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鐘偉晉購書經驗談-教您如何挑選好書

看了這麼多篇我寫的文章,有讀者問過我,可否介紹一些一生受用的好書,對此我當然相當樂意;畢竟我平常也在社區大學以及民間機構、企業團體推展閱讀的理念與運動。而對於有心學習的讀者或學員,我都會盡一切能力去引導他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方式。有句老話說:「與其給對方魚吃,不如教會他如何釣魚!」我雖然在每篇文章幾乎都有提過一些書籍,加加起來也有幾百本了,這些書籍我都有翻閱過,所以值得閱讀的我就會去推薦給讀者;不過,我希望我可以提供一些挑選書籍的判斷指標,讓各位可以真正獲得有價值的知識與智慧。順道一提,以我過來人的經驗,挑選好書與閱讀同樣都是非常專業的事,需要經驗的磨練。也就是說,從一開始的接觸品質就會決定你之後的發展層次。所以,「買錯書」遠比「不看書」的負面影響還要大!其實,好書看多了,心中自然就會有個專業的直覺,知道書店內有哪些是好書或壞書了。以下提供幾個要點供大家作判斷:

一、廉價資訊代價最大

書店內都會有99元、120元、150元的週刊或雜誌,包含資訊類、理財投資類、運動類以及娛樂類;甚至也有理財週刊附上「教你如何用k線看股價」之類為名稱的光碟,一本書只要100元左右。屏除一些運動類或資訊類的專業雜誌外,這些雜誌不是充滿許多廉價資訊就是夾雜很多業者的置入性行銷,市面上大家耳熟能詳的幾個商業雜誌多半如此。但這些資訊其實都只是「雜訊」,書中免費分享的操盤技巧、實用工具或相關消息其實都有其營利目的;以現在來說,幾乎每個星期的雜誌都有股票或基金、房地產為封面的標題介紹,目的就是要吸引更多的人去注意;你如果平常沒在學習,就會受其影響而作出不當的決策。世界上有智慧的大師如:大前研一、勝間和代以及《黑天鵝效應》作者塔雷柏都一致指出,看電視新聞、報章雜誌以及大眾媒體的資訊對我們都是毫無幫助的,只會讓我們賠掉時間和金錢!以「機會成本」的觀點來看,花費在上述活動的時間應該拿來接觸一些系統性的知識,如:閱讀一本經典作品(莊子、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也因此,像我平常逛書店,那些廉價雜誌我頂多翻一下,會讓我想要買的書絕不是這種降低自己IQ的東西。

二、人生重要的課題有「秘密」嗎?

這幾年常在書店佔據前幾名排行榜的書籍,「秘密」、「吸引力法則」、「向宇宙下訂單」等等,而且翻閱且購買的人不在少數。然而,仔細一看,這些書的作者雖然都是國外的某些領域專業人士,但其使用的潛能開發方式都是以傳統NLP為主軸,教導大家「想像自己的未來,讓自己具有力量,就能成功!」在民間許多機構,不論是公司或是傳銷、保險組織,給員工的教育訓練也常以這樣的方式去激勵士氣。但殊不知,站在正統科學心理學的專業角度來看,這樣的激勵方式或技巧只是「短多長空」,你可能一時深受那種正向的所影響而變得亢奮、樂觀,可是這種感覺經常走出會場後,甚至回到第一線業務時就恢復原狀,原本的問題或麻煩仍是困擾著你。所以,狹義來看,這些具體的事物都需要實際的方法來解決,而不是光靠「思想意識」甚至「口號」的激動吶喊就能見效,何況是廣義的人生課題?筆者也看過不少在準備國家考試或是加盟創業的人,也都閱讀過《秘密》等書,但後來的結果可想而知,高度不實的期望帶來極深的絕望。否則,如果大家都看過《秘密》,為何100個人只有1個人成功?但媒體或業者就會找這些百分之一的人不斷打廣告,讓無知的人受騙而採取非理性的樂觀態度。因此,人生最大的秘密就是「沒有秘密」,要自己問自己、自己學習,而不是一味問別人或依靠一些怪力亂神的媒介來激勵你。

三、書籍的內容要與作者學經歷「名實相符」

坊間的書最直接的分類就是「台灣人」作者與「外國人」作者。一般我去書店購書,如果是投資理財類、企管類、職涯發展類或心理學類都會先看看外國作者寫的書籍,反而不是看台灣人作者寫的。我並非崇洋媚外,而是就閱讀的專業來作客觀評判,外國學者或大師寫的書籍內容較公正客觀且較無多餘的置入性行銷(除了富爸爸系列外),而且內容亦較精實。書籍的價格必須反映出它的價值,而不是像許多名不見經傳的台灣作者,自稱自己是「××講師」、「××理事主席」或擁有「國外××大學的學歷」而寫成一本毫無科學立論的書籍。所以,買書的重要守則就是先看作者學經歷是否與該書籍主題有關;其次,作者學經歷例如醫師、心理師必須經過國家合格考試且正式認可的。任何一項專業絕非只靠單一項經歷或是因緣際會的接觸就會產生突發性的專業結果,一個人的專業成熟度都是長期累積的。例如鐘偉晉從18歲就進入教育學系接受正統科學心理學以及教育專業的訓練,才能依此學歷專業背景去累積經驗以及授課,至今也已10年以上了!

四、書籍聳動的標題要注意

書店開店就是要銷售書籍,因此不論是國外或國內引進上市的書,書名的取捨都會以實際的銷售利益為考量。例如國際激勵大師史蒂芬.柯維出版的《與成功有約》按照其原文書籍名稱,應該是「高效能的七個習慣」才符合原本意思,但出版商為求銷售考量,都會以較引人注意的標題作為書名。而通常這類書籍非常兩極化,有些書是真的可以買回收藏,一看再看,雖然標題聳動,但其內容相當精實,此類書籍如《精明投資人的18項武器》《不看盤,我才能賺大錢》……等書都是。至於有些台灣人或日本人出的書籍,常常只是標題聳動,但內容充斥著與心理學無關的東西,看多了只會被誤導而深受其害。

五、書籍的內容必須與讀者無利益衝突

許多書籍的作者出書經常都有其另外目的,而不是單純分享人生成功的理念或廣結善緣、散播智慧的!例如,我經常看到不少金融業者,包含保險業、傳直銷業、銀行業等等出書,書名名稱都類似「如何挑選飆股」、「如何挑對基金」、「房地產如何賺很大」……等等,裡面雖然寫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細節內容,但全部都是為了要吸引你去購買基金、各種金融商品,他才有好處可以賺取。因此,「學習」雖是我們一生重要的課題,但如果跟錯人、看錯書或是接觸錯誤的資訊,其結果反而會影響你一輩子的理財觀或累積不正確的職涯抱負。所以,挑好書的方法必須是該書作者跟你完全沒有利益衝突,例如有一位醫師暱稱「綠角」,成立了《綠角的財經筆記》部落格網站,在坊間造成轟動,其內容經過筆著的賞閱,與個人理念非常相符,而且也都有不少科學心理學、大腦神經科學為基礎的內容作為支持,像這樣的書籍,其作者不可能同時在金融機構賣基金或推銷保險,與你就無侵犯性的利益衝突;況且,以我的專業分析,也大力推薦其書,值得大家去看看。我在此並非特意為他打廣告,而是以一個大家熟悉的例子作為引證,教大家以經驗法則去挑好書。

以上提供五項要點,供各位在閱讀以及挑書時可參照的原則。我們平常的時間相當有限,每天也很容易因為一些瑣事浪費掉自己的寶貴時間,因此,我才說,閱讀或學習是相當專業的人生課題,但每個人都可以經由系統性以及長期逐步的改變,去轉化你的負面思想,改造你的大腦結構,促進大腦與心性的緊密調和,這也是我成立一個「非營利性質」部落格網站,藉以助人成長的重要目的之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