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投資人對風險評估經常是盲目的

「風險評估」的概念,我們在中小學的時候就已學會,只要計算機或簡單的乘除法則就可以把某件事或某項計畫的勝率或賠率計算出來。然而,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卻常發生一些自己事後來看都無法理解的事,例如買了長年期的保單或金融商品,原本的預期利率卻縮水,或是甚至「穩賺不賠」的錢都拿不回本金。這是為什麼?何以致此?根據投資心理學的研究,投資人對數字是沒有概念的,也因此我們常因看到或聽到電視或金融機構的廣告,螢幕上換算出來的「1年期、5年期利率數字」或是20年區間的投資報酬率報表,就會被引導去幻想自己未來的美好情景

人類的特性是:在「非常微薄的機率之下會有大批財富滾滾而來,卻有絕大的機率會遭受些微損失」與「有極高的機率可以獲得些微獲利,卻有極低機率會蒙受大幅損失」這兩種情況相較之下,即使期待報酬相同,大家也會壓倒性的偏好前者。

各位讀者,「有0.1%的機率可以得到100萬元,卻有99.9%的機率會被沒收1000元」和「有99.9%的機率可獲得1100元,卻有0.1%的機率會賠掉100萬元」這兩種彩券,你會選擇哪一種?

應該也是前者佔多數吧?也就是省下一塊蛋糕的錢來買一個「夢想」。而且,沒有人會為這區區1100元而冒著可能損失100萬元的風險。然而從期待值來看,後者其實是稍微比較有利的。那為什麼大家卻是選擇去冒一個實際上較大的風險,這就是所謂的「彩券效應」(lottery effect,經常被金融機構應用來開發那些可以剝削客戶的保險商品。

舉例而言,壽險商品的保戶幾乎都無可避免的要損失一些保費,然而一旦不幸身亡,家屬就可以領取大筆的理賠金。與保險公司支付的理賠金相較之下,即使保費設定得高一點,商品照樣熱賣-這都是拜「彩券效應」之賜。事實上,人們對風險的評估都是被感性與非理性的「原始腦」所支配與掌控,以致於為了未來的預期報酬率而忽略其中過程的變數,例如:萬一有天繳不出費用或是金融機構產生倒閉或經營權變更之事。況且,理財或投資的基本原則應該是「簡單化」更要「透明化」,除了要搞清楚商品的成本以及仲介人員從你身上所得到的費用以外,更應瞭解「錢的價值永遠是現在最大」,不管以後可以領多少%,那些數字都是人為砌造的,實際情況是:金融市場充滿著無常,「危機是司空見慣的」

以上內容部分引自《投資專家為什麼會輸給猴子》一書,時報出版,2008/2。加入鐘偉晉之見解,敬請海涵

也由於沒有學習投資心理學的人不瞭解自己的投資性格,也不懂得如何駕馭非理性的大腦情緒,因此金融市場上「贏家」與「輸家」或「有錢人」與「窮人」的間隔簡直天壤之別。但也因這樣,我們才能利用市場的非理性指標來保護自己的財產與資金,甚至在適當的時候有效的投資,以換取最大的回報;誠如有「女大前研一」之稱的勝間和代所言:「這是一個愚者不斷被智者榨乾的年代!」偉晉認為,榨乾的不只是「金錢」,甚至是「時間」、「機會成本」與「智慧」。也因此,我們常看到市場上有永遠賠錢的輸家,即使他們已經在股海或其它投資市場漂流20年,也有可能長期不知道自己為何總是理財失利。說穿了,「經驗」不見得對你有用,只有「智慧」才能幫助人們遠離失敗!在此,也誠心請各位讀者瀏覽本人在9911日所發表之文章《你是不是機率文盲》,謝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