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是現今商業市場運作業務的重要元素,每間企業、每個產品或是每個獨立的人、事、物都須在市場上找出自己的「利基」與「定位」,透過適當的包裝或通路策略來維持並提高市佔率。所以,如何在微利時代引領同業領域的領先優勢,是公司或個人主要的策略目標。偉晉雖然不是公司體系的商管或營銷人員,也沒擔任過AE,但我自己本身從觀察、學習以及親身創業、教學的經驗中,也得到一些關於「行銷心理學」領域的研究心得;在此,我想要從現代行銷學之父飛利浦.科特勒(Philip Kolter)以及國際行銷大師傑佛瑞.基特瑪(Jeffrey Gitomer)的觀點來批判現代行銷的謬誤,並發表我對品牌行銷的看法:
一、如何選擇目標市場?你對了嗎?
飛利浦.科特勒(Philip Kolter)在《行銷是什麼》一書中談到,今天許多公司企圖將產品和服務賣給小型企業市場,他們雇用廣告公司針對小型企業企劃了一個大眾市場的廣告活動,但通常都無功而返。我想,企業要在某個領域成為市場競爭的佼佼者,第一要務就是必須對目標市場的掌握,而目標市場的掌握除了公司本身要展現獨特的品牌經驗外,在客戶的心中必須「自然而然」且不須透過頻繁的廣告行銷所產生「第一優先考量」的強烈印象。就如同《6.5通電話就成交》以及《超強人脈術》所說:「重點不是你認識了誰,而是誰認識了你!」其實,在業務經營上,有特定合作或小眾市場的客戶能讓你專注在自有品牌的提升與進步上,而不是每天亂槍打鳥的針對所有潛力客戶不斷疲勞轟炸或廣告大放送!
二、行銷不完全是差異化區隔,「路徑依賴」效應也很重要
許多人對市場行銷的概念只停留在「差異化區隔」的概念,包括飛利浦.科特勒(Philip Kolter)在《行銷是什麼》一書中也不斷提到這樣的概念。很多時候,差異化區隔對公司或創業個體戶來說非常重要,有了區隔才能在服務上帶給客戶明確的體驗價值。然而,這樣的概念可能還不夠應付微利時代的同業激烈的競爭。今天走在路上,提供給客戶同樣服務內容以及同樣優惠條件的公司或店家多的是,但就是一定會有一家得以在營收或市佔方面勝出一疇;弔詭的是,我們時常會發現他本身的產品水準並非是最頂尖的。大家想一想,為何微軟電腦的作業系統會比優秀、高質感且創新的蘋果電腦還能長久取得市佔比率?這就是經濟學有一名詞「累進優勢理論」的概念,當你的產品或概念可以在初期先發制人,你可以讓自己暴露在正面機遇的因子裡,就可以掌握住這種「不平等」的優勢;而且,這種優勢可以讓市場的消費者產生「路徑依賴」,一旦隨機的經濟事件選定了特別的路徑,不管其它路徑有什麼好處,這種選擇意向就被鎖死了。《異數》一書提到:「成功並非靠一些正確的決定或努力不懈就可獲得;除了要有能力和頭腦,更重要的是,要有把握機會的智慧。」不管對企業或個人來說,善用路徑依賴效應,絕對可以讓你在市場或品牌定位上產生持續不斷的累進優勢。
三、員工永遠是第一批客戶
飛利浦.科特勒(Philip Kolter)說過,你的員工就是你的事業,他們可以成就你的行銷計畫也可能毀掉你的計畫。美體小舖的創辦人羅迪克先生也認為,員工永遠是企業本身的第一批客戶,將員工視為客戶,並努力瞭解與滿足他們的需求。現在很多企業(尤其是金融業)雖然都在聘徵人才的廣告上打著「最幸福企業」的口號,但實際上的做法並非把員工當作「人才」或「知識工作者」,而是當成「營運數字」或是「業績工具」,愈大的企業經常愈是如此。以心理學角度來看,唯有快樂的老闆與快樂的工作環境,才會有快樂的員工;除非企業與員工有著深沉的信任與認同關係,否則你和顧客的關係並不會太好!偉晉認為,為何許多大企業推動產業升級、員工教育訓練、讀書會或改革行動會遭遇許多瓶頸,就是因為「人不對了,事情不可能會正確!」這樣下來,許多的口號或激勵的形式只是企業帶給無知者的「感性操弄」,進去公司後發現工作不快樂,即使為公司帶來獲利,總體的企業價值也會大打折扣,而且企業能否長期成長也是個問題,營利數字或帳面的股利價格也容易留不住,世界上很少有歷久不衰的企業!
四、服務才是最好的行銷
管理大師杜拉克說過:「要滿足客戶就好,不要去教育客戶!」如果你找對
了目標市場,也擁有了客戶社群,你只要專注在服務上就好,產品的創新個人覺得是次要問題,也不需要去說服會教育客戶去認同或購買其它東西。但我常看到很多公司或店家明知道這樣的道理,常會不自覺忽略對舊客戶關係的維持。按照人際關係心理學的研究顯示,人性常會把原本的人際關係或社會互動型態當成理所當然,以為產品只要不斷創新,認同的客戶就會持續購買或繼續的使用,這其實大錯特錯!大家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超越競爭對手的同時,聰明的企業或個體應該反其道而行,試著去擴大原有的產品附加價值,維持原本對舊客戶服務的熱情與初衷,而不是被帳面上的營利數字沖昏了頭!況且,站在交易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既有的人際關係或顧客關係對公司或個人的交易成本最小,我們可以專心做好對他們的服務或創造更多價值,比起不斷尋找或開發、甚至討好新客戶還來得有永續的價值。
五、個人品牌大於公司品牌
許多上班族或公司業務員經常性的把公司品牌當成自己的護身符或品牌利基的象徵,事實上,這是非常危險的!每個人不管在企業或自行創業,都要建立非屬於公司的個人品牌,並且瞭解自己在公司或某些領域的「核心貢獻」,才能培養帶得走的能力或競爭優勢。但傳統的教育都告訴我們,只要找到穩定的大型組織或企業,就可以有穩定的報酬和安穩的生活;事實上,愈大的組織愈不穩定,而且經常不留情面的裁員,不管你在公司職位再高或是業績貢獻再多,都有可能被無情資遣,我相信許多中年失業或在2008年遭逢工作變故的朋友應該能體會我的用意。偉晉本身也是「投資心理學」或「職涯管理心理學」的自由工作者,不隸屬於某個公司或組織,所以較能跳脫出企業的框架來看待與分析「個體崛起」的時代,大家該如何去自處。可以保護我們生存的是「個人品牌」,絕不是公司、穩定薪水或各種職銜!
六、過度使用「故事行銷」並非好事
廣告行銷是從古至今可以拉近與客戶距離的行銷策略,透過故事情節的編排,才能帶給顧客體驗的價值。因為,往往購買的決策是靠「感性」而非「理性」來消費;所以在大眾傳媒版面上利用各種噱頭的曝光也成為各個業者的必爭之地。但其實,如果企業本身販賣的產品有問題,或是某些公司制度只是在「拉人頭」而非真正「服務客戶」,總有一天客戶還是會瞭解這些醜陋的真相的。舉例來說,許多金融業者常會製造不同題材的故事行銷,來驅使消費大眾的認同感,進而讓大腦中的多巴胺與邊緣系統過度作用,衝動去買下不適合或不正確的產品與理財工具;等到哪天出事了,要索取理賠卻又另一種敷衍的態度。所以,故事行銷本身並不是罪,而是大家經常性的認為只要營造感性訴求,客戶自然會認同。但這樣的前提必須建立在公司本身的社會福祉、社會貢獻以及產品道德上市沒有瑕疵的基礎上。甚至,我認為,真正好的產品或對消費者有利的東西,並不需要過度的行銷,舊客戶自然會去找到同質或優質的客戶來形成消費社群。
以上是鐘偉晉對於現代品牌行銷的看法與專業的批判見解。也由於我發現到在目前的社會裡,行銷心理學都被過度拿來當成是業者操縱消費者心理的現實工具,但其實一般的消費者或顧客才真正需要去瞭解「行銷心理學」的內容,進而知道如何「反行銷」與保護自己的血汗錢;而且,偉晉與任何商業機構並無隸屬關係也無受惠之情事,較能平衡報導一些客觀的事實或知識,例如我在上述內文中說過:「過度使用故事行銷並非好事!」
除了探討消費面外,其實我還希望各位讀者瞭解,在你自己的職涯發展上,不論是公司的一員或是約僱以及自由工作者,都應不斷的反省與學習,究竟需不需要靠行銷來創造持續的利潤或收入?事實上,適當的行銷是必然的,但真正高明的關鍵其實不需靠過多的行銷來創造品牌經驗。如果我們能夠知道自己的優勢智慧與別人無法取代的能力,並且與既有的社群維持高度的信任關係,善用路徑依賴效應擴大累積的優勢,久而久之,你在業界的定位上自然會有源源不絕且認同的市場基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