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大師巴菲特曾經說過,投資最重要有兩項原則,第一是不要虧損,第二則是記住第一個原則。在這經濟不景氣、全民恐慌的時代中,「保本」是大家的共識,奈何仍是有許多人作出錯誤的理財方式,不但沒有保本,還讓自己的半生積蓄付諸流水,只能惘然喟嘆。
其實購買連動債或各種衍生性金融商品的人,多半不知道其商品的屬性與功能,遑論夾雜在其中的陷阱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是千古不變的守則,在投資理財方面,這些金融商品的投資失利也證明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然而,群眾的心裡總是喜歡追隨流行,或是嚮往高獲利的理財之道,於是乎,就有很多金融機構利用各種雜誌與傳媒的置入性行銷,吸引大家去買這種「穩賺不賠」又能「保本」的東西,殊不知這是商人反映群眾需求所設計的複雜產品,即便以後賺了錢,你的基金績效有一半都被銀行與投信的管銷費用吃掉了,而若賠錢了,則仍要按照規矩賺你的手續費與管理費;也就是說,不管賺或賠,金融人員與基金經理人都能賺取佣金與費用,而投資失利的人往往是你自己。
以下內容取編自《蟋蟀比螞蟻更有錢》麥田出版,2008,3初版
一旦我們的心思全被「賺錢」、「有利可圖」這些字眼吸引後,就會茫茫然掉入金錢陷阱中,即使你自己是孤家寡人一個,偶爾吃點虧不算什麼,實際上受騙後引發的麻煩卻是沒完沒了,因為根據瞭解,金融呆子在市場中價值最高的,只要一次拐騙成功,就可能被騙第二次、第三次…..。「高利」又「保本」對消費者似乎有利的宣傳字眼氾濫充斥著整個社會。誠如《蟋蟀比螞蟻更有錢》一書談到,當你碰到「高利」、「保本」這種宣傳術語後,務必得瞭解清楚它的理論依據。以「高利」來說,通常都有附帶條件,也就是約定存款的期間特別長(例如15年、20年),或是不容易中途解約。傳統的定期存款是可以允許客戶中途解約的,取回的本金也不會打折扣;可是那些以「高利定存」作為號召的金融商品,不是不容許解約,不然就是中途解約後只能拿回一小部分的本金(通常第二年贖回投資型保單,本金已經剩50%了)。再以「保本」來說,如果是有加入中央存款保險制度,或是經政府背書後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約,基本上當然不會有風險;但若是例如公司債這類僅以發行公司為象徵性的保證者,則有相對的風險存在。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以連動債來說,雖然它表現亦稱作「債券」,理專也會告訴你債券連結大盤指數,相對穩定且獲利可觀;但其本質卻與債券南轅北轍,已經是高風險群的金融商品了。在合約期滿之前,一旦平均股價跌落至當初設定的履約價格時,客戶當初所投入的本金就會大幅縮水。儘管銀行保證支付你高額的利息,但期滿後所收到的本金將會大幅減少,如此一來,即便是「高利」,對你也無任何意義了!這個道理就與「選擇權」、「期貨」此般商品一樣,投資人隨時冒著高槓桿的投資風險。
因此,學習財金心理學的目的不在於瞭解所有的金融商品與操作方法,而在於瞭解自己,避免選擇不當的理財方式而貽害一生。正確的原則還是起先所說:「避免犯錯且絕不犯錯」,不景氣的年代,保本最好的方式就是把錢放在自己的籃子裡作妥善的規劃與運用,例如自己定期定額買進指數型基金ETF(注意:不是透過理專或營業員的推銷而去買)。真正投資成功的有錢人,他們其實把重點放在「如何避免自己的資產縮水」,而非「如何增加自己的資產」,因此,有意義的投資致富來自於正確的學習,以上與大家共勉之!
本部落格為國內極少數「非營利性質」的知識專業平台,以重塑「投資心理」為目的,以提昇「個人經濟力」、「情緒幸福感」與「投資決策力」為創設宗旨,為每位參與知識交流的讀者而生,歡迎您的加入!如有專訪、授課或演講邀約,請洽wageiverson@gmail.com
2009年1月21日 星期三
2009年1月16日 星期五
《嶄露頭角的成功法則》書摘與心得
基本上,「成功者」可分成三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長期而且持續成功的人;第二種類型是一時的成功,後來便消聲匿跡的人;第三種類型是表面上沒沒無聞,本質上卻讓人感覺到開朗、幸福同時也深受尊敬的人。作者認為這三種類型的人其中以第三種類型的人最值得我們學習,尤其在他們身上可以找到非常根本且重要的人格特質。日本人習慣將這種成功、致富又快樂的人稱為「成幸者」。
嶄露頭角固然重要,但嶄露頭角的「方式」更重要。一旦成功的方式錯誤,即便一時之間大放異彩,反而容易招致重大的失敗,如同一夕致富的賽馬贏家或樂透彩得主,最後往往留不住錢財而債築高台。然而,傳播媒體最感興趣的通常都是「單憑一點點創意就成功的人」以及「偶然幸運而成功的人」,此類的報導常會誤導大家,以為成功的人很多。事實上,所謂「輕鬆賺取」的財富,其實會有很大的反效果,結局就是讓人在短時間失去所有得到的東西。當一個人欠缺成功所需要的智慧或能力時,即便擁有財富也是一時的。真正永續的成功很難得,貴在一點一滴的努力累積;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應該是「正確的」成功,為了能夠正確的成功,我們必須掌握「什麼事情才是正確的?」誠如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所說:「做對的事情永遠比把事情做對重要!」
人生是條單行道,一條只能不斷往前而無法回頭的道路。缺乏人生目標的人,往往覺得生命空虛,難免抱憾而終。就如同許多成為「老闆奴隸」的上班族,凡是只遵照主管指示而工作,缺乏自我,只為他人而活,最後甚至丟了工作也賠了健康。所以,要擺脫「上班族情結」的未來成功者,必須重新關注自己,無論工作或人生,都是靠一步步的累積;即使目標在別人眼中看來微不足道,但只要訂立方向,並朝目標努力邁進,就能讓自己建立自信。
本書作者江口先生曾經跟隨於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身邊服務,觀察出松下先生長期成功的智慧哲學,正應證了我平常推廣的一個理念:「成功是一套嚴謹的心理學邏輯」。在本書中提到嶄露頭角的基本條件首先就是「擁有熱情」;如果擁有熱情,就能產生智慧。在獲得成功之前,實現夢想的原動力在於真正喜歡自己的工作,而非出於職員的責任或服從主管的命令而工作。如果你真的想要成功,許多知識都是必要的;假如某些知識正是自己喜歡的,自然而然你就會去主動學習並吸收起來,但如果不喜歡,就算幸運降臨,我們也會錯失它。
而在其它成功要件中,我認為「懂得反省」是第二重要的事情。心理學領域有個名詞稱為「自我歸因謬誤」,意思是說,一般人對於事情順利推展的反應都是認為自己有實力,而在失敗的時候卻認為是環境因素影響讓自己時運不佳。然而,諸如松下幸之助這類成功者,想法與行為卻相反,他們以為成功都是「受到他人幫助」或「自己運氣不錯」,對於失敗則歸因於自己的個人因素。因此,他們往往都能保持對企業經營的戒慎之心,就連小小的錯誤都會躬身自省,不會視而不見。
第三重要的事我認為是「自律」。相信大家若有關注財經新聞,就會發現經常有創投事業成功上市後不久卻落得「泡沫破滅」的結局。作者認為,這些創投事業的參與者只是創業者,離真正的經營者還有程度的差距;想成功經營創投事業,關鍵在於如何「提昇自我」,而人格不成熟的人是無法長期成功的。對一些名片上印有頭銜的人來說,有兩樣東西必須無愧於他的職銜,其一是工作表現,其二則是個人的成長。工作表現是可透過經驗累積而改善績效的;然而,個人的內心成長必須靠有恆的鍛鍊,人的心智成熟與身體成長不同,人若要更為成熟,必須管好自己的心,日復一日用心自律,否則難以精進。而鍛鍊自己內心不外乎兩個重點,第一是「養成思考的習慣」,第二是「保持一顆忍耐的心」;養成思考的習慣就可以培育自己的一套想法,有一顆忍耐與持之以恆的心就可以讓自己變得優雅。
幸福,並非建立在金錢、名譽、地位與職位等這些外在事物上,而在於是否百分之百發揮了自我潛能;即便無法百分之百,也是儘可能努力發揮。想要在職場上發光發熱並嶄露頭角,你必須不斷讓自己有所成長,不斷透過學習,才能獲知正確的知識,成為真正的「成幸者」!
嶄露頭角固然重要,但嶄露頭角的「方式」更重要。一旦成功的方式錯誤,即便一時之間大放異彩,反而容易招致重大的失敗,如同一夕致富的賽馬贏家或樂透彩得主,最後往往留不住錢財而債築高台。然而,傳播媒體最感興趣的通常都是「單憑一點點創意就成功的人」以及「偶然幸運而成功的人」,此類的報導常會誤導大家,以為成功的人很多。事實上,所謂「輕鬆賺取」的財富,其實會有很大的反效果,結局就是讓人在短時間失去所有得到的東西。當一個人欠缺成功所需要的智慧或能力時,即便擁有財富也是一時的。真正永續的成功很難得,貴在一點一滴的努力累積;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應該是「正確的」成功,為了能夠正確的成功,我們必須掌握「什麼事情才是正確的?」誠如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所說:「做對的事情永遠比把事情做對重要!」
人生是條單行道,一條只能不斷往前而無法回頭的道路。缺乏人生目標的人,往往覺得生命空虛,難免抱憾而終。就如同許多成為「老闆奴隸」的上班族,凡是只遵照主管指示而工作,缺乏自我,只為他人而活,最後甚至丟了工作也賠了健康。所以,要擺脫「上班族情結」的未來成功者,必須重新關注自己,無論工作或人生,都是靠一步步的累積;即使目標在別人眼中看來微不足道,但只要訂立方向,並朝目標努力邁進,就能讓自己建立自信。
本書作者江口先生曾經跟隨於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身邊服務,觀察出松下先生長期成功的智慧哲學,正應證了我平常推廣的一個理念:「成功是一套嚴謹的心理學邏輯」。在本書中提到嶄露頭角的基本條件首先就是「擁有熱情」;如果擁有熱情,就能產生智慧。在獲得成功之前,實現夢想的原動力在於真正喜歡自己的工作,而非出於職員的責任或服從主管的命令而工作。如果你真的想要成功,許多知識都是必要的;假如某些知識正是自己喜歡的,自然而然你就會去主動學習並吸收起來,但如果不喜歡,就算幸運降臨,我們也會錯失它。
而在其它成功要件中,我認為「懂得反省」是第二重要的事情。心理學領域有個名詞稱為「自我歸因謬誤」,意思是說,一般人對於事情順利推展的反應都是認為自己有實力,而在失敗的時候卻認為是環境因素影響讓自己時運不佳。然而,諸如松下幸之助這類成功者,想法與行為卻相反,他們以為成功都是「受到他人幫助」或「自己運氣不錯」,對於失敗則歸因於自己的個人因素。因此,他們往往都能保持對企業經營的戒慎之心,就連小小的錯誤都會躬身自省,不會視而不見。
第三重要的事我認為是「自律」。相信大家若有關注財經新聞,就會發現經常有創投事業成功上市後不久卻落得「泡沫破滅」的結局。作者認為,這些創投事業的參與者只是創業者,離真正的經營者還有程度的差距;想成功經營創投事業,關鍵在於如何「提昇自我」,而人格不成熟的人是無法長期成功的。對一些名片上印有頭銜的人來說,有兩樣東西必須無愧於他的職銜,其一是工作表現,其二則是個人的成長。工作表現是可透過經驗累積而改善績效的;然而,個人的內心成長必須靠有恆的鍛鍊,人的心智成熟與身體成長不同,人若要更為成熟,必須管好自己的心,日復一日用心自律,否則難以精進。而鍛鍊自己內心不外乎兩個重點,第一是「養成思考的習慣」,第二是「保持一顆忍耐的心」;養成思考的習慣就可以培育自己的一套想法,有一顆忍耐與持之以恆的心就可以讓自己變得優雅。
幸福,並非建立在金錢、名譽、地位與職位等這些外在事物上,而在於是否百分之百發揮了自我潛能;即便無法百分之百,也是儘可能努力發揮。想要在職場上發光發熱並嶄露頭角,你必須不斷讓自己有所成長,不斷透過學習,才能獲知正確的知識,成為真正的「成幸者」!
2009年1月12日 星期一
《投資最重要的三個問題》書摘與心得
作者:Ken Fisher
出版社:財信
本書是作者累積漫長投資經驗的心得發表,Ken Fisher對於金融市場的看法亦是本於效率市場的前提假設,來提醒大家莫倚賴眾人已知的消息或新聞進行操作。在瞭解投資最重要的三個問題之前,你必須明白一件事:掌握別人不知道的事才能超越大盤。一般來說,多數投資人總是千方百計的找尋消息,殊不知其所知道的消息以反映在股價上了。不論你是投資專家或業餘者,要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事,你需要像個科學家去思考,不應用成套的規則來看待投資,而要以開放、好奇的心胸以及新鮮的想法來應付市場的變化。
我們知道許多行業的多數技藝是可以學習的,舉凡麵包師傅、查帳的會計員、電子工程師…..等等,都是投入時間充分受訓後,便可施展特定技藝。但就「投資」這個領域來說,卻是存在著相反現象;鮮少有人可以長期擊敗股市大盤的績效,就連擁有財務分析師(CFA)或理財規劃顧問(CFP)證照的專業員超越大盤的機率並不高於業餘人士,遑論經濟財務學博士或電視名嘴了!因此,學習一門技藝並不能讓你獲利,且證照或學歷並非投資必要條件,而是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事」才是決勝關鍵。當然,進一步追根究底問問自己最重要的三個問題更可幫助自己減少犯錯的機會。
首先,第一個問題,即是我們必須找出那些我們相信但其實是錯誤的事實。簡單而言,就是你所相信的事情其實是錯的。想要成功投資的一個秘訣是:三分之二靠不犯錯,三分之一靠做對的事,誠如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所云:「首先,不要犯錯!」為了避免犯錯,你必須思考往常所相信的事是否正確。如果謬誤的迷思與事實很容易分辨,就不會發生如此多謬誤的事了!雖然這並不容易,但也非不可能,其中最難的一點在於懷疑所有你先前相信的事;但事實上,多數人並不願質疑自我,他們寧可花時間去說服自己與別人,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大家擁抱迷思的原因,不外乎有兩點,其一是它們像是常識,而你通常不會質疑常識;其二,你周遭的人往往也認為這些事是真的,你也不會去質疑大家所認同的事。而且,人類總是過度自信,不理性的自認自己可以做好某件事;雖然自信可以幫助我們成功歷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演化世界,但在資本市場中,過度自信卻會造成你巨大的傷害。在此舉個簡單的錯誤常識來說明,例如多數人都相信高本益比(股價除以每股盈餘的數值)的股市風險高於低本益比的股市,乍看之下似乎很合理,因本益比的股票就盈餘來看確實股價偏高,容易反轉下跌;但事實上,「股價」不是「本益比」唯一的變數,在高本益比之後的年度裡,公司獲利往往增加得比股價快,且獲利往往超乎預期,大家不妨觀察1997年到1999年以及2003年高本益比股價變化的情形,便可知道這項說法根本無法成立;統計數據告訴我們,本益比不論在何種水準,都無法顯示股市的風險或報酬。
接著,第二個問題是,你要如何去測量別人難以掌握的事情,才能幫助你操作成功?投資本身其實就是「反直覺」,投資成功需要不斷的創新與測試新的觀點。在測量之前,必須瞭解一些大眾固有的迷思,就以「美元」貨幣強弱與美股大盤指數波動關係來看,此堪稱最為普遍的迷思。現在就以簡單的事實來推翻這項說法!如2008年六月以來台股開始明顯反轉下跌,台灣分析師認為,出現如此現象乃因於台幣貶值所致,然而,貨幣是全球經濟貿易相對連動關係的東西,如果台幣貶值,那麼,美元就會升值,可是事實上美股卻也出現慘跌現象,再將問題反推思考,這樣的認知偏誤也發生在美國,當地投資人也認為弱勢美元不利於美股表現,但事實上,美股約佔全球股市市值的一半,若這項弱勢美元導致美股下跌的說法成立,那麼其它非美元地區的貨幣升值,難道不該有利於其他股市?很顯然的,事實並非如此,但人們因為無知的偏誤加深了恐慌心態,對於負面的事實加諸太多相關的探測與解釋。因此,你可以從中瞭解到,貨幣與股市之間並無因果,甚至也無多大相關。你知道它們並無關係,貨幣如同股價只是反映現實的供需,這項資訊可說是一種別人不知道的寶貴資產,你就可以從中掌握機會去反向操作。誠如作者在書中談到:「當我發現某件事有用之後,我會不斷測試,確定市場上未加以反映,等我相信自己測試到一件新事物後,我會觀察別人是否也想或也能夠測試它;我測試的方法就是與別人分享,人們愈是覺得荒唐,他們就愈不會去試,我就更明白這個方法還是管用」。
最後,第三個問題是,你的大腦其實在誤導你、誘騙你作出糟糕的決策。以股市本身來說,它不啻為偉大的羞辱者,不管在熊市或牛市,它都想盡辦法讓你出錯。根據心理學的研究,人的大腦習慣找尋事物發生的成因,長期適應具體明確的策略,因此,人性表現在投資上,總是憑藉著過度的自信不斷推論與預測;但事實上,股市卻無法讓你成功預測,你只能專注在長期市場的走勢,而不是去預測短期的漲跌。Ken Fisher也有告訴你:「在你進行預測時,最重要的是猜對市場走勢,而不是幅度;在任何時候,股市永遠只有四種情況:小跌、大跌、小漲、大漲,你預期市場走勢上漲8﹪或88﹪都不重要,不論漲多少,你的資產配置決定都會是股票,雖然你選擇的類股多少會受漲勢幅度的影響,即便你猜錯了幅度,只要作出投入股市的正確決定,就可長期享受正確資產配置帶來的正面報酬。先前的行為財務學證實一項事實,人對於厭惡虧損的程度遠勝過獲利的快樂,因而常會因過度的自信,而讓自己的焦慮情緒影響了投資決策,在股市長期低迷時,你很容易因為一時的大跌波動而作出停損動作,但結局往往是不好的,停損未必達到投資人的預期,反而在最低點賣出股票,等你再次投入市場,手續費與交易成本又加高了,可能損失一部分的漲幅利潤。嚴格來說,股價是統計學家所說的「非序列相關」,亦即股價朝著一個方向波動時,它保持那個走向或反轉的機率各佔一半,股價現在下跌了多少金額與它的未來走勢毫無關係。
總之,在今日資本市場中,你必須勉勵自己成為一個「轉型者」,隨時質疑我們已知的東西,開闊我們的視野。股市是純正的資本主義,你所購買的股票不論是何種類股,完全由供需所決定,這是學習「投資心理學」的好處所在,你可以透過不斷的反思與學習,體會到股市是難以預測的,你也無法擁有某項技術而進行操作換得長期致富;然而,你卻可以去問問自己本文這三個問題,讓自己免於犯錯,並且減少你的石器大腦與情緒的干擾,甚至在群眾極端恐慌或樂觀時,掌握住別人所欠缺的優勢,甚至反向操作來獲利。
出版社:財信
本書是作者累積漫長投資經驗的心得發表,Ken Fisher對於金融市場的看法亦是本於效率市場的前提假設,來提醒大家莫倚賴眾人已知的消息或新聞進行操作。在瞭解投資最重要的三個問題之前,你必須明白一件事:掌握別人不知道的事才能超越大盤。一般來說,多數投資人總是千方百計的找尋消息,殊不知其所知道的消息以反映在股價上了。不論你是投資專家或業餘者,要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事,你需要像個科學家去思考,不應用成套的規則來看待投資,而要以開放、好奇的心胸以及新鮮的想法來應付市場的變化。
我們知道許多行業的多數技藝是可以學習的,舉凡麵包師傅、查帳的會計員、電子工程師…..等等,都是投入時間充分受訓後,便可施展特定技藝。但就「投資」這個領域來說,卻是存在著相反現象;鮮少有人可以長期擊敗股市大盤的績效,就連擁有財務分析師(CFA)或理財規劃顧問(CFP)證照的專業員超越大盤的機率並不高於業餘人士,遑論經濟財務學博士或電視名嘴了!因此,學習一門技藝並不能讓你獲利,且證照或學歷並非投資必要條件,而是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事」才是決勝關鍵。當然,進一步追根究底問問自己最重要的三個問題更可幫助自己減少犯錯的機會。
首先,第一個問題,即是我們必須找出那些我們相信但其實是錯誤的事實。簡單而言,就是你所相信的事情其實是錯的。想要成功投資的一個秘訣是:三分之二靠不犯錯,三分之一靠做對的事,誠如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所云:「首先,不要犯錯!」為了避免犯錯,你必須思考往常所相信的事是否正確。如果謬誤的迷思與事實很容易分辨,就不會發生如此多謬誤的事了!雖然這並不容易,但也非不可能,其中最難的一點在於懷疑所有你先前相信的事;但事實上,多數人並不願質疑自我,他們寧可花時間去說服自己與別人,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大家擁抱迷思的原因,不外乎有兩點,其一是它們像是常識,而你通常不會質疑常識;其二,你周遭的人往往也認為這些事是真的,你也不會去質疑大家所認同的事。而且,人類總是過度自信,不理性的自認自己可以做好某件事;雖然自信可以幫助我們成功歷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演化世界,但在資本市場中,過度自信卻會造成你巨大的傷害。在此舉個簡單的錯誤常識來說明,例如多數人都相信高本益比(股價除以每股盈餘的數值)的股市風險高於低本益比的股市,乍看之下似乎很合理,因本益比的股票就盈餘來看確實股價偏高,容易反轉下跌;但事實上,「股價」不是「本益比」唯一的變數,在高本益比之後的年度裡,公司獲利往往增加得比股價快,且獲利往往超乎預期,大家不妨觀察1997年到1999年以及2003年高本益比股價變化的情形,便可知道這項說法根本無法成立;統計數據告訴我們,本益比不論在何種水準,都無法顯示股市的風險或報酬。
接著,第二個問題是,你要如何去測量別人難以掌握的事情,才能幫助你操作成功?投資本身其實就是「反直覺」,投資成功需要不斷的創新與測試新的觀點。在測量之前,必須瞭解一些大眾固有的迷思,就以「美元」貨幣強弱與美股大盤指數波動關係來看,此堪稱最為普遍的迷思。現在就以簡單的事實來推翻這項說法!如2008年六月以來台股開始明顯反轉下跌,台灣分析師認為,出現如此現象乃因於台幣貶值所致,然而,貨幣是全球經濟貿易相對連動關係的東西,如果台幣貶值,那麼,美元就會升值,可是事實上美股卻也出現慘跌現象,再將問題反推思考,這樣的認知偏誤也發生在美國,當地投資人也認為弱勢美元不利於美股表現,但事實上,美股約佔全球股市市值的一半,若這項弱勢美元導致美股下跌的說法成立,那麼其它非美元地區的貨幣升值,難道不該有利於其他股市?很顯然的,事實並非如此,但人們因為無知的偏誤加深了恐慌心態,對於負面的事實加諸太多相關的探測與解釋。因此,你可以從中瞭解到,貨幣與股市之間並無因果,甚至也無多大相關。你知道它們並無關係,貨幣如同股價只是反映現實的供需,這項資訊可說是一種別人不知道的寶貴資產,你就可以從中掌握機會去反向操作。誠如作者在書中談到:「當我發現某件事有用之後,我會不斷測試,確定市場上未加以反映,等我相信自己測試到一件新事物後,我會觀察別人是否也想或也能夠測試它;我測試的方法就是與別人分享,人們愈是覺得荒唐,他們就愈不會去試,我就更明白這個方法還是管用」。
最後,第三個問題是,你的大腦其實在誤導你、誘騙你作出糟糕的決策。以股市本身來說,它不啻為偉大的羞辱者,不管在熊市或牛市,它都想盡辦法讓你出錯。根據心理學的研究,人的大腦習慣找尋事物發生的成因,長期適應具體明確的策略,因此,人性表現在投資上,總是憑藉著過度的自信不斷推論與預測;但事實上,股市卻無法讓你成功預測,你只能專注在長期市場的走勢,而不是去預測短期的漲跌。Ken Fisher也有告訴你:「在你進行預測時,最重要的是猜對市場走勢,而不是幅度;在任何時候,股市永遠只有四種情況:小跌、大跌、小漲、大漲,你預期市場走勢上漲8﹪或88﹪都不重要,不論漲多少,你的資產配置決定都會是股票,雖然你選擇的類股多少會受漲勢幅度的影響,即便你猜錯了幅度,只要作出投入股市的正確決定,就可長期享受正確資產配置帶來的正面報酬。先前的行為財務學證實一項事實,人對於厭惡虧損的程度遠勝過獲利的快樂,因而常會因過度的自信,而讓自己的焦慮情緒影響了投資決策,在股市長期低迷時,你很容易因為一時的大跌波動而作出停損動作,但結局往往是不好的,停損未必達到投資人的預期,反而在最低點賣出股票,等你再次投入市場,手續費與交易成本又加高了,可能損失一部分的漲幅利潤。嚴格來說,股價是統計學家所說的「非序列相關」,亦即股價朝著一個方向波動時,它保持那個走向或反轉的機率各佔一半,股價現在下跌了多少金額與它的未來走勢毫無關係。
總之,在今日資本市場中,你必須勉勵自己成為一個「轉型者」,隨時質疑我們已知的東西,開闊我們的視野。股市是純正的資本主義,你所購買的股票不論是何種類股,完全由供需所決定,這是學習「投資心理學」的好處所在,你可以透過不斷的反思與學習,體會到股市是難以預測的,你也無法擁有某項技術而進行操作換得長期致富;然而,你卻可以去問問自己本文這三個問題,讓自己免於犯錯,並且減少你的石器大腦與情緒的干擾,甚至在群眾極端恐慌或樂觀時,掌握住別人所欠缺的優勢,甚至反向操作來獲利。
2009年1月7日 星期三
《慢的教育》心得感言
作者:Carl Honore
出版:大塊文化
兩千年前,望子成龍太迫切的父母親被認為是古羅馬學堂裡的潛在職業災害。自從少年莫札特掀起十八世紀神童風潮,許多歐洲人都把小孩放進天才培育溫室,想再製造出另一個莫札特。如今,眾多父母唯恐埋沒了孩子的天份,除了供給孩子最好的資源,也要求孩子達成最好的結果;培育子女的態度已走到極端,構成了「過度親職行為」。
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所成就,原無可厚非;只要是人,對於我們週遭的親友與家人難免都會有著關係互動的需要與期待。然而,如果對於他人的期待是建立在不健康的基礎上時,尤其是父母為滿足自己父愛或母愛的慾望,而無止盡的「關注」小孩時,無疑的失去了家庭親職教育的原衷。在英文詞彙中有個字是「involve」,意指「干預、影響」,把自己的情緒或想法加諸於別人身上。事實上,現代許多父母所做的事情往往都是在「干預」孩童的成長,剝奪他們的行動自由。最近兩年流行一個名詞,我們稱那些過度關注自己小孩的父母是「直昇機父母」,在世界各國都存在如此現象,有些父母甚至要求學校在自己小孩上課的教室內裝置「GPS定位系統」,已讓其在家或辦公室隨時掌握小孩上課情況。
家長都希望自己小孩能夠「懂事聽話」外,也期待他們不能輸在起跑點上。這樣的心理正好被一些坊間教育業者所掌握,我們可以看到車站或都市鬧區以及學校林立的街道上都有補習班或補教機構的行銷與宣傳,其中最繁華的盛景莫過於「兒童英語班」。英語目前可說是國際流通的重要語言,我雖不反對學生上補習班學習英語;然而,「過早學習」的結果經過實驗證實並無太大效用,有位教育大學教授張香君女士曾於著作《我的小孩不會說中文》中以兒童心理學的實證結果為基礎,愷切暢談英語教學的問題與適切性,當中也反映了一個重點,國人實在對於一些「流行事物」過度嚮往與迷思。事實上,學習英語的適當年齡是在國小中年級後,若是在小孩處於四、五歲成長探索的階段時,施予「全日制」英語教學與生活常規式訓練,恐怕會適得其反,他將失去「人性本然」的適應與探索能力。無怪乎有良知的專業學者不禁大聲疾呼,幼兒全美語的存廢必須審慎評估、嚴格檢討。
類似的迷思還有「全腦開發」或「皮紋檢測」。這些教育業者無不打著「兒童關鍵決戰、不能輸在起跑點……」的名義去吸引家長們上門了解與求助。然而,他們卻不知道他們所相信的東西如「皮紋」或「腦紋」檢測與心理測驗,其實是極具爭議的,我認為那些東西形同「偽科學」。真正的心理測驗是要由專業的心理臨床師才能執行的;何況正統腦神經科學中並無發現「測量皮紋」可以得知「腦紋情況」,遑論藉由那些「外力」去改善一個人的智力了!我相信家長本於關心孩子的成長都是親情使然、立意良善的。然而,許多心態上的迷思可能致使我們對於自己的孩子造成不可避免的傷害。
誠如《第八個習慣》作者史蒂芬.科維所說:「高效能的人生必須以終為始」,這句話意義深遠,頗具啟發性。身為父母的你,必須隨時問你自己:「你希望你的孩子得到什麼?」答案不也是:你希望他們一生幸福快樂嗎?因此,以終為始的做法就是別將目的手段化,盡其可能的協助他們探索與瞭解這個世界的社會互動與自己的人格性質,絕非透過自己意念的加諸與干預即能確保孩子一生順遂不凡。《慢的教育》作者Carl Honore接續上一本著作《慢活》後,提出了對於兒童教育的哲學思考,「慢」絕不是為慢而慢,更不是主張極端的自由放任;而是一種尊重孩子自然成長的態度,這種態度才是人際互動中真正關注對方的「愛」。人生許多重要事情,我們不能代替別人經歷,更不能控制對方的生存意志;尤其在兒童的探索期階段,必須給予安全溫暖的環境,而非一套現成的制度或壟斷的親職行為。
要使孩子幸福快樂,並非提供他一切資源,而是增加他探索自我的機會。一個人若是終其一生順遂平安,沒有任何挫折或磨練,絕不是一件好事;事實的背後,可能是按照父母提供的地圖路線走,卻沒有探索自己的個性與興趣潛能。成功致富又快樂的人生,是你不能免除的與「憂慮」共存,不斷經歷必要的失敗與痛苦,在職涯摸索的過程中歷經那些磨練,對於人生的經驗與智慧絕對是正向的,縱使過程不順遂,然而從事的事情都是自己「熱愛的事」,如此人生何嘗不是「真正活過」嗎?
出版:大塊文化
兩千年前,望子成龍太迫切的父母親被認為是古羅馬學堂裡的潛在職業災害。自從少年莫札特掀起十八世紀神童風潮,許多歐洲人都把小孩放進天才培育溫室,想再製造出另一個莫札特。如今,眾多父母唯恐埋沒了孩子的天份,除了供給孩子最好的資源,也要求孩子達成最好的結果;培育子女的態度已走到極端,構成了「過度親職行為」。
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所成就,原無可厚非;只要是人,對於我們週遭的親友與家人難免都會有著關係互動的需要與期待。然而,如果對於他人的期待是建立在不健康的基礎上時,尤其是父母為滿足自己父愛或母愛的慾望,而無止盡的「關注」小孩時,無疑的失去了家庭親職教育的原衷。在英文詞彙中有個字是「involve」,意指「干預、影響」,把自己的情緒或想法加諸於別人身上。事實上,現代許多父母所做的事情往往都是在「干預」孩童的成長,剝奪他們的行動自由。最近兩年流行一個名詞,我們稱那些過度關注自己小孩的父母是「直昇機父母」,在世界各國都存在如此現象,有些父母甚至要求學校在自己小孩上課的教室內裝置「GPS定位系統」,已讓其在家或辦公室隨時掌握小孩上課情況。
家長都希望自己小孩能夠「懂事聽話」外,也期待他們不能輸在起跑點上。這樣的心理正好被一些坊間教育業者所掌握,我們可以看到車站或都市鬧區以及學校林立的街道上都有補習班或補教機構的行銷與宣傳,其中最繁華的盛景莫過於「兒童英語班」。英語目前可說是國際流通的重要語言,我雖不反對學生上補習班學習英語;然而,「過早學習」的結果經過實驗證實並無太大效用,有位教育大學教授張香君女士曾於著作《我的小孩不會說中文》中以兒童心理學的實證結果為基礎,愷切暢談英語教學的問題與適切性,當中也反映了一個重點,國人實在對於一些「流行事物」過度嚮往與迷思。事實上,學習英語的適當年齡是在國小中年級後,若是在小孩處於四、五歲成長探索的階段時,施予「全日制」英語教學與生活常規式訓練,恐怕會適得其反,他將失去「人性本然」的適應與探索能力。無怪乎有良知的專業學者不禁大聲疾呼,幼兒全美語的存廢必須審慎評估、嚴格檢討。
類似的迷思還有「全腦開發」或「皮紋檢測」。這些教育業者無不打著「兒童關鍵決戰、不能輸在起跑點……」的名義去吸引家長們上門了解與求助。然而,他們卻不知道他們所相信的東西如「皮紋」或「腦紋」檢測與心理測驗,其實是極具爭議的,我認為那些東西形同「偽科學」。真正的心理測驗是要由專業的心理臨床師才能執行的;何況正統腦神經科學中並無發現「測量皮紋」可以得知「腦紋情況」,遑論藉由那些「外力」去改善一個人的智力了!我相信家長本於關心孩子的成長都是親情使然、立意良善的。然而,許多心態上的迷思可能致使我們對於自己的孩子造成不可避免的傷害。
誠如《第八個習慣》作者史蒂芬.科維所說:「高效能的人生必須以終為始」,這句話意義深遠,頗具啟發性。身為父母的你,必須隨時問你自己:「你希望你的孩子得到什麼?」答案不也是:你希望他們一生幸福快樂嗎?因此,以終為始的做法就是別將目的手段化,盡其可能的協助他們探索與瞭解這個世界的社會互動與自己的人格性質,絕非透過自己意念的加諸與干預即能確保孩子一生順遂不凡。《慢的教育》作者Carl Honore接續上一本著作《慢活》後,提出了對於兒童教育的哲學思考,「慢」絕不是為慢而慢,更不是主張極端的自由放任;而是一種尊重孩子自然成長的態度,這種態度才是人際互動中真正關注對方的「愛」。人生許多重要事情,我們不能代替別人經歷,更不能控制對方的生存意志;尤其在兒童的探索期階段,必須給予安全溫暖的環境,而非一套現成的制度或壟斷的親職行為。
要使孩子幸福快樂,並非提供他一切資源,而是增加他探索自我的機會。一個人若是終其一生順遂平安,沒有任何挫折或磨練,絕不是一件好事;事實的背後,可能是按照父母提供的地圖路線走,卻沒有探索自己的個性與興趣潛能。成功致富又快樂的人生,是你不能免除的與「憂慮」共存,不斷經歷必要的失敗與痛苦,在職涯摸索的過程中歷經那些磨練,對於人生的經驗與智慧絕對是正向的,縱使過程不順遂,然而從事的事情都是自己「熱愛的事」,如此人生何嘗不是「真正活過」嗎?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