券商品的投資人因投資了這項標的亦得到利息收入,可說是三方均蒙其利。但是,人總是追求超高利潤的套利者,經過業界精心策劃下,這類房貸性質的商品經過擴充與精裝,形成了結構複雜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就如千層派蛋糕般,層層包裹,每一層都可分割出來轉為利潤,讓不明究理的債券市場消費者誤以為是穩定收益的債息理財工具,點燃經濟崩盤的導火線。

整個次貸危機發生過程在於兩個環節出了問題。首先,次級房貸利率申辦過關之初,利率極低,讓買不起房子的人造成財務估算的錯覺,但到了次年後逐漸調升利率,致使那些人開始連利息都無以負擔時,就淪為法拍命運。再者,房價經過連番大漲後一路崩跌,受害的又是房貸機構本身,他們縱使收回房子將其認賠售出,還是無法抵銷市場價差的損失;另一方面,也因貸款人繳不出利息,房貸機構被迫提前買回債市投資人手中幾近形同廢紙的金融商品,於是資金不足的房貸機構立即陷入危機,宣告風暴的到來。這也就是為何體系巨大、擁有百年歷史的雷曼、美林與高盛公司……等等居然在這次金融海嘯中無一倖免。綜觀全局,窺其惡因,可以套用葛老在去年退休後有感而發的一句話:「次貸的產生,問題本質在於人們無法掌握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風險;這場風暴如要獲得平息,必須讓所有的市場投資人徹底了解這些商品,否則將永無寧日」。


這些衍生性金融商品大家耳熟能詳的是質押性債權化商品(CDOS),幾乎所有的毒蘋果都是金融體系「證券化」的結果。資本主義的市場裡,「資金」代表柴火,它可以流向流動力高的地方,而「證券化」創造了市場的流動性,增加了市場資金運用的籌碼,讓手中握有房貸債權的業者可以透過轉賣的過程獲利,賺取利潤後在週而復始的貸給下一個申辦貸款人。這樣的套利模式相較於以前一對一謹慎單純的放款交易當然差別很大,如今銀行放款居然可以把貸款債權轉賣給其它人,變相的將風險轉嫁給投資人,業者本身不須去檢查貸款者的信用程度,又可以輕鬆居中獲取利益。一開始這些金融業者順利賺大錢,吸引了同好者加入資金投奔市場,戲局愈趨龐大激烈,最後房貸崩解,壓死雷曼的最後一根稻草竟是燙手山芋的收購案無以為繼的局面。時至今日,從LTCM到雷曼事件,最後都要犧牲政府的資金援助,但這些都是納稅體系的錢,姑且不論其資本主義的不公平性;由種種事件看來,屢屢顯見人們高度追求報酬的同時,從來無法由歷史中學到教訓

《索羅斯帶你走出金融危機》一書指出,世界各國的金融危機都可直接歸因於對金融市場功能的錯誤詮釋。人們的理解先天上是不完整的,在理解不完全時,很多事實極易被扭曲,被扭曲時就會將不確定因素引入思考模式中。索羅斯的「反射理論」指出,人對於經濟環境的瞭解形成人的「認知功能」,企圖改變為有利己生存的環境成為人的「操縱功能」,者兩大功能會互相干擾,造成反射性作用,反射性讓我們的見解與實際處境缺乏聯繫。就如以股票市場為例,投資人依據對未來的股價期望買賣股票,可是這種預期不能算是一種「知識」,再欠缺知識時人很容易帶進偏見,所作的決策可能偏離了事實。這也就是「投資心理學」學門的產生,告訴我們投資人會因情緒的干擾與過去經驗的誤導,在缺乏學習狀況之下,容易在投資行為上反映出心理偏誤,更因自尊保護的本能作祟而無法認錯認賠。

這次金融危機發生希望給予吾人深刻的啟示,人們先認清問題的癥結所在,才能對症下藥。然而,解決問題並不是以過去經驗與認知來改變現狀,而是要打破認知。「體認錯誤」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一步,認錯可以讓你自我刺激並增進質疑能力。人們多半不願承認錯誤,那種保護性自我不利於在金融市場中生存。相反的,透過有效率的學習與反思,堅強面對現實,把認錯當成驕傲來源的人,最終往往能夠保住真正的自我,活得自信、智富又快樂

2008年9月21日 星期日

《雞尾酒經濟學》書摘與心得


出版社:培生
作者:Victor A. Canto

「經濟學」在一般人眼中常認定為一門艱深廣博的學科,牽扯到許多經濟變數、環境成因與複雜的分析模式;然而,事實上,它可以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深具實用性、簡單且靈活的思考工具,尤在投資理財上,吾人的投資目的無非是獲利,並減低風險與虧損,此書的作者認為,人人都可以掌握經濟情勢與產業特性,根據事實與判斷將投資組合的資產配置效益極大化;成功的投資策略最重要的是經濟分析的品質和結果,這與雞尾酒的調配哲學相似,一樣需要正確的過濾資訊,分配資產類別的投資標的與成分,適當轉換投資策略

本書不同於許多華爾街或投資界著名學者(如:《漫步華爾街》作者莫基爾、《買對基金賺大錢》作者約翰·柏格……等等)所主張:人是理性的,而市場也是極具效率的,所有的基本面與消息面資訊都會瞬間反應在股價上,投資人被動的擁抱與大盤指數同步變動的指數型基金才是穩健獲取平均報酬率的絕佳方式;反而提出一套雞尾酒哲學的投資論點,透過景氣週期性的循環,積極轉換投資組合與策略,將可帶來超越平均報酬的結果。「長期持有」不見得是最佳策略,事實上持有時間愈短,從保守策略轉向中間策略再到積極策略時,平均報酬亦會隨之提高。真正成功的長期投資之道,絕對少不了「由上而下」對總體經濟的瞭解,譬如稅賦、法規、利率、通膨、政治、貿易與軍事等種種因素對投資工具的影響。在邏輯上,強調總體經濟與產業經濟的分析,而不論及個別公司的營運面,更不牽扯複雜的技術線型分析,景氣循環的輪動與政府政策(例如調降資本稅率)的引導,構成了分析的基礎,「何種產業因此受益,何者將受害」永遠是考量的首要問題。而這種週期性資產配置的操作模式應用在一般的股市或基金投資上,我們必須瞭解到,雖然無法去預測股市的漲跌幅度,但整體市場週期的變化的確存在,且可掌握。股債市的消長、經濟成長的方向、正面與負面衝擊的出現與消失,皆會相互影響,「市場週期」即是在多種力量的交互作用下出現的,有些資產類別表現較佳、有些較差;經濟衝擊是可預見的,尤其是在政府政策面的部分,可由過去經驗判斷各種衝擊對資產類別及經濟整體的影響,投資人有充分時間去評估與辨別資訊,以作出判斷,適時調整投資組合。

雞尾酒投資哲學主要以「市場的供需情況」和「企業、產業及消費者的應變彈性」兩項法則作為投資架構。市場訊號(尤其是價格訊號)都是判斷經濟衝擊發生時,供需法則變化的起點;而企業、產業及消費者的彈性,則是判斷經濟衝擊影響力道的準則。首先,從供需情況觀察價格的變化,才能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重要的是,在實際操作上,則要判斷價格漲跌與市場前景的關係。舉個例子來說,如果商品價格上揚是因需求增加,因而廠商獲利提高,這即代表景氣好轉的市場訊號。然而,我們應謹慎解讀新聞媒體報導的資訊,有些片面的市場價格報導過於武斷且偏狹,投資人必須從價格變動背後的原因去掌握市場供需現象,才能獲致真正的訊息,而利於行動

上述供需法則說明經濟衝擊的本質,但要正確運用這些市場力量,實有必要了解經濟衝擊對市場的影響彈性為何。經濟體系內到處都有彈性,有彈性的企業能夠選擇面對或避開經濟衝擊,沒有彈性的企業卻只能枯坐愁城;有彈性的消費者能夠秉持合理買進價位而調整購買計劃,沒有彈性的消費者則無選擇,非買不可。有彈性的股票不一定受市場波動影響,無彈性的股票則受市場波動的限制,其股價漲跌幅度往往超過大盤。因此,投資人應瞭解「彈性」對企業獲利的影響,才能買對股票賺對錢。提到「彈性」則涉及β係數的觀念(指股票變動相對大盤走勢的波動程度),不具彈性的股票β係數高,對市場敏感度亦高,大盤漲時則會隨之超漲,大盤跌時亦隨之超跌。反之,有彈性的股票β係數低,波動性也較大盤低。在景氣大好時,其實所有的股票、公司和產業表現都很亮眼,只是當此時市場供需的力量有利於沒有彈性的公司股票時,其投資報酬將會更大。這就如同在1960年代航空業的黃金時期,當時美國政府對航空業經營的管制造成航空業者無法因大眾需求增加而彈性提高供給量,就只能調漲價格,甚至高出經濟成長幅度,致使企業獲利與股價沾露其利;同時,亦應降低富有彈性類股的比重,因它們相對落後於沒有彈性產業的投資績效。彈性的觀念也牽涉到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及服務,這也即是為何在經濟榮景持續時期去投資生產標準化、大量化的與有彈性的商品反而對投資組合的報酬率沒太多幫助的原因。反之,當景氣衰壞之時,市場需求減少而造成價格下跌時,就應避免投資沒有彈性的產業,而應選擇買進並持有較有彈性調整成本營運的產業類股,以求打敗大盤的機會。

此外,經濟衝擊的本質,以及各地經濟體系的組成,都會影響該地資產的價格變化。即便同在一個地理區域,每家公司的地域彈性不同,就會造成成敗結果。地域效應對企業的影響在於「移動能力」,也就是發生經濟衝擊時,離開受影響地區的能力。例如,有多間廠房、移動力高的企業,就可把生產線從發生負面衝擊的區域移至正面衝擊的區域,再利用地區之間的價差作為套利。你也可利用企業相對規模的大小特性去調整投資組合的配置,當某地發生負面衝擊(如加州因氣候暖化供電停滯)時,應避免選擇小型公司的股票,因其移動能力之限制會完全承受負面衝擊的力道而落後大型股;可是,相反的,當發生正面衝擊時(如降低營利稅率、寬鬆法令規範),就會造就移動力較差的小型企業投資報酬的能力。它們往往可以吸收正面經濟衝擊的力道而提高成本效益比重,推高股價,例如麥香堡的食品加工亟需材料運送方便且固定地點量產的小型廠商來降低成本,提高單位盈餘。若由其它大環境因素來檢視,我們通常可看到,全國經濟發生衝擊時,政府賦稅、法規與通膨率造成經濟前景不確定性提高,致使大公司營利所得稅級距提高,法規也限制其相關營運政策,這時價值型股票或小型公司相對於成長型股票或大型公司,往往享有較高報酬。

然而,不論投資者採用的是「保守型」或「積極型」的投資策略,無關對錯。擁抱大盤連動性高的指數型基金(現普稱ETF)或隨著經濟景氣循環轉換不同的投資標的,都有其獲利的機會與價值。但平心而論,個人認為不必截然區分二元式的投資風格,因為投資的目的即是要獲利,並且降低系統風險與股價波動之威脅,採用「中間型」的操作策略其實能時時刻刻掌握潛在的報酬,以「市場供需」與「產業、消費者彈性」為基礎架構,同時解讀政策面的衝擊性質與效應,冷靜利用智慧作出判斷,創造超過市場平均的報酬率

2008年9月16日 星期二

安南扶輪社演講

主講地點:台南巿長榮桂冠酒店
主講日期:2008年8月13日
主講人:鐘偉晉 先生
講題:一位財金心理學家的告白


演講過程中,與社友分享個人學習與專業心得。


演講完後,扶輪社社長Allen (顏崇諭先生) 授與扶輪社社旗。

2008年9月10日 星期三

如何面對「黑天鵝」的襲擊?



台灣自從520之後,股市從9309點一路下殺到最低點6211點,大盤指數整整少掉3100點,跌幅33﹪居世界之首,滿山滿谷投資人莫無慘賠套牢,哀鴻遍野。正當大家都未想到會發生的事就這樣降臨了,而且讓我們措手不及,難道我們無法去因應「黑天鵝」事件嗎?

事實上,沒有人能夠真正預測股市的漲跌;但是對於我們來說,卻可以試著管理它,在劣勢中作出明智的抉擇。一個人在投資上的智慧表徵其實是要透過長時間學習的,絕不可能一朝一夕透過「短期致富」的傳銷課程來改變你的行為與邏輯模式。鑑於此,偉晉特地作出以下幾個貼心的叮嚀,作為你投資理財與股災療育的重要參考:

一、定期定額投資策略是有問題的,千萬別輕易採信理專或基金經理人說法。自去年2007年以來,許多人聽從理專建議而投資新興市場基金,結果平均賠掉3成以上,其它國家如日本、印度、泰國……就不下於此了!海外基金的漲跌風險很難掌控,尤其成本與交易價位也不完全透明;在下挫過程中,只會有人告訴你「逢低加碼、攤平風險」。真相是:此一作法最終可能讓你在谷底躺平,甚至奄奄一息。而且,基金最大風險往往在贖回那一刻,你有可能出在最低點。

二、在這一路狂跌過程中,台股陸續出現許多次一日行情以及恐慌殺盤(成交量都在1000到1200左右),尤其在6700點到7900點之間不下數次了。很多人在這過程中不斷住進套房,原因莫過於你去檢拾還未落在地上的刀子,而誤遭套牢。根據順勢投資法則,你應該等待盤勢反彈之後,形成趨勢在去承接,採高低點分批買進策略

三、絕不要相信技術線型。市面上或電視上總有一些人告訴你藉由技術分析可以掌握低點走勢,運用各種指標(例如KD指標、黃金交叉、死亡交叉、支撐線……)來預測未來。事實上,技術線型只能告訴你過去與現在的走勢,並不能預言未來的情況;縱使有,也都只是事後諸葛或穿鑿附會的異端邪說。

「適時停損」才是免於黑天鵝重擊的不二法門,也是市場高手靈活勝出的關鍵。「小賠出場、大贏入袋」其實很難做到,原因在於投資人無法立即執行停損,以及心理偏誤所致,令大家想要長期持有而抗戰到底,殊不知,許多個股(例如力晶、歌林……)跌破歷史低點,其後反彈亦不見得會回復以前高點價位了。

五、在股災發生時,一定會有理專建議你採用「避險策略」來分攤風險,說服你讓他替你配置資產。事實上,你若相信而轉到債券型基金或其它海外基金上,很有可能出在最低點。每當台股面臨空頭,總有報紙與雜誌廣告刊出各式各樣海外基金,一堆人作出恐慌殺盤的決定,可是卻沒有讓情況好轉

六、絕不要請教金融從業人員投資與否的建議,誠如巴菲特所說:「不要問理髮師是否該理髮了!」基於此,何種金融商品對你有利,何種則會加害於你,你必須藉由學習來明辨是非。況且,你的情況只有你自己最瞭解,別人的建議並非適用於你。

七、持有ETF(指數型股票基金),如台灣50或中100,才是股災存亡中明哲保身之道。相對於個股,指數型基金順著大盤波動,其漲跌風險相對減少,且適合個人「長期分批進場」以及「順勢加碼」的操作策略。

最近政院不斷釋出利多,並且施以強力CPR,更宣布證交稅降為千分之一點五,試圖力挽狂瀾,解救股災。然而,早在數日前,這些正面消息已為吾人熱切關注的話題,其對於股市的後續影響其實不大,因為許多利多消息已經提前反映在股市上了,台股能否順勢而起,仍待觀察。

2008年9月3日 星期三

《達人創業,稱霸小市場》書摘與心得


出版社:天下雜誌
作者:Susan Friedmann

現今經濟不景氣,面對產業經濟競爭與景氣循環的衝擊,許多企業與公司利潤與營收不能倖免的減少,這種現象反映在其財報與數據上。然而,隨著多元化與消費專門化的結果,無論大小企業都在開拓利基市場,消費者愈來愈需要能符合他們胃口的個人化商品;就在此時,唯有專門的專家可以提供服務,滿足需求。


《長尾理論》一書的作者Chris Anderson認為未來產業發展會傾向「少即是多」,我們的文化和經濟逐漸從注重在需求曲線前端的少數主流商品與市場,轉移到尾端的「小眾市場」,在這個沒有實體空間限制與配銷瓶頸的數位時代,小眾商品與服務亦可發揮如同主流商品般的吸引力;行銷大師Seth Godin所著作的《紫牛》與《誰說加油站不能賣鞭炮》都揭露了同樣的理念,讓有心創業的讀者瞭解到利基市場與滿足此市場的重要性。作為一個利基創業家,你可以避免在大眾市場中與同業激烈競爭;反而,你將你的專業服務鎖定在屬於你的目標顧客,除可提昇服務效率外,還可以藉由適當的行銷管道增加曝光率。其實,不難發現,主攻小眾市場的「利基創業家」與我在前幾篇文章提及的「紫領階級」和「微型創業者」,皆是相同類型的人。

「你的最佳利基是什麼?」在決定開創事業之時,你必須確定這個問題的答案,瞭解自己是何種領域的達人。然後,在選擇目標市場時,你要注意那些成長中的市場(如:人口老化造成老年人休閒娛樂的需求),忽略已成熟漸趨萎縮的市場(如傳統製造業或坊間熱門的加盟業);同時,你已經具備的專業經驗將是你的利基基礎,它有助於決定你所選擇的產業、市場和興趣所在;最後,在披荊斬棘的創業道路上,你必須讓熱情燃燒你的鬥志,熱愛你所做的事情,先忽略經濟因素,才能堅持下去


身為一個專家,你必須一再從你的利基中發掘可能的良機,產業或專業就如同人一般,皆有其需求;找出這個產業的需求,就是找出真正的利基。而在這個需求下,你還需關注產業趨勢的變化,並且從中發現產業面臨的挑戰以及嚴重影響目標市場經營的問題,你可以透過資深人士的訪談或實證資料的蒐集來聚焦問題,才能設法對症下藥,產出解決方案。此外,你必須充分瞭解你的目標顧客平時接觸的關係團體與供應商有那些(這些團體或組織組成一個供應鏈,他們最終的目標客戶都是相同的一群人;亦即,這些人有些是供應商的直接客戶,有些則是間接客戶),你才能衡量行銷的對象與策略,開始與主要客戶群搭上關係。而創業達人如何紮根事業、開疆擴土,讓專家形象有效的深植客戶心中,本書作者提供七大祕技:
一、取個好名字:你的品牌名稱不僅是企業識別而已;重要的是,它告訴別人你是誰、你的職業為何、如何營運,同時顯示你的個人風格與專業風格。名字說明了你的形象與格調;當然,在此之前,你要瞭解你的目標顧客,再選擇符合你企業形象的字詞,作為商標。
二、建立「媒體力」你必須發展一套計畫,運用策略來達成你要的結果。所以,花費時間考慮你想達成怎樣的結果,再據以設計方案,延長行銷活動的效果。再與媒體接觸與合作的過程中,你只需維持一貫的專業形象,你的優秀、踏實與可信度才是贏家的根本策略,而你必須提供重要資訊與記者所要的主題契合一致,盡可能創造附加性價值的實物,例如你網路上的部落格可以成為他們題材報導的參考依據;對利基創業家來說,網頁是絕對必要的武器。
三、與同業打好關係:參加專業或工會組織,以及在相關產業中「演講」,是壯大你專業形象並鞏固事業的好方法。有時,參加活動會佔據不少時間,你必須決定投資報酬率,也就是知名度的增加、機會的累積與獲得,是否值得你投入時間和精力。演講的類型與方式也有區分,有些時候,你可以藉由贊助廠商以及產業商展呈現你的特色與看法。尤其舉辦演講與商展,得詳細規劃,切中時下問題,才能拓展人脈與客源。
四、愛上寫作:對提高知名度而言,「寫作」其實是一種實用且高投資報酬率的方法。除了入門成本低廉外,寫作可加強別人對你的信服力,展現你的專業抱負與知識深度,寫作的作品可以有多種型態,例如摘要、清單、短文、特定主題報告、產業白皮書與書作。型態的取捨決定於客戶的學習特性或便捷考量,在這些論作中,你必須展現你覺知的利基對此產業市場不可或缺;此外,網路部落格已然成為行銷的利器,還能展現親和力。
五、開班授課:透過教學來分享專家經驗,是利基創業家增強形象最容易的方式
。在教學過程中你必須不斷學習,探索新領域與新議題,才能保持產業領袖的形象;並且審慎規劃你的教學內容,反覆釐清你的目標顧客需要何種知識或技能,以及為何他們需要等問題。如此你才能擬定課程主題,決定適當的教學方式。
六、製作影音教學產品:除了書籍與演講外,影音產品可以增加客戶接觸你的頻率與方便性。在製作教學產品時,基本前提還是熟支產業變化與客戶面臨的難題,由基本入門開始,有條不紊的呈現客戶所需的知識與經驗。在現代科技的推波助瀾下,多樣化的教學產品可以增加行銷的選擇,也深受顧客的擁護;此外,讓每個產品彼此連結,更會帶來財源上不小的收穫。
七、擴大服務:「教練」與「顧問」是兩種利用你的專家身份賺取最大財富的方法,你對產業的觀察、分析以及特定策略都可讓你在顧問與教練工作中持續發展。此外,你的專屬品牌代表你獨特的價值,為擴大與複製時間與空間的運作效能,通常「特許經營」、「品牌授權」與「策略聯盟」是你可以考慮的方式,目的乃是藉由團體或眾人力量獲取更多報酬,有效的滲透利基市場。

對於一個成功的利基創業家來說,擁有健全的自我意是相當重要;你必須對你的技能、知識與自我價值充滿自信。在差異化的過程中,你必須不斷檢視利基與顧客的變動,成功與失敗難免接踵而至,但你必須珍惜這種獨立自由的機會,以熱忱與誠信作為基礎,勇敢嘗試挑戰,打造你的品牌經驗

2008年8月31日 星期日

《黑天鵝效應》書摘與心得


出版社:大塊
作者:Nassim Taleb

「黑天鵝」這名詞的出現,其來有自。據說,舊世界裡的人在發現澳洲新大陸之前,相信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這種想法無懈可擊,因為此與以往的實證現象完全符合;當他們看到第一隻黑天鵝出現時,也許是一個有趣的意外,但這個故事所要表達的意義不在於此。這個故事顯示,我們從觀察或經驗中所學到的事物有嚴重的侷限,我們的已知知識不堪一擊;一個單一觀察就能讓千萬次舉目所見的白天鵝泛化推論失效。將這種邏輯問題應用到現實世界中,會發現許多的黑天鵝事件存在;它們不同於「莫非定律」,與之相較,卻更為極端且無法預測。一般而言,黑天鵝事件具有三種特性。第一,它是個離群值,會出現在通常的期望範圍之外,過去的經驗無法讓人相信其發生的可能性。第二,它帶來極大的衝擊。第三,心理學研究發現,一旦有離群現象產生,人們習於事後諸葛、捏造解釋,讓事件看起來變得容易解釋或預測。想像一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前夕,用你當時對世界的瞭解來預測未來,是否你能掌握住一些後續的事件機率,你會預料到納粹政權的崛起嗎?蘇聯帝國的瓦解呢?抑或90年代末期科技網路的熱潮?甚至是2006年美國次貸風暴的蔓延?這種低可預測性和大型衝擊的效應,讓黑天鵝事件漫漫發生、充斥週遭;然而,人類傾向假裝極端事件不存在,更強化了這種現象。尤其,現代許多社會科學以及應用性科學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套用太多自然科學與統計學的模式,這對於現實中無從預測的事件根本毫無幫助,甚至無法防範。殊不知,我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件遠比我們所知的事情甚為重要,人生很多事情的成敗就決定在黑天鵝事件上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會因黑天鵝事件而沒有能力預測環境,加上大家既有的邏輯與心態反應都被學校制約或荼毒了,對那些「微乎其微」的事件缺乏瞭解,一些「虛有其表」的專家,例如股市分析師、風險管理師、理財專員、投顧證券研究員、財務規劃師等等,誤以為他們的統計工具可以衡量現實中的不確定性,並在此想法中運作,他們用一些複雜豐富的技術模式或工具來讓你產生光環效應,誤以為那些電視中的名嘴較為可靠(特別是當股市處於不明確漲跌狀態時,人們喜歡追求一套規則或聽取建議,才能解決不確定所帶來的焦慮感,此為完形心理學的原理);但事實上,他們的績效並不比一般人好多少。大家不妨問問你的投資顧問,他對「風險」的認知為何,很可能他會提供一份排除了黑天鵝事件出現機率的測量值;然而,這些數字在評估整體風險的預測價值上並無意義。在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莫頓(Merton)與休斯(Scholes)成立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歷史上惡名昭彰的LTCM)引發倒閉事件,其遵行的現代投資組合理論造成了滅亡,嚴重挫傷美國經濟;無奈的是,後來還有人據此發展一套「選擇權定價模式」,甚至,商學院教授與學生仍然鑽研其中,以此為樂!

由於人類的天性並無針對稀有事件作反應的基因設計,也因此加深了我們對黑天鵝事件的無知,在行為上把那些事件當作不存在,不可能去設想世界上非線性的混沌狀態發生的影響為何;反而,我們會把焦點放在預設的已知區間,並據以對未知的事件作泛化的推論,這種心理偏誤通常引發三種現象,其一是「敘事謬誤」,也就是具有凸顯感官效果的故事經驗會影響我們對機率的推估,致使我們會高估偶發事件(那些被眾人談論的黑天鵝事件,如美國911事件)再發生的機率,以及低估渺茫不合常理的黑天鵝事件。事實上,我們的意識,也許就和我們編製某種自我故事的能力息息相關,只是,人們的敘事性故事往往引發致命危機。其二,還有「沉默證據」的問題,我們所見的世界,未必代表全部。歷史把黑天鵝事件掩藏起來,讓我們對這些事件發生的機率產生誤解。例如,船難生還者聲稱他在沈船前因禱告而存活下來,由於淹死的禱告者不會把他們的經驗寫成歷史,因此,沉默證據就在那些失敗者之中,無論是人或觀念。我們的教育也呼應於此,教導我們在安全的模式中去確認可見的經驗,卻忽略了「反確認」不顯著的東西,這種安定的幻覺降低了我們對過去所遭遇危險的認知。其三,則是「戲局謬誤」,也就是說,我們經常自動且不由自主的將事件發生的機率與實驗室中柏拉圖化(也就是常態分配的標準模型,類似的名詞有:鐘型曲線、高斯模式)的戲局作結合;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你並不知道機率,你必須在尋找機率與掌握可能性之前了解到,不確定性的來源並無限定範圍,所謂「可計算」的風險在現實生活並不存在。

談到這麼多黑天鵝事件的現象與人類的心理偏誤,我們應當如何因應呢?由於人類的心理缺陷就是過度專注在所知的事情上,因此,我們應該避免在細節與事實上鑽牛角尖,學習把重點放在極端事件上。既然黑天鵝事件無法預測,我們就必須去適應這些事件的存在,而不是天真的去「預測」。反而,我們要去檢視自己是否有「知識傲慢」的偏誤,將不確定狀態之範圍知識壓縮,高估我們所知而低估不確定性,並且運用後設認知的機制,專注在我們未知而且必須重視的區域,在股市投資方面亦復如此,你必須去掌握別人所不知道的事情才能替你帶來獲利,而不是去蒐集眾所皆知的財報資訊或基本面訊息。此外,最重要的是,你除了必須防範「負面有害的」黑天鵝事件造成的衝擊外,更要讓自己暴露在「正面有利的」黑天鵝事件當中,以換取成功致富的機率。事實上,在某些領域,例如一些創業投資事業,來自未知事物的報酬經常大到不成比率,因為在典型上,你在稀有事件上的損失甚小,然而收益卻很大。真正的企業家策略,是專注於大量雞毛蒜皮的小事,並在隱微之處認出機會並把握住,把目標放在如何產生贏家通吃的利基市場,產生「累進優勢」的效應(意思是說,較早成名的人比較晚成名的人想有利益與名氣的相對優勢)。

總之,黑天鵝事件對吾人來說,亦正亦反。我們必須對大家表面確認安全實則隱藏惡意風險的黑天鵝事件戒慎恐懼(如股市一片看好時),更應針對大家意識以外的話題與世界積極摸索,迎接正面的黑天鵝效應。偉晉最後告誡你,群眾與經驗邏輯經常無法令你在黑天鵝充斥的世界中獲取有用的智慧;你必須思考,你拿什麼來定義你自己,套句本書作者的一段話:「如果你可以自主選擇標準,作出自己的決策,你就更加掌握自己的生命!」


附註:《黑天鵝效應》這本書涉及哲學、文學、投資與心理學,難度偏高,書厚到當枕頭都不為過,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研究!此書本人極度推崇!

2008年8月17日 星期日

《買對基金賺大錢》書摘與心得


出版社:商周
作者:John Bogle

「基金」或「股票」幾乎是現代人金融理財的主要工具,我們每日所接觸的電視媒體、財經雜誌或其它置入性行銷版面,都告訴大家選購XX熱門基金,或逢低買進被低估的「金雞母」股票。這些投資標的中不乏債券型基金、新興市場基金、期貨基金、不動產信託基金、避險基金、綠能基金……等等種類,不勝枚舉。然而,基金的投資人(即一般的民眾)在金融市場中往往都是投資管理公司獲取仲介佣金的犧牲品;甚至,在資訊不對稱的狀況下,多數人也無從得知其購買的投資標的價位漲跌的風險與市場的特性。

《買對基金賺大錢》一書的作者John Bogle在1974年創立先鋒公司,又於隔年創立全球第一檔指數型基金,其追蹤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即大家熟悉的S & P 500),長期觀察與比較其他市場上經理人操作的基金的結果,確立了指數型基金的獲利與實用價值。在這本書中,作者開宗明義談到:「改變思維,才能成為投資贏家!」投資成功與否,完全跟你擁有的常識有關。簡單的算術規則與歷史資料亦證實,投資的贏家策略就是以極低的成本,擁有一國所有公開上市的公司,就幾乎保證能獲得由股利與盈餘成長構成的所有報酬率;實現這種投資策略的方法其實相當容易,就是買一檔持有整個大盤投資組合的「指數型基金」,並永遠緊抱下去。指數型基金就是一個裝有很多支股票的投資組合拼盤,目的就是要模仿整個大盤或類股的整體表現。按其定義,指數型基金基本上代表整體股市,卻不以隨便幾種股票為代表;指數型基金消除了個股與類股的風險外,亦排除了選擇基金經理人的風險,剩下的風險僅是股市波動的風險(這種風險已相當大)。一般而言,基金大致分為兩類,一是被動型基金,也就是本文談到的指數型基金,不需要金融銷售員的代操與仲介成本;二是積極管理型(主動型)基金,就是指一般市場上經由理專與業者主動販售的基金商品,須由投資人負擔相當的交易成本。

股神巴菲特說:「投資人最大的敵人是『費用』和『情緒』」。在費用方面,成本是決定投資成敗的關鍵。在扣除投資成本前,投資人賺到的報酬率正好與市場報酬率完全相同,打敗大盤也是零合遊戲,我們當中每個人賺到的額外報酬率,另一個投資人相對就會少賺到同樣幅度的報酬率,投資的成本不但會降低贏家的獲利,亦會提高輸家的損失;在扣除投資成本後,也就是包含所有管理費、券商手續費、銷售手續費、基金行政管理費、所有廣告與營運成本後,整體投資人的報酬率一定不如市場報酬率,且報酬的差距恰好等於這些成本的總額,不論我們的報酬率是正抑或負,都得付錢給這些基金經理人以及金融機構。因此,考慮進去所有負擔的成本後,打敗大盤根本是遙不可及的事情。除了成本外,稅負也成為啃噬報酬率的殺手,吾人由90年代高科技股飆漲時期不難發現,大部分管理型共同基金或一般股票型基金的經理人十分重視短期績效,狂熱的交易投資組合中的熱門股票的結果就是週轉率過高,徒增了投資人的交易成本。只要股價持續上漲,積極管理型經理人(主動型基金銷售者)繼續維持現有過動的短期交易方式,在稅負上頻繁無效率的情形就會持續下去;等到股市泡沫化後,雖積極管理型基金的報酬率下降,卻仍將極為昂貴且惡劣的租稅效率強加在基金投資人身上,再加上「通貨膨脹」成了真正壓垮駱駝最後的一根稻草,致使我們實現資本利得稅負是用現行的幣值,而累積的資產卻是以實質幣值計算。把這些費用與成本加總下來,約莫吃掉了投資人股利所得的80%,基金投資人在共同基金食物鏈中永遠屈居最底層。

另外,「情緒」因素也是影響投資報酬另一個殺手。一般而言,股市報酬率分為兩部分,一是投資報酬率,即資產的預期殖利率,由期初的股利率加上後續的盈餘成長率所構成,兩者結合後所代表的是「真正價值」的基礎;二是投機報酬率,即本益比變化對股價造成的影響(本益比指的是:投資人願意付多少錢來購買每一元的盈餘,隨著投資人的信心增強或削弱,本益比會隨之起伏)。股市的漲跌起伏反映出,我們買進股票的價格經常與實際的企業價值脫節,當我們只注意當前股市短期變化而忽略長期趨勢時,殊不知股票報酬率大幅悖離長期標準時,很少是投資的經濟因素(即企業的股利率與盈餘成長率)造成的,股票年報酬率激烈波動的原因大多是投資情緒造成的,我們可以用本益比去衡量這種情緒。投資人往往在直覺上相信過去一定可以預測未來的觀念,但過去的股票報酬率因包括了高度投機性的股票報酬率,如此一來,過去推估未來的想法是不可靠的。長期而言,實際的企業價值終將主導一切,反映在投機報酬率上的投資情緒根本毫不重要,影響長期股票報酬率的主因是經濟基本面,那些在短期間作用的情緒面,長期下來會煙湮灰滅,結果仍會回到平均報酬水平之間。由此觀之,預期市場與投機息息相關,不僅在股市中人們喜歡追隨群眾共識來減少投資的不安與焦慮感,在基金投資上亦喜好追蹤評等優良的投資標的,或隨著基金經理人追逐過去績效良好的基金;然而,長期來看,要找到長期超越整體股市的共同基金猶如大海撈針,一些表現突出的基金隨著時間的拉長,存活的數目也會漸次遞減。平均而言,高達95~99%的積極管理型股票基金無法打敗大盤;基金經理人一直企圖打敗市場的操作策略簡直愚不可及!

而指數型基金有別於一般的主動管理型基金,包含了兩個好處:其一是指數化策略讓你分散投資風險,其二是你不須負擔過多的交易成本,尤其是基金管理費用以及相關手續費,不但壓低了成本,而且節省股票週轉率與租稅率。誠如《投資金律》一書作者William Bernstein所言,投資人承受市場風險已經夠慘了,只有傻瓜才會負擔額外的風險,不能正確的分散投資風險,將會蒙受更多損害,我們應該避開這個麻煩,買進並持有績效良好的指數型基金,擁有整個大盤。本文所指的指數型基金屬於古典指數型基金,而現今市場出現新型指數股票型基金(亦即我們所指的ETF),保留了跟隨大盤漲跌的特色外,還賦予傳統指數型基金買賣與交易的功能,雖然特定類股的指數股票型基金投資相當分散,但是仍僅限於自己狹隘的範疇中分散投資,甚至有些產業型指數股票基金不但要負擔仲介與交易成本,經常被人當成積極管理型基金投資組合去販售,無形中因為打敗市場報酬的想法又致使週轉率提升,種種跡象顯示,費率與成本違背了指數化策略的原意。


投資人應該了解指數化中的黑暗面,在指數股票型基金中,指數化產品愈趨專業化,投資人可能受到的傷害亦隨之增加。然而,以目前來說,ETF相較於一般的積極管理型基金,仍是理想的投資對象,因其已免除了許多不必要的交易成本與租稅;但重點在於精準的工具落在適合的人還是不適合的人手中。要獲得滿意的投資成果比大多數人想像中還容易,而獲得優異的成果比表面上看起來還難。若要長期獲利,指數化策略是你最務實、穩健的投資方法,選擇買進代表整體大盤的組合型指數基金,並且長期抱持,將為你帶來相對可觀的報酬。

2008年8月7日 星期四

《微利時代億萬富翁的賺錢秘密》書摘與心得


出版社:臉譜
作者:Brian Sher


大多數的人打從呱呱墜地後,就被父母和學校教育教導要服膺規律教條,社會教育也引導我們,想要賺錢無非是找份穩定的工作,也就是出售我們的時間換取金錢。然而,「出賣時間」的結果使我們變得「貧窮」,甚而無法致富;這種觀念透過家庭與學校中「社會制約」的力量,代代相傳,貧窮心態亦會蔓延不止。諷刺的是,我們每天仍幻想著一夕致富,富裕之後如何置產與享樂,卻沒殫精竭慮的思量致富的可能方法,終身困在自己象牙塔裡。很不幸的,這些人窮困潦倒的原因並非沒有夢想或缺乏慾望,而是缺少一項最簡單的認知,那就是-億萬富翁的賺錢心態。

通常,有錢人所謂「多賺點錢」的觀念和窮人所認知的相差千里。有錢人所說的「多賺點錢」是指「創造財富」,不代表要出賣時間來換取金錢;相反地,他們會利用金錢換取時間,以求讓時間效益極大化,效益極大化的結果會導致財富槓桿效果更大。長久以來,人們認定「辛苦耕耘,必有收穫」,對此我不曾質疑它的準確性;辛苦努力確實為人們帶來豐碩的果實,但我只是認為,辛苦與收穫並無任何關聯。有錢人了解到,投資股市或房地產並非真正的致富關鍵,而是創造成功的企業,譬如:巴菲特並非靠僅20﹪的股票報酬率致富,主要還是藉由管理波克夏公司來獲取鉅富;張忠謀、王永慶……等人亦然。這箇中道理在於,創業家樂於投入時間、精力與金錢來建立一項事業,造成財富累積的關鍵不在於「收入」,而是「資產」的成長

對於財富的追逐,幾乎所有人都不滿足於現況,總是希望多賺取一點錢;然而,大家要知道的是,生活的富足並非單純只是賺多一點錢,許多人無法參透這一點。億萬富翁邁向成功之路之前,他們謹記兩個基本原則,其一是:金錢買不到快樂;其二是:敢於冒險

「有錢」的確能滿足你的慾望,令你無後顧之憂享受生活,而「快樂」能夠讓你心滿意足;生活的圓滿在於你能夠將所有的情緒導入正確的方向,將這股能量運用在你所有從事的事物上,不論工作或玩樂。一位智者曾說過:「我不嫉妒比我有錢的人,但我嫉妒比我快樂的人。」如果你快樂,代表你的生活一定是富足的,但如果僅是腰纏萬貫,並不表示你是幸福安樂的。而「財富」與「快樂」的因果問題爭論已久,在此,偉晉得告訴各位,依我研究財金心理學的心得顯示,通常快樂的人是真正成熟自主的個體,追逐的是內在的修養與智慧的累積,包括健康的人生觀、成就感與自我價值的實現,而非靠外在的享樂或名利來滿足感官經驗;在投資方面,證實了快樂的人通常較會自主決策與獨立判斷,不隨著群眾瘋狂起舞或因為一時股市的波動而讓情緒干擾理性的行為;在利多盡出,時局熱絡時(如:國民黨520執政後兩岸三通、金融互利一片看好)會戒慎恐懼,而在股市近乎哀鴻遍野之際,不會做出恐慌殺盤的錯誤決策。

海倫.凱樂曾說:「生活是一連串的冒險,否則就沒有可取之處。」事實上,「風險」與「獲利」是一體兩面的,並非極端互斥;你如果想要變有錢,就必須適度地冒險;沒有失敗的風險,就不可能成功「恐懼」會導致你貧窮,戰勝恐懼才是智慧的開始。成功人士意識到危險並選擇接受挑戰,讓人產生一種目的感,促成源源不絕的自信與自尊,用智慧不斷定義自己。其中自信來自於對自己的信任與承諾,信任是一種微妙的傳導因子,你愈相信自己,別人也較能夠信任你;承諾是自主行動的開始,正當你決定採取行動的那一刻,就能創造能量,為任何一個計畫注入生命力與動力。有錢人都知道沒發揮執行力徹底行動是首要罪惡;反觀,窮人用盡力氣避免生活中一切不確定事物,讓恐懼主導自己的行為。成功人士會建設性的運用恐懼,他們分析並評估風險,然後預想最糟糕的情況為何,來決定前進的方式,這讓他們得以將恐懼拋諸腦後,已經事先知道可能的結果,也評估過各種選擇之利弊,不論結果為何者,都有所因應、了然於胸了。在股市投資上亦復如是,誠如《恐慌殺盤正是買點》一書提到,危機必定有轉機,只要坐下來冷靜思考,分析情況有多糟,股市會跌多少、多深,就能化險為夷。假如答案不至於太糟,就應相信自己的知識與智慧判斷,掌握這個機會成功致富。

幾乎所有億萬富翁在其一生中,都維繫「熱情」與「學習」兩種事物,並生生不息。有錢人在致富之前早已富裕,藉由發掘自己的夢想與熱忱來灌溉自己的事業藍圖;並且,有錢人不斷學習致富心理學的邏輯與法則,成功就會產生滾雪球效應,讓你的智慧與財富共生共利。人生就像一場牌局,我們手中握有的牌是隨機的,有時好,有時壞;然而,牌局中致勝關鍵並非手中牌面,而是玩家手法。你必須透過學習,不斷自我改進,追求更多自我成長。但要謹記,你是你的主人、天使,你的成就是個人的,別套用別人的成就標準來定義自己;但也別聽從一個比你情況糟糕的人的建議,更要小心偷夢賊就在你身旁

2008年8月1日 星期五

新世代的崛起---紫領階級

通貨膨脹席捲而來,失業率居高不下,衝擊到許多個人與企業的存亡;然而,卻有一群人仍靠技術建立個人品牌,成為同行中的明星,身價與產值超越他人數倍以上。這些人共同特色是:從本身「技術」選定行業,從一個人到組織一個團隊,從小角色轉化為個人品牌;他們不是生產線上的基層藍領,卻能獨立於公司之外生存,不但具備藍領的技術能力,同時還有白領階級所需的創新及管理能力。這群人傾其心力去掌握可能的機會,學習如何創造自己的特色,以提高自己的品牌價值。而我們對其下了一個稱號,叫做「紫領階級」。

「紫領階級」工作者,有三項特質:具備技術專業、積極創新與擁有個人品牌。「紫色」在政治上、商業上以及物理學上都有一種高貴不凡的象徵意義。在政治上,古羅馬帝國的君主開此一先河,身著的紫袍代表其稀有、權貴與個人的獨特地位,因其紫色的染料不僅生產成本高,在調配與製作上耗費工時,足見技術的專業精密。在商業上,美國許可式行銷教父塞斯•高汀(Seth Godin)曾用「紫牛」比喻具有獨特性的商品,因紫牛不同於一般的黑白相間的乳牛,被視同「創意性病毒」;此在職場中,相對於泛泛之眾的白領或藍領階級,常給人面目一新的感覺,反而在經濟蕭條與裁員風暴中依然屹立不搖。在物理學上,紫色光是所有可見光波中波長最短的光系,通常波長短的光,它的能量與穿透性愈強。此代表著在我們周遭都存在著這種穿透性強烈特質的人才,且每個領域皆有其人,他們用他們的方式活出一片天。

從紫領成功學來看,差別並不在於行業,而是在技術的深化。如你要選定一門技術當作你的行業與財源利器,有兩大關鍵。第一關鍵為:「從作中學」。從實務經驗中焠煉技巧,並以「專業人士」自居,而非僅是「職業人士」的程度。專業不同於一般職業技術,除了技術上的熟練,還要能融會貫通。例如:飯店的行政總廚或頂尖一哥,必須獨立於料理環節上作思考,包含成本的估算、流程的管理等等,甚至能保持危機應變與創新的提案與解決能力。而第二關鍵為:懂得替自己創造環境。他們以有限的資源,靈活運用各種管道,以期讓自己被發掘;這個能力尤其重要,在你成為紫領的過程中,一開始可能經濟較為拮据,但若能堅持熱情,不計報酬,只求與頂尖者交流與學習,或是培養創新能力,其實你即已在累積實力。

然而,現實中並非人人都可成為「紫領階級」。從事任何行業或工作之前,你必須充分認識自己,誠如已故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所言,投注資源把自己擅長的能力,從優秀變為頂尖,要比把自己不擅長的是,從不及格變為普通,要容易得多了。誠如《你必須知道的一件事》一書中所提及,找出你不喜歡的事比你想要從事的工作更為重要;因人生就像自助餐,你必須做選擇,同時也必須「捨棄」某些東西,認清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將SWOT管理分析流程運用在自己身上,才不致毫無目標、渾噩度日。在成功致富的道路上,你的熱情在哪裡,財富可能就在那裡。假若你已具備相當職場經驗,且熱愛你的領域工作,那麼你就要好好規劃你的工作職涯,為個體的崛起預作準備;但若是不適合成為紫領,就專心一致把專長磨練到頂尖程度。不論你做了什麼選擇,唯一的職場鐵律是:了解自己、適性發展,才是經營職涯首要指導原則

而「紫領」的觀念一直是我深深認同的,隨著這個名詞的出現,也預告未來極具競爭力人才就是紫領工作者,他們以自己的專長專能獨立於組織,以熱情揮灑天賦,用智慧定義自我。偉晉亦自許成為此一階級的人,同時,也期勉大家都能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成功、致富又快樂!

註:本文部分內容引自《商業週刊》1080期

2008年7月23日 星期三

《投資心理學》書摘與心得


出版社:培生
作者:約翰•那夫辛格

過去傳統的經濟學假定人是理性的,對於未來的預測不會有偏誤。這種假設使得財務學能夠為投資人創造出強而有力的決策工具,例如:投資人可利用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來獲取所能承受的風險水準下最好的期望報酬;另外,資產資產定價模式(CAPM)以及選擇權定價模式都有助於人們評價證券,了解風險與報酬的概念。然而,現實生活中此假設在近30年來逐漸被推翻,人們在財務決策上非但容易失去理性,甚至受到心裡偏誤的影響而犯下一些可預料的錯誤。

心理學研究顯示,人在處理資訊時,常會運用一些捷徑或情緒過濾機制,以縮短分析時間,提高效率。此等過濾機制與捷徑即稱為「心理偏誤」。心理偏誤於財務決策上最明顯的表現莫過於「過度自信」與「追求自尊」。過度自信的人往往會高估知識並低估風險,誇大控制事件的自我能力;例如創業的風險很大,每年將近三分之二的新公司都以失敗收場,然而根據實地訪問所有新公司創始人的看法,平均自認為成功的機率竟高達70%。而股市投資是一個非常困難的過程,度自信常使我們誤判資訊的準確度,同時高估自己的分析能力,造成不良的投資決策,不是過度交易就是過度承擔風險

過度交易提高了股票的週轉率,與同樣毛報酬率績效的大盤或其它股票相較,非必要的交易成本與手續費往往降低了實際的淨報酬率。而且,除了交易頻繁外,還可以錯買股票而增加風險。一般而言,風險的衡量指標不外乎公司規模、α(投資組合的波動性,相當於標準差)、β(隨整體大盤波動的相對關聯程度);其中α值愈小愈好,而β值≦1為最佳,例如國內指數型基金台灣50是相對理想、安全的投資標的。過度自信的投資人低估了自己承擔的風險,他們傾向相信他們預測的準確度會隨資訊的增加而提高,此於心理學上稱作「知識幻覺」;但事實上,所謂的「基本面」或「消息面」資訊對我們的投資決策幫助不大,一方面依據效率市場理論顯示,你所知道的關於現在或未來的訊息瞬間已反映在股價上了;另一方面,報紙或平面媒體、股市分析師的意見充滿了資訊不對稱的現象,聽信小道消息根本愚不可及。最明顯例子如搶購未上市股票(IPO)或明星股(如友達、力晶……)。

避免後悔與追求自尊是人的天性,也會影響我們財務的決策。本來理想上,稅法的規定是,投資人賣出已經虧損的股票可以節省稅負,降低賠錢的額度,如果賣出賺錢的股票反而會因實現資本利得而讓稅負減少獲利;但實際上,人們由於心理後悔感以及自尊維持的防衛機轉而「賣贏守虧」,在心理學上稱作「處分效應」此於個別交易的資料亦可發現,利得的股票成交量大過虧損的股票。投資人不理性的決策往往乃因損失帶來的痛苦感覺遠勝於獲利的快樂,因此常有股友在套牢過程中一路向下攤平,卻沒有適時停損,其所謂的「長期持有」原則已然變成「長期忍痛並祈禱」,在此次台股乖離波動歷程中可見一斑,致使一些股友最後恐慌殺盤而錯過反彈獲利的機會。

人們於投資過程中經常會考慮過去,股票過去的價格型態會影響投資人的決策制定。人的「記憶」與其說是事件的真實呈現,不如說是對身體以及情緒經驗的認知;它具有調適的功能,可以決定過去所經歷的各種狀況相對於現在來說,是我們期望擁有或想要避免的。因此,若對過去經驗存有認知的偏誤,會導致不良的決策。然而投資人對於過去的決策表現,記憶中的績效往往比實際情況還好,主要是受「認知失調」的影響,意即人們為了避免心理上的痛苦,會對那些與正面自我形象相衝突的資訊予以漠視或淡化處理,若無法否定眼前證據,就會改變自己的信念。另一種現象是「沉沒成本效應」,亦即人在對未來作決策時,經常會考慮那些無法回收的成本,一旦在金錢、時間或其它方面已作出投資時就會傾向持續下去,因而忽略了時間成本與機會成本

根據行為財務學先驅卡尼曼與托佛斯基的研究顯示,人們在財務決策上經常會每一個投資事件放進每一個不同的心理帳戶,賦予個別意義。每一筆投資都會被個別對待,但各項投資標的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卻不受重視,被投資人忽略了。最明顯例子就是股票買賣「稅負交換」的問題,所謂稅負交換就是賣出虧損的股票以節省稅負,也同時買進一檔非常類似的股票等待反彈;然而此種策略在實際上並不常見,主因是投資人往往將賣出虧損的股票視為一種心理帳戶的結清,而將買進的類似股票當作是開立一個心理帳戶,致使其忽略兩個帳戶彼此間關聯的牽動程度,而原本的心理後悔現象又誘使投資人不願認賠殺出虧錢股票,此兩種心理效應加強了不理性的行為反應,更削減了財富最大化的可能。心理帳戶會使投資人對風險產生錯誤的認知,誤以為將投資標的加進投資組合所造成的風險變化,就是該投資標的的個別風險(個股波動標準差衡量的風險),就其所獲得的平均報酬水準來說,承擔了太多的風險。

而在本書中所提及的其它心理偏誤,除了人們會受「代表性」影響而選擇持續獲利與營收創紀錄的明星公司股票,或是追逐過去到現在績效亮眼的共同基金外,還受「熟悉度」影響而在投資組合中置入太多自家公司或在地企業股票。股票市場中群眾經常是盲動的,追隨一窩蜂投資行為的結果,會導致情感凌駕理性而擴大心理偏誤,誠如股神巴菲特所云,股市獲利不二法門乃在於「恐懼時貪婪;貪婪時恐懼」十字訣裡。

最後,我想提醒大家,成功的投資不是只要認識所有的股票知識即已足夠,事實上,了解自己比如何投資理財更為重要;唯有在理解自己從何投資後,才能建立投資紀律與哲學,克服心理偏誤與人性弱點,讓「時間」與「複利」兩項因子站在你的致富陣線上,形成最大的槓桿效應。此為吾人學習投資心理學重要意義所在!
小鐘筆於台股順勢反撲的下午

2008年7月22日 星期二

談「微型創業」

之前我有談及未來擁有關鍵競爭力的兩種人才(見7.17文章我到哪裡找機會),其中一種即是「微型創業者」。相信很多人一聽到這個名詞,可能不知其義而滿頭霧水。在此,為「微型創業」作個簡單定義:個人從以往的工作經驗或是與生俱來的天份與興趣中,發掘自己的能力、確立自己的天份,使其嗜好及興趣具專業謀生能力。其實,微型創業者無所不在,於各行各業中皆存在這種不隸屬任何組織或公司,而能自行規劃、提供專業行銷以及產品、服務的個體戶。

世界上沒有特別為任何一個人量身訂做的「理想工作」,踏入職場後,你必須逐漸了解,真正有意義、有價值、受人尊敬的工作應該是由自己去定義,而非遷就別人。別人的想法與你毫無關聯,關鍵在於你有無充分認識自己,才能樂在工作,發揮潛能。人生重要的問題或抉擇都是不斷嘗試而解決的,絕無標準答案或一蹴可幾的;只要是生涯規劃,關於你的工作與天份才幹的種種問題,答案就不會豁然開朗、開門見山式地呈現在你眼前,更不可能在某個時間地點突然頓悟。社會心理學家Erikson認為,「嘗試」與「錯誤」在人生中扮演關鍵的角色,有此兩者的共伴作用才能發展「自我認同」,也才能發現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你所作出的承諾或比較持久,堅持下去的成功機會相對較高。只有解決認同危機的人,才能預備接受未來人生的挑戰。成功致富人生之始乃在學習與痛苦與憂慮共處,一並要面對風險,不能逃避風險。在這過程中你所須注意的是,專注在自己的內心,不被外界干擾,最後進入你自己的時空;你擁有自己的時間,別被世俗規範的所謂成功時間標準給制約了。年輕人求職選工作,除了要與自己的興趣潛能作考量,也必須以「能否學到東西」為首要制衡點。筆者發現,大部分的人求職把穩定薪資、工作福利與公司規模和穩定性作為優先考量,這是沒有前瞻性的作法。一來,即便你的收入穩定,是人人稱羨的鐵飯碗,但你工作沒有熱情或動力,每天行屍走肉地打卡上班,久而久之,你就會變成失業的高危險群成員;二來,公司的發展不代表你的發展,若是在前瞻性高的企業無所學,那麼這家公司的福利早晚亦不會為你所享有,況且在瞬息萬變、微利高競爭的時代,沒有一家企業敢保證可以永續經營。

承上,正如未來管理學家Tofler所說,「employement」這個名詞將於2010年消失,「微型創業」的思潮正慢慢改變許多上班族固有的想法,並且開闊了職涯發展的第二春機會。許多微型創業者不見得一次努力就能成功,很多創業的經驗需要時間的堅持與人脈、經驗的累積。基於此,我希望大家在順境中能戒慎自己,保持「轉舵」的心態。職場轉業的最大問題不是你缺乏某項能力,而是你猶豫不決、抱殘守缺,你必須喚起你的想法與動機,專注於工作外的學習,好讓目標感逐漸在心中發酵醞釀;而不是僅是每天抱怨現況卻不作任何改變,抑或縱使有想過要轉變,然而一時的動機或良知立即又被惰性與恐懼掩蓋了。唯有當你處在平穩順境時,你的時間和資源是最充裕自由的,你可以嘗試與自己對話,問問自己「使命感是什麼?」「有無工作以外的事情或興趣是你心所嚮往而魂牽夢縈的?」

根據本人與許多企業主觀察交流的結果,證實成功之道乃在於走少有人走過的路。《幸福富翁賺錢術》一書中也提到,你必須將你的專業與潛能轉化為微利競爭時代壟斷市場的武器,寧為雞首而不為牛後。在資本主義市場中,一定還有某些需求或服務是大眾需要而且還未被滿足的;然而你必須讓你的獨特性與市場產生關聯,這項獨特性意謂著別人無法取代你。筆者認為,台灣目前經濟情況正逢景氣循環與規模轉型,正需要中小企業的革命才能促進景氣復甦;中小企業主不必是公司組織,微型創業者亦能發揮相等的力量。我想,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可貴之處,在於給予人潛能發展成營利的可能性;然而,這還是需要你我深刻的關照自己與體認自己,勇於跨出職涯的第一步是很重要的

本文作者為中小企業革命熱血青年

2008年7月17日 星期四

我到哪裡找機會?

這是一個「沒有機會」的時代!這個很直接了當的開場白,絕非刻意唱衰你們,只是陳述一個事實!

我們每天翻開報章雜誌、打開電視,時常都會看到或聽到企管補習公司、遊學中心、推廣教育機構或是xx營利機構釋放一些求職廣告消息,諸如「百萬年薪菁英計畫-達人養成計畫班」、「國外進修拿學位,新貴薪水加三倍」、「不景氣拼公職、考證照-為新鮮人職場加分、讓老鳥晉昇」口號……等等;更有甚者,還有聲稱職場達人、證照高手的現身說法(參見7月17日年代新聞頻道),企圖塑造一個年輕人築夢的空間,令吾人以為此成功方式是可獲得的常態,似乎在在鼓動我們:只要你願意,處處都是機會;只要證照在手,工作自然找上你。然而,許多涉世未深、缺乏職場歷練的人殊不知眼前所見並非事實,一切只是商業手段的運用與包裝。在這個普遍經濟不景氣的年代,很多看似合法正當的「詐騙集團」利用人性弱點:在凍薪年代不甘孤獨與困苦,遂行推銷販賣證照與夢想之實。試想,倘若身擁那些證照與證書就能實現像那些補教業者所說的結果;那麼,那些「學有專精」的老師豈非飛黃騰達、早發利市了,何苦屈就於補教業者杯水車薪的工作?
其實上班族或職場新鮮人為了增進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或加強專業能力原本無可厚非,但當推廣教育以及諸多民間機構淪為賺錢怪獸與商業行為的炒作工具時,教育精神已經變質,失去原本教育成長之意義,悖離發展才能之初衷。所以,在選擇補習繳費前,一定要謹慎考慮:是否自己覺得碌碌無為,沒有確定的興趣以及毫無職場生涯規劃因而盲從同事朋友花錢考證照,抱持同樣的想法,以為證照在手就可以增添身價、工作自然上門?這種心態,也是一種「不勞而獲」的想法。這令我不禁回想到幾年前,台灣媒體開始炒熱「殯葬管理師」月入至少8萬元的嚮往風潮。然而不出幾年光景,現已每年有幾千人擠破頭想要考試搶飯碗,呈現「泡沫化狀態」。


另一方面,現在也有連鎖企業不斷打出「創業加盟」的廣告,吸引一些剛畢業或正逢失業的人開飲料店或賣鷄排、開咖啡店。說穿了,只是業主為了繼續擴張銷售版圖、吸收資金、靈活週轉再投資而想出來的花招。讀者不妨試想:照本宣科的分店經營也會獲得同樣報酬嗎?當很多人共襄盛舉,在短時間就能成就上手的事,能維持多久光景?在平面廣告的影子下,是否藏有刻意營造的假象?凡事都有一體兩面,當你聽到「賺錢」的消息,有無想過「賠錢」的後果?很多連鎖加盟市場已過度飽和,失去「競爭利基」,成功或然率百分之一。創業加盟這個看似誘人的一線生機,讓失業一族付出了金錢以及時間而無法回收,還得承擔加盟責任以及解約金的賠償問題,讓自己精疲力盡、負債累累!「蛋塔風潮」殷鑑不久,找工作或創業如同「投資理財」一樣,千萬別接觸或輕易嘗試自己不懂的東西!


偉晉並非以職場達人自居,但根據心理學的應用研究,在職場上發掘自己的專才潛能,遠勝過「擁有十張證照」的重要性。在這個學歷證照幾乎泡沫化的年代,未來只有兩種人才可以生存,一種是創造「高知識附加價值」的人;另一種是「自由工作者」、或稱「跳蚤」、「微型創業者」(註:此三者意涵相近)。以往靠公眾考試、證照學歷取才的大型公司與機構,一旦進去了不見得有很好的晉升機會,與自己當初面試預期的不同,徒生「上錯賊船」之憾,更有甚者,如:中華電信、遠東航空、IBM……等等,許多員工一夕間成為公司裁員與併購的犧牲品。再者,一家有前景的公司和一個明智的老闆要評量一個準人才,絕不會以一些制式化的面試問題跟一張紙來決定錄用與否,反而是「以人才找人才」,利用80/20法則由一些正向積極的人際網獲得,所以,別再迷信燙金邊的證照了!況且以我心理學專業背景剖析,心理測驗是無法反映員工SQ、EQ等能力特質,遑論證照!電視充斥太多商業行銷的東西,引導很多人直接去104人力銀行網路找工作,但所謂「好工作」是不存在於網路的,有97%的工作機會都是要藉由你充分認識自己的優勢,建立優質正向的人脈而從中獲益的。機會只會輕輕敲門並且與你擦身而過,唯有讓自己暴露在積極學習的氛圍中,才能蛻化成「黑天鵝」,遨遊「藍海」

真正成功、有智慧的人都是低調謙卑的,絕非在電視中出現光鮮亮麗、眾口鑠金的「明星」,企圖塑造積極不凡的公眾印象;亦不是透過身分頭銜過度宣傳行銷的,有自信的職場工作者或成功創業家都是善於隱藏與安適獨處的人,並不須以外在頭銜或別人眼光來肯定自己!


最後,僅以一句話與各位共勉,「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光明的時代,也是一個黑暗的時代」,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你準備好了嗎?
附註:本文部分內容引自魏安國《我到哪裡找機會?》一書


小鐘 筆於苦口愷切的颱風夜

2008年7月15日 星期二

楔子

我相信每個人,尤其是即將踏出校園的菁菁學子,都會被周遭的人問到:「你以後畢業後要幹嘛?」以我自己為例,我也常被問到這樣的問題。然而,對照三年前與三年後的自己,同樣的問題在我心中卻有截然相異的答案。三年前的我,我很怕面對這樣的問題,每當有人問我,我總是直覺自己迴避去面對與思考未來的出路,總是回說:「不知道耶!看看吧!」現在回顧當時的心境,其實是躊躇、惴惴不安的,心裡面想說,也許去考個老師或公務員吧!但另一方面在惶恐中卻有一股微弱的聲音告訴我;「你要考慮改變自己了!」
於是,當時我踏進社區大學,接受Dewey老師的心理學課程,並且透過閱讀一些書籍,讓我從中獲得啟示,對於原本的想法有了破壞性的反動;逐漸能夠體會愛因斯坦所說的道理;「如果你每天都跟別人作一樣的事情,抱持一樣的想法,卻想冀望不同的結果,那麼,你就是精神錯亂!」這兩年我認為我過得很充實,也許很多朋友看不到事情演變的過程,也會質疑我的想法;但是,如果現在你問我兩年前那個問題,我會回答你:「我是自由工作者!」
很多親友反駁:「你唸教育的,不當老師,不考公務員,還能幹嘛?」然而,根據我的觀察與周遭人的經驗,國家考試的錄取率由百分之四到千分之五不等,很多人想當然爾地接受學校老師或父母建議,大學畢業後直接去考公務員或參加教甄。這些建議相當明確,但卻往往是渺茫不可預知的過程,且過去通行的生存模式並不適用於現在,何況是未來?更有甚者,參加各種考試的人耗費好幾年的光陰,卻沒有去考慮「時間成本」、「機會成本」的問題,「如果我不是唸教育的,或我不去參加考試,我可以作什麼事?」事實上,你能作的事情可多了,你可以避免許多焦慮所引發的習得無助感。很多一心想求穩定的年輕人,他們採取的策略乃「走一步算一步」,把生活重心寄望在不切實際的未來,蜷縮在自己的思維世界中,致使消極頹志,貽害身心。
我有幸這幾年作了一些工作,認識一些事業有成人士,結交積極正向的朋友,從言談舉止的觀察中,發現成功致富是有一套心理學邏輯的。大多數的有錢人或成功人士,諸如:嚴長壽、李嘉誠、盛田昭夫、賈柏斯……等,他們都是低學歷卻有「高學力」的進取精神,從年輕顛沛流離之時,莫無致力於學習,出社會打工賺錢,殫精竭慮地走出自己的「藍海」。李嘉誠亦說:「閱讀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命。」足見,內在是可以改變外在的,無形決定有形。依據神經心理學研究結果顯示,凡有不斷作心智鍛鍊、閱讀與學習的人,他們的大腦神經迴路組織的綿密程度遠甚於沒有學習的人。
而在此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在閱讀與工作或學習中已經福至心靈,得到暢流經驗的滿足。當然,最大的效益在於人生的職涯規劃上,已清楚自己不會去作什麼事了,並且勇敢去試煉自己。如果你有真正去思考自己的生命,持續不斷改變,自然而然會去明白一些「似是而非」的社會現象或人生道理。年輕的歲月不是只有考試,無法面對自己或害怕試探未來的人終會一無所獲!
依此而論,「投資心理學」或「財金智富心理學」不全然聚焦於金錢或股票、期貨買賣上,誠如《川普清崎讓你賺大錢》一書中揭露:「心智是財富最大的槓桿」。一個人如果不去學習金融理財的知識,便無法轉化為智慧,遑論投資策略或紀律邏輯了!即便一個人如何腰纏萬貫,如果不具備正確且健全的財金智慧,是留不住錢財的。
以我本身教育心理學的背景,跨足「財經或企管」領域,的確不為很多人所理解;然而,從這兩個看似「絕對」的學域中,確實有一些相關聯的科學邏輯,例如:「展望理論」的論述讓我們知道投資人很容易賣掉小賺的股票,卻留下賠錢的股票。當然還有更多理論值得玩味、摸索。學習這些理論或財金心理學,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並讓自己避免一些麻煩,以及錯誤的理財方式,引領自己往成功、致富又快樂的境界前進。許多事情我們不需證明或解釋給任何人看,更何況沒有人能教導我們如何成功致富,自己的問題要自己克服,提升智慧的關鍵乃是自己!
小鐘 筆於 台股續挫322點歷經殺盤的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