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arl Honore
出版:大塊文化
兩千年前,望子成龍太迫切的父母親被認為是古羅馬學堂裡的潛在職業災害。自從少年莫札特掀起十八世紀神童風潮,許多歐洲人都把小孩放進天才培育溫室,想再製造出另一個莫札特。如今,眾多父母唯恐埋沒了孩子的天份,除了供給孩子最好的資源,也要求孩子達成最好的結果;培育子女的態度已走到極端,構成了「過度親職行為」。
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所成就,原無可厚非;只要是人,對於我們週遭的親友與家人難免都會有著關係互動的需要與期待。然而,如果對於他人的期待是建立在不健康的基礎上時,尤其是父母為滿足自己父愛或母愛的慾望,而無止盡的「關注」小孩時,無疑的失去了家庭親職教育的原衷。在英文詞彙中有個字是「involve」,意指「干預、影響」,把自己的情緒或想法加諸於別人身上。事實上,現代許多父母所做的事情往往都是在「干預」孩童的成長,剝奪他們的行動自由。最近兩年流行一個名詞,我們稱那些過度關注自己小孩的父母是「直昇機父母」,在世界各國都存在如此現象,有些父母甚至要求學校在自己小孩上課的教室內裝置「GPS定位系統」,已讓其在家或辦公室隨時掌握小孩上課情況。
家長都希望自己小孩能夠「懂事聽話」外,也期待他們不能輸在起跑點上。這樣的心理正好被一些坊間教育業者所掌握,我們可以看到車站或都市鬧區以及學校林立的街道上都有補習班或補教機構的行銷與宣傳,其中最繁華的盛景莫過於「兒童英語班」。英語目前可說是國際流通的重要語言,我雖不反對學生上補習班學習英語;然而,「過早學習」的結果經過實驗證實並無太大效用,有位教育大學教授張香君女士曾於著作《我的小孩不會說中文》中以兒童心理學的實證結果為基礎,愷切暢談英語教學的問題與適切性,當中也反映了一個重點,國人實在對於一些「流行事物」過度嚮往與迷思。事實上,學習英語的適當年齡是在國小中年級後,若是在小孩處於四、五歲成長探索的階段時,施予「全日制」英語教學與生活常規式訓練,恐怕會適得其反,他將失去「人性本然」的適應與探索能力。無怪乎有良知的專業學者不禁大聲疾呼,幼兒全美語的存廢必須審慎評估、嚴格檢討。
類似的迷思還有「全腦開發」或「皮紋檢測」。這些教育業者無不打著「兒童關鍵決戰、不能輸在起跑點……」的名義去吸引家長們上門了解與求助。然而,他們卻不知道他們所相信的東西如「皮紋」或「腦紋」檢測與心理測驗,其實是極具爭議的,我認為那些東西形同「偽科學」。真正的心理測驗是要由專業的心理臨床師才能執行的;何況正統腦神經科學中並無發現「測量皮紋」可以得知「腦紋情況」,遑論藉由那些「外力」去改善一個人的智力了!我相信家長本於關心孩子的成長都是親情使然、立意良善的。然而,許多心態上的迷思可能致使我們對於自己的孩子造成不可避免的傷害。
誠如《第八個習慣》作者史蒂芬.科維所說:「高效能的人生必須以終為始」,這句話意義深遠,頗具啟發性。身為父母的你,必須隨時問你自己:「你希望你的孩子得到什麼?」答案不也是:你希望他們一生幸福快樂嗎?因此,以終為始的做法就是別將目的手段化,盡其可能的協助他們探索與瞭解這個世界的社會互動與自己的人格性質,絕非透過自己意念的加諸與干預即能確保孩子一生順遂不凡。《慢的教育》作者Carl Honore接續上一本著作《慢活》後,提出了對於兒童教育的哲學思考,「慢」絕不是為慢而慢,更不是主張極端的自由放任;而是一種尊重孩子自然成長的態度,這種態度才是人際互動中真正關注對方的「愛」。人生許多重要事情,我們不能代替別人經歷,更不能控制對方的生存意志;尤其在兒童的探索期階段,必須給予安全溫暖的環境,而非一套現成的制度或壟斷的親職行為。
要使孩子幸福快樂,並非提供他一切資源,而是增加他探索自我的機會。一個人若是終其一生順遂平安,沒有任何挫折或磨練,絕不是一件好事;事實的背後,可能是按照父母提供的地圖路線走,卻沒有探索自己的個性與興趣潛能。成功致富又快樂的人生,是你不能免除的與「憂慮」共存,不斷經歷必要的失敗與痛苦,在職涯摸索的過程中歷經那些磨練,對於人生的經驗與智慧絕對是正向的,縱使過程不順遂,然而從事的事情都是自己「熱愛的事」,如此人生何嘗不是「真正活過」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