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en Fisher
出版社:財信
本書是作者累積漫長投資經驗的心得發表,Ken Fisher對於金融市場的看法亦是本於效率市場的前提假設,來提醒大家莫倚賴眾人已知的消息或新聞進行操作。在瞭解投資最重要的三個問題之前,你必須明白一件事:掌握別人不知道的事才能超越大盤。一般來說,多數投資人總是千方百計的找尋消息,殊不知其所知道的消息以反映在股價上了。不論你是投資專家或業餘者,要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事,你需要像個科學家去思考,不應用成套的規則來看待投資,而要以開放、好奇的心胸以及新鮮的想法來應付市場的變化。
我們知道許多行業的多數技藝是可以學習的,舉凡麵包師傅、查帳的會計員、電子工程師…..等等,都是投入時間充分受訓後,便可施展特定技藝。但就「投資」這個領域來說,卻是存在著相反現象;鮮少有人可以長期擊敗股市大盤的績效,就連擁有財務分析師(CFA)或理財規劃顧問(CFP)證照的專業員超越大盤的機率並不高於業餘人士,遑論經濟財務學博士或電視名嘴了!因此,學習一門技藝並不能讓你獲利,且證照或學歷並非投資必要條件,而是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事」才是決勝關鍵。當然,進一步追根究底問問自己最重要的三個問題更可幫助自己減少犯錯的機會。
首先,第一個問題,即是我們必須找出那些我們相信但其實是錯誤的事實。簡單而言,就是你所相信的事情其實是錯的。想要成功投資的一個秘訣是:三分之二靠不犯錯,三分之一靠做對的事,誠如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所云:「首先,不要犯錯!」為了避免犯錯,你必須思考往常所相信的事是否正確。如果謬誤的迷思與事實很容易分辨,就不會發生如此多謬誤的事了!雖然這並不容易,但也非不可能,其中最難的一點在於懷疑所有你先前相信的事;但事實上,多數人並不願質疑自我,他們寧可花時間去說服自己與別人,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大家擁抱迷思的原因,不外乎有兩點,其一是它們像是常識,而你通常不會質疑常識;其二,你周遭的人往往也認為這些事是真的,你也不會去質疑大家所認同的事。而且,人類總是過度自信,不理性的自認自己可以做好某件事;雖然自信可以幫助我們成功歷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演化世界,但在資本市場中,過度自信卻會造成你巨大的傷害。在此舉個簡單的錯誤常識來說明,例如多數人都相信高本益比(股價除以每股盈餘的數值)的股市風險高於低本益比的股市,乍看之下似乎很合理,因本益比的股票就盈餘來看確實股價偏高,容易反轉下跌;但事實上,「股價」不是「本益比」唯一的變數,在高本益比之後的年度裡,公司獲利往往增加得比股價快,且獲利往往超乎預期,大家不妨觀察1997年到1999年以及2003年高本益比股價變化的情形,便可知道這項說法根本無法成立;統計數據告訴我們,本益比不論在何種水準,都無法顯示股市的風險或報酬。
接著,第二個問題是,你要如何去測量別人難以掌握的事情,才能幫助你操作成功?投資本身其實就是「反直覺」,投資成功需要不斷的創新與測試新的觀點。在測量之前,必須瞭解一些大眾固有的迷思,就以「美元」貨幣強弱與美股大盤指數波動關係來看,此堪稱最為普遍的迷思。現在就以簡單的事實來推翻這項說法!如2008年六月以來台股開始明顯反轉下跌,台灣分析師認為,出現如此現象乃因於台幣貶值所致,然而,貨幣是全球經濟貿易相對連動關係的東西,如果台幣貶值,那麼,美元就會升值,可是事實上美股卻也出現慘跌現象,再將問題反推思考,這樣的認知偏誤也發生在美國,當地投資人也認為弱勢美元不利於美股表現,但事實上,美股約佔全球股市市值的一半,若這項弱勢美元導致美股下跌的說法成立,那麼其它非美元地區的貨幣升值,難道不該有利於其他股市?很顯然的,事實並非如此,但人們因為無知的偏誤加深了恐慌心態,對於負面的事實加諸太多相關的探測與解釋。因此,你可以從中瞭解到,貨幣與股市之間並無因果,甚至也無多大相關。你知道它們並無關係,貨幣如同股價只是反映現實的供需,這項資訊可說是一種別人不知道的寶貴資產,你就可以從中掌握機會去反向操作。誠如作者在書中談到:「當我發現某件事有用之後,我會不斷測試,確定市場上未加以反映,等我相信自己測試到一件新事物後,我會觀察別人是否也想或也能夠測試它;我測試的方法就是與別人分享,人們愈是覺得荒唐,他們就愈不會去試,我就更明白這個方法還是管用」。
最後,第三個問題是,你的大腦其實在誤導你、誘騙你作出糟糕的決策。以股市本身來說,它不啻為偉大的羞辱者,不管在熊市或牛市,它都想盡辦法讓你出錯。根據心理學的研究,人的大腦習慣找尋事物發生的成因,長期適應具體明確的策略,因此,人性表現在投資上,總是憑藉著過度的自信不斷推論與預測;但事實上,股市卻無法讓你成功預測,你只能專注在長期市場的走勢,而不是去預測短期的漲跌。Ken Fisher也有告訴你:「在你進行預測時,最重要的是猜對市場走勢,而不是幅度;在任何時候,股市永遠只有四種情況:小跌、大跌、小漲、大漲,你預期市場走勢上漲8﹪或88﹪都不重要,不論漲多少,你的資產配置決定都會是股票,雖然你選擇的類股多少會受漲勢幅度的影響,即便你猜錯了幅度,只要作出投入股市的正確決定,就可長期享受正確資產配置帶來的正面報酬。先前的行為財務學證實一項事實,人對於厭惡虧損的程度遠勝過獲利的快樂,因而常會因過度的自信,而讓自己的焦慮情緒影響了投資決策,在股市長期低迷時,你很容易因為一時的大跌波動而作出停損動作,但結局往往是不好的,停損未必達到投資人的預期,反而在最低點賣出股票,等你再次投入市場,手續費與交易成本又加高了,可能損失一部分的漲幅利潤。嚴格來說,股價是統計學家所說的「非序列相關」,亦即股價朝著一個方向波動時,它保持那個走向或反轉的機率各佔一半,股價現在下跌了多少金額與它的未來走勢毫無關係。
總之,在今日資本市場中,你必須勉勵自己成為一個「轉型者」,隨時質疑我們已知的東西,開闊我們的視野。股市是純正的資本主義,你所購買的股票不論是何種類股,完全由供需所決定,這是學習「投資心理學」的好處所在,你可以透過不斷的反思與學習,體會到股市是難以預測的,你也無法擁有某項技術而進行操作換得長期致富;然而,你卻可以去問問自己本文這三個問題,讓自己免於犯錯,並且減少你的石器大腦與情緒的干擾,甚至在群眾極端恐慌或樂觀時,掌握住別人所欠缺的優勢,甚至反向操作來獲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