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成功者」可分成三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長期而且持續成功的人;第二種類型是一時的成功,後來便消聲匿跡的人;第三種類型是表面上沒沒無聞,本質上卻讓人感覺到開朗、幸福同時也深受尊敬的人。作者認為這三種類型的人其中以第三種類型的人最值得我們學習,尤其在他們身上可以找到非常根本且重要的人格特質。日本人習慣將這種成功、致富又快樂的人稱為「成幸者」。
嶄露頭角固然重要,但嶄露頭角的「方式」更重要。一旦成功的方式錯誤,即便一時之間大放異彩,反而容易招致重大的失敗,如同一夕致富的賽馬贏家或樂透彩得主,最後往往留不住錢財而債築高台。然而,傳播媒體最感興趣的通常都是「單憑一點點創意就成功的人」以及「偶然幸運而成功的人」,此類的報導常會誤導大家,以為成功的人很多。事實上,所謂「輕鬆賺取」的財富,其實會有很大的反效果,結局就是讓人在短時間失去所有得到的東西。當一個人欠缺成功所需要的智慧或能力時,即便擁有財富也是一時的。真正永續的成功很難得,貴在一點一滴的努力累積;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應該是「正確的」成功,為了能夠正確的成功,我們必須掌握「什麼事情才是正確的?」誠如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所說:「做對的事情永遠比把事情做對重要!」
人生是條單行道,一條只能不斷往前而無法回頭的道路。缺乏人生目標的人,往往覺得生命空虛,難免抱憾而終。就如同許多成為「老闆奴隸」的上班族,凡是只遵照主管指示而工作,缺乏自我,只為他人而活,最後甚至丟了工作也賠了健康。所以,要擺脫「上班族情結」的未來成功者,必須重新關注自己,無論工作或人生,都是靠一步步的累積;即使目標在別人眼中看來微不足道,但只要訂立方向,並朝目標努力邁進,就能讓自己建立自信。
本書作者江口先生曾經跟隨於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身邊服務,觀察出松下先生長期成功的智慧哲學,正應證了我平常推廣的一個理念:「成功是一套嚴謹的心理學邏輯」。在本書中提到嶄露頭角的基本條件首先就是「擁有熱情」;如果擁有熱情,就能產生智慧。在獲得成功之前,實現夢想的原動力在於真正喜歡自己的工作,而非出於職員的責任或服從主管的命令而工作。如果你真的想要成功,許多知識都是必要的;假如某些知識正是自己喜歡的,自然而然你就會去主動學習並吸收起來,但如果不喜歡,就算幸運降臨,我們也會錯失它。
而在其它成功要件中,我認為「懂得反省」是第二重要的事情。心理學領域有個名詞稱為「自我歸因謬誤」,意思是說,一般人對於事情順利推展的反應都是認為自己有實力,而在失敗的時候卻認為是環境因素影響讓自己時運不佳。然而,諸如松下幸之助這類成功者,想法與行為卻相反,他們以為成功都是「受到他人幫助」或「自己運氣不錯」,對於失敗則歸因於自己的個人因素。因此,他們往往都能保持對企業經營的戒慎之心,就連小小的錯誤都會躬身自省,不會視而不見。
第三重要的事我認為是「自律」。相信大家若有關注財經新聞,就會發現經常有創投事業成功上市後不久卻落得「泡沫破滅」的結局。作者認為,這些創投事業的參與者只是創業者,離真正的經營者還有程度的差距;想成功經營創投事業,關鍵在於如何「提昇自我」,而人格不成熟的人是無法長期成功的。對一些名片上印有頭銜的人來說,有兩樣東西必須無愧於他的職銜,其一是工作表現,其二則是個人的成長。工作表現是可透過經驗累積而改善績效的;然而,個人的內心成長必須靠有恆的鍛鍊,人的心智成熟與身體成長不同,人若要更為成熟,必須管好自己的心,日復一日用心自律,否則難以精進。而鍛鍊自己內心不外乎兩個重點,第一是「養成思考的習慣」,第二是「保持一顆忍耐的心」;養成思考的習慣就可以培育自己的一套想法,有一顆忍耐與持之以恆的心就可以讓自己變得優雅。
幸福,並非建立在金錢、名譽、地位與職位等這些外在事物上,而在於是否百分之百發揮了自我潛能;即便無法百分之百,也是儘可能努力發揮。想要在職場上發光發熱並嶄露頭角,你必須不斷讓自己有所成長,不斷透過學習,才能獲知正確的知識,成為真正的「成幸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