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3日 星期三

《投資心理學》書摘與心得


出版社:培生
作者:約翰•那夫辛格

過去傳統的經濟學假定人是理性的,對於未來的預測不會有偏誤。這種假設使得財務學能夠為投資人創造出強而有力的決策工具,例如:投資人可利用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來獲取所能承受的風險水準下最好的期望報酬;另外,資產資產定價模式(CAPM)以及選擇權定價模式都有助於人們評價證券,了解風險與報酬的概念。然而,現實生活中此假設在近30年來逐漸被推翻,人們在財務決策上非但容易失去理性,甚至受到心裡偏誤的影響而犯下一些可預料的錯誤。

心理學研究顯示,人在處理資訊時,常會運用一些捷徑或情緒過濾機制,以縮短分析時間,提高效率。此等過濾機制與捷徑即稱為「心理偏誤」。心理偏誤於財務決策上最明顯的表現莫過於「過度自信」與「追求自尊」。過度自信的人往往會高估知識並低估風險,誇大控制事件的自我能力;例如創業的風險很大,每年將近三分之二的新公司都以失敗收場,然而根據實地訪問所有新公司創始人的看法,平均自認為成功的機率竟高達70%。而股市投資是一個非常困難的過程,度自信常使我們誤判資訊的準確度,同時高估自己的分析能力,造成不良的投資決策,不是過度交易就是過度承擔風險

過度交易提高了股票的週轉率,與同樣毛報酬率績效的大盤或其它股票相較,非必要的交易成本與手續費往往降低了實際的淨報酬率。而且,除了交易頻繁外,還可以錯買股票而增加風險。一般而言,風險的衡量指標不外乎公司規模、α(投資組合的波動性,相當於標準差)、β(隨整體大盤波動的相對關聯程度);其中α值愈小愈好,而β值≦1為最佳,例如國內指數型基金台灣50是相對理想、安全的投資標的。過度自信的投資人低估了自己承擔的風險,他們傾向相信他們預測的準確度會隨資訊的增加而提高,此於心理學上稱作「知識幻覺」;但事實上,所謂的「基本面」或「消息面」資訊對我們的投資決策幫助不大,一方面依據效率市場理論顯示,你所知道的關於現在或未來的訊息瞬間已反映在股價上了;另一方面,報紙或平面媒體、股市分析師的意見充滿了資訊不對稱的現象,聽信小道消息根本愚不可及。最明顯例子如搶購未上市股票(IPO)或明星股(如友達、力晶……)。

避免後悔與追求自尊是人的天性,也會影響我們財務的決策。本來理想上,稅法的規定是,投資人賣出已經虧損的股票可以節省稅負,降低賠錢的額度,如果賣出賺錢的股票反而會因實現資本利得而讓稅負減少獲利;但實際上,人們由於心理後悔感以及自尊維持的防衛機轉而「賣贏守虧」,在心理學上稱作「處分效應」此於個別交易的資料亦可發現,利得的股票成交量大過虧損的股票。投資人不理性的決策往往乃因損失帶來的痛苦感覺遠勝於獲利的快樂,因此常有股友在套牢過程中一路向下攤平,卻沒有適時停損,其所謂的「長期持有」原則已然變成「長期忍痛並祈禱」,在此次台股乖離波動歷程中可見一斑,致使一些股友最後恐慌殺盤而錯過反彈獲利的機會。

人們於投資過程中經常會考慮過去,股票過去的價格型態會影響投資人的決策制定。人的「記憶」與其說是事件的真實呈現,不如說是對身體以及情緒經驗的認知;它具有調適的功能,可以決定過去所經歷的各種狀況相對於現在來說,是我們期望擁有或想要避免的。因此,若對過去經驗存有認知的偏誤,會導致不良的決策。然而投資人對於過去的決策表現,記憶中的績效往往比實際情況還好,主要是受「認知失調」的影響,意即人們為了避免心理上的痛苦,會對那些與正面自我形象相衝突的資訊予以漠視或淡化處理,若無法否定眼前證據,就會改變自己的信念。另一種現象是「沉沒成本效應」,亦即人在對未來作決策時,經常會考慮那些無法回收的成本,一旦在金錢、時間或其它方面已作出投資時就會傾向持續下去,因而忽略了時間成本與機會成本

根據行為財務學先驅卡尼曼與托佛斯基的研究顯示,人們在財務決策上經常會每一個投資事件放進每一個不同的心理帳戶,賦予個別意義。每一筆投資都會被個別對待,但各項投資標的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卻不受重視,被投資人忽略了。最明顯例子就是股票買賣「稅負交換」的問題,所謂稅負交換就是賣出虧損的股票以節省稅負,也同時買進一檔非常類似的股票等待反彈;然而此種策略在實際上並不常見,主因是投資人往往將賣出虧損的股票視為一種心理帳戶的結清,而將買進的類似股票當作是開立一個心理帳戶,致使其忽略兩個帳戶彼此間關聯的牽動程度,而原本的心理後悔現象又誘使投資人不願認賠殺出虧錢股票,此兩種心理效應加強了不理性的行為反應,更削減了財富最大化的可能。心理帳戶會使投資人對風險產生錯誤的認知,誤以為將投資標的加進投資組合所造成的風險變化,就是該投資標的的個別風險(個股波動標準差衡量的風險),就其所獲得的平均報酬水準來說,承擔了太多的風險。

而在本書中所提及的其它心理偏誤,除了人們會受「代表性」影響而選擇持續獲利與營收創紀錄的明星公司股票,或是追逐過去到現在績效亮眼的共同基金外,還受「熟悉度」影響而在投資組合中置入太多自家公司或在地企業股票。股票市場中群眾經常是盲動的,追隨一窩蜂投資行為的結果,會導致情感凌駕理性而擴大心理偏誤,誠如股神巴菲特所云,股市獲利不二法門乃在於「恐懼時貪婪;貪婪時恐懼」十字訣裡。

最後,我想提醒大家,成功的投資不是只要認識所有的股票知識即已足夠,事實上,了解自己比如何投資理財更為重要;唯有在理解自己從何投資後,才能建立投資紀律與哲學,克服心理偏誤與人性弱點,讓「時間」與「複利」兩項因子站在你的致富陣線上,形成最大的槓桿效應。此為吾人學習投資心理學重要意義所在!
小鐘筆於台股順勢反撲的下午

2008年7月22日 星期二

談「微型創業」

之前我有談及未來擁有關鍵競爭力的兩種人才(見7.17文章我到哪裡找機會),其中一種即是「微型創業者」。相信很多人一聽到這個名詞,可能不知其義而滿頭霧水。在此,為「微型創業」作個簡單定義:個人從以往的工作經驗或是與生俱來的天份與興趣中,發掘自己的能力、確立自己的天份,使其嗜好及興趣具專業謀生能力。其實,微型創業者無所不在,於各行各業中皆存在這種不隸屬任何組織或公司,而能自行規劃、提供專業行銷以及產品、服務的個體戶。

世界上沒有特別為任何一個人量身訂做的「理想工作」,踏入職場後,你必須逐漸了解,真正有意義、有價值、受人尊敬的工作應該是由自己去定義,而非遷就別人。別人的想法與你毫無關聯,關鍵在於你有無充分認識自己,才能樂在工作,發揮潛能。人生重要的問題或抉擇都是不斷嘗試而解決的,絕無標準答案或一蹴可幾的;只要是生涯規劃,關於你的工作與天份才幹的種種問題,答案就不會豁然開朗、開門見山式地呈現在你眼前,更不可能在某個時間地點突然頓悟。社會心理學家Erikson認為,「嘗試」與「錯誤」在人生中扮演關鍵的角色,有此兩者的共伴作用才能發展「自我認同」,也才能發現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你所作出的承諾或比較持久,堅持下去的成功機會相對較高。只有解決認同危機的人,才能預備接受未來人生的挑戰。成功致富人生之始乃在學習與痛苦與憂慮共處,一並要面對風險,不能逃避風險。在這過程中你所須注意的是,專注在自己的內心,不被外界干擾,最後進入你自己的時空;你擁有自己的時間,別被世俗規範的所謂成功時間標準給制約了。年輕人求職選工作,除了要與自己的興趣潛能作考量,也必須以「能否學到東西」為首要制衡點。筆者發現,大部分的人求職把穩定薪資、工作福利與公司規模和穩定性作為優先考量,這是沒有前瞻性的作法。一來,即便你的收入穩定,是人人稱羨的鐵飯碗,但你工作沒有熱情或動力,每天行屍走肉地打卡上班,久而久之,你就會變成失業的高危險群成員;二來,公司的發展不代表你的發展,若是在前瞻性高的企業無所學,那麼這家公司的福利早晚亦不會為你所享有,況且在瞬息萬變、微利高競爭的時代,沒有一家企業敢保證可以永續經營。

承上,正如未來管理學家Tofler所說,「employement」這個名詞將於2010年消失,「微型創業」的思潮正慢慢改變許多上班族固有的想法,並且開闊了職涯發展的第二春機會。許多微型創業者不見得一次努力就能成功,很多創業的經驗需要時間的堅持與人脈、經驗的累積。基於此,我希望大家在順境中能戒慎自己,保持「轉舵」的心態。職場轉業的最大問題不是你缺乏某項能力,而是你猶豫不決、抱殘守缺,你必須喚起你的想法與動機,專注於工作外的學習,好讓目標感逐漸在心中發酵醞釀;而不是僅是每天抱怨現況卻不作任何改變,抑或縱使有想過要轉變,然而一時的動機或良知立即又被惰性與恐懼掩蓋了。唯有當你處在平穩順境時,你的時間和資源是最充裕自由的,你可以嘗試與自己對話,問問自己「使命感是什麼?」「有無工作以外的事情或興趣是你心所嚮往而魂牽夢縈的?」

根據本人與許多企業主觀察交流的結果,證實成功之道乃在於走少有人走過的路。《幸福富翁賺錢術》一書中也提到,你必須將你的專業與潛能轉化為微利競爭時代壟斷市場的武器,寧為雞首而不為牛後。在資本主義市場中,一定還有某些需求或服務是大眾需要而且還未被滿足的;然而你必須讓你的獨特性與市場產生關聯,這項獨特性意謂著別人無法取代你。筆者認為,台灣目前經濟情況正逢景氣循環與規模轉型,正需要中小企業的革命才能促進景氣復甦;中小企業主不必是公司組織,微型創業者亦能發揮相等的力量。我想,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可貴之處,在於給予人潛能發展成營利的可能性;然而,這還是需要你我深刻的關照自己與體認自己,勇於跨出職涯的第一步是很重要的

本文作者為中小企業革命熱血青年

2008年7月17日 星期四

我到哪裡找機會?

這是一個「沒有機會」的時代!這個很直接了當的開場白,絕非刻意唱衰你們,只是陳述一個事實!

我們每天翻開報章雜誌、打開電視,時常都會看到或聽到企管補習公司、遊學中心、推廣教育機構或是xx營利機構釋放一些求職廣告消息,諸如「百萬年薪菁英計畫-達人養成計畫班」、「國外進修拿學位,新貴薪水加三倍」、「不景氣拼公職、考證照-為新鮮人職場加分、讓老鳥晉昇」口號……等等;更有甚者,還有聲稱職場達人、證照高手的現身說法(參見7月17日年代新聞頻道),企圖塑造一個年輕人築夢的空間,令吾人以為此成功方式是可獲得的常態,似乎在在鼓動我們:只要你願意,處處都是機會;只要證照在手,工作自然找上你。然而,許多涉世未深、缺乏職場歷練的人殊不知眼前所見並非事實,一切只是商業手段的運用與包裝。在這個普遍經濟不景氣的年代,很多看似合法正當的「詐騙集團」利用人性弱點:在凍薪年代不甘孤獨與困苦,遂行推銷販賣證照與夢想之實。試想,倘若身擁那些證照與證書就能實現像那些補教業者所說的結果;那麼,那些「學有專精」的老師豈非飛黃騰達、早發利市了,何苦屈就於補教業者杯水車薪的工作?
其實上班族或職場新鮮人為了增進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或加強專業能力原本無可厚非,但當推廣教育以及諸多民間機構淪為賺錢怪獸與商業行為的炒作工具時,教育精神已經變質,失去原本教育成長之意義,悖離發展才能之初衷。所以,在選擇補習繳費前,一定要謹慎考慮:是否自己覺得碌碌無為,沒有確定的興趣以及毫無職場生涯規劃因而盲從同事朋友花錢考證照,抱持同樣的想法,以為證照在手就可以增添身價、工作自然上門?這種心態,也是一種「不勞而獲」的想法。這令我不禁回想到幾年前,台灣媒體開始炒熱「殯葬管理師」月入至少8萬元的嚮往風潮。然而不出幾年光景,現已每年有幾千人擠破頭想要考試搶飯碗,呈現「泡沫化狀態」。


另一方面,現在也有連鎖企業不斷打出「創業加盟」的廣告,吸引一些剛畢業或正逢失業的人開飲料店或賣鷄排、開咖啡店。說穿了,只是業主為了繼續擴張銷售版圖、吸收資金、靈活週轉再投資而想出來的花招。讀者不妨試想:照本宣科的分店經營也會獲得同樣報酬嗎?當很多人共襄盛舉,在短時間就能成就上手的事,能維持多久光景?在平面廣告的影子下,是否藏有刻意營造的假象?凡事都有一體兩面,當你聽到「賺錢」的消息,有無想過「賠錢」的後果?很多連鎖加盟市場已過度飽和,失去「競爭利基」,成功或然率百分之一。創業加盟這個看似誘人的一線生機,讓失業一族付出了金錢以及時間而無法回收,還得承擔加盟責任以及解約金的賠償問題,讓自己精疲力盡、負債累累!「蛋塔風潮」殷鑑不久,找工作或創業如同「投資理財」一樣,千萬別接觸或輕易嘗試自己不懂的東西!


偉晉並非以職場達人自居,但根據心理學的應用研究,在職場上發掘自己的專才潛能,遠勝過「擁有十張證照」的重要性。在這個學歷證照幾乎泡沫化的年代,未來只有兩種人才可以生存,一種是創造「高知識附加價值」的人;另一種是「自由工作者」、或稱「跳蚤」、「微型創業者」(註:此三者意涵相近)。以往靠公眾考試、證照學歷取才的大型公司與機構,一旦進去了不見得有很好的晉升機會,與自己當初面試預期的不同,徒生「上錯賊船」之憾,更有甚者,如:中華電信、遠東航空、IBM……等等,許多員工一夕間成為公司裁員與併購的犧牲品。再者,一家有前景的公司和一個明智的老闆要評量一個準人才,絕不會以一些制式化的面試問題跟一張紙來決定錄用與否,反而是「以人才找人才」,利用80/20法則由一些正向積極的人際網獲得,所以,別再迷信燙金邊的證照了!況且以我心理學專業背景剖析,心理測驗是無法反映員工SQ、EQ等能力特質,遑論證照!電視充斥太多商業行銷的東西,引導很多人直接去104人力銀行網路找工作,但所謂「好工作」是不存在於網路的,有97%的工作機會都是要藉由你充分認識自己的優勢,建立優質正向的人脈而從中獲益的。機會只會輕輕敲門並且與你擦身而過,唯有讓自己暴露在積極學習的氛圍中,才能蛻化成「黑天鵝」,遨遊「藍海」

真正成功、有智慧的人都是低調謙卑的,絕非在電視中出現光鮮亮麗、眾口鑠金的「明星」,企圖塑造積極不凡的公眾印象;亦不是透過身分頭銜過度宣傳行銷的,有自信的職場工作者或成功創業家都是善於隱藏與安適獨處的人,並不須以外在頭銜或別人眼光來肯定自己!


最後,僅以一句話與各位共勉,「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光明的時代,也是一個黑暗的時代」,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你準備好了嗎?
附註:本文部分內容引自魏安國《我到哪裡找機會?》一書


小鐘 筆於苦口愷切的颱風夜

2008年7月15日 星期二

楔子

我相信每個人,尤其是即將踏出校園的菁菁學子,都會被周遭的人問到:「你以後畢業後要幹嘛?」以我自己為例,我也常被問到這樣的問題。然而,對照三年前與三年後的自己,同樣的問題在我心中卻有截然相異的答案。三年前的我,我很怕面對這樣的問題,每當有人問我,我總是直覺自己迴避去面對與思考未來的出路,總是回說:「不知道耶!看看吧!」現在回顧當時的心境,其實是躊躇、惴惴不安的,心裡面想說,也許去考個老師或公務員吧!但另一方面在惶恐中卻有一股微弱的聲音告訴我;「你要考慮改變自己了!」
於是,當時我踏進社區大學,接受Dewey老師的心理學課程,並且透過閱讀一些書籍,讓我從中獲得啟示,對於原本的想法有了破壞性的反動;逐漸能夠體會愛因斯坦所說的道理;「如果你每天都跟別人作一樣的事情,抱持一樣的想法,卻想冀望不同的結果,那麼,你就是精神錯亂!」這兩年我認為我過得很充實,也許很多朋友看不到事情演變的過程,也會質疑我的想法;但是,如果現在你問我兩年前那個問題,我會回答你:「我是自由工作者!」
很多親友反駁:「你唸教育的,不當老師,不考公務員,還能幹嘛?」然而,根據我的觀察與周遭人的經驗,國家考試的錄取率由百分之四到千分之五不等,很多人想當然爾地接受學校老師或父母建議,大學畢業後直接去考公務員或參加教甄。這些建議相當明確,但卻往往是渺茫不可預知的過程,且過去通行的生存模式並不適用於現在,何況是未來?更有甚者,參加各種考試的人耗費好幾年的光陰,卻沒有去考慮「時間成本」、「機會成本」的問題,「如果我不是唸教育的,或我不去參加考試,我可以作什麼事?」事實上,你能作的事情可多了,你可以避免許多焦慮所引發的習得無助感。很多一心想求穩定的年輕人,他們採取的策略乃「走一步算一步」,把生活重心寄望在不切實際的未來,蜷縮在自己的思維世界中,致使消極頹志,貽害身心。
我有幸這幾年作了一些工作,認識一些事業有成人士,結交積極正向的朋友,從言談舉止的觀察中,發現成功致富是有一套心理學邏輯的。大多數的有錢人或成功人士,諸如:嚴長壽、李嘉誠、盛田昭夫、賈柏斯……等,他們都是低學歷卻有「高學力」的進取精神,從年輕顛沛流離之時,莫無致力於學習,出社會打工賺錢,殫精竭慮地走出自己的「藍海」。李嘉誠亦說:「閱讀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命。」足見,內在是可以改變外在的,無形決定有形。依據神經心理學研究結果顯示,凡有不斷作心智鍛鍊、閱讀與學習的人,他們的大腦神經迴路組織的綿密程度遠甚於沒有學習的人。
而在此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在閱讀與工作或學習中已經福至心靈,得到暢流經驗的滿足。當然,最大的效益在於人生的職涯規劃上,已清楚自己不會去作什麼事了,並且勇敢去試煉自己。如果你有真正去思考自己的生命,持續不斷改變,自然而然會去明白一些「似是而非」的社會現象或人生道理。年輕的歲月不是只有考試,無法面對自己或害怕試探未來的人終會一無所獲!
依此而論,「投資心理學」或「財金智富心理學」不全然聚焦於金錢或股票、期貨買賣上,誠如《川普清崎讓你賺大錢》一書中揭露:「心智是財富最大的槓桿」。一個人如果不去學習金融理財的知識,便無法轉化為智慧,遑論投資策略或紀律邏輯了!即便一個人如何腰纏萬貫,如果不具備正確且健全的財金智慧,是留不住錢財的。
以我本身教育心理學的背景,跨足「財經或企管」領域,的確不為很多人所理解;然而,從這兩個看似「絕對」的學域中,確實有一些相關聯的科學邏輯,例如:「展望理論」的論述讓我們知道投資人很容易賣掉小賺的股票,卻留下賠錢的股票。當然還有更多理論值得玩味、摸索。學習這些理論或財金心理學,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並讓自己避免一些麻煩,以及錯誤的理財方式,引領自己往成功、致富又快樂的境界前進。許多事情我們不需證明或解釋給任何人看,更何況沒有人能教導我們如何成功致富,自己的問題要自己克服,提升智慧的關鍵乃是自己!
小鐘 筆於 台股續挫322點歷經殺盤的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