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1日 星期六

《領導的藝術》書摘與心得

作者:Max De Pree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領導」是一種藝術,需要長時間砥礪與學習。本書作者認為領導猶如部落文化,並非藉由科學辯證與蒐集資訊而來的結果,而是需要編織「關係」,確保組織裡人人皆能發展潛能,如此的領導精隨亦是「僕人領導」所強調的「以人為本」精神層面,儘可能以最有效而符合人性的方法將人們解放,做他們自己該做的事情

有個特殊的技能是領導人在工作中必須為人表率的,即必須有能力建立並培養關係;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中的各種團體與組織都是相互依存的,這種情況在今日更甚於以往。這意謂著我們在運用本身的天份與專長時,會受到我們在生活中所共事的人們天份與技能的影響;因此,我們發揮潛力的機會,就是從人際關係開始。真誠的領導者會意識到自己有責任引導一個團體或組織,去打造成員需要的社群樣貌。

在資本主義最初運作的兩百年,它是個排他性強烈的制度,依照合約關係建立的,並且不論在過程中或依貢獻分配結果時,都會將大多數人排除在外。其中的問題不僅只是金錢的報酬,大多數人從來沒有機會有意義地參與制度的運作。在實務或理論上,資本主義運作的目標並非只是改善結果(雖然這很重要),但最重要的目標應該是體現「個人」的概念,作為一個兼容並蓄的制度,必須尊重人的多樣化與內含的真實價值,建立「包容性」的制度,是現在與未來改善資本主義弊端的唯一出路。其方法有三:
1.塑造組織內成員相互依存與「被需要」的認知,有意願冒險投資教育訓練的領
導人能賦予員工發展到極致的機會。
2.領導是一種「負債」狀態,有包容態度的領導人會覺得自己有所虧欠,至少有
下列自覺虧欠的項目。
(1)可以成就天賦的空間
(2)服事的機會
(3)迎接挑戰的天賦
(4)產生意義的天賦
3.每個人都要有「付出」的責任感,才能得到組織的親密感與歸屬感。有下列幾
項重點:
(1)表裡一致,對自己信仰的「忠誠」重於外在的成就。
(2)企業應以「人道救贖」的目的去衡量實際,畢竟發揮潛力重於達成目標。
(3)要有冒險的意願與心理準備,規避風險無法帶來成長。
(4)「歸屬感」需要「親密感」的建立,做為內部的人不能旁觀,要能融入貢獻,
讓彼此有發展潛力的機會。
(5)組織需要「一同學習」,穩定的轉變過程必須持續進行。

因此,高明的領導人都希望人際關係能跳脫出「契約關係」,接受「盟約關係」的人到氛圍。真正的包容他人,是意謂著包住他們瞭解,幫助他人有機會做到最好。透過盟約關係的建立,領導者了解到,「關係」比「組織結構」重要,有效的影響與了解來自於成員間高品質的人際關係,以參與為前提,讓每個人在不同時候都有機會貫徹「流動性領導」,以不同方式表現能力。

以往,對許多工作者而言,我們眼中作為「個人的自己」與作為「職場工作者的自己」,存在令人惱人的差距。我們需要消除差距感,恢復生命中的一致性。誠如《真相、傳言與胡扯》一書中指出,「工作」與「生活」其實並非截然劃分,在生活中你能夠時時享受工作的樂趣;好的工作是會讓你有生產力又充滿報償,有意義且令人成長,充實又滿足,既能療傷又增加喜悅的。我們能成為怎樣的人決定於我們的內在,因為我們無論做什麼,都會表現出一種特性;而我們就是公司,我們的特性就是公司的特性。企業之所以是一個存在的實體,乃因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靈魂與精神、天賦、心與尊嚴結合起來,帶給企業同樣的質感。

我們必須做個謹慎的企業僕人,在經濟不景氣樽節開支的同時,不能犧牲完善的長程規劃與品質良好的環境。領導者最主要的任務是「負責未來」而非日復一日的管理運作,成熟的參與式領導,必須相信彼此都能為承擔的任務負起責任;睿智的企業家善於給予個人與企業的空間,以及創造成就自己的空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