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8日 星期二

《行銷人是大騙子》對鐘偉晉教育理念的啟示

在這個資訊爆炸、廣告瘋狂轟炸的時代,消費者對廣告早已練就視若無睹、置若罔聞的功力,行銷人若還是以為只要在電視上密集播放廣告,消費者就會暈陶陶地掏出錢來購買,那早就是上個世紀的舊夢了。現在,要讓消費者行動,必須先讓他們感動。

也因為如此,現代的行銷模式都是走向「故事行銷」為主體,舉凡房車、豪宅、衣服、家具……等等東西,在媒體上屢見不鮮。雖說這本書名為「行銷人是大騙子!」,但事實上讓謊言成真的並不是行銷者。行銷者給了顧客一個情境,消費者在接收訊息後,為自己編織一個符合自我世界觀的故事,給情境加上骨肉與連結的題材,心悅誠服的被騙,而消費者其實才是最會自我欺騙的大騙子!

在這裡面,真正成功的故事能夠掌握目標群眾與消費者的想像力。高明的故事給的是一個承諾,可能給消費者快樂或財富、安全或捷徑的未來空間。高明的故事都是用含蓄的技巧讓故事的張力去自行放大。聰明的行銷人很清楚,潛在顧客終究會自欺欺人;與其業者直接說出重點或告之以理,不如讓顧客(及其他目標消費者)自己得出結論和採取行動、散播消息更有效果。而消費者心領神會的那一刻故事便深烙在腦海中,因為第一印象遠比我們想像的更有影響力。高明的故事未必需要圖文並茂的厚厚文宣或面對面交談與說服,重要的是符合消費者的世界觀,立刻與他們的預期不謀而合。聽得進廣告詞的人自然聽得進,不相信的就是不會相信。高明的故事並非訴諸理性,而是訴諸感覺。基因裡的赫爾蒙是真實存在的,人與人確實可以憑嗅覺與第一生理直覺決定是否喜歡彼此,並且是否能夠持續快樂相處。

這本書的書名其實有些誤導,行銷人並不是騙子,只是很會說故事,真正的騙子是消費者,我們每天都在對自己說謊並且建構夢想-關於穿衣、住所、工作、選票甚至是理財投資決策等等。實際上,成功的行銷人其實就是提供消費者願意相信的故事。這本書談的其實是有關「人性」與「滿足」的心理學,人們習於說故事給自己聽,然後努力讓故事成真。

以上摘自《行銷人是大騙子》一書部份內容,商智文化出版。

偉晉平時不斷提醒各位要注意傳播媒體以及市面雜誌上的各類商業行銷,因為多數的業者本身皆與財經媒體電視台有利益往來或掛勾之嫌,所以立場自然偏頗;現在的問題是,非但說的話、敘寫的內容偏頗外,那些週刊或雜誌也沒作好客觀報導的工作,讓各類基金廣告或商業行銷氾濫的結果,造成大眾麻木甚至反感,就是降低聽眾或讀者續訂的可能性。站在「市場心理學」「行銷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真正沒有道德或詐欺疑慮的東西,自然有其基本的供需買力來支撐,自然不需要每天無所不在的刊登在各類媒體上大肆宣揚,就會有人來買帳了;反觀,讓市場產生兩極化反應的產品(如:劣質傳銷公司、保險商品)為何一再在媒體上打知名度?就是因為公司不是在「找客戶」而是「找人員」,藉以產品或制度的故事行銷來吸引你加盟,你就會無端的融入在美好的未來情境中。而且,群眾也並非永遠的傻瓜,如果買了帳卻造成損失或傷害,並且知道業者欺瞞消費者,就會對東西自然產生警戒性;雖然許多金融或傳銷業者總能夠不斷找到新客戶或新進人員,但久而久之,如果一味用這些手段或行銷方式,誰也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自食惡果的事情來!

《行銷人是大騙子》這本書除了告訴我們商人如何讓我們心悅誠服去編織美夢外,主要還有一個重點,可作為筆者所能認同的教育理念:「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世界觀,信服你的人自然會與你往來,不信服的人不會與你往來的」。以我本身來說,我平常教學或學習、與人交流的題材都是以「投資心理學」為中心,在去結合各種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政治學、財務學、職涯發展或各種生活題材的學問,不斷更新並擴展我的知識和智慧基礎,所以與我往來的目標對象大多是對經濟議題或心理成長有所興趣或有心學習的人;我自然不會去認識或去說服不想在投資理財、職涯管理或這些相關領域上有所增進的人,更不會走到南陽街或西門町不斷散發傳單。很多事情是「道不同,不相為謀」,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世界觀和價值體系,一旦有所衝突,就應該避開並且去迎合或滿足其他媒合你價值體系的客戶或朋友。就如杜拉克所說:「要滿足客戶就好,而不是去教育客戶。」

在這網路社群發達的年代,你隨時可以在各種部落格網站或頻道找到互相認同或支持的對象或朋友,共組成互相切磋以及共同成長的知識社群,而這樣的結果代表的是彼此價值觀或世界觀的精進與成熟,自然而然就會在吸引認同這個世界觀的人進來,而無需刻意去強求或說服陌生者。也因此,我平時的教育理念也都是對有心學習的客戶或學生給予最多以及最大的服務,讓他們覺得與我共處的品質達到最好,所享受的學習品質或是學習效果能夠物超所值。而對於無法融入學習的人,我會去瞭解他們的想法,並且引導他們離開這個群體,以免妨礙其他愛好者的學習權益,我也從不會勉強不想學習的人繼續處在這個對他來說坐如針氈的社群裡。嚴格說起來,在社區大學或在一般聽講場合所花費的學費其實都是小數,頂多幾千塊,卻能產生終生加值的效果;但多數人往往看到的是學費的支出,卻沒想過平常的理財消費加起來動輒都是學費的幾十倍。很多民生物品花了錢東西用完就沒了,但上課或學習支付的成本卻能讓你養成學習的習慣,帶來無形的智慧以及有形的收益帳目增加,槓桿效果可謂所有的投資標的中最大的

說這麼多,我的目的除了是分享我的教學理念外,也希望各位讀者在平時生活中,不論是工作、交友或學習,都能找到互相牽引以及相輔相成的社群,並且建構出屬於你們的世界觀,停止無的放矢的「傳教」或「行銷」。我想,每個人的任務就是要實現自我,而主要不是去教育別人;如果彼此的世界觀不同,你花了再多力氣或是口才再好,也不見得會留住他會說服他認同你作為上司、父母或是主管的讀者朋友,也是如此,你的目的只是要引導下屬或孩子去自己找出發展自我的天賦,而不是去具體告知「應該做什麼」!很多事情都是要靠自己去歷練,從失敗中學習許多人生的經營哲理;你的經驗活生生套用在他人身上不見得對他是有利的,就像不相容的世界觀永遠不是靠外力壓迫就能相容的。

2010年9月25日 星期六

投資贏家與輸家的兩項關鍵

多數投資人都以為「選股」或基金的標的可以決定投資的績效。表面上看來,強勢股與弱勢股的比較結果往往是天差地遠,帳面上的成績的確可以高下分明,讓幾家歡樂幾家愁。但事實上,長期來講,投資的標的物對我們的重要性不如想像中大。因為我發現,除了股票之外,台灣投資人最常當成理財工具就是各種衍生性的金融保險商品了;但多數人因為想要長期穩健獲利,又不想花費時間和精神去研究股票或基金,於是把帳戶以及交易權都交給專業人士處理,也根本不知道自己買的東西究竟為何物,於是帳戶的淨值可能不斷被扣除而當了冤大頭

筆者曾經說過:「假如一個人因為什麼都不懂卻能一時獲利,要教會他其實是很難的!當大多人都專注在比較商品或挑選基金股票時,他們其實都忽略在投資過程中的「成本」「流動性風險」的問題,而這兩個問題才是永遠決定投資贏家與輸家的關鍵所在。也許有人會說,如果可以穩健獲利,給理專或金融人員一些錢又何妨?但問題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羊毛一定出在羊身上,等著惡狼去一點一滴生吞活剥。基金或金融業者存在於這個市場並不是以「選股能力」見長,而是靠「酬庸」來吃飯的;意思是說,他們絕對有辦法從任何商品上來獲利甚至吸光投資戶的血汗錢。最現實的狀況是,當你真的贏錢或獲利時,你就必須瓜分幾近幾成以上的錢給他們;但賠錢的時候,同樣必須支付他們高額的成本管理費用。所以,不論你的績效為何,他們永遠都能賺到錢;即便你能獲得優渥的報酬,也因扣除掉這些成本而在實際淨利上大打折扣。再說,像一般國內或國外基金的相關商品,報酬的波動總是瞬息萬變,你在第一年取得40%的報酬並無任何意義,因常會在隔年或後兩年的時間往相反方向下跌,而且讓你感覺判若兩者。偉晉也說過,長期來講,極少有股票或基金可以打敗大盤市場的績效;但因大腦的報酬系統的作用驅使我們甘願冒著風險去追逐報酬

另一項關鍵就是「流動性風險」販賣基金或各種理財商品的業者他們幾乎都是靠「感性行銷」或「故事行銷」來打動客戶,讓我們腦中去幻想以及架構美好的未來,以強化購買的慾望和信心。在《快樂為什麼不幸福》一書中提到,人們對未來的憧憬經常都是以現實的心情與情緒去架構,誤以為未來是越來越好的;但從頭到尾,我們都是用現在的情景去遷移到未來,以致讓我們常過度自信而付出代價。偉晉在研究投資心理學領域後,得到一個啟示:「最嚴重的代價不一定是最終的結果,而是其過程當中充滿了變數!」如果我們知道結局是不好的,我們非常可能不會去買帳;但巧的是,很多事情我們根本無法預料過程中的變數,所以也就失去警戒性,無意中炸燬了自己!「流動性風險」遠比股票或商品波動性風險以及信用風險還重要;假如我們因為一時興起而刷卡付了房屋頭期款或是100萬的投資型保單,就會把自己的金錢自由度封鎖在這10年、20年甚至30年當中;萬一哪天需要支付大筆急難金,我們會更形捉襟見肘!一旦我們的大腦被廣告商或業者操縱時,前額葉皮質就會失去保護功能,而任隨自己的錢被時間以及他人支配,無法做自己的主人

以上兩點是決定投資贏家與輸家的關鍵,這是我長期研究、教學與實際投資經驗而獲得的啟示。另外,我必須提醒一點,投資是要分散風險沒錯,但別因為自己沒有學習就仿效別人去購買「平衡型基金」等商品去分散風險,誠如《投資人的生存戰役》給我們的提示:「多元性」以及「分散性」無法保護一個笨蛋或傻瓜

最後,歡迎各位去瀏覽或複習我在部落格發表的兩篇相關文章,謝謝:

1. 《瞭解成本就脫離理財輸家了》發表於2009.11.5

2. 《投資最須注意流動性風險》發表於2009.12.4

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醉漢走路》投資心理學教你如何掌握機運

知名物理學博士曼羅迪諾(Leonard Mlodinow)在去年出版了《醉漢走路》,筆者也曾於其它部落格文章中介紹並推薦過,但感於其對我們人生與職涯管理哲學多所啟迪,故在此詳細說明它的內容大意,並加入筆者個人補充意見:

現實世界發生的許多事,都是隨機的,就像浮游在液體中的花粉微粒,會不斷的讓一個接著一個的隨機事件向左向右、向東向西跳躍或移動;從校園到職場的人生歷程,或是高爾夫球從第一洞到第十八洞的軌跡,股票市場的漲漲跌跌,都是如此。各種出乎意外的事件遲早會發生,但終歸會到達某個位置-這正是「醉漢走路」這個模型代表的涵義。

其實,《醉漢走路》不只是在強調「機運」的特色與本質,更重要的,書中所提的論點也正好與「投資心理學」領域息息相關。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卡尼曼數十年來與特弗斯基(Amos Tversky,1996年去世)合作,一起研究並澄清了大家對「隨機性」的種種錯誤詮釋,這些誤解正是本書中即將談及的許多謬誤的源頭。在了解「隨機性」扮演的角色時,我們會面對的最大挑戰在於,雖然隨機性的基本原則來自日常的邏輯,但由這些原則導致的許多結果卻違背直覺。卡尼曼與特弗斯基的研究,就是因為一樁隨機事件的激發而開始的。 早在1960年代中期,卡尼曼還是希伯來大學的年輕教授,他答應接下一份不怎麼有趣的工作:向一批以色列空軍飛行教官,講解行為改變的一般觀念及其在飛行訓練心理學中的應用。卡尼曼清楚的解釋獎賞有效、懲罰無用的觀念。有個學員打斷了他,提出反駁,就此啟發了他的頓悟,引導了他往後幾十年的探索之路。 「我通常會稱許學生完成的巧妙飛行動作,結果他們下一次總是會退步,」打斷卡尼曼的飛行教官說,「對學生的不佳表現,我會大吼大叫,通常他們下一次都會進步。你怎麼能說獎賞有效,懲罰無用?我的經驗可不是如此。」其他的飛行教官也有同感。 卡尼曼認為,飛行教官的經驗似乎是對的。但是,卡尼曼也相信那些證明了獎賞有效、懲罰無用的動物實驗。反覆思索這個顯然的矛盾之後,卡尼曼突然想到:吼叫斥責只是發生在進步之前,但與表象相反的是,它並非進步之因。這怎麼可能呢?答案就在「迴歸到平均值」(regression toward the mean)這個現象裡;這意思是說,在純碰運氣的情形下,在一連串隨機事件中,緊接在不尋常事件之後發生的,極可能是個普通事件。 當技能經由練習逐步提升時,進步的程度在連續兩次飛行中,很難看得出來。一次特別好或特別差的飛行,多半就只是運氣罷了;也就是說,如果某位學生做了個特別漂亮的降落,遠遠超過他正常的水準,那麼回到正常水準的機會就很大,也就是下一次的表現會差些。如果前一次教官稱讚了他,自然就顯得「稱讚無用」。 這個直覺上的錯誤,刺激了卡尼曼去思考:這樣的錯誤想法是普遍的現象嗎?我們是否也像那些飛行教官一樣,相信粗暴的責罵可以改善孩子的行為、員工的表現?當我們面對不確定時,是否還有其他的錯誤想法?卡尼曼知道,人在做判斷時,必然會運用某些策略,來簡化這判斷工作的複雜程度,而與機率有關的直覺,在這個簡化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意思是說,人類只要牽涉到財務管理或職涯管理的決策時,通常都是「機率文盲」,很容易依據表面事實或固有的意識型態去「篩選」對其有利的意見或線索,而忽略掉客觀反例的警示或論證

以上摘自《醉漢走路》一書,天下文化出版,2009/4。並在內文加入個人意見。

當然,也因為這樣,我們很容易會錯過「隱微」的正面機會或機運因子;事實上,近年來心理學家發現,讓人面對困境還能夠堅持下去的意志,是和才華至少一樣重要的成功因素。機運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也能控制,那就是要藉由不停的嘗試,才能提升成功的機率。愛迪生所說的一個活例:「生命中的許多失敗在於,當你放棄時,你不知道自己離成功有多近。」而根據偉晉研究投資心理學的發現,人不僅容易錯估事情發生的機率,也很害怕面對不確定但報酬可能極大的未來事件,傾向選擇接受或追求可看見「立即獲利」的現在。也因此,我們常看到在股市中,許多「菜籃族」即是如此,採取著「小贏入袋,大賠才停損」的策略,但結果當然是沒賺什麼錢或是理財失敗;同樣的,在職涯發展上,我們也看到每年許多年輕人與中年人不斷想「求穩定」或想當公務員,只因一心只看到穩定的月薪報酬。而缺乏對未來堅持的「耐心」是人性通病,說穿了其實是沒有在學習,所以侷限住了大腦前額葉的彈性能量與活動品質,導致井底之蛙而以管窺天。在《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一書中提到,「有錢人」追求成長,但「窮人」只求穩定;雖然每個人各有每個人的職業抱負或生活態度,但求穩定的代價經常會錯過發展「個人天賦」的良好機緣;說不定你本來可以藉由機會的碰撞引爆你的個人能力特質與發展趨勢,但因機會成本過度投注在「僧多粥少」的競爭區域中,而喪失成功致富又快樂的機會


偉晉為師範體系「心理學」領域出身的投資心理學講師,自幾年前即不斷由各種工作機會中(含:社區大學、工商企業團體演講、學校推廣教育……等等)嘗試自己適合發展的事業領域,因為我深信主動去迎接正面事件,能夠增加碰撞機運的機會。我的本意並非炫耀我的選擇或成就,而是在於我希望各位睿智的讀者能夠學會再職涯發展道路上當一個「聰明的醉漢」,培養掌握機會的智慧,不斷的透過上課、學習、深度對談或閱讀來提升自己的見識,以智慧和理性屏除群眾一窩蜂的不理性行為。在此祝福各位在投資理財以及職涯發展上隨機漫步、順勢而上!最後,祝您有個愉快的中秋佳節!

2010年9月18日 星期六

鐘偉晉推薦兩本必看的職涯管理書籍

在寫了將近200篇的文章後,鐘偉晉感於讀者不只希望在投資理財上有所成功外,也期許自己在職涯發展與管理的路途上有所成長,因此我也儘可能協助並引導讀者如何有效的閱讀、上課或學習。雖然我自認不是什麼多麼成功的人物,但在職涯發展上也得到不少的啟示與收穫;由於自己是「心理學」專業背景出身的知識工作者,所以在過程中我特別能夠體會到一個道理:「別人的成功經驗或人生模式是無法複製到你身上的,人生很多重要的事都是自己學了才知道!」同時,也希望讀者能夠知道,每天的時間是有限的,因此「學習的品質」對每個人來說更加的重要,如果「看錯書」或「學錯東西」比「不讀書」還糟糕

每當我看到許多坊間出版的一些職場勵志書籍,諸如《秘密》、《吸引力法則》等書教導人要樂觀想像就可以實現夢想,或是《感謝折磨你的人》、《如何成為老闆的心腹》……等書都在教人要成為企業或是公司裡有用的「棋子」或「工具」,我就為此感到憂心與惋惜。雖然這些書籍講的內容都看似很有道理,但其實有許多似是而非的「傳統智慧」或是缺乏科學心理學理論依據的「偽心理學」誘導我們去樂當組織裡的奴才,因而喪失培養自我優勢能力的抱負與持續學習的動機。也難怪管理大師杜拉克說了:「傳統智慧有傳統但沒有智慧!」為了引導大眾步入正途,就我教學的心得以及擔任過「職涯輔導講座」講師的經驗,我必須誠心推薦兩本必看的職涯管理書籍,以供各位讀者反思與參考:

一、《你拿什麼定義自己》,天下遠見出版,2007/7。
查爾斯‧韓第是世界知名的組織管理大師,也是繼彼得‧杜拉克之後算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大師了!但若要更正確描述他的身分,「商業哲學家」更名符其實。在這本書中,他回顧自己一生中面臨的許多課題、走過的許多轉折,毫不遮掩自己所犯的錯、曾經存在的疑惑。例如,他曾被殼牌石油公司派去做無關緊要的郵件收發員,結果以積壓郵件表達自己的憤怒,這讓他了解,組織最下層的人的「負面力量」有多大。
  藉由讀他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那些影響甚鉅的組織管理理論從何而來。他從自家廚房更改了七次位置,談到組織應是為人所用,而不是叫人去屈就組織;父親的離世,讓他放棄穩定的教職,開始人生的「第二條曲線」,接著又離開組織,成為活躍的「跳蚤」,身兼教授、作家、企管顧問、廣播主持人等多職,身體力行他提倡的「組合式生活」(portfolio life)。也由於偉晉受他的啟迪很深,從幾年前就明白並貫徹「跳蚤式生活」的工作哲學;我平常的工作不是研發投資心理學教材,就是到處於社區大學、民間學校或工商企業團體從事演講服務,最近這一年又嘗試新的工作領域,專門指導一些工作忙碌又在學校無法專心學生的EMBA在職社會人士撰寫學術論文,可說是收穫不少!
在這知識經濟的時代,只有個人的能力與智慧才是成功致富又快樂的關鍵所在,而不是組織給你的職位或任何的物質薪酬,所以我常跟大家講「個人品牌大於企業品牌」的道理,就是要讓大家思考,你這一生中到底拿什麼東西去定義自己。而又為何每次當我這麼一講,許多長年待在大組織的人就會不以為意、甚至嘲諷我們不食人間煙火,但問題是,這些人也沒解決他們人生中一項重要的問題與障礙-每天工作不快樂,弄不清楚自己為誰而活!

二、《不用再上班了》,高寶出版,2009/10。
這本書我之前也跟讀者介紹過,並發表過感想。但因實在足以作為職場新鮮人或是各個想要在職涯發展上重新學習或增長智慧的人終身的良好教材!作者丹.米勒本身為職涯諮商臨床心理師,跨足商業領導領域中發現,如果找到並投入自己熱愛的事物,就會讓人提昇自我價值意識。但作者並不是要大家現在立即向公司辭職或不用再上班,用意則是教大家以「鷹業家」的思維去發展自己的職涯,用創意和熱情創造自己的新收入。其實「鷹業家」有別「企業家」模式,鷹業家有個優勢就是不需創業資本,只需專注在一項小事業上穩定規模,持續不斷的投入精力與創造力來創造自己的動機與市場的需求

當筆者看過《不用再上班了》後,深深體會到一般上班族或薪水族為何無法賺到穩定收入又能得到快樂的原因,因這些人只是因為經濟的穩定而漠視這份工作對自己能否有加值且源源不絕的深層意義。在知識經濟邁向體驗經濟的年代裡,需要的事智慧與創意來決定我們的未來,但這些特質在忙碌、高壓力且吵雜的職場環境是無法有效培養出來的,你需要的是找到一份符合個人能力、特質與興趣的事物。但我們的社會讓我們誤以為依照個人本性找工作或追求夢想,是一種自私自利的作法,根本養不活自己。但事實上正好相反,那些從事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的人,常是面臨經濟困境、面容疲憊不堪且身心不愉快的人,不知道讀者有否發現?

一般來說,為什麼大家如此害怕轉職或改變工作模式,乃因人性「一動不如一靜」所致,大家無法想像失業後的恐懼與痛苦。我們只看到失業後必須節省開銷或降低慾望的痛苦,卻沒想過被開除工作後其實反而可以嘗試投入對我們有意義且真心喜愛、符合自己風格模式的工作,其實是一項繼續增加收入的投資活動。偉晉結合職涯管理與投資心理學的研究認為,讓一個人穩賺不賠的投資就是真心投入學習並且不斷追求所愛

以上這兩本書是鐘偉晉閱覽後覺得可作為教學推廣的極佳好書,並且國際管理大師寫的書通常較客觀中立,不像有許多自稱為「激勵講師」的老師寫的書,都教導人家專注在想像就能成功,或是竭盡一切所能去安穩的爬上公司高階位置,無疑的都是站在「企業主」或老闆的立場講話,誤導人們百般去剝削自己或是參加不當的成功潛能開發課程而延誤解決重要事情的時機。也希望藉由這兩本好書的推薦,能夠讓讀者們對自己的職涯有所啟發與反思,祝福大家成功、致富又快樂!

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投資人對風險評估經常是盲目的

「風險評估」的概念,我們在中小學的時候就已學會,只要計算機或簡單的乘除法則就可以把某件事或某項計畫的勝率或賠率計算出來。然而,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卻常發生一些自己事後來看都無法理解的事,例如買了長年期的保單或金融商品,原本的預期利率卻縮水,或是甚至「穩賺不賠」的錢都拿不回本金。這是為什麼?何以致此?根據投資心理學的研究,投資人對數字是沒有概念的,也因此我們常因看到或聽到電視或金融機構的廣告,螢幕上換算出來的「1年期、5年期利率數字」或是20年區間的投資報酬率報表,就會被引導去幻想自己未來的美好情景

人類的特性是:在「非常微薄的機率之下會有大批財富滾滾而來,卻有絕大的機率會遭受些微損失」與「有極高的機率可以獲得些微獲利,卻有極低機率會蒙受大幅損失」這兩種情況相較之下,即使期待報酬相同,大家也會壓倒性的偏好前者。

各位讀者,「有0.1%的機率可以得到100萬元,卻有99.9%的機率會被沒收1000元」和「有99.9%的機率可獲得1100元,卻有0.1%的機率會賠掉100萬元」這兩種彩券,你會選擇哪一種?

應該也是前者佔多數吧?也就是省下一塊蛋糕的錢來買一個「夢想」。而且,沒有人會為這區區1100元而冒著可能損失100萬元的風險。然而從期待值來看,後者其實是稍微比較有利的。那為什麼大家卻是選擇去冒一個實際上較大的風險,這就是所謂的「彩券效應」(lottery effect,經常被金融機構應用來開發那些可以剝削客戶的保險商品。

舉例而言,壽險商品的保戶幾乎都無可避免的要損失一些保費,然而一旦不幸身亡,家屬就可以領取大筆的理賠金。與保險公司支付的理賠金相較之下,即使保費設定得高一點,商品照樣熱賣-這都是拜「彩券效應」之賜。事實上,人們對風險的評估都是被感性與非理性的「原始腦」所支配與掌控,以致於為了未來的預期報酬率而忽略其中過程的變數,例如:萬一有天繳不出費用或是金融機構產生倒閉或經營權變更之事。況且,理財或投資的基本原則應該是「簡單化」更要「透明化」,除了要搞清楚商品的成本以及仲介人員從你身上所得到的費用以外,更應瞭解「錢的價值永遠是現在最大」,不管以後可以領多少%,那些數字都是人為砌造的,實際情況是:金融市場充滿著無常,「危機是司空見慣的」

以上內容部分引自《投資專家為什麼會輸給猴子》一書,時報出版,2008/2。加入鐘偉晉之見解,敬請海涵

也由於沒有學習投資心理學的人不瞭解自己的投資性格,也不懂得如何駕馭非理性的大腦情緒,因此金融市場上「贏家」與「輸家」或「有錢人」與「窮人」的間隔簡直天壤之別。但也因這樣,我們才能利用市場的非理性指標來保護自己的財產與資金,甚至在適當的時候有效的投資,以換取最大的回報;誠如有「女大前研一」之稱的勝間和代所言:「這是一個愚者不斷被智者榨乾的年代!」偉晉認為,榨乾的不只是「金錢」,甚至是「時間」、「機會成本」與「智慧」。也因此,我們常看到市場上有永遠賠錢的輸家,即使他們已經在股海或其它投資市場漂流20年,也有可能長期不知道自己為何總是理財失利。說穿了,「經驗」不見得對你有用,只有「智慧」才能幫助人們遠離失敗!在此,也誠心請各位讀者瀏覽本人在9911日所發表之文章《你是不是機率文盲》,謝謝!

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

四本簡單實用的投資理財入門書籍推薦

寫了這麼多文章後,筆者感於許多人對「投資心理學」有興趣,卻又不知從何開始,於是在今天決定獨家披露基礎入門的書籍。首先偉晉必須聲明,我並沒有開書店賣書,欲購書的讀者請向各大書局(如:誠品、金石堂、政大書城、水準書局……等等)洽詢並購買;同時,也別想太多,我也跟這些書局無任何利益掛勾!在此,我想要把這些年來研究與教學的心得分享給各位,在閱歷約500多本書籍後,本著我的經驗和熱忱,希望可以幫助一些讀者穩健的進入學習階段。以下介紹的這4本投資理財的入門書籍,個人覺得非常適合有心學習「投資心理學」的讀者朋友們;尤其是對初學者而言,倘若您過去很幸運的並沒有遭受「財經媒體」或「銷售人員」的荼毒或洗腦,鐘老師在此必須很誠心的恭喜您,藉由部落格的閱讀或自己的學習,你將會循序漸進進入學習的軌道。

很多人都知道投資理財要成功,必須「作好功課」。不過,相當弔詭的是,我常看到很多人愈是專注在基本面與技術面的分析,愈有可能常常賠錢。在你們進入金融市場前,一定要記住,股市永遠是偉大的羞辱者許多汲汲營營的投資人以為作好一些功課,就可提高勝率;但在我看來,這是很危險的事。如果要證明我說得沒錯,把時間拉長到10年、20年甚至50年為區間來觀察,我們經常可以找到很多突如其來、激烈震盪的「黑天鵝事件」令人無法想像的是,原本市場一片看好或溫和上漲的股市,表面上來看,技術線型也都呈現各種分線、日線、5日線、月線上彎狀態,卻會在隔天甚至下一個鐘頭裡瞬間崩盤或反轉。身為正常的投資人,本來就應看清「市場」有其本身的智慧,任何基金或股票很難長期超越大盤指數的績效。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我其實不感意外,因為90%的人學到很多似是而非的理財知識,被金融人員或媒體誘導卻渾然不知!因此,我必須告訴你們一件事:「學錯知識」比「不學任何知識」還糟糕,不僅浪費金錢更浪費掉很多時間成本!以下就直接簡列四本書籍,供各位參考:

一、《穩健理財十守則》,天下文化出版,2005/2

這是一本經典書籍,也是本人在幾年前剛學習投資理財時所看的第一本啟蒙書籍。作者是美國非常有名的金融學者與華爾街大師-墨基爾Burton G. Malkiel;他另外有本強力之作《漫步華爾街》,亦被視為不可錯過的精采好書,但因《漫步華爾街》較有深度,因此先向讀者推薦《穩健理財十守則》此書。這本書主要告訴我們10個理財守則,提醒我們首要原則就是「開除你的投資顧問」,並且在書中不斷的說明,為何投資指數型基金ETF可以長期與大盤績效齊等,就是因為它少掉許多坊間90%投資人慣常投資海外或國內基金的高額「手續費」與「管理費」,讓我們免於被投顧公司或理專人員剝削。

二、《買對基金賺大錢》,商周出版,2008/5

這本書作者是美國先鋒集團創辦人約翰.伯格(John Bogle所寫的經典作品,John Bogle真是一位名副其實具有遠見與專業良知的基金經理人。他在1975年所成立的先鋒500指數型基金堪稱為史上第一檔ETF,仿造並追蹤美國S&P500指數(台灣每天晚上10點打開奇摩股市都能看到即時指數變化)。個人覺得這本書算是延續《穩健理財十守則》的要義,將整個指數型基金ETF作一個非常徹底且中肯的介紹。真正的指數型基金ETF是不需要透過基金經理人操作,它是隨著每天大盤指數變化而起伏波動的,不僅手續成本低且交易稅也低。所以,這類理財標的對金融營業員沒有什麼鉅利可言,他們也就不會跟客戶或頭資人介紹了,甚至讓偉晉覺得好笑的是,居然有半數以上的營業員或理專完全不知道ETF為何物。在台灣,可幫助我們穩健理財的標的就是股票代碼00500051,分別代表大型50檔權值股(如:台塑、鴻海、台積電)與100檔中小型股(如:洋華、中石化、億光……等)的組合型股票基金。也請別誤會,我也不是在此報明牌,且我自己也不相信明牌這件事;投資理財是要自己親自學習與判斷的,自己要對自己的投資行為與決策完全負責。在此,我只是提供我的研究與教學經驗罷了!

三、《精明投資人的18項武器》,商周出版,2008/5

這本書是日本投資大師山崎元先生寫的。書中主要告訴我們18項關於投資常識、投資情報與群眾流行的質疑,並矯正我們所認為正確的概念迷思。我之所以推薦此書,除了書中內容平實簡易外,主要藉由許多生活題材與實際的理財商品舉例,來告訴我們所看到或聽到的金融工具或商品其實都有風險與投資陷阱的,例如:有誰能靠不動產賺錢?事先真能判別優質基金嗎?每月配息的基金就對我們有好處嗎?定期定額投資法可讓我們避開風險嗎?免手續費的金融商品一定好嗎?黃金能避通膨又能賺錢嗎?鐘偉晉誠心建議尚未閱讀此書的讀者都應買來看看,以理解這些實用且流行的理財方式對我們是否真有好處。其實說穿了,山崎元希望我們投資每一項商品錢都應養成質疑習慣,徹底清楚賣方(金融人員、投資顧問)到底從我們身上獲得哪些好處。但偉晉必須補充,不宜直接向對方反問,因你很容易又被說服或洗腦;比較務實的情況是:當你跟與你無任何利害衝突的人學過或看過書籍之後,往往較能理性且正確的作出決策

四、《金融界不告訴你的真相》,漢湘文化出版,2008/6

這本書特別之處在於它是台灣人寫的,萬瑞君先生本身是報社記者、也有當過財經顧問的經驗,她把自己在金融界所觀察的社會現象寫成一本書,告訴我們到底哪些事情是金融界刻意隱瞞善良投資大眾的。這本書一開始也是先引導你認識金融機構靠什麼吃飯以及你也多認識金融市場運作的道理;接著開始談台灣的保險業問題,包含:核保從寬、理賠從嚴;業務單位口頭承諾經常都有變數投資型保單是精心設計的坑錢陷阱很多人買保險的目的經常「發財」先於「保障」……等等。而比較特別的是,這本書也專章提到信用卡升級、折扣以及紅利點數的行銷陷阱,迷惑我們對數字概念的理解;不意外的是,這本書也與前面幾本不約而同提出對一般高額成本與仲介費的「共同基金」的批評。除此之外,也提醒我們注意各種金融機構與我們簽訂合約的實際陷阱。因為非常生活化且有許多案例教學,適合讀者親自一覽!

以上這4本投資理財的入門書籍,我也早在以前就以閱覽過,且在社區大學以及各種演講場合中介紹給我的許多學生與聽眾。主要是這些投資大師跟各位讀者完全沒有利害衝突,且經過本人研究並嚴選過後,證實內容符合本人教學理念與精神,故相當認同其可作為「投資心理學」的學習教材。也再次提醒各位,切勿向金融相關從業人員或有與金融機構利益掛勾的媒體主持人學習理財,這種行為猶如「引鬼入宅」在這個市場上,你不可能聽到完全客觀且中肯的建議,幾乎沒有人會主動告訴你「不要買…...」,因這樣做毫無利益可圖。但因鐘偉晉是以「教學」為本業,因此樂於以「金融詐欺獵人」與「反行銷心理學」學者自居,也在此膽敢向各位說出心中的話,哈哈!

2010年9月9日 星期四

《你可以不只這樣》把壓力變推力的12項法則

贏家之所以會贏,並非他們有很多過人之處。事實上,天分、智力、資歷都不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你可以不只這樣》一書作者耶胡達.席納(Yehuda Shinar)是「致勝企業」創辦人、全球知名生活顧問、筆象學家、蘇格蘭運動基金會顧問耶胡達.席納(Yehuda Shinar)收集超過4500個真實個案,在這十八年來從事許多科學研究,實地帶領並訓練過頂尖運動員,試圖從中找出有否「贏家的祕訣」存在。結果他發現要成為贏家,就要先學會贏家的思考模式。他作出一個結論,這些容易成功的人靠的不是天份,不是智商,也不是豐富的經驗,成功其實並沒有值得驚訝的地方,而是逆境下「自我管理」的能力。

  《你可以不只這樣》一書目的在於讓我們每個人可以清楚瞭解自己思考方式與情緒反應,並且掌握12個在壓力下正確思考的方法,每個人都可以將壓力變成推力,將個人表現發揮到極致。耶胡達.席納(Yehuda Shinar)提到,要掌握贏家思考模式,首先設法讓自己具備四種特質,包含「永遠主動迎戰」、「在壓力下思考」、「持續自我精進」與「不斷自省檢討」等四項特質。

  

他並且提出融合十二項知易行易的原則,將這些原則形塑成贏家的生活型態。其中也加入偉晉個人見解與專業補充,改寫其內容如下,供各位參考:
1. 創造機會

管理大師杜拉克曾說過,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創造未來。要發掘好的或是有用 的機會,必須靠自己不斷試練與摸索,即使是在逆境中,挫折也有其正面的意義或價值。一旦在工作或職涯中上手或突破後,就應乘勝追擊,擴大自己的優勢智能,建立起自己的品牌。

2. 把握機會

人生中很多重要的機會都是很隱微且不易發現的。要提高辨識機 會的智慧,唯一的方法就是透過自我學習或是接觸高心智層次的社群,以讓自己擁有一個高品質的「核心圈」,自然正面運氣容易產生。

3. 維持動力

維持動力不能靠坊間潛能開發的「NLP神經語言」來作為媒介,這種「自我暗示」或「自我催眠」的方法只會引起一時的激勵情緒,對於問題或挫折毫無幫助。若依正統的「正向心理學」來說,維持動力要從淺到深、長期且逐步的改變,並且有系統的學習或反省。《動機,單純的力量》一書給我們的啟示是,要維持個人的心理動力不應靠外在的目標,而是不斷傾聽自己的內在聲音,由小習慣開始建立起來,才能引發一連串的行動。

4. 盡力做到最好

對於所從事的工作或生活模式,要做就應做到最好,否則就等於浪費時間與生命。假如不管怎樣努力,就是無法做到最好或是每當努力去完成時,心中總會感到精疲力竭,可能就是你還沒解除心中的疑慮,或是你不是真正喜歡現在的工作與生活!

5. 避免無謂的阻礙

「無謂的阻礙」可能是你身旁的環境阻力,尤其是你所愛的人,包括:父母、親戚、伴侶、子女、朋友、同事……等等。誠如《把興趣變黃金》一書所說,如果只是一味的對立並孤行,可能有天這些阻礙又會在快要成功的地方絆住你;倒不如一開始說明清楚你的規劃與過程中的疑慮,讓他們知道你是有遠景且慎重規劃的。用行動與信念換取他們的支持,並得到優質團體的認同。

6. 採行有用的策略

「有用的策略」可以幫助我們在一次成功後得到收穫與啟示,讓我們可以節省摸索的

時間。然而,新創與成長除了靠有用的策略建立基礎外;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懂得

在下一階段中拋棄既有的安全道路模式,透過試練重新發展深厚的實力,維持

力。

7. 放棄無效的行為

許多無效的行為要趁年輕時很果斷的停損。要成功就不能有所猶豫,也不能同

「求穩定」又想「獲大利」。例如,很多人從年輕考了好幾次公務人員考試,一直

中年都無法如願,等到萬念俱灰後才去找工作做,是不太可能可以找到理想工作

的。很多事情其實經過努力與時間機緣的媒合下,都能在不穩定的時局中逐漸找到穩

定的結果。

8. 回到基本面

在遭受失敗後,除了應找出錯誤的地方與原因以外,也應問問自己,在某項領域真的可以發揮到極致嗎?所做過的事情或工作,真的具有優勢潛能嗎?是不是別人無可取代或是自己心所嚮往、遭受失敗也不覺得苦?
9. 加強自我控管

「自我管理」的功夫很重要,學校也沒辦法有效教給我們,但我們必須自己學。一個人是否值得他人信賴,必須觀察平時的言行是否一致以及在逆境中的品格表現。在順境時,我們很難觀察出一個人真正的動機與修養;很多人在逆境中很容易妥協正確的事或出賣自己的人格,這樣的人就不足以令人信任。所以,自我管理的智慧高低是要長期去培養的,一個人在順境或逆境的穩定性格才是他求生的最好武器

10. 做正確的決定

誠如管理大師杜拉克所言,「做對的事」永遠比「把事情做對」還重要。很多

班族自願被他人奴役,變成應付許多瑣事的「窮忙族」,以致於人生許多重要的事

沒去思考或歷練,這其實是非常不好的,久而久之會讓許多事情跟著延誤,也喪失

信心。其實,要做出正確的決定不難,重點是要先找出讓你停滯不前的生活事件或

好的習慣,或是觀察週遭不快樂的人所做的事,提醒自己不要跟著做,並逐步戒除

些壞習慣。

11. 學習在壓力下成長

挫折容忍力(AQ)是決定一個能否在逆境中繼續成長的關鍵智慧。即便是從事自

己喜愛的事物,也都難免遇到瓶或壓力,只有藉由同好社群的引導,並且重新在挫

敗中認識自己,才能繼續奮進。

12. 善用時間

「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每個人對時間品質的拿捏將決定人生的成效。

很多人把心力花費在「緊急但不重要的事」(例如:頻繁接手機、msn、慣性加班……

等等),卻喊說沒時間去從事一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例如:運動、上課、閱

讀……等等)。事實上,就如《槓桿閱讀術》一書告訴我們的:我們並不是沒有時

閱讀或學習,而是沒有閱讀或學習,所以才會沒有時間。如果一個人知道如何持

續去養成好的習慣,它自然不會有「時間不夠」的困擾;即便再忙,一定可找出韜光

養晦的片刻時間。同時,偉晉認為,適當的拒絕他人或是不接無聊的電話,自然可以

讓我們專心從事想要投注的活動!

以上是鐘偉晉參考《你可以不只這樣》一書中所提的12項把壓力變推力的法則另外改寫而成的。如讀者需要瞭解原作內容,可翻閱《你可以不只這樣》一書,天下雜誌出版,2010/9

筆者認為,坊間都有個迷思,大家都認為在逆境下的情緒是需要被管理或處理的:我們必須要先克服負面的情緒,不要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凡事往正向樂觀面去想。但實際上,有些正面思考技術說穿了只是壓抑住那些「負面」的情緒,但愈是想壓抑根本無法壓抑得住。例如:當你強迫自己不要去想藍色大象,你一定會不斷在腦海浮現藍色大象的影像,怎麼努力也揮之不去那些想法。當我們人用意念去驅使情緒時,只會有片刻的作用而已,過不久那種負面情緒自然會再度浮現在心中。所以,最好的方式其實是與負面情緒共存,並且設法理解你在何種情境下會出現這樣的情緒,等下次發生類似事件或情況時,你就會知道並預期自己會受到什麼不好的影響,並從中接納它,再去轉化它。在逆境當下我們不見得可以馬上藉由別人的勸勉或鼓勵而重新振作,只有自己在學會與情緒共存並且找出轉化成動力的媒介,才有辦法突破難關。

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末日博士危機經濟學》心得與剖析

首先,偉晉因延遲發文,在此向各位說聲抱歉。因為近日浸淫在《末日博士危機經濟學》一書中,不斷體會其精華與寓意,所以花一些時間消化並思考後,在此才向讀者們分享心得。不便之處,敬請海涵!

《末日博士危機經濟學》作者魯比尼(Nouriel Roubini)主張,「危機」既不是現代經濟學家所認定的那種反常事件,也不是其他評論家所謂的罕見「黑天鵝」事件。相對的,危機是一種司空見慣、甚至容易預測與理解的事件;換言之,危機猶如「白天鵝」頻繁且廣泛的發生、出現在市場與生活中。危機也有點像颶風,它的運作模式相對可預測,但卻可能改變方向,趨於沈寂,或甚至在幾乎毫無預警的情況下復活。魯比尼採用非傳統的方式,融合了歷史分析和全球經濟學,迫使政治人物、政策制訂者、投資人和市場觀察家不得不面對長久以來一直遭到忽略的一個事實:金融體系生來就脆弱,而且極易崩潰。在魯比尼的影響下,眾多後知後覺的經濟學家和投資人終於漸漸瞭解到不能繼續將危機視為金融史上的「黑天鵝」,這麼做的代價太高了。筆者個人認為,若要深入理解金融危機歷史與箇中現象與原因,不妨閱覽《末日博士危機經濟學》此書,還勝過市面上內容滿是基金業者或金融公司置入性行銷的財經雜誌或週刊!

談到「危機」,大家自然會想到2007年的次貸風暴與2008年的金融海嘯。其實這種百年難得一見的經濟危機與恐慌型態在過去10年、40年、甚至100年都曾有類似的事件;「次級房貸」這種東西的產生並非第一次出現,金融創新的古今差異只是在形式上與精密度的不同而已。早在1970年,美國即發行了第一批以不動產作為擔保品的證券(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拜證券化之賜,諸如此類的很多流動性不足的資產就可組合在一起,轉化為可在公開市場上交易的流動資產。後來,其他政府機關如房地產和房地美(類似台灣的土銀和合庫)也紛紛加入證券化業務,投資銀行、券商甚至是住宅建商也都來分一杯羹,共同將越來越多的房屋抵押貸款組合起來,不僅可以從中獲取高額手續費,還能把貸款的風險轉嫁給其他人。大家都約定俗成的認定房價絕不會跌,投資人買進這些衍生性金融商品可以隨著屋主的逐步償還貸款而獲取固定的收益。事實上,催生這些證券組合的投資銀行並無太多誘因或義務去審查這些貸款能否正常償還,只想一心賣掉這些被綁在一起的貸款,讓這些資產從它們的資產負債表裡消失。因此,在太平盛世裡,大腦受到情緒的激盪就會產生大量的多巴胺分泌,讓我們的大腦前額葉被控制住而失去警戒,無論是投資銀行或是投資人本身都會不禁承擔過多風險,低利率的融通環境讓我們更加寅吃卯糧地舉債與投機;只有在退潮的時候裸泳者才會一一浮現,只有發生事情了大家才驚覺事態嚴重

就這次的全球金融海嘯來說,大家都歸咎到次級房貸惹的禍;事實上,事情不能光從表面與結果來檢討。面對危機的事後歸因,我們應啟動「後設思考」,去追究「問題背後的問題」(QBQ)。我們可以發現,許多的風暴或危機都是起於先天制度的不良加上後天政策的失調。在先天上,金融業在公司治理事務方面的缺陷是引發各種危機的根本因素之一,因為每次這些金融機構例如高盛、AIG只要出事了,聯邦政府一定會斥資撥款出手相救,這也加深了業者本身承擔超額風險的意願,這就是我們所稱的「道德風險」,也由於金融服務業優渥的薪酬獎勵制度,道德風險在這個產業特別盛行,因為以大量資金押注衍生性金融商品或不動產貸款證券的交易商或仲介員一旦成功,就可以獲得巨額的報酬,就算失敗也鮮少受到處罰紅利制度變相鼓勵營業員大規模使用超額槓桿去承擔避險基金、抵押證券和層層包裝的債券型基金等無謂的風險。實際上,「大到不能倒」的企業因為有政府資金的挹注與保護反而更助長危機的循環;弔詭的是,這些金融公司對整個社會提供的正面功能只是貨幣與金融的流通,「買空賣空」的投機或仲介行為對國家或社會並無太大的助益,反而比較像是堂而皇之吸取善良百姓金錢的吸血鬼。另外在後天上,政府錯誤的決策也成為金融危機最大的幫兇。例如在1996年開始,股市持續攀升,雖然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提出「非理性繁榮」的警告,但卻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來阻止泡沫繼續膨脹,只象徵性的調高聯邦資金準備利率,到了2000年網路科技熱潮泡沫化後,到911事件發生期間,因應市場危機而調降資金利率,甚至在經濟開始浮現復甦跡象後都沒停止降息,直到2004年之後才開始逐漸調升過低的利率,但無可奈何的是,這段期間的低率與大量寬鬆的貨幣政策醞釀了不動產抵押貸款泡沫,也註定了2007到2008年全球的金融危機。

以往的經濟學家或政府官員都抱持著「市場無所不知且絕對不會失靈」的見解,相信人是理性的,市場會自動調節與解決本身的失衡與問題。甚至,葛林斯潘還為次貸的興起來作辯護,他公開認為,次級放款是金融創新的一大進步,可讓越來越多民眾取得信用交易,是一種引領不動產貸款市場成長且呼應市場需求與嘉惠消費者的建設性創新,次貸是自由市場運作下自然的產物。但事實上,2008年的金融災難說明了,群眾是不理性的,只要有一個國家過度舉債或大量利用寬鬆貨幣制度套利,通常會產生不小的投機熱潮,加速貸款商品與各種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流通與蔓延,一旦某天有哪個地方出現債券償還疑慮,市場就會連帶性崩盤,引發贖回與恐慌擠兌潮。說穿了,2009年到2010年之間為何仍有許多國家如冰島、希臘、西班牙與葡萄牙等發生主權債信危機,乃因國家財政普遍陷入龐大經常帳赤字與預算赤字的有害情境,迫使他們向歐洲各地銀行大舉貸款,高槓桿狀態讓他們成為金融傳染病的潛在根源。違約倒帳或貨幣大幅貶值的結果就會導致民間信用緊縮,這也為何台灣以及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明明沒有次貸問題,但卻受創嚴重的原因,因為仰賴傳統產業與電子零件出口貿易提升經濟主體的國家是經不起進口國債務問題與信用緊縮危機的!

《末日博士危機經濟學》是比較站在政府政策面來評論金融危機的發生與預防,魯比尼(Nouriel Roubini)宣稱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人類絕對有能力預測甚至避免這些風暴的發生。偉晉認為,就心理學來看,多數人無法從中學到教訓。且就個人而言,我們可能做到的事其實有限,加上政府政治的運作經常會與財團利益綑綁在一起,難免有失社會公平性,甚至政府的官員多半是學術象牙塔出身的學者,對於危機的辨識或預防很難有效防堵這些災難。因此,筆者以一個投資心理學學者的專業角度來叮嚀各位,雖然災難很難完全避免,但經濟的危機其實可以藉由市場群眾的心理加以辨認;甚至我們觀察到大眾媒體流行什麼投資熱潮,就應反向思考並心生警惕;誠如杜拉克所說:「處理麻煩最好的方法就是一開始避免掉這些麻煩」,因為我們知道什麼金融商品對自己不利、或是沒有真正需要的時候,我們很自然的就不會去接觸。因為避開這些損失,在景氣不好的時候,我們也能穩定持續的投入正常的花費與學習活動上,不會顧忌到帳戶的淨值而自覺綁手綁腳。因此,無論是順境或逆境都應好好經營自己的人生,危機對個人而言其實都有其正面意義,有學習的人以及沒有學習的人所領略的角度或格局絕對不同。因為我們知道如何避免從眾或淪為感官思考的奴隸,就能在危機恐慌加深之際,靜待氣氛與格局的反轉而蓄勢待發、一躍而起

2010年9月2日 星期四

為什麼我們需要建議或預測?

「投資心理學」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人性厭惡「不確定性」,所以我們害怕置身於失去掌控與感覺渺茫的情境中。尤其在金融理財方面,我們常覺得需要專家或有經驗的人來指引,讓我們有個明確的依靠,知道如何選股、買基金或購置房地產。同樣的,在職涯發展上亦然如此,經濟不景氣的結果讓我們充滿不安。其實這種本能需求所反映的是「匱乏」狀態,表面看似真的需要尋求脫離不安的方法,但其實因為我們缺乏學習,所以才需要具體的預測或建議

提供建議與預測的人,通常是你的老師、父母或一些長輩。他們比我們有優勢的地方是「人生的經驗」;如果我們在一些人情世故的處理上能汲取他們的智慧,會對我們很有幫助,但人生有兩件事是無法真正透過「替代學習」的,第一件事是「投資理財」,第二件事就是「選定職涯方向與目標」。任何再高明的人都無法確保自己的成功之道可以被輕易複製到他人身上而再次成功。這就如同股神巴菲特的投資方式經常是中段價位介入而經過3~4成套牢部位的「痛苦期」,這對一般投資大眾來說也不見得有如此風險承受能力或心理堅韌力。由於提供建議的人經常沒有法律責任,也不需負任何形式的責任。因此,「預測」或「建議」經常是廉價的,真正好的建議或智慧是無法透過大眾媒體或群眾聲音來傳達的。相對的,聽取建議的人要自行負責,一味怪罪他人或政府並無法解決任何事情;比如一些連動債的受害戶,在憤恨之餘,若能重新將心態歸零並投入長期的上課、閱讀或學習,相信他們一定會在心境與經濟狀況上有所轉變與成長。

管理大師杜拉克說過:「我從不預測,我只是望向窗外,看看有什麼可看見,但尚未被看見的東西。」我在學習與講授「投資心理學」的過程中也逐漸明白這樣的道理,許多人生的重要大事並不是用「聽」的,而是要親身實踐去「學」,有時候甚至是邊做邊學。因此,偉晉在課堂上也能站在學員的長遠立場來思考,究竟給予太多具體建議有何好處?我個人認為,我不是什麼「選股大師」也不是什麼頂尖的領導大師,因此會很謹慎的去應對同學、朋友或學員的問題。這也讓我想到《黑天鵝效應》一書曾告訴我們,回答我們「不知道」的人才是智者,也是一個真正值得我們信任的對象。這世界上有三種人,一種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第二種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第三種人則是知道自己「不知道」還去騙人的人。平心而論,我自認我是第一種人,很多事情我並不是能有所知,可能提升或進步的地方就去努力參與與學習,對未知的領域則採取謙卑與保留的心態去面對(例如:預測明天股市的漲跌或是指數的高低);真正讓我們害怕的是,社會上經常出現第二種人與第三種人,他們本身不是「笨蛋」就是「壞蛋」。所以,偉晉一直告誡大家,謹慎過濾他人的建議或意見,我們無法封住他人的嘴巴或對你的奚落或批評,但你可選擇自己的態度,與自己好好獨處與自修。同樣的,也不要隨便給人建議,縱使一些事情你自己很能掌握且看透一切,對方也不會感激你的,甚至要買終身險或海外基金的人會覺得你在破壞他的春秋大夢!

在此我也歡迎讀者參閱我在去年發表過的一篇文章,天下沒有神準的選股魔法師,敬請直接點閱,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