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0日 星期一

鐘偉晉帶你走出金融危機-賽局永遠是不公平的

自從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以來,學者以及經濟學家都在研究一個問題,到底這些災難如何預防與避免。對國家以及世界經濟市場而言,每幾年的經濟崩盤確實會讓人民對經濟前景感到恐慌,但經濟的繁榮與復甦又會讓我們無形中忘記了教訓,對風險評估的失當使我們擴張了信用風險以及承擔未來許多不確定的危機。於是乎,人們從歷史中得到的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得到教訓

世界經濟體系藉著網路經濟完全連結在一起,使得我們在市場中難免都會碰到全球同步遇難的「系統性風險」,就像20089月到11月之間的股市大崩盤,把資金活絡於市場中的人無一倖免,不論是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2001年的網路泡沫或是最近這一次的金融海嘯,我們都無法預知災難哪一天瞬間降臨,雖然不完全是我們的錯;但回顧事情的起源,必然事出有因,只是遠因與近因的差別罷了。撇開這些我們無法預測的災難外,我們其實可以掌握自己的財富與帳戶,不接觸以及不參與各種對我們不公平的賽局。若能做到這樣,起碼我們不會因為一些自己本身對之不熟悉的東西而付出一大筆冤枉錢。

「不公平的賽局」莊家都是金融業者、保險公司與房屋業者所單獨成立或共同組成的。這些遊戲表面上都有一個特徵,會讓你誤以為這些理財制度或商品就是一種保障國家財政不穩、天災人禍與各種意外的儲蓄基金,而且是穩賺不賠的,藉由自己每個月的固定提撥幾千元或幾萬元,等到每隔幾年就能領回一些「生存年金」,於是我們看到「活越久、領越多」的廣告或宣導,就會被表面的數字所矇騙,而沒想到過程中的風險到底有多大。在一開始的時候,金融公司、房屋業者給客戶的各種契約或合約,看似雙方共識性合約,其實文字敘述都是公司體系的法律顧問事先編排與捏造;一旦將來出事或遇上保險糾紛、房屋糾紛,永遠對公司本身有利的,這方面消費者也疏於覺察與防範,因契約的文字內容如此繁複與生澀,誰都沒想過真正去理解;何況真正關鍵的但書文字(如:盈虧的風險責任須自負……)又小如米粒,實在容易忽略掉。換句話說,從一開始交易的時候,你接受的遊戲規則都是業者「單方面」且「強制」規範的,一旦你買單,就已經站在失衡的天平上令人擺佈。我們可以在每天的芭樂日報、數字週刊看到實際的糾紛例子,舉凡燒燙傷不理賠(除非加保燒燙傷險)、原位癌亦不理賠,或是登山發生意外時業者也會以保戶隱匿「宿疾」病史來逃避償付責任……等等。很多事情我們其實都不懂,但無緣無故的走進這場牌局,就註定很難脫離被剝削、被坑殺的命運。打個大家所熟悉的廣告比方,獵人一旦拔掉獅子的鬃毛,就有辦法撕掉一整層皮,但請相信這個「有根據」的說法,這不是冷笑話,哈哈!

其實,我覺得我們每個人為了確保意外發生後有個保障的出發點是好事,我也認同大家應該未雨綢繆的計畫將來,只是我堅持每個人應該自己學、自己規劃,而不是囫圇吞棗的接受過去的經驗和做法。在我們決定要購買長年期的保險商品或參與理財計畫前,都應該找出「反證」來質疑業者以及自己的想法。以投資心理學的學理來看,我們見到某個東西會心動甚至衝動想購買,都是因為大腦中主控原始本能的「第一認知系統」發生作用,但這其實多半是錯覺,只是當下的感覺和情緒,我們應該藉由學習與反省,以後設思考的方式去批判原來的想法與行動。大家不妨可以運用我教的一個方法,你們去想想,如果我們已經買了儲蓄險、還本險或是投資型保險,在以後這段過程中突有一天需要支付一大筆錢,我們的錢拿去繳付貸款或是保險金,誰要為你解決燃眉之急?也許他們會建議你「保單貸款」,為你的保險再上一層安全鎖。但說穿了,這樣的做法只會讓我們的問題雪上加霜,負債延遲與加劇,偉晉也強烈禁止各位讀者去參加保單貸款或是購買對你不利的各種金融商品,如:儲蓄險、還本險或是投資型保險……等等

除了保險之外,對我們人生至關重大的東西還有房子。大家都認為有屋者才有安定的感覺,但問題是,我們常會買在不對的時機或運用不正確的理財方式來決策我們的「房事」,我發現很多時候我們也會受到展售人員話術的牽引,例如「現在不買,以後會更貴喔!」或是「早上已有3批人來看屋了,不趕快作決定會被搶走喔!」。政府錯誤的政策看似在壓抑房價,但其實反而助長房價不斷攀升,甚至放任財團與金融公司不斷炒作土地價格。政府很難基於公平正義性站在人民的立場去決策,因為他們也會懼怕得罪財團的結果,會失去選票市場。舉例來說,最近一兩年房屋的陽台雨遮納不納入權狀的爭議不斷,最近一次的政策果然又讓我們大失所望,政府向建商與財團利益靠攏,導致這個賽局從頭到尾對我們很不利。筆者並未反對大家購屋,只是在市場行情熱絡之際,實在沒必要跟著群眾心理隨雞起舞。就算在合理時機的時候,也應想想買了之後,會遭遇的問題、成本與風險各有多大,是否在過程中負擔得起

抗拒不公平的賽局是很困難的一件事,但值得我們每個人不斷去努力每天我們打開電視、翻開報章雜誌或是接觸週遭各種親友的資訊,都告訴我們要靠黃金、房子、股票、債券、保險……等等來理財或是致富,我則是相反,偉晉認為要靠「無形的知識」來理財,股神巴菲特也說:「一個人最應該投資的就是自己!」偉晉也為他的話作出詮釋與補充:「投資自己從現在開始,永遠不嫌遲;過去無論犯了多少錯誤,只要我們有覺察的智慧,就能遠離不公平的賽局,有機會避免掉無謂的麻煩、負債、股災或是金融海嘯」。金融海嘯看似不可抗拒,但其實害我們受傷或遭逢變故的絕大多數因素不就是引發連串事件的「商品」嗎?透過冷靜的覺察,我們可以避免接觸自己不懂的金融商品,也就不至於淪落到出事之後要每天身心俱疲的與金融機構對抗的局面。

也歡迎各位讀者分享至個人部落格或轉載到facebook網站,如果您認同我的理念,也一起響應這場知識革命的行動,拒絕參加不公平的金融賽局!同時,也祝福各位能夠透過學習與交流一同成長與茁壯!

2010年8月27日 星期五

自信心是最好的預測

「預測」是非常危險的事,尤其是關於「未來」的預測。如果可以預知未來,做人哪還有希望?世界哪還有奇蹟?當身陷困難、甚至面臨絕境時,人們會發憤,因他們不知道未來,但仍然存有希望。有些人就憑藉著對未來的無知而闖出難關,竟想不到的創造了奇蹟。假設未來是個完全讓人可以掌握的世界,那恐怕是個完全沒有希望的恐怖世界。

知名媒體大亨黎智英先生在《你夠拼命嗎?》一書中提到:「世情豈是可以預測?消極、灰暗的預測更是從來都靠不住,因為人的創造能力都是積極的、都是走向光明的。我不相信人可以預測將來,但我深信事事往好處想,充滿期望並積極的面對未來,那麼就算是夢想也會成真。」我的經驗告訴了我:「自信心從來都是對未來最準確的預測!

黎智英也在他的著作《你夠拼命嗎?》與我們談到,尤其是「創業」這種事,要想成功,就不僅要靠智商能力(IQ),更要靠意志力(EQ);因創業是不可以太聰明的,單從表面來看,有些事情看似不可為,因為我們都無法看出內含的潛在機會。只有勇往直前,這些機會才會浮現出來,幫我們完成大事。從表面看得見的能量是很有限的,創業潛能卻往往出乎意料,因為它們都是從未知中創造出來;未知是無限的,創業的潛能因而也是無限的。這樣的道理就像「求學」一樣,新的知識向來都是隱藏在黑暗不可測得的未來,如果沒有經由嘗試錯誤中犯錯,豈能擦出照亮方向的火花,我們又怎能看出隱藏在黑暗中的知識?

以上摘自《你夠拼命嗎?》一書,商周出版,2008/12

我們常會聽到傳統的父母告誡孩子:「我過去生長的環境很困苦,沒有一個人或長輩可以指引我去走對的方向,以致於我走了很多冤枉路;我也希望你們在遇到人生的抉擇雙叉路時,要選對方向,聽聽一些人的意見或建議,不要走錯路而後悔……」其實,長輩或父母保護孩子的心理我可以理解,但問題是,人生很多事情是無法預測的,也無法在一開始就能完全篤定你在20歲、30歲或40歲能達到什麼樣的成就或目標。也因此,我們常看到很多坊間激勵課程或是有一種理論要我們設定「5年計畫」、「10年計畫」,夢想自己5年後或10年後的自己擁有多少財產或外在的目標與具體的條件,這其實是一種空泛的迷思與習慣。真正決定人的命運與未來結果的只有內在的自信心與過去的行動;然而,談到過去,我們每個人往往都會有犯錯或懊悔的時候,所以,其實較具影響力的因素其實是我們內在的無形力量,包含:學習或上課的旺盛慾、挫折容忍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等,而假如有一個人能夠在這些層面上達到自我規範的要求,並且令人看到其言行一致的表現,通常這個人的自信心是可以正向預測他的未來的

另一方面,「目標設定」的激勵計畫常會因為缺少旁人的督促,讓我們很容易妥協或迷思自己,就跟為什麼100個人共同參與減肥計畫卻只有少數幾個人成功的原因一樣。人有夢想是好事,因為夢想可以讓一個人有希望;但我們在過程中常忽略到「內在目標」的重要性,它往往比「外在目標」還重要,例如:從事一件事的單純動機與熱情才是永續維繫妳不斷去實踐的力量,去想著未來的外在目標反而不見得能事竟成!其實,人生很多事情都是「機遇」造成的,事後來看我們人的一生或我們本身的職涯,這些事情都有其串聯的因果;有智慧的人會在事情發生的當初掌握住一些隱微的關鍵因素,就像《異數》一書所說的:「成功不是只靠努力程度或聰明才智,更重要的是擁有把握機會的智慧!」這絕非玄理的空談,我主要認為,人從事某項工作或作出某個決定時,其實只要順應自己的熱情與感覺,並且不斷在工作中發展專業與效率,努力去做該做以及喜愛做的事,長久下來,妳的命運是自己去發現並創造的,這與一味「求神問卜」或被動的受制他人的建議,結果一定會有所差異!

其實,人生最大的風險不是走錯路,而是害怕犯錯與冒險。由於現在這幾年經濟環境的變化,讓我們一般人過得比過去還要辛苦,讓人害怕淪落到困苦的結局,而追求職位或工作的穩定;也因此,父母或長輩的建議經常都是標準答案:「去大機構或公家單位領固定薪水比較穩定!」但其實,外在物質的穩定只是假象,重點不在於我們收入或經濟的穩定,而是內在的穩定性以及受人信任的能力,更能決定未來的前途,以及保障我們永續成功的因子經濟與外在環境就像天氣與節氣的遞嬗一樣,總有輪迴與循環,這是我們無法控制或改變的;我們可以控制的是,我們能透過後天的學習或教育的力量來改善智慧、增廣見聞,並且增加大腦的靈活性與神經元的活絡程度;一旦大腦前額葉皮質保持健康,我們就能活得有自信,而「自信」才是預測一個人未來表現最好的指標!

偉晉由於本身是「科學心理學」相關領域出身的學者與講者,因此在我授課的課堂上也不會談論到命相、算命、紫微斗數或催眠以及預測前世今生的內容,況且有些可以預測你未來人生的預言就跟預言股市一樣,毫無科學的信度與效度預測之所以會應驗,多半是「人的心理」去應驗預期的結果,這種道理就是我過去專研的「教育心理學」領域中的「必馬龍效應」一樣,它是一種「自我應驗」的預言,假如老師對學生懷有負向的期望或表現出悲觀的語氣,學生的學業表現通常就會非常低落,符合老師當初的預期。我也希望部落格的讀者們可以明白這個社會是「內在」決定「外在」、「無形」決定「有形」的世界,一個人的自信以及對所學所愛追求的熱忱、持續一致的穩定性才是最佳預測未來成就的指標,難怪管理大師杜拉克也說:「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創造未來!」

2010年8月24日 星期二

鐘偉晉對現代品牌行銷的批評與定見

「行銷」是現今商業市場運作業務的重要元素,每間企業、每個產品或是每個獨立的人、事、物都須在市場上找出自己的「利基」與「定位」,透過適當的包裝或通路策略來維持並提高市佔率。所以,如何在微利時代引領同業領域的領先優勢,是公司或個人主要的策略目標。偉晉雖然不是公司體系的商管或營銷人員,也沒擔任過AE,但我自己本身從觀察、學習以及親身創業、教學的經驗中,也得到一些關於「行銷心理學」領域的研究心得;在此,我想要從現代行銷學之父飛利浦.科特勒(Philip Kolter以及國際行銷大師傑佛瑞.基特瑪(Jeffrey Gitomer的觀點來批判現代行銷的謬誤,並發表我對品牌行銷的看法:

一、如何選擇目標市場?你對了嗎?

飛利浦.科特勒(Philip Kolter)在《行銷是什麼》一書中談到,今天許多公司企圖將產品和服務賣給小型企業市場,他們雇用廣告公司針對小型企業企劃了一個大眾市場的廣告活動,但通常都無功而返。我想,企業要在某個領域成為市場競爭的佼佼者,第一要務就是必須對目標市場的掌握,而目標市場的掌握除了公司本身要展現獨特的品牌經驗外,在客戶的心中必須「自然而然」且不須透過頻繁的廣告行銷所產生「第一優先考量」的強烈印象。就如同6.5通電話就成交》以及《超強人脈術》所說:「重點不是你認識了誰,而是誰認識了你!」其實,在業務經營上,有特定合作或小眾市場的客戶能讓你專注在自有品牌的提升與進步上,而不是每天亂槍打鳥的針對所有潛力客戶不斷疲勞轟炸或廣告大放送

二、行銷不完全是差異化區隔,「路徑依賴」效應也很重要

許多人對市場行銷的概念只停留在「差異化區隔」的概念,包括飛利浦.科特勒(Philip Kolter《行銷是什麼》一書中也不斷提到這樣的概念。很多時候,差異化區隔對公司或創業個體戶來說非常重要,有了區隔才能在服務上帶給客戶明確的體驗價值。然而,這樣的概念可能還不夠應付微利時代的同業激烈的競爭。今天走在路上,提供給客戶同樣服務內容以及同樣優惠條件的公司或店家多的是,但就是一定會有一家得以在營收或市佔方面勝出一疇;弔詭的是,我們時常會發現他本身的產品水準並非是最頂尖的。大家想一想,為何微軟電腦的作業系統會比優秀、高質感且創新的蘋果電腦還能長久取得市佔比率?這就是經濟學有一名詞「累進優勢理論」的概念,當你的產品或概念可以在初期先發制人,你可以讓自己暴露在正面機遇的因子裡,就可以掌握住這種「不平等」的優勢;而且,這種優勢可以讓市場的消費者產生「路徑依賴」,一旦隨機的經濟事件選定了特別的路徑,不管其它路徑有什麼好處,這種選擇意向就被鎖死了。《異數》一書提到:「成功並非靠一些正確的決定或努力不懈就可獲得;除了要有能力和頭腦,更重要的是,要有把握機會的智慧。」不管對企業或個人來說,善用路徑依賴效應,絕對可以讓你在市場或品牌定位上產生持續不斷的累進優勢。

三、員工永遠是第一批客戶

飛利浦.科特勒(Philip Kolter說過,你的員工就是你的事業,他們可以成就你的行銷計畫也可能毀掉你的計畫。美體小舖的創辦人羅迪克先生也認為,員工永遠是企業本身的第一批客戶,將員工視為客戶,並努力瞭解與滿足他們的需求。現在很多企業(尤其是金融業)雖然都在聘徵人才的廣告上打著「最幸福企業」的口號,但實際上的做法並非把員工當作「人才」或「知識工作者」,而是當成「營運數字」或是「業績工具」,愈大的企業經常愈是如此。以心理學角度來看,唯有快樂的老闆與快樂的工作環境,才會有快樂的員工;除非企業與員工有著深沉的信任與認同關係,否則你和顧客的關係並不會太好!偉晉認為,為何許多大企業推動產業升級、員工教育訓練、讀書會或改革行動會遭遇許多瓶頸,就是因為「人不對了,事情不可能會正確!」這樣下來,許多的口號或激勵的形式只是企業帶給無知者的「感性操弄」,進去公司後發現工作不快樂,即使為公司帶來獲利,總體的企業價值也會大打折扣,而且企業能否長期成長也是個問題,營利數字或帳面的股利價格也容易留不住,世界上很少有歷久不衰的企業!

四、服務才是最好的行銷

管理大師杜拉克說過:「要滿足客戶就好,不要去教育客戶!」如果你找對

了目標市場,也擁有了客戶社群,你只要專注在服務上就好,產品的創新個人覺得是次要問題,也不需要去說服會教育客戶去認同或購買其它東西。但我常看到很多公司或店家明知道這樣的道理,常會不自覺忽略對舊客戶關係的維持。按照人際關係心理學的研究顯示,人性常會把原本的人際關係或社會互動型態當成理所當然,以為產品只要不斷創新,認同的客戶就會持續購買或繼續的使用,這其實大錯特錯!大家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超越競爭對手的同時,聰明的企業或個體應該反其道而行,試著去擴大原有的產品附加價值,維持原本對舊客戶服務的熱情與初衷,而不是被帳面上的營利數字沖昏了頭!況且,站在交易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既有的人際關係或顧客關係對公司或個人的交易成本最小,我們可以專心做好對他們的服務或創造更多價值,比起不斷尋找或開發、甚至討好新客戶還來得有永續的價值

五、個人品牌大於公司品牌

許多上班族或公司業務員經常性的把公司品牌當成自己的護身符或品牌利基的象徵,事實上,這是非常危險的!每個人不管在企業或自行創業,都要建立非屬於公司的個人品牌,並且瞭解自己在公司或某些領域的「核心貢獻」,才能培養帶得走的能力或競爭優勢。但傳統的教育都告訴我們,只要找到穩定的大型組織或企業,就可以有穩定的報酬和安穩的生活;事實上,愈大的組織愈不穩定,而且經常不留情面的裁員,不管你在公司職位再高或是業績貢獻再多,都有可能被無情資遣,我相信許多中年失業或在2008年遭逢工作變故的朋友應該能體會我的用意。偉晉本身也是「投資心理學」「職涯管理心理學」的自由工作者,不隸屬於某個公司或組織,所以較能跳脫出企業的框架來看待與分析「個體崛起」的時代,大家該如何去自處可以保護我們生存的是「個人品牌」,絕不是公司、穩定薪水或各種職銜

六、過度使用「故事行銷」並非好事

廣告行銷是從古至今可以拉近與客戶距離的行銷策略,透過故事情節的編排,才能帶給顧客體驗的價值。因為,往往購買的決策是靠「感性」而非「理性」來消費;所以在大眾傳媒版面上利用各種噱頭的曝光也成為各個業者的必爭之地。但其實,如果企業本身販賣的產品有問題,或是某些公司制度只是在「拉人頭」而非真正「服務客戶」,總有一天客戶還是會瞭解這些醜陋的真相的。舉例來說,許多金融業者常會製造不同題材的故事行銷,來驅使消費大眾的認同感,進而讓大腦中的多巴胺邊緣系統過度作用,衝動去買下不適合或不正確的產品與理財工具;等到哪天出事了,要索取理賠卻又另一種敷衍的態度。所以,故事行銷本身並不是罪,而是大家經常性的認為只要營造感性訴求,客戶自然會認同。但這樣的前提必須建立在公司本身的社會福祉、社會貢獻以及產品道德上市沒有瑕疵的基礎上。甚至,我認為,真正好的產品或對消費者有利的東西,並不需要過度的行銷,舊客戶自然會去找到同質或優質的客戶來形成消費社群

以上是鐘偉晉對於現代品牌行銷的看法與專業的批判見解。也由於我發現到在目前的社會裡,行銷心理學都被過度拿來當成是業者操縱消費者心理的現實工具,但其實一般的消費者或顧客才真正需要去瞭解「行銷心理學」的內容,進而知道如何「反行銷」與保護自己的血汗錢;而且,偉晉與任何商業機構並無隸屬關係也無受惠之情事,較能平衡報導一些客觀的事實或知識,例如我在上述內文中說過:「過度使用故事行銷並非好事!」

除了探討消費面外,其實我還希望各位讀者瞭解,在你自己的職涯發展上,不論是公司的一員或是約僱以及自由工作者,都應不斷的反省與學習,究竟需不需要靠行銷來創造持續的利潤或收入?事實上,適當的行銷是必然的,但真正高明的關鍵其實不需靠過多的行銷來創造品牌經驗。如果我們能夠知道自己的優勢智慧與別人無法取代的能力,並且與既有的社群維持高度的信任關係,善用路徑依賴效應擴大累積的優勢,久而久之,你在業界的定位上自然會有源源不絕且認同的市場基礎

2010年8月21日 星期六

《投資人的生存戰役》鐘偉晉教您征服股海

偉晉在前一篇文章分析了台灣投資人與金融市場的現象後,也要在此推薦一本每位投資人不可錯過的經典投資理財書籍-《投資人的生存戰役》,財信出版,2009/4。猶記得這本書出版的時間剛好是全球與美國股市剛由谷底翻升的時候,到現在已整整經過了超過一年的時間,股市仍在8000點左右附近震盪。究竟,接下來我們應該如何因應,才能打贏這場股海戰役呢?事實上,我沒有明確具體的建議或答案,因為每個人所持有的投資標的或投資的用途不一,就算我自己有一套投資的戰略或想法或是打算買進的股票,也不見得適用於各位讀者身上;再來,買進或賣出的部位與區間幅度也要端視每個人的風險承受程度。不過,話雖如此,我也要引用一些《投資人的生存戰役》一書中所提的一些道理,並獨家為您剖析投資致勝的關鍵之處:

一、市場生手的陷阱

大多數人都是在缺乏專精的情況下仍勇於嘗試;越不專精的人,交易越是活絡。因此,一般人涉足交易市場必須決定的第一件事是-只買流動性較佳上市證券,這才是踏出正確方向的第一步。買進新發行股票或基金的淨成本一定遠高於券商佣金和舊股差價,有些時候高得驚人。在承銷費用以及交易成本高的情況下,又遇上往往新股訂價不當,很多人很容易在未上市或上市之際買進了而且也賺了錢,但之後馬上遭遇價跌震盪以及修正的命運。所以,一般人應該避免以這種方式以及在缺乏資訊的情況下交易;因為營業員只會銷售可供他們折現或賺取佣金的東西,並不會推薦我們真正需要的東西。換言之,真正對投資人有利的東西其實是自己買、而非透過交易商間接賣給你(例如:指數型基金ETF;無奈的是,大部分的商品都是高銷售成本以及低報酬的(例如:債券型基金、國內以及國外各式的基金、避險基金……等等),石堆裡的鑽石只有靠有智慧的人才能挖掘它、看出其價值所在!偉晉並非金融從業人員,也不經手任何股票或基金買賣;投資什麼東西對你自己最好,只能自學才能體會箇中道理。

二、學會質疑多數人的集體行動

一個人能在股市中獲得多少報酬?想要從股息、股利得到3~5%的明確收益,這種單純的理財想法頗為受人歡迎,對銷售員、債券買家、業內或業外人士幾乎皆然,並將這種想法推廣出去。但這種求取小額報酬的安全收益常會招致虧損,所以投資大師傑洛德.羅布(Gerald M. Loeb建議大家要「投機」而不要「投資」。這就像很多散戶在股市底部選擇退場觀望,但到了市場景況活絡後為了一兩根漲停板的期望報酬而投入股市,假如不幸成為市場最後一隻老鼠,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從古到今很多投資大師包含巴菲特在內,都是長線投資者,幾乎沒有人從事短線交易;如果只是為了幾元的價差而投資倒不如當個乖乖牌的上班族!如同《投資人的生存戰役》《投資最重要的三個問題》兩本書都告訴我們要關注股價與大盤未來的趨勢機率與方向,而非預測短期漲跌。一般散戶區間操作的投資策略並未帶來比長線投資更好的獲利,反而更差;尤其台灣人太過聰明,都知道倚賴技術線型與各種指標。但問題是,當很多人同時知道並使用這套技術後,市場就會失靈,大家預期的事也經常不會發生。另一方面,過於投機的行為並不能帶來多於期望的獲利,例如在2008Q4股市崩盤時,因當時大眾媒體的記者與分析師鼓勵大家危機入市,很多人逢低進場撿到了未落地的刀子,結果造成帳戶虧損以致到最好無法馴服恐懼情緒,錯失了低點進場獲利的機會。所以,這告訴我們,每當媒體或群眾流行什麼做法或出現何種聲音,就應先停、看、聽,然後再提出質疑,謹慎過濾任何預測未來發展的訊息!

三、保持隨時流動的帳戶

「流動的帳戶」個人評估無獲利勝算時通常保持完全不投資的狀態,隨時流動的帳戶要取得收益和升值,就要在買家認為大盤和趨勢已經確立時才進場,所以一旦買進就馬上有帳面獲利。在實際操作方式上,我們不見得能在底部買進或在頭部賣出,底部和頭部在實際上是無法簡單判斷的;可是,趨勢在確立之後並進行當中是可以辨識出並加以利用的,這就是我們所稱的「順勢投資」策略。讀者如有興趣可參考《海龜特訓班》一書,商智文化出版隨時流動的帳戶可以確保我們資金的自由度,就像比如現在我們想要賣出ETF台灣50,賣出後你所得到的每張獲利金額就相當於54000元左右(讀者可進去奇摩股市輸入代號0050);而不會像一般購買的海外基金或投資型保單連結的各種標的債券基金還有不能立即贖回的「閉鎖期」(一旦贖回帳戶投資本金立刻折損50%~90%),長達三個月、半年或幾年以上都有之,其風險之大讓我們的帳戶失去了該有的流動性。要在市場賺錢有很多種方法,但沒有一種方法絕對保證可以保本又能獲利,反而都必須依賴機會與運氣,你要用相當的智慧辨別出對你有用的投資時機。而這種隨時流動性的帳戶是對抗通貨膨脹的安全盟友,因為大盤市場長期是往上走的,假如自己能夠決定什麼時候進場買一些,等到適當時機出場後,透過長期的複利以及通膨價格的提升,指數化投的策略確實可以讓我們保有預期「平均」每年約10%的獲利率。但請注意,若在高點買入,不保證一年後一定可以有這樣的獲利水準。好的投資工具必須搭配穩定的投資性格與堅定的投資策略,才能讓帳戶穩健升值。所以,在你什麼都還不懂的情況下,假設過去你得到的金融知識都是藉由理專或營業員學來的,偉晉希望你重新檢討並找出一些迷思,避免向與你有利益衝突的金融仲介員學習理財,這猶如「引鬼入宅」,在你知道什麼才是「正確學習」後,透過邊學邊作,下次有適當時機再進場都不遲!

以上三點是我最近重新翻閱《投資人的生存戰役》一書所摘錄下來的重點,並在內容中加入我的個人見解,提供各位讀者較完整的參考。並歡迎您參閱本人在2009.4.15所發表的文章《你不能預測,但你能賺錢》,謝謝!

2010年8月18日 星期三

散戶流浪記-鐘偉晉剖析台灣投資人與金融市場

筆者在擔任投資心理學課程講師以來,加上自己親身的投資經驗後,對於台灣的金融市場與股民的習性逐漸有所體會與認識。大家何其幸運的能從2008年的金融海嘯中振作起來,並且躬逢其盛的參與百年來的大熊市與大牛市。當然,不管在哪個階段的市場走勢,總有人在這場零和賽局中賺錢;相對的,也有人賠錢。但可以確定的是,大約90%95%的人並未能夠從多頭市場中賺錢,甚至在股市與基金市場反轉時賠到大筆金額。鐘偉晉雖然不是什麼市場中的大贏家,過去在2008年的熊市中段也曾經因投資而賠了一點錢;根據我的經驗與學習的心得,之所以股市難以賺錢與獲利,我認為有下面幾個現象與原因:

一、股市就像CASINO的吃角子老虎機

你以為在股市多頭一定會賺錢嗎?錯了!雖然在股市的主升段大家很容易因為各個類股齊漲而賺到錢,就連猴子射飛鏢也能中大獎;但多數散戶或投資人並無法能夠在熊市末段反彈之際而早早察覺出來,例如在2008Q4大盤來到3955點,在市場一片恐慌瀰漫、哀鴻遍野時,有多少人膽敢進場?大家總是等到股市漲一段了(例如5800點或6000點以上)才逐漸「觀望」並「嘗試進場」;等到你進場賺到錢後,持續的漲幅增強了你的信心,你就會忘卻過去的賠錢傷痛而不斷加碼下注,以致於我們常常在頭一年賺了錢,但到了後兩年或短短幾個月把之前的獲利吐光了、甚至還倒賠。這樣的現象很現實、也很殘酷,我倒覺得非常像吃角子老虎機。多頭階段的牛市很容易讓你賺錢,卻也容易讓你賠錢。只要你錯估類股輪動的趨勢或是在買錯股票,都有可能淪為「別人賺錢、你賠錢」的窘境。但嚴格說起來,大多數的人由於沒有學習「投資心理學」,因此不瞭解決定股市獲利的關鍵在「心理面」而不是「技術面」「基本面」;人性的弱點讓我們賺了小錢就趕緊出場,但賠了錢卻死命套牢,到頭來大家都沒賺到什麼錢!

二、到底有沒有飆股可事先預判?

每個投資人都希望自己可以選到飆股而在躺椅上等著收成,每支股票都有其類股的漲跌循環,因此都有機會在適當的時候成為潛力股。為什麼每天總有人這麼信誓旦旦的奉告你一些「明牌」,難道他們都可事先知道嗎?事實上,那些跟我們報牌的鄰居或是投資顧問、營業員如有這番能耐,應該躲在暗處慢慢數鈔票而沒有這個必要到處散播消息以及耗費發財的時間分享這些福音了!我承認,每次的股市預言一定都會有人言中,於是乎證券公司以及基金業開始大肆吹捧了這些預測成功的分析師或經理人,陸續有信徒進場買帳;第四台的老師也運用類似的道理,讓你在聽完明牌進場後賺到錢,讓你逐漸對他產生信任,之後再聯合公司主力以及操盤大戶坑殺散戶。姑且不論這些人是否真的想要騙你,預測的成功與否都只是機率的問題,但人的大腦總喜歡為特定的成功事件找理由以及冠上「適當的歸因」,這導致了大家都只看到正面事件,並放大與高估了事情發展的可行性機率;實際上,每位投資分析師或預言家可能預測10次錯了8次或9次,但他們可以運用一些技巧以及掌握人性的黑心術,不斷強調「其中成功的那一次」的正面印象,產生令人景仰的專家光環!站在投資人的立場來看,我們選到的股票或基金飆漲,是因自己的選股能力一流嗎?還是只是你剛好把握住漲勢循環的機運罷了?這些運氣或機緣可能長久持續嗎?

三、臺灣人太聰明了,以致增加很多交易成本

台灣投資人,除了投資股票外,還包括各種債券、基金、黃金、房地產以及各種衍生性金融商品,運用了很多技術性工具或指標,問題是,大家都賺錢了嗎?任何時候,你都必須想一個問題,你在這金融市場上有何投資優勢?假如你知道如何看盤、掌握漲跌的技術指標,市場中的其他人難道都不會知道嗎?另外,每當我們看到或聽到親友或是雜誌的廣告訴說著×××大師或哪個投資人從去年買進某檔基金或房地產賺錢了,加上商業媒體以及金融業者的渲染,我們就會以為投資成功的模式「可以學習」,只要我們按步操作就好。但這其實有兩個問題,其一,假如投資理財如此簡單,大家就不需要來上課、學習以及閱讀了!其二,投資成功的個案只是極少數,大家不可能看見有投資失敗的散戶或投資人現身說法,勸導大家不要購買或接觸某種商品,這種道理在投資心理學上稱作「沉默證據」於是乎,大家寧願相信所謂「簡單的」、「穩健的」成功致富方法是有可能的。大家自然而然認為分散風險最好的方法就是購買「平衡型基金」或是分散持有REITs、債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以及其它保本型基金。但事實上,這些東西非但無法分散風險,更容易讓你增加很多交易成本和「流動性風險」!誠如《投資人的生存戰役》一書所說,分散且多元的投資並無法保護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投資人

四、大家都被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害死了

在從事演講與教書以來,總有聽過許多學員投資心路歷程分享,我發現大家過於盲目信任「定期定額」的扣款方式,總相信這是分散投資風險的最佳方法。事實上,定期定額投資最大的問題在於,在股市多頭時往上加買部位總會逐漸增多;而且在股市多頭轉空、反轉之後,往下也不斷加碼、攤平部位。照銀行理專與投資顧問的說法,彷彿一年四季、每一年每一季永遠都有買點但這明顯與現實狀況不符。所以道理很間單,建議你買進或攤平部位的人只想要賺取你的佣金,不管你賺或賠,他們總有機會榨光你的帳戶。大家別忘了許多在2006年以及2007年購買投資型保單的人,在2008年採用定期定額投資方式損失何其嚴重,甚至有被斷頭的個案不乏少數!跌進一次無底洞,就可能賠光你的老本了!因此,我常跟學生講,定期定額的投資要完全自行決定,不必透過理專的推薦商品或任何制度如同投資指數型基金(如:台灣50,我們可自由決定何時買、何時不買,既無流動性風險、也不需要一年四季定期定額參與這個賭局

五、貪圖未來獲利,卻沒想過中間代價

我們常聽到金融業者一套說法:「這種商品不能讓你賺大錢,但你只要平均每天、每個月投入多少錢,就可在5年、10年或20年領回多少錢……這種方式既能保本又能穩健獲利!」事實上,「保本」與「獲利」並不能同時並存;即便是投資金融業不曾主動推銷、對投資人真正有好處的指數型基金(ETF,也會有大盤漲跌波動的風險存在。因為人性傾向「不勞而獲」,我們總想要以最低的辛苦程度與最間單的方式輕易獲利,於是基金與金融業者就會迎合這個市場,發明一連串的致富騙局,包括儲蓄險、還本險、投資型保單……等等他們傾向引導我們去計畫未來的退休生活,卻讓我們忽略了中間的代價-中途必須解約贖回的風險以及帳戶長期被綁架的「流動性風險」。長期的美夢對我們來講根本遙不可及,套句已故經濟學大師凱因斯講過的話:「長期來講,我們都死了!

以上的五項分析,是鐘偉晉經過觀察與實學的心得,主要讓大家去思考,為何在金融市場中我們總是被坑殺、總是輸錢卻重蹈覆轍。其內文中的字字句句也是筆者毫無保留、不藏私的把個人專業知識分享與經驗給各位。本部落格為非營利的學習網站,希望各位讀者能夠多多交流、透過學習與思考相得益彰!

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誰說人是理性的?一招半式檢視你的理財決策

經濟學的所有假設,都是建立在「人是理性的動物」這句話。而我們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也相信自己可掌控一切,能做出理性的決策。《誰說人是理性的》一書作者丹.艾瑞利(Dan Ariely)經過一連串趣味十足的實驗,告訴大家,我們的理性是有缺陷的;而且我們的不理性不是偶一為之,而是不斷重複發生。聰明的生意人懂得利用人的不理性(如恐懼、貪婪、過度自信等)來賺錢,不明究理的消費者只能乖乖上當!

同時,偉晉也認為,以往在「行銷心理學」「消費心理學」的領域中,都從「賣方」思維出發,去探討如何「瞭解顧客在想什麼」、「如何成交」、「如何讓客戶不說不」…….等等,從未站在「買方」(也就是消費者本身)的立場去思考如何「保護自己的荷包」、「如何不輕易買帳」……等等。而這方面的知識或智慧在一般場合或傳統教育體制中不容易獲得,很多人也沒深入研究;故偉晉在此集合本身的觀察和學習的心得,心有所感的呼籲,每位讀者以及消費者都應該學習「反行銷心理學」,從根本做起-那就是充分檢視你的理財決策理不理性,讓理性腦重新掌管你的思考架構。鐘偉晉擔任投資心理學講師以來,也不斷提醒各位,切勿聽從與你有利益衝突的專家建議;「反行銷心理學」的宣導是不是很適合我這個「詐欺獵人」?哈哈!

一般來講,投資人或消費者常會在面對一個決策問題時受到情境線索的制約與框架,因這個問題呈現和表達方式的不同而作出不一致的決定;以及在決策歷程中有許多表面看似有關、卻實在無關的因素,都會影響策略的決定,這叫做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舉個例子來說好了,病人對開刀都會有懼怕加上不完全信任的心理,基本上醫生有兩套說法可供選擇,一是對病人說:「你的存活率是80%,如果你開刀的話,你的存活率會增加到90%。」而另一種說法則是:「你開刀後,存活率就會是90%;如果你不開刀的話,存活率會下降到80%。」你覺得哪一個說法,會讓病人比較願意決定開刀呢?我相信大多數的人應該會選擇第二個說法吧!這是因為在心理上,一個人比較不願意降低他的存活率,而且下降有一種不可避免的感覺;相較之下,在第一種說法中顯示存活率會增加,這樣的線索對病人的心理認知似乎沒有那麼重要,也難免有「可以保證嗎?」的質疑。但其實本質上,這兩種說法同樣都在說明同一件事,而且機率與數字都沒改變,只是人的大腦天性會有「損失趨避」的傾向,因而不見得可以讓我們避免掉該避免的麻煩或生活中的理財陷阱

另外,在框架效應的範疇中,還有一個重要的觀念,叫做「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它的意思是,雖然錢本質上就是錢,但在每個人的心理上,每筆錢是存在不同的心理帳戶裡;錢從那一個心理帳戶出來,心理上的反應是不同的。就好像請客吃飯,報公帳和報私人的帳,在心理上的感受程度與消費的忍耐度是有所不同的,錢進那一個心理帳戶也有分別。

所以,在我們明白「框架效應」「心裡帳戶」的概念後,就可以來檢視你的理財決策是否不夠理性了。保險公司和金融從業人員經常會利用消費者的這種心理來操控整個情境,讓你不知不覺的掏出錢來買單。而且,一般投資人常見的錯誤是當個「小氣大財神」對於小錢經常戰戰兢兢、錙銖必較;但對於大錢往往欠缺周延的思考就大筆投入了。例如,購買長約期的「儲蓄險」、「投資型保單」、「還本險」……等等,都宣稱每繳幾年領回多少錢,一天只要88元、66元;事實上,這存在著兩個重要的問題,一是你必須在這5年、10年、15年或20年期間不間斷的繳交這些錢,你所領回的利率數字與報酬才「有可能」存在,吊詭的是,還不保證你能確實領到預期的金額;原因是,保險公司本身的體系充滿了很多不確定性,例如很多金控公司或壽險業經常無本的相互轉換股權或變賣經營權,再加上未來「40號公報」上路後,每間公司必須預繳經營保證金300億到800億不等的金額給監理機構,問題是每間保險公司都把投資人或保戶繳交的保費拿去炒作土地和房產了,要一下拿出這麼多錢實在有所困難。在這種情況下,你是不是可能冒了很大的風險,20年後確定可以領到他宣稱的總金額嗎?其二,大多數人對數字都沒有大的概念,因為人腦的演化機制讓我們只看到「預期的獲利」,而較無法計算「潛在的報酬」;比如說,我們只注意到未來的什麼時候可以領到多少錢,而且現在只要每天投資少少的幾十元,就可以買到終身的保障,這其實也是受到商人的定價框架所誘導,我們應該要將數字反推,一天繳交66元,所以一個月就要付出1980元,一年就要1980×12元,而10年就要1980×12×10元。先姑且不論你可否領到預期的錢,也不管你投資的數目有多大,有一個先決障礙你不得不注意,這些錢必須被綁架好幾年,甚至10年、20年;問題是,在將來的某一天,我們能保證中途不會用到大筆的錢嗎?(如意外事故或一些不可抗拒的人禍)。在我們正需要用錢的時候,發現錢被卡住而無法自由挪用時,不是很挫折嗎?試問,當你選擇解約時,你的錢已被吃掉多少了?

因此,多數人會變窮,並不是因為自己賺得比別人少很多,而是在消費上作出很多不理性的決策。根據研究統計,我們每個人與身邊親友的財力差距平均都在20%上下,但在金錢的使用與消費方式的不同就會決定妳的貧富命運與生活品質。偉晉也看過有人身擁幾億的金錢,但因為購買了連動債以及類似的垃圾債券基金而把一年的淨收入1000萬賠掉990萬,這樣的人本來可以很穩健的理財並增加自己的財富,但因為聽信理財顧問的建議或是受到非理性的本能誘導,作出荒謬且危險的決定。一個人的智慧並不是從「金錢帳目」來衡量,而是「內在能力」(例如:財富智商FQ、人際溝通智慧SQ……等等)當一個人什麼都不懂時,縱使有再多的錢很有可能到最後都會消失而不復在;反觀,當一個人縱使不是億萬富翁,但他知道保持理性與抗拒不正當的「框架效應」與非理性的「心理帳戶」,其內在的「心靈貨幣」將會是未來成功致富的最大後盾與基礎

註:《誰說人是理性的》一書,天下文化出版,2008/5

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

歡迎您轉貼文章至facebook或個人部落格

感謝各位讀者長期以來的指教和支持,「投資與管理心理學」部落格網站自成立以來,每日點閱人數屢創新高,今後偉晉定會秉持相同理念與初衷,繼續發表我的學習、思考與演講心得!

本網站歡迎各位讀者轉載至您的facebook或您個人的相關網站、部落格。如有雜誌邀稿或演講事宜,可洽 wageiverson@gmail.com

也由於本網站是非營利性質的專業學習網站,絕不推銷任何金融商品或工具,也不會出現任何悖離本人創業理念置入性行銷,故請安心閱讀。

2010年8月12日 星期四

學校教育扼殺創意嗎?(中文)

《讓天賦自由》學校教育扼殺創意嗎?

這部影片是《讓天賦自由》一書作者肯.羅賓森(Ken Robinson2006年所作的19分鐘演講,雖然時間很短,但也把《讓天賦自由》裡的思想精華表述出來了。肯.羅賓森(Ken Robinson以幽默詼諧的演講風格提出對學校教育以及個人創造力發展的主張,值得一看!

偉晉本身是教育大學體系出身的知識工作者,感於傳統學校教育過度偏重基礎學科的邏輯概念養成,卻忽略多元術科的能力關注與培育;最重要的是,人生許多重要的事情(例如:創造力、理財、閱讀……等等),學校一律不教,一般人也無法學習。這導致我們從學校畢業之後,依循父母只是從事自己不熱愛的工作、做著自己不適合的事情;或甚至喪失了追求終身學習以及勇敢探索職涯的動力。誠如《讓天賦自由》一書中所說,教育系統灌輸給學生非常狹隘的「智力」與「能力」,同時又高估了特定的資質與才能,因此造成學校漠視其它能力的重要性,也忽略了這些能力對於維繫個人與社群生命的影響力。在這種階級導向、一體適用的教育方式之下,天性不適合這種學習方式的人將逐漸遭到邊緣化。接受肯.羅賓森(Ken Robinson)訪談的許多人物都表示,他們過去在走完了整個教育過程後,卻不曾發現自己真正的天賦;直到離開學校、並且從所受的教育中「康復」後,才終於發現自己真正的能力所在。正因如此,肯.羅賓森(Ken Robinson認為,我們的教育體系需要的並不是「改革」,而是「轉型」。轉型的關鍵並不是追求「一致性」,而是適應個體的需求,並引導他們發現個人的天賦。我們營造的教學環境必須讓孩子產生學習慾望,並自然的發現自己真正的熱情。

以上內容部分摘自《讓天賦自由》一書,天下文化出版。並加入偉晉個人見解

筆者在碩士修業年間就不斷反省正規體系中學校教育的問題,也意識到社會與經濟環境的轉變已經不是學校裡所培養的知識能力能夠應付的;另一方面,不論環境如何變,但可以確定的是,學校疏於引導個別學生發現自己的天賦以及潛能,制式的文化框架讓我們無法發現自己其實是有創造力的。因此,我也早在前幾年就投身於社區教育的工作中,主要的目的不外乎提供給呈人們過去在學校沒學到的事,引導每個學員發現自己的天賦,不論是職涯發展或是投資理財,皆可透過自我認識的過程中,去自我引導並持續學習;當然,我認為宣揚並貫徹「終身學習」的理念是目前社會所需要的,我也秉持「捨我其誰」的精神去追隨個人專業能力與天賦領域走。

根據《讓天賦自由》一書的主張,談到「創造力」,其實就如同「智力」一樣,多數人的看法其實非常狹隘,他們將智力視為學術能力,引此導致很多人誤以為自己不夠聰明。事實上,每個人只是聰明之處有所不同而已。至於創造力,也有幾項迷思

迷思一:只有才情特殊的人才有創造力

事實上,每個人與生俱來就有豐富的創造能量,重點在於你是否開發這些能量。認為自己沒有創造力的人,其實是你不知道究竟何謂「創造力」,或不瞭解創造力的實際操作方式。

迷思二:創造力只屬於特殊領域

事實上,創造力都存在於「創意範疇」,舉凡任何生活領域中的大大小小事情,只要可以用得到智力的領域,都可發揮創意,展現創造力。

迷思三:某些人就是沒有創造力

事實上,不論在工作或生活中,你絕對可以有更多的創意。關鍵第一步就是瞭解創造力與智力之間的密切關係,而路途的前方就可能是你的天命。

另外,《讓天賦自由》一書有個概念並未加以區別或強調,偉晉特此向各位讀者作補充。「創意」其實並不等同「創造力」,猶如與正向心理學之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Mihaly Csikszentmihalyi所認知的一樣,「創意」只是日常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模式或習慣的改變;但所謂的「創造力」是足以改變社會文化與個人人生觀的意志能力與行動。舉例來說,有些人平常在假日休閒的時候經常嘗試不同的極限運動(如:穿越薩哈拉沙漠、高空彈跳、騎自行車環島……等等),但如果他長年忍受工作不快樂、倚賴在安定的工作環境中,不去探尋真正屬於自己天命的樂趣或工作,這樣的人只能稱為「有創意」的人,但絕不是「有創造力」的人。

因此,發展個人天賦需要的是「創造力」的展現,當你發現到屬於自己天命的工作,你所投注的熱忱就會自然而然的不間斷,而達到「神馳狀態」,也就是「心流經驗」。怎樣培養創造力呢?唯一務實的方法就是持續上課、閱讀或學習,並且接觸高層次的文化社群中的人、事、物,你才能轉變態度。在從事教學與演講幾年工作中,我很少具體給予任何人具體的細項建議,原因是,我再多的建議並不一定適用在他人身上;職涯發展只能透過自我的認識,不斷的問自己的內在,才能檢視自己不適合做什麼工作,再來研究自己適合嘗試何種領域的工作。

最後,我們任何人都不能夠清楚預知自己未來5年與10年的境遇,就像明天或後天的股價一樣,以人的理性是無法精準預測因此,就像管理大師杜拉克所說:「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創造未來!」所以,時時刻刻傾聽並追隨內在的聲音,並且暴露在正面的機會中,才能增加所謂的「幸運力」;而不是參加各種不合乎科學邏輯的的算命課程、信奉「秘密」、「吸引力法則」空泛論調的潛能開發課程;不但無助於長期的職涯發展,還可能耽誤解決重要事情的處理時機

註:《讓天賦自由》一書,天下文化出版,2009/6

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

稱讚孩子「很努力」或「很聰明」,有何差別?

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德威克(C. Dweck)花了幾十年時間,證明教育成功的關鍵之一,就在於擁有從錯誤中學習的能力。很不幸,現在的小孩通常被教導要正面思考,老師多半稱讚孩子的天賦智慧(也就是聰明),而沒有稱讚孩子的努力。德威克證明,這種方式的鼓勵其實會引發反效果,讓學生把錯誤視為愚蠢的象徵,而非打造知識的基石。這樣會造成令人遺憾的後果,孩子永遠學不會如何去學習

德威克有一項研究最著名,對象是紐約市12所小學超過400明的五年級學童。這些孩童一起接受一個相當簡單的測驗,內容是和語言無關的謎題。在考完試後,研究人員會把成績告訴每個孩子,順便送上一句讚美。其中有半數孩子被稱讚很聰明,研究人員會這樣說:「你在這方面一定非常聰明喔!」另外的半數孩子得到的讚美則是:「你一定非常努力喔!」接下來有兩種不同程度的測驗,每位學生都可自由選擇要接受哪一種測驗。研究人員告訴他們,第一項測驗是更加困難的謎題,但可從中學到很多東西;另一項測驗則很容易,難度與剛完成的題目差不多。

德威克在設計這項實驗之初,原本以為不同的讚美所造成的差距應該有限,畢竟差別只在一句話而已。但是很快的,他們就發現給予五年級學童的讚美詞,竟會大大影響到他們對後續測驗的選擇。獲得稱讚「非常努力」的那組小孩,90%都選擇了接受更高難度的測驗;反觀那些被稱讚「非常聰明」的小孩,大多選擇了與剛才題目難度相當的測驗。於是,德威克作成了結論是:「當我們稱讚小孩很聰明時,等於是在告訴他們,這場比賽需要你們『保持聰明』,不要冒險犯錯!」當小孩獲得「非常努力」的讚許時,他們都很努力去解題,在毫無引導的情境下,他們卻樂於迎接挑戰;而那些經常被稱許「非常聰明」的人多半感到很氣餒,把無法避免的錯誤視為失敗的象徵,暗示著自己或許不如大家想像的聰明。這樣的發現,其實也跟《這輩子,只能這樣嗎》一書的主張一樣,作者肯尼斯.克利斯汀(Kenneth W. Christian)博士投入畢生精力研究「低成就的高潛質族群」,他發現,很多人總是習於自我設限,導致天賦及潛力無法充分發揮,過著片段刪減與乏味的人生。這些人因為原本被認定十分天仲英才,讓他們在後天上帶有某種莫名的傾向,常在面臨絕佳機會的時候故意不去盡力而招致失敗;也有人不想長大、拒絕承諾,藉此拒絕探索自己能力的機會;還有人因為害怕失敗會破壞完美形象,寧可將夢想拉高到不容許自己去追求。說穿了,我們都自以為懂得輔導孩子去探索未來的職涯;但實際上,不切實的期望或教養容易扼殺他們對事物追求的動機與努力,也會造成「潛質好、但創造力不佳」的結局。《這輩子,只能這樣嗎》一書是鐘偉晉於去年擔任快樂聯播網飛碟聯播網的書談節目主談人所使用的書籍,也歡迎各位讀者前往瀏覽筆者於2009.12.22所發表的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書評與心得,謝謝!

以上摘自《大腦決策手冊》一書,天下文化出版,2010/5。並於內容中加入許多筆者意見與補充,尚請海涵!

誠然,就如同《大腦決策手冊》一書中所說,稱讚孩子與生俱來的智慧,一味強貼「天資聰穎」的標籤在他們身上,會扭曲許多與教育有關的神經學事實這等於迫使他們避開「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事實上,除非你經歷過犯錯所帶來的不愉快的情緒體驗,你的大腦才會修正認知的模式;也就是說,大腦神經元在成功之前,必須一再經歷挫敗,這個痛苦的過程是沒有捷徑可以走的。偉晉本身由於是教育學系專業背景出身,加上對「大腦神經科學」以及「神經經濟學」的研究,所以相當認同並體認到,人的大腦常停留在原始演化腦的狀態,面對不確定的情境我們慣常秉持著「一動不如一靜」的態度;若再加上後天教育不良,我們很容易在職涯發展上被客觀證據所命定與牽制,而不敢冒險從事讓心智成長與潛能開發的工作或興趣,養成平庸消極的人生觀。

事實上,去觀察那些在各行各業很成功的運動員或業界領袖,如老虎伍茲或莫扎特,他們在幼年早期並未出現「早慧」的現象,這在《我比別人更認真》一書中也有提到,卓越人士並非取決於IQ或EQ的高低,而是「活到老學到老」以及「刻意練習」的終身實踐;即使天賦確實存在,它恐怕也不具關鍵影響力;「天賦」的重要性比我們一般認知的還要低。《大腦決策手冊》一書更完整的強調:「刻意練習的重點不在量,而在質」。專家為何能夠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就是在於他們每天不間斷的刻意練習,把焦點放在自己的錯誤上,有系統有目標的練習;並且不斷檢視哪些是被多巴胺神經元系統內化的錯誤,導致我們無法創新與進步。

所以,你要讓自己不斷在某項領域中進步,不是去防止錯誤,而是不斷學習與憂慮和挫折共存。只有透過不斷的練習與後天的努力學習,我們才能培養專家的直覺。就像偉晉也是致力於「投資心理學」的研究,會去刻意加強自己對「大腦神經科學」的瞭解與應用,並且多方涉獵不同領域與書籍資訊,才能讓自己精益求精。談了這麼多,我希望每位身為家長的讀者朋友,能夠從本文的故事中獲得一些啟示,究竟你原本認知的教養觀念是否會造成孩子不適當的自我歸因,抑或是我們對「天賦」都太過迷信了?最後,也叮嚀各位切勿相信坊間各種「兒童潛能開發」的神祕學說,例如:皮紋、腦紋或各種基因的檢測,這些似是而非的課程並未被科學心理學領域與教育界所認可!

註1:《大腦決策手冊》一書,天下文化出版,2010/5。
註2:《這輩子,只能這樣嗎》一書,早安財經出版,2009/12。
註3:《我比別人更認真》一書,天下文化出版,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