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大師巴菲特曾經說過,投資最重要有兩項原則,第一是不要虧損,第二則是記住第一個原則。在這經濟不景氣、全民恐慌的時代中,「保本」是大家的共識,奈何仍是有許多人作出錯誤的理財方式,不但沒有保本,還讓自己的半生積蓄付諸流水,只能惘然喟嘆。
其實購買連動債或各種衍生性金融商品的人,多半不知道其商品的屬性與功能,遑論夾雜在其中的陷阱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是千古不變的守則,在投資理財方面,這些金融商品的投資失利也證明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然而,群眾的心裡總是喜歡追隨流行,或是嚮往高獲利的理財之道,於是乎,就有很多金融機構利用各種雜誌與傳媒的置入性行銷,吸引大家去買這種「穩賺不賠」又能「保本」的東西,殊不知這是商人反映群眾需求所設計的複雜產品,即便以後賺了錢,你的基金績效有一半都被銀行與投信的管銷費用吃掉了,而若賠錢了,則仍要按照規矩賺你的手續費與管理費;也就是說,不管賺或賠,金融人員與基金經理人都能賺取佣金與費用,而投資失利的人往往是你自己。
以下內容取編自《蟋蟀比螞蟻更有錢》麥田出版,2008,3初版
一旦我們的心思全被「賺錢」、「有利可圖」這些字眼吸引後,就會茫茫然掉入金錢陷阱中,即使你自己是孤家寡人一個,偶爾吃點虧不算什麼,實際上受騙後引發的麻煩卻是沒完沒了,因為根據瞭解,金融呆子在市場中價值最高的,只要一次拐騙成功,就可能被騙第二次、第三次…..。「高利」又「保本」對消費者似乎有利的宣傳字眼氾濫充斥著整個社會。誠如《蟋蟀比螞蟻更有錢》一書談到,當你碰到「高利」、「保本」這種宣傳術語後,務必得瞭解清楚它的理論依據。以「高利」來說,通常都有附帶條件,也就是約定存款的期間特別長(例如15年、20年),或是不容易中途解約。傳統的定期存款是可以允許客戶中途解約的,取回的本金也不會打折扣;可是那些以「高利定存」作為號召的金融商品,不是不容許解約,不然就是中途解約後只能拿回一小部分的本金(通常第二年贖回投資型保單,本金已經剩50%了)。再以「保本」來說,如果是有加入中央存款保險制度,或是經政府背書後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約,基本上當然不會有風險;但若是例如公司債這類僅以發行公司為象徵性的保證者,則有相對的風險存在。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以連動債來說,雖然它表現亦稱作「債券」,理專也會告訴你債券連結大盤指數,相對穩定且獲利可觀;但其本質卻與債券南轅北轍,已經是高風險群的金融商品了。在合約期滿之前,一旦平均股價跌落至當初設定的履約價格時,客戶當初所投入的本金就會大幅縮水。儘管銀行保證支付你高額的利息,但期滿後所收到的本金將會大幅減少,如此一來,即便是「高利」,對你也無任何意義了!這個道理就與「選擇權」、「期貨」此般商品一樣,投資人隨時冒著高槓桿的投資風險。
因此,學習財金心理學的目的不在於瞭解所有的金融商品與操作方法,而在於瞭解自己,避免選擇不當的理財方式而貽害一生。正確的原則還是起先所說:「避免犯錯且絕不犯錯」,不景氣的年代,保本最好的方式就是把錢放在自己的籃子裡作妥善的規劃與運用,例如自己定期定額買進指數型基金ETF(注意:不是透過理專或營業員的推銷而去買)。真正投資成功的有錢人,他們其實把重點放在「如何避免自己的資產縮水」,而非「如何增加自己的資產」,因此,有意義的投資致富來自於正確的學習,以上與大家共勉之!
1 則留言:
對抗景氣寒冬,你準備好了嗎?
這個機會將能讓你看到希望
開始體驗一個嶄新的生活盡在--- www.ezlife.ws/happy.dvd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