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9日 星期六

《用心法則》避開瞎忙紊亂的不用心生活

不管是工作、學業、或創作,老一輩的人總是告誡我們要用心,多用點心。但到底要怎麼用心,不用心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艾倫‧南格博士(Ellen J. Langer在心理學領域縱橫多年,她在《用心法則》一書中提到,用心與不用心的差別除了造成有差異的結果外,也會決定一個人的生活品質與命運。「用心」的意義在於,個人表現出提升自己心靈層次以及外在物質或財富結果的決心與行動;真正有心想要產生正向改變的人,不會光說不練或是對別人虛應故事,他會勇往直前去做自己自認有意義且熱愛的事情

成功的人會對每個所處情境清楚辨認行動的內在意義,不侷限於框架或慣性陷阱中;然而,失敗的人難以透視環境中的潛在機會與障礙。這個道理就好比在《幸運的配方》裡面所談的: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經常是導致好運與致富的主因。運氣不佳的人比較緊張、焦慮,這意味著即使幸運就在眼前,他們還是會眼睜睜錯過,且倒楣的人會錯過稍縱即逝的機會,因為他們滿腦子專注在尋覓別的東西或一意孤擲在紊亂的生活模式中;反觀,運氣好的人心靈較為放鬆,不固執己見,所以他們所見的視野更廣,而不是只看到特定的目標而已

艾倫‧南格博士在一九七八年與心理學家班查諾維茲(Benzion Chanowitz布蘭克(Arthur Blank合作進行的一個實驗中,仔細的探究了這種不用心行為的本質。實驗環境是在紐約市立大學的研究中心。我們去找正在使用影印機的人,並且問他們是否可讓我們先用一下影印機。我們給的理由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是合理的,另一種是沒道理的。如果受試者對合理可能的或是沒道理的兩種理由都是同一種反應的話,那表示他們根本沒思考過我們說的話。我們的問句有三種,第一種是「不好意思,可以讓我用一下影印機嗎?」,第二種是「不好意思,可以讓我用一下影印機嗎?因為我要印東西。」以及第三種是「不好意思,可以讓我用一下影印機嗎?因為我趕時間。」第一種和第二種的問句在實質內容上是一樣的,畢竟有誰用影印機時不是要影印?因此,當人們有考慮我們說的話時,前兩個問句應該會產生同樣的作用。然而,兩者的語句結構卻是不同的。那個顯然是廢話的第二個問句(「不好意思,可以讓我用一下影印機嗎?因為我要印東西。」)跟第三個問句(「不好意思,可以讓我用一下影印機嗎?因為我趕時間。」)聽起來比較類似,因為它們的結構都是提出要求並給了理由。如果人們順應後面兩個問題的次數是一樣的,就表示大家比較注意問句的結構,而較少思考實際上的內容。而這正是我們所發現到的。我們發現,當我們有說明理由時,有較多人順應我們的要求,不論這個理由是合理的或是愚蠢的。人們似乎傾向於不用心的回應他們所熟悉的語言結構,而不是用心的注意內容。當然,這也有限制。如果有人提出一個比較大的要求,或是他給的理由很荒謬(例如「因為有隻大象在追我」此類理由),人們就會思考那些所說的話。所以,這樣的實驗結果並不表示人們沒聽到問話,而只是顯示出他們沒有積極主動地去思索它。而在實際日常生活中,多數人選擇過著紊亂且不經思考的生活,對自己的偏誤或痛苦視而不見,難怪投資大師麥可‧薛莫(Michael Shermer《為什麼投資就是不理性》中表示:「無意視盲、視而不見的人是最盲目的!

社會心理學家通常會尋求造成某種行為的脈絡與前後關係。然而,當不用心時,人們看待資訊的態度,就宛如該資訊是完全獨立於脈絡之外(context-free)、就宛如該資訊是永遠正確而和週遭環境無關一樣。舉個例子來說:海洛因是危險的,但對一個痛苦難堪的瀕死病人來說是否真的讓他感覺危險?當我們盲目的遵循例行事務,或是不經意地接收無意義的命令,我們的行為就像機器人一樣,但此時卻隱藏著足以影響我們自己及他人的嚴重後果。而對我們造成長期戕害的莫過於「窮忙」、「瞎忙」,例如:毫無抗拒的加班、花很長時間講手機、排隊搶購名牌包……等等。哈佛醫學院資深心理醫師愛德華.哈洛威爾醫師(Edward M. Hallowell, M.D.《瞎忙》一書告誡我們:「忙碌就像抽菸一樣讓人上癮,是一種慢性自殺。」也因為人類是文化式情境動物,我們很容易依據原始本能去反應外界刺激或是追隨群眾做一樣的事情;但正當我們經歷了之後,即便有再多的委屈或不快樂,也會忍受痛苦而不願改變。就如同窮忙族,他們也永遠不會知道到底是生活那個環節出問題,因為他們一開始對問題視而不見,且不願去面對以作出正向、有意義的改變。

以上摘自《用心法則》一書部分內容,並加入筆者許多的個人意見;讀者若欲完整瞭解,請自行翻閱書籍內容。

鐘偉晉在以往學習或授課的經驗與反省中,常發現人如果未經學習,極易耽溺在許多無意義的生活瑣事以及例行性生活模式中,而陷入行動貫性的陷阱中。也因此,我主張如果我們要脫離不用心的生活,必須有系統且長期的投入學習、閱讀、深度對談或上課中,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模式與心理謬誤。其實,對每個人而言,有意義的正向「改變」並非很難,但必須找到跟個人心理層面有力的聯結媒介或是好的教練以及專業老師來引導你前進,以幫助我們自我蛻變與覺察改變的過程與結果。而學習「投資心理學」不光是明瞭如何幫助自己自我瞭解投資性格與行為外,必須把時間與心力長期投資在自己的人生以及正向的事物上。

「用心」與「不用心」的人生結果猶如天壤之別,用心的人自然會把個人優勢能力、時間以及資源投注反覆投注在有意義的樂趣、生活與工作中,久而久之也會累積巨大「心靈貨幣」的複利結果;也因為那些不用心的人週而復始的在原始模式中不斷匆忙、焦慮且失敗,我們才有機會去讓他人感受到我們的優勢與信任感。此外,人生很多有意義的改變絕非一時的激情或宣言,而是我們必須展現有與自己思想高度對等關係的外在行為,並作出有意識的自主行動來拓展自我的人生格局。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卡尼曼驚訝於大多數人在追求幸福時,所呈現出來的矛盾與言行不一。卡尼曼說:「極少數人真正願意投入擁有幸福所需花費的時間與金錢好好學習,以便從根本上去改善個人的行為決策心理品質!」因此,各位讀者應該很慶幸,能夠長期持之以恆的學習一套心理學知識,因為你們已經脫離普通人貧困紊亂的生活了!

1:《用心法則》一書,木馬文化出版,2007/12

2:《瞎忙》一書,高寶出版,2008/1

3:《急迫感》一書,天下文化出版,2009/2

4:《幸運的配方》一書,大塊文化出版,2008/5

5:《為什麼投資就是不理性》一書,大是文化出版,2008/10

2011年1月26日 星期三

《第七感》鐘偉晉論「第七感」自我蛻變的人生

《第七感》是美國資深心理醫師丹尼爾.席格(Daniel J. Siegel將近30年專業經歷的書籍,就內容來看,他以「人際神經生物學」的理論基礎提供我們檢視自我與他人互動與生命品質的機會。有別於傳統空洞化的靈修理論,丹尼爾.席格(Daniel J. Siegel)反對將冥想視為心靈成長的主要方式,而是需要靠每個人自我的精實鍛鍊與經驗的學習,按部就班的實踐自己的人際智慧結果。

簡單來說,「第七感」就是集中注意力,讓我們看見自己內在的心智運作,它可以幫助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內心,而不被它淹沒,也讓我們能脫離根深蒂固的行為模式與習慣性的反射反應,超越任何人都可能陷入的情緒惡性循環中。第七感所包含的專注技巧,讓我們得以看到內心的感受,加以接受它,然後因接受而放下,最後並能加以轉化我們內心的感受。透過第七感,我們可以前所未有的清晰程度看見自己的內心,並潛入自己內心之海的深處,感受到自己與他人的內在生命。當我們擁有「第七感」這種人類專屬的能力,就可精細且深入的檢是自己思考、感受與行動的歷程,也讓我們能重新塑造並引導自己的內在經驗,在生活中有更多的自由選擇,成為自己人生故事的創作者

「第七感」正是開啟認知自我與感知他人的神秘鑰匙;「第七感」也是丹尼爾.高曼提倡EQSQ的真正基礎,換言之,一個人要培養EQSQ,關鍵正在於「第七感」的專注技能。發展專注於內在世界的能力,就像是拿起一把解剖刀,重新塑造我們的神經迴路,刺激大腦中攸關身心健康的區域持續成長。對一般人而言,透過「第七感」的專注與鍛鍊,理解自己的心理發展歷程,幫助你找出混亂與沮喪的根源,接受問題、解決問題、放下問題。有了「第七感」,也能充分感知他人的內在世界,進而建立良好而有效的人際溝通。每個人都有「第七感」,並且隨著「第七感」的精進,大腦的迴路與結構也會隨之改變,換言之,就是每個人終其一生都能持續不斷的培養「第七感」,進而改變自己,邁進自我蛻變的新人生

在西方大腦科學以及正向心理學的研究早已密切連結在一起。我們可以說,五感是人體五官的知覺感受,「第六感」則是人們察覺自己內在的生理狀態;而第七感則是一種需要後天長期培養的自省以及後設覺察的能力。改變向來不是一蹴可幾,而是經由努力才能獲得。雖然獲得第七感,藉此了解自己的內心之海,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潛能,有些人甚至比其他大多數人更具有這方面的天賦,但第七感並不會自然而然的出現,這跟我們天生擁有肌肉,卻不會因此自動成為運動員是一樣的道理。也因此,鐘偉晉也堅決反對各種不科學以及速成的心理訓練課程,包含:算命、催眠、激動吶喊、靈修以及快速記憶和溝通術,因為這會導致人們狹隘的專注於外在的技巧,而不求自在踏實的自我意識成長。有意義的改變向來都是「由內而外」,而非「由外而內」的,可惜多數人在不明究理的情況下,極易採取一些「短多長空」的非理性策略來提升自己

以上摘自《第七感》一書部分內容,並加入個人意見;讀者若欲完整瞭解,請自行翻閱書籍內容。

筆者認為,作者丹尼爾.席格(Daniel J. Siegel博士在《第七感》中給我們的啟示是:同理他人之前,必須要先同理自己。一般人多半忽略對自己的真誠接納與自我觀照。在一項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測驗中,當別人問我們這一生中最感謝的五個人分別是誰,多數人很自然的都會把一些重要的親人、朋友、老師或同學填上去這五個位置,但就是獨漏自己。 我們都認為自己的天賦、成就與後天所有的結果都是拜他人所賜,或是永遠比不上他人。但事實上,我們都太高估他人的能力,而低估自己的潛力。正因為我們平常缺乏學習,尤其很少觸及對「自我瞭解」的修練與體悟;但從現在起,我們必須轉變這樣的信念,因為我們有在學習,已經贏過多數90%的人,我們自己是比其他人聰明且靈活的。而且,我們也必須展現從容優雅的自信,讓他人知道我們是多麼看重自己,有相當能力在自己的特殊專長領域或生活經營上獨當一面,每個人都是自己稱職的CEO,不需要別人的認定或是外界的任何頭銜

鐘偉晉必須在此強調,自我同理的能力是需要足夠的自我瞭解過程才能養成的。《投資人的大腦革命》、《大腦決策手冊》、《099歲腦的奇蹟》以及包含《第七感》在內,皆告訴我們,大腦神經是具有可塑性的,我們的腦是可以因應新的經驗,創造出新的神經連結,在大腦前額葉皮質的部分,猶如我們人體的「心理地圖」,負責協調很多關鍵的技巧,包括調節身體功能、與他人相互協調、平衡情緒、保持反應彈性、減緩恐懼、創造同理心、洞見、道德意識以及直覺等。在這裡面,有許多能力都需要自己內省能力提升後,才能進一步去提升他人的,如「創造同理心」以及「與他人協調」等皆然。有些研究也認為,缺乏自省能力的人與腦傷或自閉症患者一樣,大腦皮質的活動較為薄弱,對於自己的行動與一是缺乏掌控以及保持僵制的悲觀想法,或是下意識以原使本能的制約反應將自己的情緒反應到他人身上。反觀,擁有成熟「第七感」自省能力的人就會保持對自己的高度信任與自尊,進而幫助他人認知情緒與問題。

最後,在此勉勵各位讀者都能持續精進的創造自己的人生故事,將「第七感」能力化為生活必要的自動化後設能力,在投資理財上,能運用預先的後設能力防止自己「過度自信」以及「盲從群眾」;而在職涯管理上,能夠展現充分的自我了解,將自己的天賦熱情轉化為成功智富的最佳動力,謝謝!

1:《第七感》一書,時報出版,2010/10

2011年1月23日 星期日

《垃圾車法則》遠離垃圾,所以成功快樂

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免會產生挫折、失落、憤怒、抱怨、擔憂、沮喪等負面情緒;這些情緒有如「心靈垃圾」,若未能適當排解、越積越多,自己就成為滿載垃圾的垃圾車。另一種情況是,身旁的人把垃圾往我們身上倒,若我們不加防備,便會受到波及,吸收負向能量,讓自己變成垃圾車。當「垃圾車」朝你開過來,你會選擇收下垃圾,還是不受影響、繼續往前走?當你感覺自己正在製造垃圾,你會不會往別人身上倒,把負向能量散佈出去?你是否意識到自己每天製造多少垃圾、接收多少垃圾,讓垃圾車偷走你的愉悅和自信?和垃圾車打交道不但惹來一身腥,而且轉移我們的注意力,忽略了更有意義的事物。相反地,各個領域的成功人士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不讓垃圾車左右自己的生活

《垃圾車法則》一書有別於許多力倡「吸引力法則」的非理性潛能訓練方式,乃以正向心理學與大腦神經科學為學理依據,其內容提到,生活並不是一連串不相干的事件-它是不斷流動的。你和別人的一段互動如何結束,將影響你如何回應下一個人。你如何對待一個人,會影響下一個人,而那個人會把那個能量帶給他遇到的人。當你原諒別人犯下的錯誤,就會啟動一波好的循環;當你用言語和行為懲罰他們,便會啟動一波不良的循環。這就是所謂「出於爾,反於爾」的循環行為,就如SQ一書告訴我們的,人的大腦細胞都有「鏡像神經元」,能夠感知他人及將做出的動作以及感受,並且讓我們立刻準備就緒,模仿對方的動作並且體會其感受。因此,你以何種態度對待別人或是在非言語訊息方面透露何種情緒,尤其是默不作聲的表情暴力更是如此,他人其實都可以感受出來,並且加以複製且回應給你;假如負面情緒不斷的製造且散播,久而久之共處的群體就會累積許多「毒素」。這也就是為何許多大型組織或官僚體制內,員工們很難有快樂的工作熱忱,因他們的存在感其實相當薄弱,在意識行為中他們必須接受許多不合理的剝削與對待,並且學會忍氣吞聲,選擇私下抱怨卻也得過且過;更嚴重的如同富士康跳樓事件一般,當群體中開始有人選擇極端逃離的抗拒行為,其他人自然而然也會產生同樣的情緒與反應,這就是社會心理學所說的「群眾模仿」現象,永遠無人可以改善病態環境。

另外,在顧客經營與行銷心理學研究也呼應「垃圾車法則」的發現,當我們把時間耗在處理或妥協「奧客」或「混蛋」上面,不但浪費掉其他接觸好客戶的時間,更無形中助長他們惡性情緒報復以及增強傾倒垃圾的「霸凌行為」。如同《拒絕混蛋守則》一書所述,對於那些足以影響我們生活的人必須立刻隔絕與他們往來,否則就等同虐待自己!而《垃圾車法則》也認為,當我們排除掉這些垃圾以及垃圾車,工作的愉悅感就會大大提升,而你付出的情緒勞務就會降低,正向能量使得工作會更有成就感,顧客也會更加滿意。當你立下「向垃圾車說不!」宣言,並且努力實踐,你會盡最大的力量,讓無法控制的負向事情從身邊飛過,然後你會用更多的心力,注意到同事、顧客和工作上美好的一面。

作者大衛.波萊(David J. Pollay)並在《垃圾車法則》一書中提出七個個人應努力做到的承諾,包含:讓身旁的垃圾車開走(不要收別人的垃圾)讓你自己的垃圾車開走(別往自己身上倒垃圾)避免成為別人的垃圾車(別往他人身上倒垃圾)幫助身旁的垃圾車(幫助別人停止倒垃圾)向垃圾車說不加入感恩循環並遠離垃圾循環在日常生活力行「向垃圾車說不」以及打造「向垃圾車說不」的工作環境等七項

以上摘自《垃圾車法則》一書部分內容,並加入個人意見;讀者若欲完整瞭解,請自行翻閱書籍內容。

筆者認為,《垃圾車法則》雖然提供我們遠離垃圾以及拒絕垃圾車的教條原理,但對於負面情緒的處理其實探討不足,且眾人對「情緒管理」一直存在著相當的迷思。事實上,情緒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接納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壓抑或控制自己的情緒,正負面的情緒無關對錯,這點是一般人對高EQ的極大誤解,認為EQ高就是不能生氣。事實上,一個完全不生氣、不和人吵架的人,反而其情緒管理是有問題的,和別人的溝通也不一定良好,因為吵架有時是一種激烈的溝通。所謂的情緒管理,針對的重點不在於情緒本身,而在於引發情緒的人事物。如果把重點放在情緒本身的管理,教導人們一些放鬆的技巧以及娛樂方式或轉移注意力得動作等,都只是治標不治本;甚至一些不當的情緒吶喊或宣洩,反而會因為生理回饋,使自己陷入極深的負面循環中。情緒管理的重點還是必須回到問題的解決、檢討和預防。根據心理學的研究,人是習於容忍環境刺激的動物,尤其東方人更是如此,很多激烈衝突的形成都是因為我們選擇屢次接受別人的垃圾,等到垃圾車載滿了垃圾才採取激烈手段去回應他人。事實上,我們不是不能生氣,而是要在不合理事情一開始發生且情緒還能控制時明確向對方指出你的感受與結果;一味姑息且容忍絕對是破壞人際關係最大的元兇!

除了上述所說以外,鐘偉晉必須在此強調,改變他人之前必須先改變自己但很多人對他的批評或要求經常是反映他們自己該方面的不足,事實上最應改變的反而是自己,我們很難觀察到自己每天開著垃圾車隨便倒垃圾給他人。許多人際溝通的衝突經常肇因於不對等的語言與精神虐待,太過自我缺乏同理心的結果,就會使得關係更加惡化,自然會以互相傾倒垃圾作為報復手段。其實,每個人都有「選擇環境」的自主權力,當我們遇到不對的人或事物,我們可以選擇遠離並且不理會,再根據你與他的關係思考如何去化解衝突或是乾脆一走了之。因終究有一些人事物及環境是我們無力去改變的,這時候就必須堅決作出隔絕的動作,而這需要透過學習和具備相當的勇氣;因為在不學習的情況下,對一般人來說,忍受痛苦永遠比改變容易。但你一定要做到,因為負面情緒對你的心理健康以及生理免疫力的影響出乎你的想像,甚至對週遭的人的影響也很大。也因多數人沒有學習正向與人際溝通心理學,所以會以較多的本能以及大腦低階路徑的反應去處理事情;其實不但「同理心」需要長期的學習與磨練,連同「跳脫環境框架」的自主能力更是如此,唯有當我們透過學習、閱讀或上課,才能意識到自由與快樂的正向感受,我們就比較容易去適當拒絕他人,展現高度的健康自尊

偉晉認為,負面的抱怨偶一為之其實是可被接受的,因人難免有情緒需要找到適當的管道宣洩一下,但如果養成習慣就會傷害到他人。也許會有讀者認為,既然我們極力去遠離這些垃圾與垃圾車,那麼這些垃圾誰來收拾?事實上,筆者認為,只要我們遠離負向的毒素環境,自然就與那些垃圾因子隔絕了,也不必擔心與你不相關的問題。也請恕我直言,那些垃圾就留給長期不快樂且天天抱怨的人,讓他們自行互相埋怨與攻訐,也許可以藉由心理的防衛機制讓自己當下好過一點,但事實上這都是錯覺,除了負面言語與行為的表達,任何存在的問題都無法有效解決;反觀我們一旦選擇正向的成長環境與啟動情緒的復原力,自然就會在正確的循環中產生一連串的漣漪效應,最後物以類聚的結果將能使正向積極的人愈來愈幸運,而負向痛苦的人藉由不斷倒垃圾卻反而累積愈來愈多的毒素。最後,也歡迎讀者參考鐘偉晉在2009/11/22所發表的《盡可能遠離抱怨或工作不快樂的人》一文,謝謝!

1:《垃圾車法則》一書,大塊文化出版,2011/1

2:《SQ》一書,時報出版,2007/9

3:《拒絕混蛋守則》一書,大塊文化出版,2009/6

2011年1月21日 星期五

《天才密碼》天才基因靠後天努力

要怎樣成為天才,或是擁有別人所欠缺的天才基因,是很多父母對孩子資優發展的渴望。我們不禁要問:除了有適當的環境外,到底有無一些重要的優生因素或是關鍵力量可以讓父母培養出各行各業的其才,為什麼同樣都是專攻高爾夫球、網球,曾亞妮以及盧彥勳就能成為國際頂尖好手?其實,天賦才能的發展並沒有如同外界所想的那樣,認為普通人透過正常的努力是無法成為佼佼者的;往往我們都忽略了後天的大腦塑造與刻意學習的力量是造成我們人格、性情以及技能發展最為關鍵的要素。

《天才密碼》一書中指出,大家眼中所謂的天才其實就像普通人一樣。但他們卻有一個共同點-都花了數千小時進行深度練習,來刺激和優化神經迴路,並且糾正錯誤、相互競爭以及提高技能。紐約時報暢銷作家丹尼爾.科伊爾(Daniel Coyle歷時兩年,實地走訪九個所謂的「天才產地」,歸納出天才的三項學習要素,分別是「深度練習」、「點燃熱情」以及「大師指導」

過去科學界對於大腦的研究大多偏重於腦神經層面上,卻忽略了「髓鞘」扮演的關鍵角色;天才密碼的建立,來自腦神經絕緣體「髓鞘」(myelin的革命性發現。當今部分神經學家認為,髓鞘是培養技能的關鍵。因為每種技能,無論打棒球或演奏樂曲,都必須透過神經纖維鏈傳遞訊號,也就是微小的電子脈衝。髓鞘的主要功能是包覆神經纖維,好比銅線外的橡膠絕緣體,能讓訊號傳遞得更強更快,並避免能量外洩。當我們以正確方式觸發迴路,例如練習揮棒或演奏樂曲,髓鞘就會包覆神經纖維,每增加一層,技巧和速度就提升一層。髓鞘愈厚,絕緣效果就愈好,我們的動作和思考也更準確快速。每個人大腦中都有髓鞘,它在兒童時期成長得最迅速,且終其一生都會持續成長。髓鞘能促進各種技能,但我們看不見也感受不到,只有透過髓鞘帶來的神奇效果,來感受其增長。也就是說,髓鞘掌握著培養技能的關鍵,它會受到某些訊號刺激而成長,讓學習效果更加顯著。投入正確練習的時間和精力愈多,以迴路觸發正確訊號的時間愈長,就能生成更多髓鞘,讓技能更加精進。所有技能的培養,都依循這種準則運行。正如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神經學家與髓鞘研究員巴特左基博士(George Bartzokis所說:「所有技能、語言、音樂、動作,都是由活生生的迴路建立,而所有迴路會依照一定規則生長。」

如此的大腦神經科學研究結果,提供我們對於自我潛能開發以及專業訓練有了很強大的指引。普通人與天才的差別在於付出的熱情以及努力程度,其中「熱情」就是指全心投入在自身覺得有意義的工作或事物上;而「努力」則是後天不斷的「刻意練習」,正如同《我比別人更認真》一書所述,卓越人士之所以能夠成功,並非取決於IQ或EQ的高低,而是「活到老學到老」以及「刻意練習」的終身實踐。其實這種刻意的練習並非像我們平常所講的「技能訓練」,而是專為提升個人特定能力而設計的個人化活動,且須有教練或老師從旁協助並且引導;練習更不是盲目的「瞎練」,而是個人在心智上必須維持高度的體驗知覺,對於自己的逆境以及成長空間有所清楚的判斷意識。發展天賦的過程是相當艱辛且經年累月累積的,如同《異數》以及《天才密碼》皆強調,專業的天才是須經過10000個小時不停鍛鍊而成的;在這過程中,「深度練習」、「點燃熱情」以及「大師指導」是缺一不可且相輔相成的。

以上摘自《天才密碼》一書部分內容,並加入《異數》以及《我比別人更認真》的部分個人心得;讀者若欲完整瞭解,請自行翻閱書籍內容。

筆者以為,多數人因為平常缺乏對於大腦神經科學以及自我瞭解的認識,我們對於一些天才以及各行領域的專才往往只是羨幕或讚嘆,認為先天的大腦結構以及基因已成定局;事實上,近幾年來,正向心理學以及大腦神經科學的研究皆告訴我們,透過後天的持續學習以及練習,可以強化大腦神經迴路的連結程度。只要我們對於自己充分的瞭解,並且願意灌溉熱情,就可以透過適當的途徑去強化自己的天才基因以及大腦潛能。但因為坊間很多似是而非的潛能開發詐騙課程所運用的方式多半違背「科學心理學」的根據,一旦接觸了短時間會讓你獲得信心以及亢奮感,但長期下來,如沒有經過正確的練習或學習,就會延誤我們正確從事正當事物的機會以及時間成本;所以,我自己本身也秉持著正統科學心理學的教育信念,排除掉這些激動吶喊、皮紋檢測或基因檢測的方式,企圖藉由一套邏輯性知識以及訓練過程來協助學員或讀者產生正向且有意義的改變。

就如同「投資心理學」的知識一樣,需要我們發掘自己的天才密碼,並且透過良師的引導,來型塑自己的正確投資觀念以及充分瞭解自己的興趣、天賦以及性格。另外,人的一生中,很多隱微的正面機運碰撞通常就會注定此後的成功人生;而只有當自己心態以及行為上準備好了,教練或良師就會出現。本篇心得分享獻給各位讀者們,希望可以幫助一些身為父母、教師以及所有的各行領域自我學習者獲得一些啟示。最後,也歡迎讀者參考鐘偉晉在2010/1/12所發表的《我比別人更認真》一文,謝謝!

1:《天才密碼》一書,天下雜誌出版,2011/1

2:《我比別人更認真》一書,天下文化出版,2009/12

3:《異數》一書,時報出版,2009/1

2011年1月17日 星期一

《人生轉投資》打造自己最佳的人生投資組合

多數人認為,人生只要在某些事物上達成某個目標程度就算成功的人生;就好比人們對金錢的看法,我們會習慣用年收入所得來衡量一個人的地位與財富成就。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過的生活,以及對事物認定的價值觀,成就的高低並非狹隘的限定在財富或是工作成就上。廣義來看,往往我們活到一定年紀,就會體會生命的價值在於生活的品質與愉悅程度。

筆者最近翻閱《人生轉投資》一書,其中最有感觸的也莫過於此-人生最值得投資的不是「金錢」或「財富」本身,而是自己的智慧與人生,但很多人卻都過著本末倒置的日子,誤認為成功的財富就可以累進經驗的品質與智慧,為自己帶來快樂;其實,剛好相反,心靈的快樂與智慧才是個人人生以及財富最大的基礎後盾。誠如《川普清崎讓你賺大錢》一書所述:「心智是財富最大的槓桿!」而《人生轉投資》一書則告訴我們,有意義的生活你真正要做的,只有做出正確的投資組合而已。投資組合並不光是股票和債券,它也包括你對自我以及家庭的投資。為了創造出適合你的投資組合,你得花一些時間與精力,釐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以及能幫助你達成目標的是什麼。

長大之後,我們多半忘了生活中單純的樂趣,個人擁有的目標也已不復記憶。我們做了一、兩個錯誤的改變,接著就把生命中的精華全都浪費在我們寧可不做的事情上,而非花在能讓我們樂在其中的事情裡。我們沉迷於自己的不快樂中,但卻沒能認清自己可以做些什麼來改變自己的處境:我們不知道如何善用自己的時間、精力,當然也包括金錢在內,認真創造我們想要的生活。一般而言,最佳的自我投資便是多做一些研究,以清楚瞭解自己的立足點和期望;倘若在同時,你也能仔細傾聽自己心裡的聲音,那麼你很快就會產生巨大的滾雪球效應。你知道的愈多,你就會朝更多方向去嘗試;你的努力將會讓你更加快樂、充滿希望,而且更富有。很快的,你就會開始自我激勵、督促自己,創造出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馬克.埃森遜(Marc Eisenson)潔芮.戴威樂(Gerri Detweiler)以及南茜.卡索曼(Nancy Castleman)《人生轉投資》一書中認為,每個人人生中最佳投資組合第一要素是「時間」。善用時間的意義在於「做出選擇」,然後認真的執行,這樣你才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善用時間的意義便是,如果沒有什麼事是你想做的,那就什麼都不要做,然後整晚都專注於你的某件計畫上,讀一本書或是跳一晚上的舞,只要你做出選擇,你就這麼做。

有太多的原因讓我們沒辦法做我們真正想做的事,這其中包括了養活自己的需要、掙脫束縛的渴望,以及維繫重要人際關係的希望。然而,我們可以藉由減少對外界的依賴,而大幅增加生活的選擇性。要讓人得到自由的方式有很多種,我們最喜歡的方式便是極端抗拒-拒絕對我們擁有的三項資產:時間、精力與金錢做無謂的浪費。你愈節省這些資產,你就愈不會把它們花在對你沒有意義的事情上,並進而利用它們來改善你的生活品質,讓自己覺得更好。把你的時間與精力視為投資,就像你放在股市與銀行的錢一樣,這將有助於你認清它們在你生命投資組合中扮演的角色。就如同一樁好的股票投資會升值一般,你也希望自己投資的時間與精力能有很好的報酬。《人生轉投資》一書告訴我們,不論你的生活目標為何,都要將這些目標訂得遠大些。有時候,我們看起來似乎是在鼓吹一種單純、簡樸的生活,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實際要鼓吹的,是一種自我規劃的生活,你應該把時間與精力投注在你想要、並且覺得值得的事物上,而非你不想要、卻認為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上。

以上摘自《人生轉投資》一書部分內容,並加入個人己見,尚請包涵。

其實,筆者自己認為,所謂的「時間管理」其實就是「生命管理」並非只是專注於時間的分配與進度的掌控,反而應把重心放在從事有意義的事物上。以往的時間管理觀點都教導我們要利用時間完成自己應該完成的任務以及工作事項,包含應付考試、補習、加班以及準備各種家庭瑣事,但這些事情並非自己真正想要做的,充其量只是我們去完成他們的期待或指示,而我們對於自己的工作抱負與人生規劃卻疏於打理與反省。在《更快樂》一書中也明示我們,必須分辨清楚「該做的事」以及「想做的事」差別何在以及對我們的正負面影響,而通常「想做的事」才是成就人生投資最佳組合的動力,我們去觀察一些在各事業領域或過著成功且快樂生活的人便知道,沒有任何人是藉由從事「該做的事」或盡是應付一些他人托付的事而變成功且有錢的;反而,在傳統大型組織以及企業中,人們容易養成行動慣性以及享受安逸的穩定生活,欠缺自己「人生轉投資」的學習與思考,而喪失營造「智富」與有意義的生活品質。世界管理大師史蒂芬‧科維《與成功有約》一書也告訴我們,人生應當多做一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如:閱讀、深度對談、運動),而非汲汲營營應付「緊急但不重要」的事(如:加班、排隊搶購、抱怨)。也許短期而言,大家不認為重要的事情對人生有何重要影響;但往往長期來看,或是經歷一些教訓後,便會發現自己不僅喪失從事其它又意義事務的「機會成本」,損失最大的就是時間以及個人的智慧資本。而只要我們過度偏執於這些瑣事上,就會立即降低人生最佳投資組合的績效

最後,偉晉也順便提醒,有意義的改變以及生活品質的營造絕非一蹴可幾,或是隨便上幾堂坊間激勵課程就能產生「魔術般」的轉變。真正有意義的改變是需要長期不斷鍛鍊且精進的,就如同筆者本身也是對心理學、社會學以及投資學有長期深入的學習才能結合一套有學理依據的知識系統。我們要想把人生最佳投資組合產生最大的績效,必須專注於自己內在的聲音,以及對自己人生意義的重視;而不要隨便把生命的決策權交由他人、父母、親戚以及老闆所掌控。而每個人對人生的投資是否成功,必須端看他對內在智慧重視的程度,而不是用一些外在財富標準以及帳戶資產的多寡來看待個人成就。雖然財富不能概括人生,但成功的人生到頭來其實等同成功財富的延伸。在此祝各位讀者都能打造自己人生最佳的投資組合,以智慧來創造無限的投資價值!

2011年1月12日 星期三

《絕對大亨投資實錄》每個人都有專家幻覺

首先,在此向各位說聲新年快樂!睽違了三個月,很抱歉讓讀者陷入「閱讀空窗期」,感謝各位讀者們的支持;在此以《絕對大亨投資實錄》的閱讀心得以及個人感觸獻給大家。

會想到以這本書作為本篇文章的媒介,乃因這兩年來股市呈現多頭以及樂觀的氛圍中,許多投資人也逐漸從2008年金融海嘯陰影中重新振奮起來而加入所謂「黃金十年」的投資熱潮中,從每日交易融資餘額不斷累積,可觀察出多數投資人對於經濟與股市前景充滿了想像與期待。但也因為這樣,大家逐漸失去對市場反轉的警覺性與風險管理的意識。經濟學家海曼.明斯基提出「金融不穩定假說」,在市場的漲跌中證實了股價波動的幅度相當大,價格變動毫無規則可言,人無法從這個市場預測並掌握所有趨勢與變化。也因此,每當在多頭狂熱之際,總會有很多分析師提出對於股市前景的看法,並不斷塑造其「曾經預測成功」的神人形象,藉以騙取無知散戶的資產與金錢。說穿了,人心一旦由貪慾所控制,市場上自然會出現迎合我們的工具、言語或種種美夢。而且,我們自以為我們能夠預測,說穿了,不是專家的我們,卻罹患「專家幻覺症」

也許在這兩年很多人曾經靠著技術分析或各種指標賺過錢,但不代表你的獲利公式可以持續到永遠,更不可能有任何技術線圖或指標能夠保證賺到錢。誠如《股價、棉花與尼羅河密碼》一書告訴我們:「這些獨特的圖形難以預測,因此下賭注的人通常會輸。但是,這些現象很明顯的自成體系,就好像圖形記得過去的事一樣。一旦價格開始聚集,或者價格開始上升,通常同樣的趨勢會持續好一陣子,直到突然無預警的停止才中斷,或者,轉變為完全相反的趨勢。」在現實生活中,你應該常看到許多波段的上漲都是法人或外資連續買超好幾天,甚至一、兩個禮拜,但這些現象卻隱藏著崩盤以及反轉的危機,只是我們疏於察覺罷了!而投資人總是健忘且過度自信的,當我們沉寂於股市一陣子,最後一定會被大漲的線圖與群眾的氣氛所引動,而好奇、親身觀察並實際參與;且在一次、兩次或好幾次賺到錢後,就會採取定向、定額的加碼方式買進各種投資型商品或基金,而台灣也是一個熱愛基金投資的國家,造就了投信業以及金融業的復甦與蓬勃。殊不知,市場是一個偉大的羞辱者,總會在你亢奮或憂慮情況下作出與市場趨勢背道而馳的舉動。也許,很多人會問,難道投資專家或經理人他們比我們更會預測嗎?我們一般散戶、投資人與其差別在何處?

《絕對大亨投資實錄》的作者John P. Reese曾經研究與訪問過哈佛與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精英投資人」以及成功生意人,發現他們投資績效並未較一般投資人來得突出,甚至投資經驗一點也不特別,很多專業投資人也是如此。就如《穩健理財十守則》、《漫步華爾街》以及《投資最重要的三個問題》……等書中所說,這些明星經理人或分析師長期來講幾乎無法避免在績效上遠遠落後給大盤指數【在美國,人們習慣以S&P 500指數來對照;在台灣則以台股加權指數或是台灣50ETF指數型基金來參照】。從某些角度來看,投資專家與電視上的預測專家,兩者之間似乎頗有共通之處:在他們的行業裡,即使經常犯錯,仍可以賺到大錢,而他們所處的行業迫使他們必須預測一些幾乎不可能預測的東西。可是這也正是多數專業投資人的處境:試圖預測股票市場的短期走勢。在電視金融頻道上,一些全國最精明的人告訴我們:今年的股票市場將如何發展,而且他們擺出的架勢讓我們禁不住要相信他們。問題是:即使他們很聰明,也很大膽,但歷史證據顯示這些看法錯誤的可能性,大約與正確性相當(如果不是更高的話)。根據經濟學家戴洛克的研究顯示:即使最好的預測專家,判斷正確的時間比率也只有20%左右。遑論一些未真正明瞭金融市場險惡的普羅大眾!你所看到會追蹤的股票或標的,都可能只是法人或大股東作價的工具,一旦陌生情況介入,就有可能被坑殺,之前的「唐鋒事件」應該讓我們引以為鑑。

另外,華爾街大師馬丁.茲威格(Martin Zweig亦曾說過:「搜索型態是人類根深蒂固的習慣,讓我們經常在不該出現型態的地方看到型態。對於道瓊指數或某個股票的漲跌,每個人幾乎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每個人都希望相信金融市場的未來走勢是可以預測。」可是,他認為,實際的狀況顯然不是如此,至少多數投資人認為可以預測的短期走勢或每天行情波動,實際上是不可預測的!也因此,投資心理學告訴我們,投資人總是不理性的,其所採用的投資策略或行為接充滿著認知謬誤或是專家幻覺。在《隨機的致富陷阱》一書亦同樣指出,平凡的交易人從不考慮自己用來決定價值的方法或許有錯,而是怪罪市場沒有接納他們衡量價值的方法;每個人都相信自己是演化論專家或金融市場專家。其實,我們從股市所獲利的結果,都是拜隨機性以及價格平均回歸所賜,「運氣」主導我們結果的成分因素大於我們所想像的,但心理學研究顯示,人會盲目將一時結果強化為自己的選股技術高超,而誤認自己可以掌握漲跌趨勢並打敗市場的平均績效

在《絕對大亨投資實錄》中,作者指出,所有的這些我們認識的華爾街大師都知道投資成敗關鍵不在技術,而是「心理」。這與過去我們所相信聽到的絕對不同,但卻只有少數人知道學習「投資心理學」的重要性。名作家道德拉斯‧亞當斯曾說:「人類幾乎是唯一能夠透過他人經驗學習的生物,但也顯然厭惡這麼做!」偉晉也深深認為,很多人並非真正想要穩健致富,他們所想的只是致富後的情境,並且迷信一些可以「短期致富」或「掌握飆股」的工具或技術,但對學習或閱讀的投入程度卻反映出心態的不踏實。以我自己而言,我是在閱讀大量書籍並且投入學習後,才瞭解自己的投資性格與適合的理財方式;我雖不是什麼大師或是分析師,但我深深認為學習投資心理學對於我們穩健致富的影響乃何其大!

如果我們沒有投入正確且踏實的學習,絕對不可能瞭解自己並知道自己的投資性格,學習心理學並非用來預測;而且我從來也不在演講場合提出任何預測,因為真正的聰明人絕非靠預測來賺錢。那些以「專家」自居的分析師目的可能只是要賺取佣金以及投資人的交易成本;而有些投資人也會因一時績效而四處炫燿,但他們並不知道市場隨時充滿變數,自己很可能被瞬間的波動所炸燬

最後,誠心希望各位讀者們繼續投入學習,並且再接再厲!也希望您們能倖免股災波及,也順便在此檢視自己有無「專家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