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藤澤數希
出版社:時報
談到「投資專家」,大家總會想,既然稱之為「專家」,那麼投資人將資金委由這些專業人士代為操作,大概就能高枕無憂了。然而,果真如此?事實上,以平均值而言,這些專業投資者的操作績效,比起猴子射飛鏢選股投資還要來得遜色許多。
究其原因,我們還是要以「效率市場理論」來看。作者認為,就股票市場本身來說,多數是由「專業人士」所構成的,市場中所有可能影響股票漲跌的因素都能即時且反映在股價上;股價的決定是發生在欲儘可能高價出售的賣方與欲盡可能低價買進的買方出價碰巧達成一致時;當買賣雙方的交易成立時,就註定有一方會成為傻瓜。在市場架構運作下,專業人士絞盡腦汁互相激戰的結果,使得股價通常會落在不偏高也不偏低的微妙區間內,交易時的股價經常維持在「正常價格」的狀態;亦即,一旦股價有所偏離就會有人買進或賣出,在一買一賣的瞬間,股價就會得到修正,這是市場「效率」的展現結果。因此,在效率市場中沒有保證賺錢的機會,天下絕對沒有白吃的午餐,在市場競爭中,過去與現在已知的各項訊息會適當的反映在股價上,欲預測未來股價的漲跌幾乎是不可能的。反觀多數投資人每日分析各種流通資訊(例如:各類財報、技術分析、預測供需與基本分析……等),不但是浪費時間的作法,而且對於投資績效毫無幫助;遑論繳交昂貴的會員費給電視的投顧分析師,更是不智之舉!原因不外乎有二,其一是你在媒體上得到的資訊,一定有人比你早先知道;其二,這些分析師若真具備縱橫市場的操作技術,亦毋須四處招攬會員而賺取會費與佣金了。
以「賽局模式」觀之,股市是一種「零和遊戲」。大部分的時間裡,市場是很有效率的,就是因為每個人都只能掌握一部分的資訊與籌碼,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在自由市場中競爭,就能使資金的流轉與分配達到最適化。效率市場的假說只有在大家都不相信時才會正確,但當大家皆相信時就會失效;在現實世界中,因多數市場參與者都不相信效率市場假說,極力分析財報與採用技術分析,積極尋找被錯估的股票,可以擊敗整個大盤表現,結果造成所有的股價均維持在合理水準。也就是說,多數市場參與者都相信自己比其他投資者還要聰明,進而導致如此的結果,從心理學角度來解釋,人類都會有強烈的「自我歸因偏差」,當事情順利達成時都會傾向認為自己的實力好,而不會以為只是運氣好選到一支「飆股」或「黃金基金」。
一般而言,基金可分成「主動型」與「被動型」兩種。主動型基金是由投顧公司委由旗下的基金公司募集資金來操作的,最後由銀行的理專與證券公司的營業員公開販售各種基金與衍生性產品。而被動型基金則是一種幾乎跟隨大盤指數波動的「組合式」基金,不須假借營業員的操作管理,自己即可買進並持有穩健獲利的指數基金;如台灣由寶來證券發行的「台灣五十」,是集合台灣前五十大企業的股票,以適當的市值比例組合而成的一種股票型基金。以成本來看,假如是買進投信業者所發行的主動型基金,都會有所謂的手續費與管理費。手續費是買進基金時所繳的費用,約為基金總額的1%~2%;另外還有基金的管理費,也須負擔1%~3%的比率總額。也就是說,你拿出100萬元委請經理人幫你操作,不論賺賠每年課繳的成本費用約略就佔了至少5萬,何況如果還加上每年重覆從淨值中扣除,你損失的本金在10年內大概只剩一半了。一般散戶對於數字經常毫無概念,這種藉由金融業者管控的基金隱藏了許多看不見的成本;反觀指數型基金在同樣期望報酬率中,所負擔的成本通常只有證交稅與微薄手續費,以年化報酬率10%來算,那些投信機構所操作的基金績效就被成本削減了一大部分。當市場有效率時,指數型基金就是最好的投資選擇。而維持市場效率的成本,則是由所有投資主動型基金的投資人與分析師共同承擔。拜這些人所支付的成本之賜,市場變得更有效率,使得這些操作主動型基金的投資專家的平均績效可能與生手無異,甚至還輸給猴子;反倒是能充分利用市場效率性的指數型基金的操作績效較出色。
藤澤先生在本書最後部分語重心長的說,在資本市場中,經濟經常由愚蠢的人所支撐的;因為那些財務素養較低的人們隨意浪費錢,買了不必要的金融商品(例如:投資型保單、投信基金、儲蓄險、房貸、車貸與不動產信託基金等...),金錢才能在世界上流通。也許就是多數人沒有採取合理的經濟行為,資金才能創造經濟體系的完善與效率。如果情況倒過來,所有投資人認知到當沖交易是猶如賽馬彩券遊戲般純靠運氣與愚蠢的,將資金交給與猴子無異的基金經理人操作是荒唐至極的行為,這樣市場就會失去效率而無流動性了,外資也會撤離這個市場,將導致經濟大恐慌,政府財政破產。此讓我不禁想起德國已故投機大師安德烈·柯斯托藍尼的話:「傻瓜是很有價值的!」
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裡,我們必須不斷思考未來何種東西會大行其道,甚麼知識是你亟待追求的。而且最難的莫過於去思考何者為不可或缺的必要知識,以及如何學習才能獲得這項必要知識。通常,對於國家總體經濟有利的層面並不會讓個體經濟層面受益,政府與金融財團都希望民眾能盡量消費與交易,然而事實上很多東西並非是必要的,例如長達數十年的房貸、分紅型與投資型保險,它們經常會令你失去財富自由度,如果不經學習與反思,你極可能同時失去金錢與生命品質。
想要在資本市場中成功致富,先決條件就是具備「財務素養」。這東西學校經常不會教你,你需要有個正確的學習管道才能確保你學習的事物對你將來而言是個正確的投資,而且是你一生傲人的資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