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

稱讚孩子「很努力」或「很聰明」,有何差別?

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德威克(C. Dweck)花了幾十年時間,證明教育成功的關鍵之一,就在於擁有從錯誤中學習的能力。很不幸,現在的小孩通常被教導要正面思考,老師多半稱讚孩子的天賦智慧(也就是聰明),而沒有稱讚孩子的努力。德威克證明,這種方式的鼓勵其實會引發反效果,讓學生把錯誤視為愚蠢的象徵,而非打造知識的基石。這樣會造成令人遺憾的後果,孩子永遠學不會如何去學習

德威克有一項研究最著名,對象是紐約市12所小學超過400明的五年級學童。這些孩童一起接受一個相當簡單的測驗,內容是和語言無關的謎題。在考完試後,研究人員會把成績告訴每個孩子,順便送上一句讚美。其中有半數孩子被稱讚很聰明,研究人員會這樣說:「你在這方面一定非常聰明喔!」另外的半數孩子得到的讚美則是:「你一定非常努力喔!」接下來有兩種不同程度的測驗,每位學生都可自由選擇要接受哪一種測驗。研究人員告訴他們,第一項測驗是更加困難的謎題,但可從中學到很多東西;另一項測驗則很容易,難度與剛完成的題目差不多。

德威克在設計這項實驗之初,原本以為不同的讚美所造成的差距應該有限,畢竟差別只在一句話而已。但是很快的,他們就發現給予五年級學童的讚美詞,竟會大大影響到他們對後續測驗的選擇。獲得稱讚「非常努力」的那組小孩,90%都選擇了接受更高難度的測驗;反觀那些被稱讚「非常聰明」的小孩,大多選擇了與剛才題目難度相當的測驗。於是,德威克作成了結論是:「當我們稱讚小孩很聰明時,等於是在告訴他們,這場比賽需要你們『保持聰明』,不要冒險犯錯!」當小孩獲得「非常努力」的讚許時,他們都很努力去解題,在毫無引導的情境下,他們卻樂於迎接挑戰;而那些經常被稱許「非常聰明」的人多半感到很氣餒,把無法避免的錯誤視為失敗的象徵,暗示著自己或許不如大家想像的聰明。這樣的發現,其實也跟《這輩子,只能這樣嗎》一書的主張一樣,作者肯尼斯.克利斯汀(Kenneth W. Christian)博士投入畢生精力研究「低成就的高潛質族群」,他發現,很多人總是習於自我設限,導致天賦及潛力無法充分發揮,過著片段刪減與乏味的人生。這些人因為原本被認定十分天仲英才,讓他們在後天上帶有某種莫名的傾向,常在面臨絕佳機會的時候故意不去盡力而招致失敗;也有人不想長大、拒絕承諾,藉此拒絕探索自己能力的機會;還有人因為害怕失敗會破壞完美形象,寧可將夢想拉高到不容許自己去追求。說穿了,我們都自以為懂得輔導孩子去探索未來的職涯;但實際上,不切實的期望或教養容易扼殺他們對事物追求的動機與努力,也會造成「潛質好、但創造力不佳」的結局。《這輩子,只能這樣嗎》一書是鐘偉晉於去年擔任快樂聯播網飛碟聯播網的書談節目主談人所使用的書籍,也歡迎各位讀者前往瀏覽筆者於2009.12.22所發表的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書評與心得,謝謝!

以上摘自《大腦決策手冊》一書,天下文化出版,2010/5。並於內容中加入許多筆者意見與補充,尚請海涵!

誠然,就如同《大腦決策手冊》一書中所說,稱讚孩子與生俱來的智慧,一味強貼「天資聰穎」的標籤在他們身上,會扭曲許多與教育有關的神經學事實這等於迫使他們避開「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事實上,除非你經歷過犯錯所帶來的不愉快的情緒體驗,你的大腦才會修正認知的模式;也就是說,大腦神經元在成功之前,必須一再經歷挫敗,這個痛苦的過程是沒有捷徑可以走的。偉晉本身由於是教育學系專業背景出身,加上對「大腦神經科學」以及「神經經濟學」的研究,所以相當認同並體認到,人的大腦常停留在原始演化腦的狀態,面對不確定的情境我們慣常秉持著「一動不如一靜」的態度;若再加上後天教育不良,我們很容易在職涯發展上被客觀證據所命定與牽制,而不敢冒險從事讓心智成長與潛能開發的工作或興趣,養成平庸消極的人生觀。

事實上,去觀察那些在各行各業很成功的運動員或業界領袖,如老虎伍茲或莫扎特,他們在幼年早期並未出現「早慧」的現象,這在《我比別人更認真》一書中也有提到,卓越人士並非取決於IQ或EQ的高低,而是「活到老學到老」以及「刻意練習」的終身實踐;即使天賦確實存在,它恐怕也不具關鍵影響力;「天賦」的重要性比我們一般認知的還要低。《大腦決策手冊》一書更完整的強調:「刻意練習的重點不在量,而在質」。專家為何能夠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就是在於他們每天不間斷的刻意練習,把焦點放在自己的錯誤上,有系統有目標的練習;並且不斷檢視哪些是被多巴胺神經元系統內化的錯誤,導致我們無法創新與進步。

所以,你要讓自己不斷在某項領域中進步,不是去防止錯誤,而是不斷學習與憂慮和挫折共存。只有透過不斷的練習與後天的努力學習,我們才能培養專家的直覺。就像偉晉也是致力於「投資心理學」的研究,會去刻意加強自己對「大腦神經科學」的瞭解與應用,並且多方涉獵不同領域與書籍資訊,才能讓自己精益求精。談了這麼多,我希望每位身為家長的讀者朋友,能夠從本文的故事中獲得一些啟示,究竟你原本認知的教養觀念是否會造成孩子不適當的自我歸因,抑或是我們對「天賦」都太過迷信了?最後,也叮嚀各位切勿相信坊間各種「兒童潛能開發」的神祕學說,例如:皮紋、腦紋或各種基因的檢測,這些似是而非的課程並未被科學心理學領域與教育界所認可!

註1:《大腦決策手冊》一書,天下文化出版,2010/5。
註2:《這輩子,只能這樣嗎》一書,早安財經出版,2009/12。
註3:《我比別人更認真》一書,天下文化出版,2009/12。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我是個孩子,我也常被人說有天份,但其實我極度討厭別人這樣稱讚我,我知道那是誇獎,但是我無法像是被誇獎一樣感到開心.
因為我覺得被說是有天份,彷彿是別人只看到我天生的能力,而不是看見我後天的努力,的確他人有可能是無意的,但如果一個人有再好的資質,而後天沒有去努力,怎麼讓這份資質發揚光大呢?
稱讚"有天分",彷彿是在稱讚上天給予我們這個天分,而不是稱讚我們"靠自身努力所得來的結果".

這篇文章我很喜歡!

匿名 提到...

曾經有個孩子,分數總是從後頭數最快,他感到很不甘心,拼命的、拼命的讀書。有一天,他似乎開竅了,分數一下子衝到最前面。那個人並沒有被懷疑作弊,大家都看到了他的努力,大家這麼說著「你好強你是天才」「我早就知道你很聰明了」。那個孩子就這麼驕傲了起來,我很聰明、我是天才,天才為何要這麼努力?反正我是天才只要看一下就學的起來了。「天才」就這樣減少了努力,但是分數並沒有馬上跌下來,依舊名列前矛,他就這麼安心的、漸漸的不再努力。直到有一天,那孩子突然跌倒了,跌的很慘、很慘,他又回到了最初的那個孩子,但是,他還是認為自己是天才,不願面對現實、不願付出努力。雖然那孩子運氣很好,依然有著不錯的學校可以讀,但是,他已經完全跟不上課業了。現在,那孩子面對著現實,卻又以不知道該怎麼努力了為藉口,逃避 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